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严管而家长纵容,越来越多的孩子沉溺于手机和手机游戏难以自拔,对此你怎么看?

三尺讲台百味人生

每次看到这样问题,心里都很沉重,一部手机,多少无奈,题主所说的情况的确存在。

我当班主任18年了,关于学生沉溺于手机和手机游戏的问题,和家长有过无数次交流。因为孩子沉溺于手机和手机游戏无法自拔,导致学业荒废,我见过家长因此流泪,见过家长和学生发生激烈冲突,也听过家长很无奈地对我说,老师,你帮帮我吧,我实在管不了孩子了等诸如此类的唉叹。

其实身为一位老师,一位班主任,面对手机和手机游戏的问题,我也一直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现在我的抽屉里还锁着学生的三部手机,要到学期结束的时候才退回学生。即便这样,也有人认为老师没有资格没收学生的手机,因为那是学生的私人物品。是的,说得没错,现实情况真的让老师无所适从,管吧,总有人能找到很多理由说老师做得不对,不管吧,眼见学生带着手机进校园,甚至在课堂上玩手机,睁只眼闭只眼,良心上过不去。其实,正是由于教育的步步退让,才让学生步步紧逼,导致手机问题越来越多。正如题主所说的那样,现在的确有部分家长对孩子沉溺于手机步步退让,纵容,甚至放弃,听之任之,让孩子越陷越深。

关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因为手机发生的冲突,我们已经见过多次了,最终结果,有老师摁倒学生没收手机而被停职察看的,有老师因为怒砸学生手机家长拿着发票要求赔偿的,其实,当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管还是不管,老师也要思量再三了。严厉的老师是对学生一生负责的老师,但现在,严师恐怕会越来越少了。改变学生沉溺于手机的问题,单靠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更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一部手机,可以伴随孩子一生,也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当班主任这十几年来,尤其是近几年,由于孩子沉溺于手机和手机游戏,导致孩子不思进取,学业荒废,导致学生与父母关系十分紧张,甚至离家出走等等的事情时有发生,真的令人十分痛心。别让孩子的手指总是停留在手机上,不要让孩子的目光总是停留在手机上,因为那里,没有孩子的未来。老师严管的同时,家长也要承担起责任。家长的软弱和退让,会让老师长期的努力化为泡影,这是真的。老师和家长紧密配合,才是解决之道。


途虫的百味人生


在天涯18

首先孩子沉迷于手机和手机游戏是非常不好的,这样严重影响孩子的视力和学习,针对孩子离不开手机,家长和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应对。

一、正确引导,而不是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只会增加孩子的叛逆,有时候是于事无补的,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游戏也是劳逸结合的手段,有时候可以适当作为激励方法。

二、踏春郊游,促进户外活动。

孩子有时候沉迷于手机是因为没事情做,只要把孩子课外生活安排好,引导孩子向往自然就会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更加亲近。

三、家长互动,老师配合。

老师的严加管理是好事,家长放松懈怠就不好了,家长要做到互动配合,不能一回到家,就让孩子感觉如释重负,应该给孩子做到良性引导,合理规划。

孩子的教育很重要,家长千万不要大意,等到孩子长大变得叛逆,家长就会后悔,平时多抽抽时间陪孩子,多聊天、多踏青,家庭不是教育的空白区,相反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必须要重视的地方。


学在淮安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老师是孩子系统性学习的最好向导。

玩手机的问题,虽然是近几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服务多样化+手机资费下降才出现的“新”问题,但与之前曾出现的孩子沉迷于电视等问题一样,都是自控能力弱出现的必然现象。

所谓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自知能力、自控能力,同时认识、了解各种复杂社会现象并适应的过程。

这个过程里,家长(言传身教)、老师(有教无类)若能各尽其责,那么孩子就能正常的通过成长过程中的这一道道关卡,顺利的建立自我意识、自我能力,最终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

如果个别家长、极个别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有失职的现象,从系统整体上看也是难以完全杜绝的,教育的残次品正是从这些教育体系的漏洞中产生的。

作为教师或家长,做好自己的的本质工作,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孩子拒绝成长的惰性、减少孩子被大环境影响的陋习。

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并不是悲观的论调,而是对社会环境努力适应后的积极应对态度。

就算你的努力暂时看不出效果,到那些能听从劝阻逐渐摆脱手机“瘾”的孩子,与那些拒绝成长任性的孩子,几年后产生性格与行为上本质的差异时,不管他们自己是否能意识到当初你的努力意义,你自己都会为自己曾经的努力价值而骄傲。


理得心安

说到孩子沉溺于手机游戏,这在我周边早习以为常。本来游戏只是一种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但是一旦沉迷其中,害处还是有的。该说是孩子沉迷的错呢?还是家长“常玩手机”让孩子也喜欢玩的错呢?

我觉得,家长的纵容,不去管理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不去了解孩子玩手机游戏类型,万一该类型是不适合小孩子去玩的呢,对孩子身必发展至关重要。其次,还会影响学业。父母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游戏,多和孩子聊聊天,去散散步。在孩子眼中,父母也是榜样。


对孩子玩手机应管理好时间概念,以及玩的内容要积极乐观向上,习惯是养成的,从小就应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劳逸结合,就是控制好娱乐与学习的时间,以及质量。


我有小见解

反对把一切教育学生的责任推给家长,这是缺德,不负责任的做法。试问,现在又有几个老师坐个地铁赶公交车没玩手机?又有几个老师在手机问题上自己给学生做好了表率?家长面对的学生是一生,谁敢对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任?老师所管的三年两载又做了些什么?这才是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