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慧雨
有古語“有情有義劉關張,無情無義柴趙鄭”,拿劉關張的兄弟情諷刺柴榮趙匡胤鄭恩的結義有始無終捅刀子。流傳甚廣的還有另一句話,“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這是從數量上對比,寧願少而真,不可多而濫。
這些話是民間從演義評書故事總結出來的,眾所周知,劉備關羽張飛涿郡相遇,交談後相見恨晚,遂斬雞頭燒黃紙,在張飛莊園桃林中焚香結拜,誓同生死。
之後,三人形影相隨闖天下打江山,始終情義當頭,無論多艱險困難都不離不棄,張飛醉酒失下邳,劉備妻子家小俱被俘,慨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徐州被曹操攻破,關羽為保二嫂,屯土山約三事,報恩後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三人相會於古城。(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此後劉關張歷經險阻,打出一片天地,可謂否極泰來,誰知平地驚雷,孫權毀約,關羽失荊州,新登帝位的劉備不顧一切要為弟報仇,出師前噩耗傳來,張飛醉臥被殺,叛將逃往東吳。二弟之仇不同戴天,失去理智的劉玄德,起傾國之兵伐吳,夷陵之地火燒連營,燒掉了半世雄心三人心血,也燒掉剷除漢賊恢復漢室的機會,劉備崩逝於白帝城。三人應了同生共死的結拜誓言。
而反觀瓦崗寨群雄結義,隋唐好漢四十六友在到山東歷城給秦叔寶的母親拜壽,黑白兩道上的好友齊聚一堂,隋唐四十六友遂起意,在賈柳樓結義誓同生死,有福共享有難同擋。(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而後救兄弟聚瓦崗,倒也風雲際會邯暢淋漓,隨著李密上山,眾人漸行漸遠,至於瓦崗失敗,群雄零落,各奔前程,此後別說兄弟情義,連基本的信用也缺失,等到王伯當隨李密身死,恩人兄弟洛陽城前兵戎相見,單雄信馬踏唐營割袍斷義,法場祭二賢莊主,兄弟情至此煙消雲散,令人唏噓。所以後人總結:“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
南方鵬
聽唱大鼓書,有這麼一句:“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說的是桃園三結義有始有終,瓦崗弟兄最後反目成仇。正史中,桃園三結義自然是沒有的,賈家樓結義也是沒有的,因為那些人即使真的存在,在瓦崗起義失敗前也不可能坐在一起,因為他們正在戰場上捉對廝殺。
雖然劉備關羽張飛從未結義,但是兄弟情義卻是真實存在的,至於賈家樓四十六友,根本就是好幾個敵對陣營裡的,根本就不會坐到一起喝酒,比如說秦瓊當大隋建節尉之前滅了盧明月,老頭子屈突通屈突蓋更是大隋高官,羅成(虛構的)他爹更是李建成死黨,見到瓦崗系就抓起來狠揍,被張公瑾帶人逼死了。
首先要說一個很應該有名但卻很多人不知道的人物——屈突通。他是最不可能跟秦瓊結拜的,因為他的年紀可以做秦瓊的父親了。這個屈突通在隋文帝的時候,就已經做了右武侯車騎將軍,他弟弟屈突蓋做了長安縣令,就是這老頭兒打敗了李密做參謀長的楊玄感兵變,後來又把李世民的大將兼好朋友劉文靜打得只剩下光桿兒司令,後來雖然在白髮蒼蒼的時候歸順了大唐,但還是得到了李淵和李世民的重用。
這裡要插一句話說幾個人的年齡,免得下文混亂:屈突通生於557年,比程咬金大三十二歲,程咬金又比徐茂公(徐世績、李績)大五歲。這年齡段,就是結義,也不能按演義那麼排順序。
這裡要說好朋友,還真有幾夥兒,比如單雄信與徐茂公。單雄信要殺李世民,徐茂公阻止而且成功阻止了,單雄信被殺前,徐茂公割了一塊肉給單雄信吃,並一直照顧單雄信家小。後來被封英國公,凌煙閣排名二十三。
可能跟徐茂公單雄信成為好朋友的,還有魏徵,這個隋朝武陽郡丞元寶藏手下的參謀,率先勸說元寶藏歸了李密(只是不知道這個元寶藏結局如何),後來又勸說徐茂公歸了大唐。
另外一對好朋友要數秦瓊和程咬金了,他們一起在隋軍當軍官,又一起跟著上級裴仁基一起歸李密,又一起被王世充抓去,最後一起密謀,成功逃跑到李世民麾下。
而在歸李密之前,秦瓊程咬金兄弟在戰場上和單雄信徐茂公打得死去活來,而那個據說是羅藝(羅成是虛構的,不存在)家將的張公瑾,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當時正在王世充手下混得風生水起,後來歸了李世民也做了大官,跟著李靖剿滅東突厥之後進封鄒國公。
還有一對,一個殺了另一個,那就是前面名單裡的盛延師殺了王伯當。王伯當的結局跟演義中的一樣,死保李密,最後被亂箭射死,那個盛延師結局也不好,也被李淵殺掉……
半壺老酒半支菸
這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說法。
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之後,立志要同生共死。後來關羽敗走麥城,被呂蒙所殺。張飛急於報仇,被自己人所殺,而兇手投奔東吳。面對著結拜的兄弟死去,劉備起兵伐吳,最終白帝城託孤,死了。
我們不管劉備起兵伐吳是出於私心還是霸業,都可以看出他沒有忘記曾經和兩位弟弟許下的諾言。他很好的踐行了自己說過的話。用行動告訴了旁觀者,桃園結義不是一個形式,說過的話是要付諸於實踐的。
而瓦崗寨呢?
想當年結拜的時候是何等的豪氣!而瓦崗寨上上下下也是有一股子向上的衝勁。
瓦崗的英雄們起於綠林,自然江湖的道義看的更重,結果呢?最後單雄信死在了羅成手下。
瓦崗寨李密來了之後,人心就開始渙散,後來李唐的崛起更是衝擊了瓦崗寨。瓦崗的英雄們有的投靠了洛陽王世充,有的投靠了李世民。
單雄信因為和李淵不共戴天之仇,所以死命保護王世充,並且做了駙馬。單雄信被俘虜之後,以前的兄弟們多次勸他投降,他都不同意。
沒辦法,最後監斬官是羅成。
無論當年說得多麼好,最後卻無能為力,這樣的結拜在世人的眼中就是一個笑話。
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說法。
ps:這種說法討論的範圍只是話本小說或者人們口頭相傳。實際上瓦崗山並沒有結拜。
詩書君
這句話的由來是三國演義的桃園結義和隋唐類小說中的賈柳樓(有的版本是賈家樓)四十六友(不同版本人物和數量都不同,但主要人物還是有的)大結拜。可是同為結拜,為什麼評價卻完全不同呢?
劉、關、張當初聚在一起暢談,為了同樣的信念與理想最終走到一起,結為兄弟。後面經歷了重重磨難,但是三個人的心始終如一,儘管他們有著各自的缺點,儘管結局令人嘆息,但他們的兄弟情義卻體現的淋漓盡致。
再反過來看瓦崗,結拜之前羅成和單雄信就打了一仗,表面上和解了,實際都暗自記恨。而結拜是缺德的徐茂功一手策劃的,目的就是讓大家栓在一起,同時也算計了秦瓊。可以說他們之間充滿著爾虞我詐,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兄弟。單雄信被殺的時候,那些兄弟哪個隨著他赴死了,哪個又為了他的死棄官了?尤其是在說唐全傳中,人的醜惡一面體現的淋漓盡致,在單通被殺的章節中,不同於其他版本,單雄信在最後大罵不在場的秦叔寶和監斬的羅成,惹得羅成性起,直接一劍劈死了單雄信。與其說描寫的是兄弟義氣,不如說是在抨擊這種所謂義氣。
所以說劉關張雖然結局讓人惋惜,但是他們體現了真正的兄弟情,總好過瓦崗那些所謂兄弟朋友,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燭影斧聲
桃園三結義,歷來被民間奉為做人道理,一言九鼎。瓦崗山單雄信反唐,被李世民捉住,處一極刑。瓦崗眾兄弟,只有秦瓊一人祭奠法場,實在讓人寒心。桃圓兄弟三人昇天,先說劉備,做了蜀漢皇帝,享受萬人香火。再說關羽,關帝廟僅次於夫子廟。後說張飛,經過歷朝歷代加封,也位尊帝君,享受人間香火。相比瓦崗兄弟們就慘了,沒人修廟祭祀他們。
濟陽老哥
這句話是根據三國演義和隋唐演義,兩部歷史演義小說來的!曲藝評書和大鼓也有!三國演義,人盡皆知,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義結金蘭,親如手足!一起打天下,同生死共患難!最終因為關羽被殺,張飛被殺,劉備舉全國之力伐吳國,慘敗於夷陵!託孤白帝城!兌現了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誓言!因此,這就成為了交朋友,拜把子的典範!
而隋唐演義的故事,說賈柳樓四十六友結拜,推翻隋朝!這些人最終不能做到同患難!瓦崗寨散夥,這些人就各走四方,自謀出路了!最終,以投靠李淵的一派,和投靠王世充一派對立,粉碎了之前的友情!而這一事件,完全對不起,賈柳樓結拜的誓言,成為敵人!這就成為結拜交朋友的反面典型!
綜上所述,這就是“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的原因!
萌大叔來了
瓦崗山開始就不團結,單雄信的綠林道和羅成的北平府十三將非常對立,後來興唐扶李,鎖五龍羅成斬雄信。北京的評書大家王玥波說羅成是白虎星轉世,雄信是青龍星轉世,見到就爭鬥不止,後雄信死後轉世為蓋蘇文,用飛刀日斬瓦崗山張公謹等三十六將,羅成轉世為薛仁貴,又與蓋蘇文不死不休。而桃園三兄弟就太義氣了,尤其是關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