秦淮河,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内,是南京市最大的地区性河流,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


秦淮河,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内,是南京市最大的地区性河流,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

自2015年起,南京市为推进内河水域水质达标工程,对沿秦淮河的船舶进行整治清理,并对几百户渔民进行了安置。

这几百户渔民基本以微薄的渔获及打零工为生,吃住在船上或岸边搭建的简易窝棚,过着艰苦而漂泊无定的日子。被安置上岸后,终于告别了数十年“水上漂”的生活。

而今年63岁的陈寅生却是这几百户渔民中唯一一位至今尚未被妥善安置的渔家。陈寅生是地道的南京人,家里几代人都以在秦淮河上捕鱼为生。

2007年以前,他们一家还能在南京城内的中和桥水域打鱼营生。2007前开始,由于南京进行秦淮风光带的建设,于是陈寅生开着船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现在的江宁区西北村,在这一住就是十一年。

内河捕捞可不是说干就能干的,必须持有渔业部门颁发的捕捞许可证、船舶登记证等相关证件方可营运。说话间,陈寅生从一个抽屉底部翻出了包裹严实的各种证件,可以看出这些证件对于他们全家来说就是赖以生存的根基。

目前陈寅生的两个儿子分别居住在市区政府提供的廉租房里,由于两处房子的面积都很小,自己就和老伴带着孙子住在渔船上。

渔船分上下两层,上层夏天住,下层冬天住。这样的生活环境按陈寅生的话说,冬天像冰窟,夏天像蒸笼。船上的生活用水只能靠秦淮河水加明矾后使用。尽管如此,这么多年下来,一家人早已习惯了。

自从落脚在西北村后,陈寅生为改善生活环境,想办法在岸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窝棚,至少这样就能引入生活用电和生活用水,还可以装台空调驱赶冬寒夏暑。

然而,从今年开始,由于市政府加大了对秦淮河的治理力度,不再允许在河道内捕捞以及禁止在河道两岸居住。这样一来,却把陈寅生推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两个儿子家里的居住面积本来就小,根本无法容纳他们老少3人;自己在岸边搭建的窝棚今天将被拆除,而目前仅剩的这条船不久也将被征收。说到这,陈寅生叹了口气,这后面的日子怎么过。

家里世代靠打鱼为生,一家人又没有其它的手艺,这一旦上岸,以后的收入来源都成问题,陈寅生继续叹道。

因为今天要拆除岸边的窝棚,陈寅生的儿子特意从市区赶过来,帮着照看从窝棚里搬出的家什。

陈寅生的儿子说,窝棚拆了也就算了,这条船可是老两口的命根子,就希望主管部门能妥善处理好父母最基本的住宿问题。

窝棚拆了,简单的生活用品搬出后堆放在路边,不懂事的孩子在上面玩耍着。

船上的空间本来就拥挤,窝棚里的生活用品只能临时堆放在桥洞下。

看着自己的这条渔船,陈寅生的心里有说不出的苦衷,在秦淮河上漂泊了大半辈子的他即将离开曾与他日夜相伴的母亲河,而他又不得不为日后的生活另作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