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农村过年没有以前热闹了?

布衣记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长大后一直在外地打工,父母在农村老家,每年必须回家过春节,我们70年代出生的人对这问题有发言权,个人认为农村没有以前热闹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很多,70年代想吃上一顿肉那是很难的,除非逢年过节那几天能吃饱、吃好,过年了能穿上新衣服、新鞋也是一种期盼。现在每天大鱼大肉都吃腻了,小时候是为吃饭而发愁,现在是想吃什么而发愁。现在的孩子谁穿过有补丁的衣服,谁穿过妈妈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那是凝聚着妈妈一针一线的爱。过年了,小的时候父母长辈能给几分钱压岁钱那叫一个开心,可以用“欣喜如狂”来表示,现在父母动辄给几百上千的压岁钱,也是习以为常,没有任何的期盼和激动,因为平常兜里就没有缺过钱;

第二人情关系的改变,以前人们没有机会出去打工,全部呆在一个村子里,和睦相处,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大家都是一样的穷,过年期间互相拜年、互相串门是一种乐趣,过年拜年整个村里跑遍了,给所有长辈拜年,那叫一个其乐融融,现在呢?隔壁邻居都不来往,农村人外出打工,年轻人互相陌生,没有拜年这一说,见面很冷漠,除非是亲戚朋友,还有那时候人拜年全部是走路,乡村土路上人流不断,非常热闹,现在呢?小卖部买瓶酱油都要开车去,没有人情往来了;

第三现代化的产品导致人际关系疏远,小的时候最热闹的是一到冬季农闲的时候,村村(那个时候叫生产队)排练文艺演出,春节期间十里八乡互相串演,那就一个热闹,既做了正能量的宣传,又增强了人们的娱乐生活,还提高和丰富了年轻人的才艺。再看看现在,电视也没有几个人看了,天天玩的就是手机~电脑~网络,唯一娱乐活动可能就是一个春节晚会了,但是网络和媒体到处就是说春节晚会如何不好看,不是不好看而是人的选择性广了,天天就是上网玩游戏、聊天还有抢红包,还有就是赌博。

所以现在过年没有以前热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气氛、眼界不同,决定了观点的转变,是大气候和每个人心态的变化造成的。


LM207674184

现在农村过年确定没有原来的年味了,热闹也就除夕和初一,到了初五六的,许多工厂就要开工了,有班的人准备上班,没班的打工人员也注准备打探开年的去向,过了初八,就彻底开始忙碌的又一年!



说起没有原来过年热闹的原因,一是假期短,二是交通太方便,三是经济社会,人情淡薄,穷不搭富,绸不搭布,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原来在农村,没有什么工厂,从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开始,就一天天数着盼过年,整个腊月都在为过年准备,杀年猪,杀鸭鹅,做封鸡。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把一堆垃圾杂草堆成堆,焚烧成来年的肥料,一缕缕青烟,飘荡在山谷,到处充满欢乐祥和的气氛,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放鞭炮,过小年,各家各户开始做炒米糕,炒花生,炒瓜子,手推磨面,包团子。到了二十九开始煮腊肉,咸鹅咸鸭,还有封好的鸡,又杀新鲜的鸡,包饺子,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到了除夕,大家都换好过年的新装,贴对联,放鞭炮。初一一大早,就成群结对孩子到村中长辈家去拜年,大家都空手去,只有过年的祝福和问候,两块炒米糕,一把瓜子,几颗糖,一捧花生,就是拜年最好的新年礼物!初二就开始正式的拜年之旅,一家一家,一直要到正月半,然后就是一直在家忙碌的老妈妈回娘家,又是一家家地吃住,整个正月却是这样的气氛!


没有原来热闹的原因是交通便利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汽车摩托车,一天就把所有的亲戚跑个遍,而且风雨无阻,原来就靠步行,农村的土路,要是下点雨上冻,只有起早趁着没解冻才能出发,一天也就跑紧挨着的两家,而且还来不及回来,只能住在亲戚家,全部的亲戚跑到,就要大半个月。记得奶奶的侄儿侄孙多,一来就是二十多人,没有那么多床,只好打地铺,二毛钱租金一条的被子一下子租二十多条,铺上稻草,就是大通铺,大家热热闹闹。


现在不热闹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金钱在作怪,不管你承不承认,任何人心中都有点嫌贫爱富的心态,也有些穷不搭富的心态。原来大家都不富,都很平等,现在贫富差距拉大,富人自傲,穷人自卑,大家开始疏远。不是至亲,基本上不走动,原来的表亲,基本上也不来往。村上的族人也只是有重大事情才来往,也可能只有混的不错人才走的近些。原来村里有许多娱乐活动,舞狮子,跑旱船,舞龙灯,现在这些虽然还有,而且是村里出费用,但己经变味了,原来是挨家挨户舞狮拜年,现在却先拜有钱人,因为有钱人又给好烟又给红包,烟是成条的给,红包也是成百上千的给,而一般的人家也就是二十多元的烟给个一两包,舞狮人也只打两个滚拿烟走人,也不象在有钱人家那么舞的卖力,有的穷的人家甚少跳过。还有许多人家由于装修的好,不愿一大帮人进房把地上弄脏而把门关上,让人们感到难堪,就这样慢慢地冷了场。现在年轻人又不愿意玩这个,也后继无人了!


现在过年,虽然条件好了,平时的一日主餐也比原来的年夜饭都丰盛,但己经没有原来的味道。虽然现在除夕的烟花炫丽多彩,但那是一刹那的辉煌,掩盖不了人情冷暖!拜年也象是做买卖,客人带的烟酒礼品,心中先估个价,就准备红包,给少了怕丢面子。客人有的凳子没坐热,又赶去下一家。现在拜年,也就是大人在寒暄,年轻人都在低头玩手机。大人们也尽量避开对方敏感的话题,怕引起不愉快!话题少了,共同语言少了,也就没有气氛了!



天高云淡F143007583

为什么现在农村过年没有以前热闹了?

和以前相比,的确现在的农村过年没以前热闹了。今天是腊月廿六,在老表哥农村,现在还很少见到回家过年的年轻人。很多外出打拼的年轻人都是过年前几天才陆陆续续返乡过年。回家过年,主要还是一家人团圆,一家老小都在一起过年才热闹,才叫过年。

1、在农村过年的人越来越少,人少怎么热闹呢?

人多才热闹,人少怎么热闹呢?在父母心中,孩子陪自己在一起才叫过年,孩子不在身边,过年的气氛完全不一样了。在农村,以前是大部分人都留在农村,杀鸡宰羊,过年前10多天就开始忙活着过年了。现在很多农村年轻人都选择在外务工,有些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回农村;有些是不回农村过年;有些是已经搬出农村,在城市定居了;在农村的人数减少了,自然没以前热闹了。


2、返乡回家过年的人假期少,在家待的时间短,过年像是完成任务一样了。

在外务工,假期有限。路程远的,在路上的时间就要花一两天,本来假期时间就少,除去路上的时间,在家待的时间更少。按照农村习俗,春节期间是要走亲访友的,也正因为走亲访友,和亲友在一起才感觉热闹。而现在假期短,走亲访友更像是完成任务一样,天天在赶场子。

3、传统节日的淡化

以前农村过年都会杀鸡宰羊,平时都不舍得吃,留着过年吃,丰盛的年夜饭是很多人的期盼。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平时大鱼大肉也多了,对丰盛的年夜饭也没这么强烈的期望了。现在洋节日的盛行,冲淡了传统节日。现在很多年轻人流行过情人节,圣诞节,这两大洋节日成了很多年轻人必过的节日。而对于传统节日,有时间就回去,没时间就不回。

4、亲情人情的淡化

在以前农村非常注重亲情和人情的维护,走亲戚这传统的过年习俗是维护亲情人情的润滑剂。亲戚越走越亲,不走不亲。现在年轻人因为工作忙假期短,有些亲戚根本没时间走动,不常走动,亲情人情自然会淡化。现在年轻人的亲情观念与以前相比也大不相同,很多人就只会走动内亲自己这一代的亲友,父母那一代爷爷奶奶那一代的亲戚很少去走动。

以前大部分人留在农村,人多热闹。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在农村过年,年味淡了。亲情的淡化,传统节日的淡化等等原因造成农村过年没有小时候的味道,没有小时候怎么热闹了。很怀念,小时候过年盼着过年穿新衣,天真无邪简单快乐的童年。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昕瑞生态】


昕瑞生态

应该说不仅仅只是农村没有以前过年热闹了,城市里也一样没有了以前的年味,也经常回忆和怀念小时候过年的光景,细细想来其实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物质生活的改善。曾经的年代很多人家可能也就过个年才能吃得了一顿肉,不会像现在平常都是想吃啥就买啥的,那时候的孩子也就过年的时候会有各种零食吃,有新衣服穿,而其实大人也是一样,所以啊,过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的是开心,快乐和满足,东家跑,西家串的。


二,家庭成员结构的变化。曾经的计划生育,让后面的家庭成员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有几个家庭不是三姑六舅的叔叔伯姨的,一到了过年你来我家,我往你家,满满的一大家子人,好不热闹,看看现在,即使全部聚一起,又还有多少亲戚呢。


三,人情的淡薄。曾经的亲情,那是纯真的,没有攀比,没有尔虞我诈,大家过年在一起,就是唠唠嗑,就是嘘寒问暖,喝喝酒,吃吃饭,没有谁谁谁买了房,没有谁谁谁买了车,没有谁谁家孩子上了那个重点学校,也没有谁谁谁做生意赚了多少钱。。。。

四,劳动方式的转变。以前大部分农村都是以种地为主,闲暇之余外出干点副业赚点钱。一到年关了也就都回到家了,办足年货以供迎接新年到来的亲朋好友。可看看现在,几乎都是外出经商打工,刨去回家离家的路上时间,能在家里待上一个礼拜的就谢天谢地了,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各方面的压力也使得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安静的心来好好陪家人过个欢乐年!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不忘初心,适当的停留下匆匆的脚步,给身体一个缓解的余地,给心一个稍作停留的港湾!


笑对人生114816076

本人老家是农村的,的确感觉上现在农村过年没有以前热闹了,原因归结起来可能有以下几种:

1. 主观感觉的钝化

一个人小时候的视角和感觉跟现在肯定不同,你小时候认为的过年热闹,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因为你没有见过多少世面。村里敲个锣打个鼓,放个鞭炮,你就会觉得很新鲜很热闹,过年买个新衣服新鞋子就觉得很幸福。现在同样的事情在你看来波澜不惊,习以为常了,你就会觉得过年不热闹了。

2.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在大家的物质生活普遍有所提高,不像从前,经常是需要攒上一年或者半年的本钱,在过年这几天才能放开的吃喝。过年北方人吃的饺子,现在你要是想吃可以天天吃。鸡鸭鱼肉之类的也不再新鲜,要知道以前只有过年农村人才舍得杀鸡杀猪的,养了一年的猪和鸡,就等过年这几天大饱口福了,那种感觉当然幸福感爆棚。这就导致以前过年总有很强烈的仪式感,从视觉味觉听觉各个方面刺激着人,让人自然而然的沉浸在过年的气息中,而现在这些感觉对人的刺激不再那么强烈了,仪式感就丧失了。

3. 文化娱乐的单一

虽然电视上一说起农村过年,就是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表演,镜头中人们穿红挂绿,锣鼓喧天,扭秧歌跑旱船舞龙舞狮,热闹非凡。但实际上,大多数农村过年并不是这样的。我所在的河北老家的农村,过年的时候偶尔还会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农民在街头敲一敲锣鼓家伙,这些年也越来越少了,年轻人似乎对此不感兴趣,但是从来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些场景。最受欢迎的活动是赌博,赌博几乎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活动,参与人数比例很大。赌博这种事情肯定不会在大街上进行,都是钻在几个固定的人家,屋子里乌烟瘴气,有赌的有看的。这样一来大街上就显得冷冷清清了。

4. 年轻人的变少

由于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的增多,直接导致年轻人的数量就少了。以前那种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就少了很多,年青一代的亲戚数量相比父辈们那可是减少了不止一点。可能目前还不是太明显,但是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明显的,就是以后走亲戚的环节会越来越简单,甚至在有的家庭消失。过年很热闹的一个环节就是走亲戚,这个环节一省略,自然热闹程度也会下降一大截。

我能想到的大概就是以上几点,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别的观点,希望分享出来共同讨论,更希望大家都能过一个热闹祥和的春节。


核之力

人少了

在过去的农村,不管干什么工作,做哪个行业,有多挣钱,过年是一定要回家的。但是,现在很多在外做生意的人已经在城里买房定居,而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因为工作需求或者为了节约开销,都不会选择回家过年。这样,过年在农村的人越来越少,自然就不热闹了。

娱乐方式多了

以前的农村生活条件差,家里没有暖气,没有数字电视,更没有宽带和电脑。村民们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串门唠嗑,而孩子们也都会追逐打闹,奔跑在村头巷尾。反观现在,大部分人都惧怕外面的寒冷,躲在暖气房里上网、看电视。

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燃放烟花爆竹的少了,春节“年味”改变了,一个非常好的现象,由噪声、污染和危险的习俗,向修养、清洁和安康的习惯演变,也是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自然。那些曾盛行穿新衣、送挂历、讲团拜、走亲戚、看春晚的“年味”,已经且必将随着互联网、APP、抢红包、城镇化、生态游等而变得索然无味,淡出历史。


关注微信公众号:老檀说车"互动交流,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回复。

下班路上17点至18点半陕西咸阳人民广播电台FM100.7 收听《老檀说车》热线电话:029-33321007

手机下载蜻FM 收听全国网络播放第一的《老檀说车》,专业公正、实话实说。


老檀说车

因为事情越来越多,想要挣钱的人也越来越多。被生活所迫,每年过年都很晚了才能回来,准备的时间少,自然也就缺少那种感觉。

现在很多人都大年三十之前才能够看看赶回家,匆匆忙忙的,连自己的家里面都不能打扫干净,又怎么去有心思过一个好年呢。


现在担心事情也多,在过年的时候就要想着过年之后什么时候去上班,上班之后要做哪些事情,有这些顾虑当然不能够尽兴的过一个好年。

以前过年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集市摆出来。现在大家都是到大超市买东西,到网上面买东西。这种以前存下来的集市也越来越少,找不到年味。

我认为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第一,现在农村的人少了,过年的时候,能够回家的人也少了。前两天看了一个报道,孩子两年多没有见过父母,听亲戚们说他的父母在另一个省市打工,孩子穿进车下面,把孩子带到他父母所在的城市,最后在检查站发现了孩子。可见现在的人,就是平常在城市打工,就是在过年的时候也很难抽出时间回家。也许是工作的压力,也许是没有休假,也许是其他的原因。但是这在有些地方已近成了普遍的现象。没有人回去,那么自然乐趣以及年味就会少很多。

第二,以前村里没有那么多电视,网络也不发达,所以很多人选择出来聊天,小孩出去放炮,到处跑。而现在,农村人也是人手一部手机,天天的上网玩游戏,有的家庭还装了电脑。还有就是现在每天人们都可以在网上看到各式各样的表演,大家都习以为常。家庭中,过年的时候少了一幕边吃年夜饭,边一起看春晚。

第三,现在得农村条件也好了,大家都是吃的好的穿的好的,自然对于过节没有了太多的期望。

第四:现在的节日太多了。近几年对于外国的鬼节、圣诞节、情人节的追随也很多。


以往农村进入腊月之后可谓热闹非凡,年的味道异常强烈,老少爷们聚在一起诉说着过去一年的种种经历或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女人们三五人相邀到农村大集置办年货或在家蒸馍、过油,孩童们则手持插炮、玩具枪等开始了各种“冒险”活动。可随着农村生活越来越富裕,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现在农村过年几乎没有热闹可言,更像是为了过年而过年。


用户266871274

你好,这件事我是这样认为的:

在以前过年的时候,年味十分的足。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然后走亲串友,吃年夜饭,守岁,长辈给晚辈红包。以及贴对联等。但是现在似乎年味越来越淡了。

我认为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第一,现在农村的人少了,过年的时候,能够回家的人也少了。前两天看了一个报道,孩子两年多没有见过父母,听亲戚们说他的父母在另一个省市打工,孩子穿进车下面,把孩子带到他父母所在的城市,最后在检查站发现了孩子。可见现在的人,就是平常在城市打工,就是在过年的时候也很难抽出时间回家。也许是工作的压力,也许是没有休假,也许是其他的原因。但是这在有些地方已近成了普遍的现象。没有人回去,那么自然乐趣以及年味就会少很多。

第二,以前村里没有那么多电视,网络也不发达,所以很多人选择出来聊天,小孩出去放炮,到处跑。而现在,农村人也是人手一部手机,天天的上网玩游戏,有的家庭还装了电脑。还有就是现在每天人们都可以在网上看到各式各样的表演,大家都习以为常。家庭中,过年的时候少了一幕边吃年夜饭,边一起看春晚。

第三,现在得农村条件也好了,大家都是吃的好的穿的好的,自然对于过节没有了太多的期望。

第四:现在的节日太多了。近几年对于外国的鬼节、圣诞节、情人节的追随也很多。


农业小胖

我们是农村人,都是从农村长大的。童年时代记忆犹新,小时候是天天盼着过年,过年了爸爸妈妈能给自己买件新衣服,有好多亲戚串门,做好多吃的,懵懵懂懂的也不知道过年啥意思。家家贴对联,挂灯笼,早上起来放鞭炮。‘那时代天气又特别冷,整天不着家的在雪地玩,堆雪人,你追我赶,砸得满身是雪,小手冻得通红通红,夜里拿着手电筒跟着小朋友去房檐下捉鸟,感觉挺热闹的。

长大了开始外出打工,平时很少回家。一提到春节感觉特别累,来回不便,在路上就得两三天,排了几天队买不着票,想想长年不见的父母和孩子排再长的队守着。

很怀念童年时代,纯真……!


来生缘142112201

乡风西苑目前生活在农村,说实话,农村现在过年真的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乡风西苑总结了以下三条:

第一, 村里人少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这就是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在外打工赚到大钱的农民,全家迁到城市生活。

另外,农村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在外工作几年后,在城市买房居住,然后把父母也接走。

就这样,农村的成年人越来越少,小孩子也越来越少,自然过年没以前热闹了。

乡风西苑小时,村里好多孩子,年三十拿着鞭炮和蚊香,满大街跑着燃放,炮声响彻天空。如今,农村的大街空无一人,非常寂静。

第二, 娱乐活动少了。

人少了,娱乐活动也就少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的人上网玩游戏、看视频,已经对娱乐活动没有多少兴趣。

乡风西苑小时候,年三十的晚上吃过年夜饭,大人们要去打牌、跳舞。然后大年初二开始,村里要举办社火,唱家乡的地方戏剧。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现在呢,一直到正月十五,村里也没个娱乐活动。谈何热闹?

第三, 生活压力大了。

村里种地收入越来越低,外出打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孩子的教育问题和买房问题,老人的赡养问题等等,给农民造成很大压力,让他们苦不堪言。

所以,也就没多大兴趣好好过年了。现在村里的人都说,一年中最怕的就是过年。

以上是现在农村过年不热闹的原因。不过,乡风西苑希望农村人能够将之前的文化习俗传承下去,以丰富农村生活,过好春节,人人高兴快乐。

个人看法,敬请大家指正。

乡风西苑,关注三农问题,谈谈个人观点和看法,欢迎关注和交流。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