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酒鎮之“二郎鎮”

前四期分別介紹了“四大酒鎮”:貴州茅臺鎮、山西杏花村鎮、四川宜賓市、江蘇宿遷市。除了這“四大酒鎮”之外,也還有很多適合釀酒的區域,它們雖然不如這四大酒鎮,但也不乏好酒!

今天我們就詳細瞭解一下古藺縣二郎鎮。

中國白酒金三角位於黔北和四川,即:遵(義)-宜(賓)-瀘(州)。該地區擁有集氣候、水源、土壤“三位一體”的天然生態環境,為釀製純正優質白酒提供了得天獨厚、不可複製的環境。

天下酒鎮之“二郎鎮”

二郎鎮是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下轄鎮,地理位置是東經106°09′--106°10′,北緯28°07′30″--28°08′10″,位於四川省盆地南部邊緣,古藺的東南部,座落在赤水河北岸,距古藺縣城55公里,與貴州習水縣、仁懷市隔河相望,與國酒——茅臺酒僅一山之隔,是四川出省出海的南大門。最低海拔325m,最高海拔1370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5℃,平均降水760mm,雨量充沛,溫度適宜,冬暖夏涼,無霜期較長。

該鎮工業總產值佔全縣三分之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省級小城鎮建設重點鎮、省綜治模範鎮、是全國100個著名文化鄉鎮之一。

天下酒鎮之“二郎鎮”

二郎鎮屬先秦時代“夜郎”的疆域,就是那個“夜郎自大”的夜郎。二郎鎮位於四川省盆地南部邊緣,縣境東北部赤水河西岸,地處川黔交通要道,與貴州名酒產地茅臺隔赤水河相望,相隔不過幾十里。因紅軍四渡赤水及當地生產郎酒而得名,致力於打造中國特有的“白酒名鎮”,也是有名的旅遊勝地,紅軍二、四渡的渡口和紅軍開倉分鹽的舊址就在二郎鎮。二郎美酒河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堪稱“小三峽”,集奇、險、峭、峻、秀為一體,川鹽入黔的古鹽道也保存完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美酒河摩岩石刻,世界最長的石刻龍建築群,國際漂流、攀巖基地,石公對石婆,“小三峽”都是該景區的著名景點。還有天寶洞和地寶洞景區等,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天下酒鎮之“二郎鎮”

2000年前,古夜郎人就已開始釀酒。北宋年間,二郎鎮一帶釀出了優質大麴——“鳳曲法酒”。明代赤水河畔出現了釀酒的“回沙工藝”。清代二郎鎮已有大小酒坊、糟房20餘家,酒師、酒工數以百計,除生產著名的“鳳曲法酒”外,還釀造各種麴酒、白酒、果酒和雜糧酒。今天的二郎鎮就是中國名酒——郎酒的生產基地。

二郎鎮地處赤水河中游,與茅臺毗鄰,為國家級原產地保護區,環境天然,造就了郎酒成為唯一採用深山礦泉釀造酒的佳話。利用純天然的天寶洞、地寶洞使郎酒完成洞藏、老化、生香,讓郎酒獲得鬼斧神工的醬香,是郎酒的神來之筆。

赤水河,即赤水,為中國長江上游支流,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黃而得名。古有赤虺(hui毀)河、安樂水、大涉水等名稱,在川、滇、黔三省接壤地區。發源於雲南省鎮雄縣,上游稱魚洞,東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梯子巖,是國內唯一一條沒有被開發的長江支流。

赤水河與長江構成一個丁字形區域,這個丁字兩端,西有宜賓、瀘州、古藺,東有仁懷、遵義、習水。赤水河是中國最大的一個酒窖,以此為中間、方圓500公里內彙集了許多名酒,到了赤水區域,不出百里,必有好酒

。除了赤水沿岸的茅臺、郎酒、習酒外,向北沿長江沿岸為濃香酒的代表五糧液和瀘州老窖,再向北到四川綿陽、射洪,彙集了沱牌麴酒、劍南春、全興大麴,還有水井坊、天號陳,綿陽有豐谷酒,平昌有小譙樓、江口醇,邛崍有文君酒、邛酒,萬州有詩仙太白酒。往南到貴州安順、都勻一帶,則包括了鎮遠青酒、都勻勻酒、平壩窖酒、安順安酒、金沙窖酒、貴陽大麴、興義貴州醇,向西至遵義則有藥香型的董酒

天下酒鎮之“二郎鎮”

茅臺與二郎的釀酒公司都在赤水河上樹立取水點。茅臺酒廠的取水點逐步向上游擴大,郎酒酒廠的取水點也設在了距車間20多公里外的吳公巖,特意避開了桐梓河匯入赤水後的區域。桐梓河自西向東匯入赤水河,爾後赤水河的水質就有所降低。茅臺至二郎,最佳取水釀酒的當地也就是40公里左右。

上流是茅臺,下流望瀘州。

船過二郎灘,又該喝郎酒。

與茅臺鎮比擬,隸屬於四川的二郎鎮交通還要艱難些。從茅臺鎮坐車走公路沿赤水河谷北上到二郎鎮,大客車要走兩個小時。

二郎鎮在赤水河的西岸,東岸就是貴州的習酒鎮,兩鎮隔河相望,雞犬之聲相聞。二郎以郎酒出名,習酒鎮則盛產習酒。郎酒與茅臺根由頗深,與茅臺素有姊妹酒之稱。二郎鎮最早的酒廠惠川糟坊就聘請了茅臺鎮榮和燒坊的酒師張子興輔導技能,徹底引入茅臺鎮的工藝,釀製回沙大麴。1933年,巨賈雷紹清創辦了集義酒廠,僱請茅臺鎮三位酒師,也釀製茅臺型的回沙郎酒,他便以產地命名為郎酒。

1957年在原集義酒廠根底上,建公營古藺郎酒廠,並從茅臺酒廠運回曲藥200斤、配糟1萬斤。兩個產區一水相連,環境類似,技藝相承,同為醬香型。茅臺酒的酒香更大一些,郎酒的後味更長一些。

天下酒鎮之“二郎鎮”

二郎鎮背面是五老峰,山腰有兩個大巖洞,距酒廠約兩公里,兩個洞加起來1.42萬平方米。如今這兩個洞裡擺了上萬個酒罈子,貯存著從惠川糟坊時留下來的各個時期的萬噸郎酒。這兩個山洞被稱為天寶洞、地寶洞。郎酒廠總工程師楊大金用3年做了一個這樣的試驗:將3壇剛烤出的平等質量的酒,一罈置於天寶洞,一罈埋入土中,一罈放於庫房。3年後取出,藏於天寶洞的酒各項目標顯著強於別的兩處的酒。可能是天寶洞這種環境麇集了更多菌類,有利於酒體自身有害物質的蒸發,及有利物質的保管和成長。

古藺郎酒始於1903年,從“絮志酒廠”、“惠川糟房”到“集義糟房”的“回沙郎酒”開始,已有100多年的釀造歷史。此鎮四周崇山峻嶺的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泉水清澈,味甜,人們稱它為“郎泉”。因取郎泉之水釀酒,故名“郎酒”。據有關資料記載,清朝末年,當地百姓發現郎泉水適宜釀酒,開始以小曲釀製出小曲酒和香花酒,供應當地居民飲用。1932年,由小曲改用大麴釀酒,取名“四沙郎酒”,酒質尤佳。從此,郎酒的名聲越來越大,聲譽也越來越高。

郎酒四寶

得天獨厚的郎酒,因“四寶”——自然美境、優質水源、千年工藝、天寶洞藏而家喻戶曉,先後榮獲國家產品質量金質獎章、金爵獎、中華老字號等稱號,“古藺郎酒傳統釀製工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郎酒香型

2010年,中國釀酒工業協會認定郎酒紅花郎酒為“中國白酒醬香型代表”,認定郎酒新郎酒為“中國濃醬兼香型白酒代表”。郎酒香型素有“

一樹三花之稱”指的是濃香型,醬香型,兼香型。郎酒旗下醬香型產品主要有:精品郎酒、10年陳紅花郎酒、15年陳紅花郎酒、12年陳青花郎酒、20年陳青花郎酒、30年紅運郎酒、50年青雲郎酒等;濃香型產品包括天寶洞藏酒、雙喜郎酒、福郎、如意郎、嘉賓郎、貴賓郎、香醇郎酒及古藺系列酒等;兼香型產品有12年陳釀、9年陳釀、3年陳釀的新郎酒。

小結

二郎鎮因千百年來的釀酒歷史,有著“中國白酒波爾多”之稱。從茅臺鎮到二郎鎮短短40多公里的赤水河谷,是“中國白酒金三角”的核心腹地,這裡既是醬香酒的發源地,也是醬香酒的最核心產區。但就醬香酒來說,二郎鎮醬香酒終究不是茅臺鎮醬香酒。國家質監局2001年就對茅臺鎮醬香酒進行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認定,截至2013年,最新確定的醬香型白酒地理標誌核心產區保護範圍為以茅臺鎮赤水河谷為中心的15.03平方公里,該地區集天、地、水、糧四大環境因子為一體,形成獨一無二的生態釀酒環境。二郎鎮水土雖好,但就醬香酒而言,確實還是比不上茅臺。這點在酒體上也完全反映出來,郎酒的醬香不管怎麼喝,總感覺不是這個味,並且是

儲存年份越久,差別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