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偶尔抬头看向路边的杨树,这才意识到不知不觉今年已到立夏。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初一前后(阳历五月五号或六号),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立夏代表着人们即将告别春天,开始夏日,所以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蛄在田间的呜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此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收成已经基本成为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从种植上可以“立夏前后种地瓜”“立夏种稻点芝麻”,因为“到了立夏乱种田” —这时节种植了农作物都会生长,应及时播种宜种农作物。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在旧俗中立夏这一天又叫做立夏节,周朝时,这一天,帝王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官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汉代《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现如今人们用柳枝穿果叠作小儿食品,江浙一带立夏有叫“吃补食”的习俗。还有“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的说法,说是立夏这一天吃蛋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人们往往会在立夏进补,以使自己的身子强健有力。

一天一味药,一日一故事,和我一起趣味识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