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院都有哪些鎮館之寶?

寒鯤

安徽博物院,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安徽博物院現藏文物近22萬件套,包括商周青銅器、漢代畫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銀器、明清書畫、徽州雕刻、近現代文物及潘玉良美術作品等。

但說起安徽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我們不得不提“楚大鼎”。作為楚國重器,無論從體積還是重量上,楚大鼎都當之無愧。

楚大鼎,又稱“鑄客大鼎”,1933年在我省壽縣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出土,是我國目前出土的青銅器中的最大的圓鼎,和後母戊大方鼎並稱鼎中之首。

楚大鼎通高113釐米,口徑87釐米,重達400公斤,形制雄偉;而且楚大鼎工藝高超,前足和腹下都刻有“安邦”二字,堪稱典型的楚國重器。

在業內專家眼中,另一件楚國寶物——鄂君啟金節也是不可多得的瑰寶。1957年,鄂君啟金節也在我省壽縣出土。

鄂君啟金節,深綠色的竹節形外觀,為青銅所制,中間一道凹糟,器面上寫滿金色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古文字。

目前在安徽博物院的鄂君啟金節共有兩枚,長短不一,是商貿流通過程中的通關憑證。其中,稍短的叫“車節”,相當於現在的“陸路通行證”;稍長的叫“舟節”,相當於現在的“水路通行證”。

吳王光鑑,也可以說是安徽博物院裡珍藏的國寶級文物了。吳王光鑑,1955年出土於我省壽縣蔡侯墓中的青銅器,

是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嫁女的陪嫁之物。

鑑可以裝冰,吳王光鑑可以說是中國最古老的冰箱了。吳王光鑑原是一對,另外一件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除了這些,安徽博物院還有不少國寶級文物,春秋青銅龍虎大建鼓座、宋代眉紋棗心硯、

元代張成造剔犀雲紋漆盒、北宋的景德鎮窯青白釉注子溫碗、南宋鑲金邊瑪瑙碗和清代遊春圖門罩等都是館內珍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館內參觀。


安徽網

安徽博物院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歷史、社教於一體的省級綜合類博物館。2011年安徽省博物館新館更名為安徽省博物院。


安徽省博物院鎮館之寶我覺得是戰國楚大鼎。

戰國楚大鼎通高113釐米,口徑87釐米,於1933年在安徽神壽縣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出土。文物等級為一級甲等,整個鼎造型為圓口方唇,圓底蹄足。雙耳及頸部印有菱形圖案,足根部有浮雕漩渦紋。

此鼎形制雄偉,堪稱楚國之重器。


singluar先生

1.戰國 楚大鼎

2.戰國 鄂君啟金節(青銅錯金銘文“鄂君啟節”,包括車節和舟節)

3.春秋 吳王光鑑 (吳王嫁女兒給蔡侯的媵器,即陪嫁;2500年前的青銅“冰箱”)

4.春秋 青銅龍虎大建鼓座(龍虎四環銅鼓座,戰車上的進軍鼓底座)

5.景德鎮窯青白釉注子溫碗 (北宋)

6.鑲金邊瑪瑙碗(南宋文物精品 過去在老省博物館不展出)

7.“張成造”剔犀雲紋漆盒(元代文物精品 過去在老省博物館不展出)


歲月靜好92908

1.戰國 楚大鼎

2.戰國 鄂君啟金節(青銅錯金銘文“鄂君啟節”,包括車節和舟節)

3.春秋 吳王光鑑 (吳王嫁女兒給蔡侯的媵器,即陪嫁;2500年前的青銅“冰箱”)等


春風各自愁

東部的文化大省應該是安徽、而不應該是江蘇,安徽有文化、思想的名山大川,此其一;其二,文房之寶幾乎都出自安徽;其三,老子之道家思想的產生;等等!

江蘇有什麼?孫悟空、花果山、吹牛逼的狀元和《徐霞客遊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