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病的人,在吃胃藥的時候要注意什麼誤區?

瑩姐

先來認識較為常用的胃藥,見表1。


對胃藥的分類和作用有了初步瞭解之後,再來看看其對應的服藥時間吧。


促胃動力藥:飯前15~30分鐘服用


質子泵抑制劑:飯前30分鐘服用


H2受體阻滯劑:早餐、晚餐時或睡前服用


胃黏膜保護藥:飯前半小時服用


胃黏膜保護劑覆蓋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可以避免胃酸、消化酶對潰瘍的侵襲。由於胃黏膜保護劑需在酸性條件下發揮作用,如硫糖鋁、鉍劑應餐前1小時或睡前服用,不宜與牛奶、抗酸藥同服。




抗酸藥——兩餐之間服用


抗酸劑的作用與進餐有明顯關係,一定注意要在餐後服藥,空腹服藥的療效比餐後服差。抗酸藥物作用時間通常只有1.5-2小時,而人體的胃酸分泌在餐後1小時可達到高峰,而且在夜間胃液持續分泌,因此需採用多次服藥方法:每次餐後1小時和3小時及睡前各服一次,以達到最佳抗酸效果。另外,抗酸劑的劑型對藥效也有一定的影響,對同一種抗酸劑來講,片劑效果不如粉劑和水劑。所以口服片劑抗酸劑時,應先將藥片嚼碎後再服,不宜整片吞服。




藥師提醒


當病情需要,醫生醫囑開具兩種或以上藥物合用時,須遵從醫囑或諮詢藥師後服用。此外,現今市場上胃藥種類較多,如購買其他複方製劑或中成藥製劑,須在諮詢藥師或詳細閱讀說明書之後服用。





藥盾公益

首先你得清楚一點,大多數人的胃病是加班、熬夜、飲食不規是現代人常態。胃,首當其衝,深受其害。胃痛、胃脹、噁心、嘔吐……有些人不把胃病當病,隨手翻兩片胃藥嚼嚼,便不再理會。

在胃病時吃藥的幾個誤區,應該避免、

幾種胃藥混著吃

有些要雖是常用的胃藥,但是很多人胃不舒服時吃一種不管用就兩三種一起吃,殊不知,這樣做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在人體內,胃液、胰液、小腸液等消化液的酸鹼性質各不相同,“酸鹼藥”一起吃,並不能達到患者所謂的“事半功倍”的功效。用藥的原則,越簡單越好。

胃藥不是健胃消食品

很多人就把平常的一些藥物當做普通健胃消食的保健藥來吃,以為這樣能很好的健胃,其實亂吃的話,會促使腸胃功能絮亂,消化和保護能力減弱。藥物本身多少就有副作用,說以不能亂吃。

三頓攢成一頓吃

飯都不能攢到一塊兒吃,藥當然也不能。要根據人的體質用量大小,如果小孩子用了大人的用量的話,不良後果大家可想而知。我們吃胃藥就是為了恢復胃腸功能,發揮胃動力效應,促進胃排空,解除消化不良狀況。藥量過大會適得其反,不利於吸收與發揮藥效,引發其他疾病的發生。

不看說明書就吃

有些人覺得胃藥很平常,沒必要讀藥品說明書,再說讀了也讀不懂,紛繁複雜的不良反應症和禁忌症,還可能誘發自己的擔憂、不安和恐懼,那還不如不讀。如果是醫生開的藥,那麼患者可以不讀,因為處方藥的藥品說明非常專業,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盲目閱讀,反而徒增患者恐慌情緒。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平時大家都注重胃的健康,就沒有後面胃病的麻煩了。有些胃病很容易治癒,但也容易反覆,所以在此建議大家不要再經常加班、熬夜、飲食不規、飲食不衛生了。

平時多關注自己的胃健康,也可以多喝些養胃的東西,推薦一種方便簡單,適合各類人群的養胃方法。就是喝佛手苦苣茶(丁香,陳皮,桑葉,菊苣,佛手,茯苓等成分製成),不論在家在辦公室乃至出差,都可以泡茶喝上一兩杯。

佛手全身都是寶,其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藥。佛手瓜對我們的消化系統非常有幫助,能緩解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

菊苣,性質寒涼,人們食用以後能消除人體內的積熱,對夏天的中暑有很好的預防和消除作用,另外對人類的因中暑或者體內熱毒積存引起的食慾不振和消化不良也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