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祖講苗族:苗族蠱術

蠱術,是苗族巫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黑巫術和白巫術之分,其中下蠱屬於黑巫術,趕屍則屬於白巫術。下蠱和趕屍,都屬於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頻頻出現在各種影視及文學作品中。

在苗家,有關下蠱的傳說很多。蠱在苗族地區俗稱“草鬼”,相傳它寄附於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謂有蠱的婦女,被稱為“草鬼婆”。相傳,過去苗族婦女懲罰負心男子的方法就是下蠱。舊時,苗族男子常年在外謀生,夫妻兩地分居,妻子怕他變心,便將一百隻毒蟲裝入土罐裡,由它們在裡邊自相殘殺,最後勝出者就是所謂的“蠱”,這隻蟲子毒性最強。女人用自己的血餵它,“蠱”的神奇之處,在於傳說中下蠱者與蠱種已經心性相通。丈夫離家之前,將這隻蠱下到他身上,只要他變心,蠱就會發作,男人就會慘痛無比,而解藥只有那個下蠱的女人才有。

阿祖講苗族:苗族蠱術

苗族人“談蠱色變”,尤其是在婚姻上最忌諱。兒女要成親的話,雙方父母都要暗地裡對對方進行嚴格審查(俗稱“清針線”),看其家庭成員及比較近的親戚乾淨與否,即有沒有蠱。如果發現對方有不乾淨的嫌疑,就藉口婉言拒絕。有苗族學者調查後認為,苗族幾乎全民族篤信蠱,只是各地輕重不同而已。他們認為除一些突發症外,一些較難治的長期咳嗽、咯血、面色青黑而形體消瘦等,以及內臟不適、腸鳴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為主的慢性疾病,都有可能是中了蠱。屬於突發性的疾病,可用“喊寨”的方式讓懷疑的放蠱者感到害怕,自行將蠱收回就好了;屬於慢性病患者,就要請巫師作法“驅毒”了。至於蠱到底是什麼樣子,除了代代相傳的說法,誰也沒有見過,更沒有任何科學根據,放蠱之術歷來都是被嚴厲禁止的。

阿祖講苗族:苗族蠱術

趕屍,是一種傳說中的法術。趕屍是一種職業,由特定的職業趕屍人一一趕屍匠來完成。他們一般身強體壯,長相兇惡,趕屍時身穿道袍,搖動攝魂鈴,趁夜間工作。趕屍曾經風行湘西苗疆,這與當地一些風俗是分不開的。

傳說在上古時期,九黎部落與黃帝部落征戰。蚩尤和黃帝大戰於涿漉,蚩尤戰敗後士卒死傷慘重。蚩尤十分悲痛,便與大巫師商量如何處理,他要將死去的將士運回故土,妥善安葬。於是大巫師施展法力,念動咒語,讓死屍自行站立起來,然後用繩索將屍體串起來,搖動著趕屍鈴,將屍體趕回了家鄉。

阿祖講苗族:苗族蠱術

根據相關文獻記錄,趕屍匠被人稱為“老司”,他們同普通人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在接到趕屍的委託時,他們才做好一切準備,前去趕屍。老司的穿著也十分特別,不管三伏天還是寒冬臘月,都要穿著一雙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長衫,腰間繫一黑色腰帶,頭上戴一頂青布帽,腰包藏著一包符。老司從來不在屍體後面,而是在屍體前面帶路行走,不能打燈籠,手中不斷地搖著攝魂鈴。有的帶著徒弟,要一面走一面敲鑼,敲鑼並不是為了震懾死者,而是為了使夜行人避開,警告有狗的人家把狗關起來。如果要趕的屍體有多個時,就要用草繩把他們串起來,大約每隔六七尺一個。夜裡行走時,屍體都帶著高筒氈帽,額上壓著幾張符垂在臉上。

阿祖講苗族:苗族蠱術

趕屍是一項艱苦的工作,由於路途遙遠,沿途上還設有“死屍客店”,這種神秘莫測的店只住死屍和趕屍匠,一般人是不住的。而這種客店,也只有在湘西才能見到。它的大門一年到頭都開著,因為兩扇大門板後面,是屍體停歇之處。趕屍匠趕著屍體,天亮前就達到“死屍店”,夜晚悄然離去。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裡停上幾天幾夜,直到天氣好轉,再把屍體運送到家鄉。當然,所謂趕屍還是由活人揹著屍體或死者部分肢體的運屍過程,“法術”不過是掩蓋其真相的手段。在某種意義上說,趕屍是苗族傳統故土觀念的一種深刻體現,也是苗人鬼神觀念的產物。

苗族的宗教是一種樸素的原始宗教,信仰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對我們現在理解苗族先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