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尿后看一眼,等于一次体检!又能省钱了~

每天早晨叫醒你的,是闹钟,还是梦想?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泡尿,而且有时在半梦半醒中就尿完了……身心放松间,压根没想到低头去瞅一眼这泡尿。

尿尿后看一眼,等于一次体检!又能省钱了~

其实,作为身体的代谢产物,尿液就像人体的晴雨表,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健康密码。它的颜色、多少、气味等,都跟你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肾脏,脱不了干系。

今天,就和养生君一起,“撒泡尿照照自己”吧——

怎么辨别尿液?

1

看次数:总想上厕所是肾亏?

尿尿后看一眼,等于一次体检!又能省钱了~

对多数人而言,这是个未曾留意的问题。尿尿是自然而然的事,有尿就去尿,谁还去数啊?

尽管“心中没数”,但普通人一天尿尿的次数,用手指头就能掰算清楚。通常,一天8次小便,白天7次,晚上1次,是最佳比例。

尿得太频繁,或晚上起夜太多,一种情况是喝水太多所造成,这是正常情况,减少饮水量尿量就会随少减少。

如果没有多喝水,也总是想上厕所,则说明可能患内科代谢性疾病,最常见的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这类患者首先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一次摄入大量的水,同时,还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必要时使用药物控制症状。

另外,糖尿病、肾病等也会导致多尿,长期多尿没改善,应及时就医为妙。

2

看尿量:一天排尿多少算正常?

由于每个人饮水量不同,所以排尿量也有所差别。

总体而言,正常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量大约是1500毫升左右,这是平均尿量。一般地,只要每天尿量多于400毫升、少于3000毫升都没有太大问题。

如果排尿少于400毫升,就算少尿,这时候就要多喝水。一些疾病如急性肾衰竭,也会出现少尿症状。

如果排尿多于3000毫升,就算多尿,这时候要适当减少饮水量。另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也可能出现多尿,尤其是夜间尿量增多。

特别要指出,不少人认为多喝水、多排尿就能“排毒”,这完全是个误区。只要排尿量在正常范围内,就足以把体内毒素排出去,没必要刻意多喝水。

3

看状态:尿中有泡泡咋回事?

尿尿后看一眼,等于一次体检!又能省钱了~

尿液含有许多代谢废物,这些物质会使尿液有较强的张力,当尿液流速较快时,就会形成比较明显的泡沫;喝水量少,尿液浓缩时,泡泡也会更明显些,这通常都属于正常现象。

不过,当尿中有蛋白质存在时,也可能出现泡沫尿。

尿中的蛋白质是和肾联系最密切的指标,正常情况下,尿中应该是没有蛋白质的。如果尿中出现蛋白质了,多数是肾脏出问题了。

那么如何分辨泡沫是否正常呢?

一般来说,正常尿液以及冲击形成的泡沫,外观上数量少、个头大,并且泡泡很快就会消失;而蛋白尿则通常表现为泡沫数量很多,个头很小,而且较长时间都不会消失,看上去就是尿液表面有一层小泡沫。

4

看颜色:尿液色变,是病了吗?

尿尿后看一眼,等于一次体检!又能省钱了~

淡黄、澄澈、透亮,是健康小便的重要标准。但受饮食、药物、运动及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尿液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深黄色尿——水喝少了

  • 喝水少、出汗多时,尿液就可能呈现啤酒似的黄色;
  • 饮用含黄色色素的饮料,也容易导致尿液发黄;
  • 服用胡萝卜素、核黄素、呋喃坦叮等药物,可使尿色呈深黄或橙黄色。

红色尿——可能肾不好

  • 食用红心火龙果、甜菜、紫萝卜等红色果蔬,可使尿液变红;
  • 服用甲硝唑、替硝唑、华法林等药物,均可引起尿液变红;
  • 但在排除药物、食物和月经期的干扰后,就往往是疾病的报警信号,如肾性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等,这需要去医院检查确诊。

蓝色或绿色尿——病菌感染

  • 蓝色与绿色的尿液确实存在,但很少,一般是受到饮食影响,食物中的色素伴随尿液排出体外,也不排除病菌感染,如绿脓杆菌会使尿液呈绿色。

棕色尿——肌肉损伤

  • 服用抗帕金森药、抗阴道滴虫药,可导致尿液呈棕色;
  • 此外,剧烈运动后尿液甚至有可能变为酱油色。

白色尿——泌尿系统疾病

  • 尿液呈乳白色脓尿或尿中含有大量结晶,很可能是泌尿系统出现了严重的感染。常见的疾病包括急性肾盂肾炎,淋病等。

5

闻气味:尿液有异味,要紧吗?

我们经常说尿有一股“骚味”。其实,新鲜正常的尿是不骚的,只是放久之后,细菌滋生,尿素逐渐分解,氨味变浓了,尿就变骚了。

而假如新鲜的尿液一直有异味,提示可能是某种疾病。

  • 氨味:说明尿液已经在体内被分解,警惕是膀胱炎或尿潴留。
  • 烂苹果味:多见于糖尿病并发酸中毒的危急重症或饥饿时。
  • 腐败腥臭味:有时哪怕是吃多了一些大蒜或葱头,尿的气味也会变得有些特殊。而这些异味通常会随着食物的消化而消失。

小知识:尿液分叉是怎么回事?

出现尿分叉,主要因为尿道或尿道开口处有阻塞,比如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力增大,排尿时力量大容易暂时改变尿道口形态,造成尿分叉。

另外,男性射精后因部分精液残留在尿道中,阴茎海绵体充血尚未完全消退,可导致第一次小便不畅而出现分叉。

护肾五招式,学起来

要想肾脏好,身体棒,平时就要注意要护肾。以下这几点看似简单,事实上做起来……也是真的简单,希望你能坚持。

1

别憋尿

尿尿后看一眼,等于一次体检!又能省钱了~

憋尿时会导致抵抗力降低,细菌乘虚而入大肆生长繁殖,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甚至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而影响到肾脏功能。

2

适度饮水

喝水少了,尿中结晶容易析出并形成肾结石。因此,每天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不过,肾病高度浮肿及心功能不全者不能喝太多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量出为入,否则容易出现并发症。

3

限盐

日常饮食中95%的盐分是由肾脏代谢掉的,摄入盐太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致使肾脏受损。

对于健康成年人,每天摄盐量不宜超过6克;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每天盐的总摄入量不宜超过3克。

4

不乱吃药

甚至感冒后常用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各类补肾的中成药等非处方药,都可能有肾毒性,敏感的人可能因服药引起肾功能不全或急性肾衰。

5

重视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主要通过尿蛋白、血尿等情况来窥探肾脏问题,简单无创且便宜。体检时一定要做尿常规检查+泌尿系统B超检查,尤其是有高血压、痛风和糖尿病的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