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飛、西飛和沈飛,哪個實力更強?

陳新詩

成飛、西飛和沈飛,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說航空公司,實際上都是我國航空工業的頂樑柱,建設現代化國防,這幾家國有大型航空企業一個都不能少。

既然都是大型航空工業集團,這裡面哪一家實力更強?

先說沈飛,為什麼排第一個介紹呢,位於瀋陽的“沈飛”是共和國航空工業的長子,歷史可以向上追溯到1930年張學良創辦的東北飛機場,解放後,1951年6月29日成立了“國營112廠”,專門生產空軍所需的殲擊機,這一傳統直到今天也未改變,沈飛集團的殲-8、殲-11、殲-15、殲-16系列戰機,是很長時間以來我國空軍、海軍航空兵的主力雙發重型機,雖然在引進生產過程中,也爆出過一些負面新聞,但總體上講,沈飛的產能目前還是很強的。

和龐大的企業規模、產能相比,沈飛的未來——代號“鶻鷹”的四代機項目就不太樂觀,最近據傳該型號已“上了戶口”,但從“鶻鷹”的性能來看,只能說差強人意,說明這一家老牌航空企業的創新能力還有待提高。

展望未來,掌控成飛的“成飛集成”出資185億、全資收購沈飛、成飛及洪都三家百分之百的股權,當然作為軍工企業,股權之類都是虛的,但放眼未來,殲-20在空軍的地位無可撼動,這一點就不是沈飛能比。

最後說說西飛,本來這是一家生產運輸機、轟炸機等大型飛機的企業集團,知名度不如前兩家,後來研發的殲轟-7“飛豹”也譭譽參半,但現在,大飛機越來越受重視,承擔轟-6改進型、運-20等重點項目的西飛也走進人們的視野,其實西飛的歷史也不短,成立於1958年,目前來看,由於我國空軍的大飛機、特種飛機力量十分薄弱,亟待充實,對專門搞大飛機的西飛自然格外重視,可以說三大航空工業集團裡,西飛的前景最好。

簡單介紹過這三家,實力誰更強呢,既然是航空企業、就得拿產品說話,西飛的大飛機沒有參考和比較、不好說,成飛和沈飛呢,差距就挺明顯。

講到這裡,各位心裡肯定有了一點譜,但要知道,國有大型航空企業的興衰成敗,並不能只看過去,現代航空工業的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五代機陸續進入各大國的空軍序列,六代機還沒露出真容,過去終究是歷史,誰能號準未來的脈搏、推出符合未來戰場要求的新一代作戰飛機,誰就是我國航空工業的老大!

現在討論這一問題,只是回顧過去,未來會怎樣,誰都難以預料。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隨著我國經濟、國防的迅速發展,未來的航空工業必然是“勝者為王”,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覺,是沒有前途的。

成飛、西飛和沈飛,都得加倍努力,與其爭執誰更強,不如拿更出色的產品說話!


炎黃軍武

成飛、西飛、沈飛,這三家公司都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航集團)下屬的子公司。除了這三家公司,中航還有很多子公司,包括:哈飛、商飛、陝飛、貴航、洪都等等。

成飛、沈飛以戰鬥機研發、製造為主,這兩家公司都無法研製大型飛機(運輸機、轟炸機等);西飛雖然也推出了飛豹戰鬥轟炸機,但是其主要還是以大型飛機的研製為主,包括大/中型運輸機,轟炸機。西飛與成飛、沈飛不同,沒什麼可比性。


西飛

先是研製出了飛豹殲機轟炸機(殲轟7中型戰鬥轟炸機),之後又研製出大型運輸機運20、C919、C929,還有中遠程轟炸機轟六K等。殲轟7是我國第一款戰鬥轟炸機,目前仍是我軍執行戰術轟炸的主要作戰力量之一。大型運輸機,尤其是運20的服役,使我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遠程投送能力,我國空軍戰略轉型的重要標誌。在運20的平臺上可發展出大型預警機、大型空中加油機等,這對我空軍戰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使我國不再受制於人。


正在研製的轟20更是惹人關注,我空軍司令員馬曉天的一句話,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正在研製新的遠程轟炸機。也算是證實了轟20的存在,除此之外,再無轟20官方的任何消息。沒有真正的戰略轟炸機(不經空中加油,航程8000公里以上),一直是軍迷心中的遺憾,直到有了轟6K遠程轟炸機的出現。但是畢竟轟6是上世紀的平臺,還能再怎麼改?研製一款我國的新一代轟炸機,就成了大家最關注的話題。


轟六K遠程轟炸機

沈飛、成飛

這兩家公司都是我中航的最重要的戰機研發、生產單位,哪一家的實力都足夠強。網上不乏對沈飛的貶低之聲,也不知道從什麼樣的時候起,黑沈飛,成為了一股潮流,似乎不上去噴幾句就難受。現代戰場上需要什麼樣的空軍裝備?殲20,配合殲10就能取得空戰的勝利?就能完成對地打擊任務?就能取得對海打擊作戰的勝利?


央視報光的殲16

沈飛是我國飛機制造業的“老大哥”,後來建立的飛機制造廠(包括成飛在內),都離不開沈飛在人員、技術上的大力支持。

遼寧航母上搭載的艦載機殲15,出自沈飛;號稱殲20最佳搭檔的戰鬥轟炸機殲16也出自沈飛;“蘇27”的國產版殲11系列(已衍生多種型號:殲11A、B、BS、C、D等)同樣出自沈飛;殲16D電子戰機,同樣出自沈飛。以前的二代機就不用提了,正在逐漸退役。沈飛生產的這些戰機哪一款都是我軍的主力裝備,都在保衛著我們的領空。除了殲31第四代隱身中型戰鬥機,沈飛近些年研製的都是重型三代戰鬥機。



有人說沈飛就是在吃老本,全都是仿製,這也不算錯:沈飛出的戰機確實都有蘇27的影子。但是有一點需要說明:殲15、殲16雖然看起來很像蘇27,別說是內部設備,就是連機體結構、氣動外型都與蘇27有很大的不同:這可不是修修改改那麼簡單的事。這兩款與蘇27本質上就不相同,就像蘇57與蘇27的關係一樣。

成飛最值得人敬佩,或者是說最值得驕傲的地方,不是成功研製出了殲20:殲20是舉全國之力而研製成功的四代機,所有的相關部門、公司、設計單位等等全力配合——有技術的出技術、有人才的出人才、有資源的出資源。在這種情況下,成飛研製出殲20不算什麼。 成飛最厲害、最讓人敬佩的是:在極為有限的艱苦環境下(要錢沒錢、要技術沒技術、要資源沒資源),憑著頑強的精神,研製出了我國國產第一款三代機殲10。儘管早期的殲10存在著很多問題,但是不能否認殲10是一款相當優秀的中型戰機平臺。在其後續改進型,這些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殲10C型戰鬥機,殲10的最新改型

結束語,儒道之主認為,沈飛、成飛都是我國的戰機研發、生產單位,就是中航的左手、右手,你能說是哪個更重要,不重要的砍了?沈飛問題那麼多,為何依然是我三代半重型戰機最主要的生產單位?沈飛也好,成飛也罷,不能說沒有問題,但也不能盯著問題無限放大,全面、客觀的看待“沈飛、成飛”。人云亦云,非智者所為。


殲20四代隱身重型戰鬥機


儒道之主

迷彩虎軍事為您回答。談到中航工業飛機公司,沈霍伊和成洛馬的大作大家都比較熟悉。虎哥之前也講的比較多了,相比之下,同出一門遠在西北地區的西飛卻一直以來默默無聞地創造奇蹟,這幾年更是因為運20和C919,C929,轟20這些大傢伙而名噪一時,尤其是搞出了飛豹戰機還有大名鼎鼎的轟六K,之前新聞媒體更是報道了轟六K轟炸機已經實現了全境域的機動部署作戰能力。如果轟六K轟炸機群全出動,一次齊射四百枚巡航導彈,某大國的三十個前線機場頃刻之間就灰飛煙滅了。

作為蘇聯援助的中國航空第二大基地,改革開放後,閻良的西飛首先搞出來了飛豹殲擊轟炸機。作為我國第一款雙重任務超音速殲擊轟炸機,“飛豹”是在沒有原準機可供參考的情況下,由603所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按照“20年不落後”標準設計的,因為研製經費僅有一億美元,沒錢沒發動機,沒雷達,43萬個零部件,都是設計人員用手工完成,磨磨嘰嘰了十幾年後終於上臺了,因為那時空軍沒有技術積累,設計師缺乏經驗,而且國產材料設備各種奇葩,飛機試飛出了很多問題,能掉的都掉,能壞的都壞,甚至還犧牲了飛行員!

不過,作為實際項目,飛豹驗證了很多新概念,是我軍第一種以總線為骨幹,以載荷為核心設計的戰機。雖然留下了很多遺憾,但這種務實讓飛豹得以活下來,也最終形成了我軍軍備研製的特色——先搞個先行版試試,不行的話再玩改進型。

所以,飛豹得以玩豹子A、豹子B,而不是變成某間倉庫裡無人問津的模型和圖紙。最大的奇蹟就是飛豹A攻擊機,是我軍第一種玩無紙出圖,虛擬裝配的戰機,在國內最早使用了數據總線與數字技術進行各系統的綜合,具有較先進的武器火控系統。

為了搶蛋糕,西飛抓緊時間,採用數字化設計技術改造了老飛豹攻擊機,硬是在瀋陽殲11對地改進型出來之前,和進口的俄羅斯蘇30戰鬥轟炸機競標,依靠全國產,價格便宜,攻擊能力不相上下的優勢,愣是從蘇霍伊和沈霍伊口下搶到百架大單,直接賺了個盆缽滿滿,

還有一個令西飛的驕傲就是轟六K,作為現階段中國空軍中戰略武器級別的大飛機,原型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從蘇聯引進的圖16,改裝後稱之為轟六,由於航程不夠遠,載彈量不夠多,飛得也不夠快,只解決了我國中遠程轟炸機的有無問題,中國空軍一直不是很滿意。這時眼尖手快的西飛公司認識到這種轟炸機改裝升級的潛力,開始到處借錢,進行大量改進,取消了機頭玻璃鑲嵌結構的觀察 、尾炮等,換成大型雷達,換裝先進火控,加強機翼增加掛點,導航通訊也升級,換俄羅斯D30噴氣發動機,航程增加一半多,樣機出來之後,立馬得到客戶的極大歡迎,大單無數。

雖說和美帝俄羅斯相比沒啥優勢,不過現在全世界還裝備轟炸機的軍隊也就幾家,轟6k雖然在倒數里名次靠前,但是正數還是能數得著的。海軍空軍第一次有了一款遠程精確制導轟炸機,而且配備國產射程2000公里的遠程巡航導彈和射程400公里的鷹擊12反艦導彈之後,變成一個非常令人生畏的殺手。

作為上世紀40年代研發的古董玩意兒,愣被西飛改成了終極武器。不得不說,老陝人還是聰明。我們也期待著西飛在接下來的C929和轟20國產重器上帶給大家新的驚喜。


迷彩虎軍事

看到很多網友在黑沈飛,其實是想得太簡單了,成飛、西飛和沈飛都是中航工業的子公司,都在為種花家添磚加瓦,只是每家的主攻方向不一樣而已。

先說說成飛,確實今年給國人奉獻了許多驚喜,其中最耀眼的莫過於殲10和殲20了,讓中國航空工業有了跨越式發展,與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梟龍也在國際市場上頗有名氣,這也讓成飛被冠以“中國洛馬”的稱號。

再說說西飛,和成飛、沈飛不同,它的軍用飛機系列主要有飛豹、轟六系列以及最新的運20運輸機。可見西飛除了飛豹之外,軍用飛機以大飛機為主,都是大傢伙,與成飛、沈飛沒有什麼競爭性。可以預見,未來的新式轟炸機有很大可能出自西飛。

主要想說說沈飛,與成飛新式先進戰機不斷推出相比,沈飛似乎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近年來被吐槽的不少。殲20、殲10確實好,但這能說明沈飛不行?顯然不行。多年來,沈飛始終走在穩妥的道路上,殲15、殲16、殲11B、殲11BS、殲15S......這麼繁雜的改進型,不可謂工作量不大。很多網友覺得改進型號很簡單,只是在原版上修修改改就行,其實不然,別以為殲15就是殲11上加個尾鉤加個摺疊翼,其複雜程度不亞於重新設計戰機。機翼面積增大、前後重量比要改、摺疊翼要變動油箱位置、飛機在航母上著艦對尾鉤以及機身強度要求極大,等等。可以舉兩個簡單的例子,老美的F-18從C/D型號升級到F-18E/F型號也花了很長時間;俄羅斯在蘇27的基礎上修修改改了30年,從蘇27到蘇30、蘇34、蘇35以及最新的蘇57,至今還在吃蘇27的老本,但你能說俄羅斯那些飛機設計局不強?

沈飛通過多年的改進型工作,技術沉澱了很多,成飛也有但創新更多。在資源無法平均分配的大背景下,沈飛自然無法獨立完成五代機的研製,但是沈飛自籌資金搞出了了殲31。只能說沈飛資金和人才缺失吃緊,殲31的進度與成飛的產品比略顯緩慢。


洛杉鴨

其實這個問題壓根就沒有必要提出來,也不能完全準確的評出來哪個實力更強,成飛~生產出中國隱形戰機殲~20,那是當前世界上最尖端戰機的標杆之一,更是中國戰機高科技的精髓和代表,是我們國人的驕傲之一;沈飛~生產出中國殲十系列戰機,是目前中國空軍裝備最多,最主要的軍機,殲十六更是以後中國空軍絕不可少的空戰利器;西飛~轟-六系列轟炸機的生產基地,他是目前現役的我國空基核力量的唯一載體,肩負著中國核(打擊)反擊的戰略重任,可以說是當前絕不可缺的國之重器之一,運~20更是當前中國軍用運輸飛機不可或缺的“扛把子”,是中國將來一段時間內改裝各型特種軍機的“母機”,預警機,加油機,大型電子戰飛機等等都離不開他的雄姿。

綜上所述,不管是成飛,沈飛還是西飛,對中國空軍來說都是缺一不可的,根本就無法分出誰比誰強,他們都是我們的“心肝寶貝”,我們空中的“鋼鐵長城”,“共和國衛士”,相信隨著我們的經濟和科技實力逐步強大,通過我們勤勞智慧,勇於創新,樂於奉獻的軍工人員的辛勤汗水和科技結晶,我們必會湧現出更多世界最先進的軍事裝備,為我們可愛祖國的強勢崛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保駕護航,衷心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國富民強!

本人水平實在有限,肯定有很多不足、不到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和教誨!


寂靜秋夜2

當年在各個大軍事論壇之上,沈飛迷和成飛迷一直吵的不可開交,都說自己是最強的。不過經過本人觀察成飛迷好像是佔了上風,畢竟成飛有很多屬於自己研製的強項產品。

但是當年成飛有一個缺點就是製造的飛機過於太小,無法與專業製造重型戰鬥機的沈飛相比,直到成飛拿出了終極殺手鐧“殲20”,一舉扭轉了局勢。而此時沈飛推出的“殲31”卻被傳出沒有專項資金支持,而且屬於中型戰鬥機,所以沈飛迷在與成飛迷的PK之中處於了下風。

而這個時候,中國飛機業真正的老大,有著“中國西雅圖”之稱的西飛集團卻一次次的推出新產品,一次次的震驚了國人的視野。

自運20開始,西飛集團的實力驚訝了國人。運20與C919同時立項,但是它的研發速度和服役速度要比C919快很多。所以網上很多論點都支持當年應該西飛集團為主體,研製c919大型客機,畢竟c919最主要的關鍵部位如“中段機身”和“機翼”,都是西飛集團製造的。如果當年c919項目放在了西飛,根本就不會牽扯“機頭”“機身”“艙門”“垂直尾翼”由全國各大公司製造在上海組裝的問題,最多也就是買個發動機而已。西飛公司專業為波音製造零部件20年,而且自己還推出了許多產品,有許多製造大飛機的經驗,縱觀全國,沒有一家飛機制造公司有這麼豐富的製造民用飛機的經驗。

尤其在今年,西飛研製轟20消息滿天飛,又迅速佔領了屏幕,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西飛集團必將又一次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


大唐神都

這三飛裡面,西飛和成飛、沈飛不是一個路子,後兩者是造戰鬥機的,西飛是造運輸機和轟炸機的,沒法比較。成飛外號成洛馬,自主創新能力強,尤其是楊偉,玩鴨式佈局有心得,設計了殲十殲二十和FC-1。沈飛外號沈霍伊,以前靠放大了的米格21——八爺混了近20年,蘇聯解體後完全依靠蘇27混到現在。老毛子出一種蘇27的改款,沈霍伊就跟著改一種,自己倒騰了一個FC31,軍方壓根看不上。沈霍伊技術實力雖然不咋地,政治玩的溜溜溜,軟實力強大。所以現在你知道誰的實力更強了。


古風93814281

成飛距離洛馬還很遠,說是達索還差不多。

沈飛和日本的三菱差不多,都是仿製。

西飛和BAe差不多,獨立搞飛機有點難


天明遙遙山海關

成飛,沈飛和西飛哪家更強?目前來看,是成飛。

有人評價這三家飛機廠商的時候用了一句話:一個意氣風發,一個負重前行,一個廉頗老矣。這具體指的是其中哪一家,我想軍迷朋友心中都有個數,我就不再贅言。


言歸正傳。題主所說的這三家分屬於不同的研製單位。沈飛和成飛側重於殲擊機的研製,而西飛則側重於轟炸機和運輸機的研發製造。從近十年三家的表現看,各家都推出了不少作品,成飛是殲10改進型,殲20以及外貿型的梟龍等,沈飛是蘇系戰機的改進,包括殲15,殲16以及推出自家的外貿型Fc-31.至於西飛,也推出了像殲轟-7“飛豹”,轟6K以及運-20等。因此,評價這三家哪家更好,用它們的產品說話是最有說服力的。

那以上三家的代表作中,要是按科技含量,對國防的重要性排行的話,誰更重要一些呢?要是我排的話,排在首位的一定是殲20。

因為這些年相對於沈飛和西非,只有成飛給人帶來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管是當年橫空出世的殲10,還是震撼世界的殲20,成飛和背後的611所都在創造著屬於中國人的歷史。特別是殲20的問世,讓中國真正有能力走自己的飛機研製道路,不再被貫以仿蘇抄美的罪名,這不得不說是一次偉大的跨越,對中國航空工業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沈飛以前憑藉蘇系戰機的國產化,能夠與成飛分庭抗禮甚至更加受青睞,但從殲10開始沈飛就顯得越來越吃老本了。至此,

沈飛和成飛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而沈飛在網友心中的地位也一步步下滑,直到現在甚至可以說是背上“罵名”。

西飛由於一直專注於轟炸機和運輸機的研製,而且比較低調,所以關於西飛新聞沒有那兩家那麼多。西飛拿出來的轟-6系列雖然對中國幫助很大,但是由於太老舊,在網友心中並不討好。而新近的運20,網友在欣喜之餘又嫌小了一點,所以在西飛沒有拿出更大的大運和大轟之前,西飛的名聲還是無法跟沈飛成飛相比的。



目前來看,成飛在網友心中更加討喜,其進取精神,銳意創新的品質更加好一些。不過,畢竟三家同屬中國,又都是兄弟單位,所以只要能分工合作共同進步,就都算是祖國的驕傲。


兵者詭道也

從我軍構建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需求來看,西飛的技術和實力是最強大的,飛豹戰機使海軍航空兵第一次具備威懾美日宙斯盾艦艇的能力;轟油6是我軍第一款空中加油機,以運八.運九為平臺改裝的空警200.空警500.高新系列反潛巡邏機.電子情報飛機.心理戰機.,以運20組成的戰略運輸部隊和以此為平臺改裝的轟油20.空警3000.轟6K.轟6N.還有萬眾矚目的轟20戰略隱身轟炸機都是我軍現階段需求最緊迫的,也是與美俄差距最明顯的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