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漂流”記——中國古代“江南”概念的演變

從春秋戰國到東晉南遷,“江南”所指代的地理區域並不一致。我們今天提到“江南”指代的是江浙一帶,這個概念是什麼時候確定下來的呢?這篇文章用“漂移”這個生動的比喻,幫我們梳理了“江南”一詞內涵的演變歷程。

到江南打獵

江南“漂流”記——中國古代“江南”概念的演變

丨江南圍獵是江南出現在文學裡最早的意象

公元前539年,思想家、政治家子產陪同鄭國國君到楚國訪問。楚靈王設宴招待,並在宴會上請人吟誦了一首詩《吉日》(見於《詩經·小雅》)。這是當時黃河流域諸侯國的禮儀,楚國雖身處“蠻夷”,但也一心向化。外交禮儀結束後,喜歡打獵的楚靈王帶著鄭國國君渡過長江,到“江南”打了一回獵。

這是《左傳》的故事。打獵的結果如何後文沒有記載,但卻留下了對“江南”一詞的最早記錄。

江南“漂流”記——中國古代“江南”概念的演變

丨《左傳》又被稱為《左氏春秋》,“江南”一詞最早見於此書

此處的“江南”是我們今天的江南嗎?不是。

這個江南是楚國的江南,以今天地理知識看,那是在長江中游,湖北境內。當時的江南範圍極小。因為楚國的首都在郢都(今江陵),城在江北岸,兩國國君渡江到南岸去打獵,不會走太遠。江南是一個泛指,但以郢都都城為參照,面積應該不超郢都地界。最初的江南是郢都的“江南”。但此後,江南的含義不斷擴大,最後“漂移”到今天的長江下游地帶。

“江南”的“漂移”

江南“漂流”記——中國古代“江南”概念的演變

丨郢都(今江陵)的區域位置圖

“江南”的“漂移”漫長而複雜,但大致可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郢都擴展到楚國長江以南的疆域,屬長江中游,在今天湖北、湖南境內。從文化講,此時的江南文化應屬楚文化。這一時期,江南是在長江中游的楚文化範圍裡擴張。從時間上看,“漂移”的第一階段,至遲戰國中後期就完成了。而推動“江南”第一次“漂移”的是楚國對長江南岸的開發,以及楚文化的發展。

江南“漂流”記——中國古代“江南”概念的演變

丨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政治家

屈原是這個階段的代表人物。今天有關他的經歷,會經常提到“流放江南”的往事。屈原的流放以及寫作,是楚地(或楚國)的江南不朽的廣告,也為後來“漂移”到吳越的江南提供了一筆精神財富。在後世來江浙療傷的文人墨客心中,“江南”一詞中總有一種隱逸的情懷和懷才不遇的感嘆。

形成“大江南”

江南“漂流”記——中國古代“江南”概念的演變

丨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圖

第二階段,擴展到長江下游地區,把江蘇、浙江等吳越之地也視作“江南”。由此江南空間概念擴大,可稱為大江南。大“江南”的塑造,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6年。楚國滅越國,統一了長江中下游。在這之前,長江下游的吳越兩國經過幾百年的爭鬥,已在公元前473年合併——方式是越國的勾踐臥薪嚐膽,滅掉夫差的吳國。從地理區域上看,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浙江吞併江蘇。

吳國一度很強大,曾經是楚國的勁敵。公元前506年,吳國的伍子胥與孫武聯手攻破楚國郢都,迫使楚國遷都。

江南“漂流”記——中國古代“江南”概念的演變

丨這是公元前235年戰國末期的地圖,12年後,楚國被秦國滅

在古代,文化的傳播和戰爭密不可分。戰爭使楚文化與吳越文化進一步融合。“江南”,這個楚文化中的概念也隨戰爭傳入了長江下游,併成為後來秦漢時代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泛稱。國家統一的副產品是文化上大“江南”的出現。所以,大一統的秦漢時代,“江南”一詞的指涉範圍最廣。

隨著東漢的結束,中國陷入長期分裂。於是大“江南”的概念也跟著分裂。江南一詞的指涉範圍越縮越小,與此同時,江東、江左這樣一些新概念也隨之流行起來。

東晉之後的“新江南”

江南“漂流”記——中國古代“江南”概念的演變

丨南京被稱為“十朝古都”

第三階段,把長江中游的楚地排除在外,江南的面積縮小,專指長江下游地區。至此,才有了今天的江南。

要說“江南”這個詞演進的第三階段,政治方面有幾件大事要交待。最重要的是,江浙一帶開始成為中國割據政權的政治、文化中心。

最開始是三國時期,孫權建立吳國,以南京為國都。不到一百年後,在北方丟失了政權的西晉又遷都南京,建立了東晉。隨後中國進入南北朝時期,而南朝的4個王朝都以南京為中心。

江南“漂流”記——中國古代“江南”概念的演變

丨這幅行書對聯,是屢試不第的蒲松齡所寫。上聯講江蘇人項羽滅秦國,下面講勾踐滅越國

政治中心的轉移當然帶來一系列後果。經濟如何發展,土地、人口如何增長,我們姑且不論,僅僅是文化上的後果就意義深遠。

跟隨西晉司馬家南渡的有很多世家大族,他們可以說是中原文化的精英。而南渡之後,原有的文化優勢與江南富足的生活緊密結合,於是一種新的文化得以滋生。

如果說,秦漢時代的江南是一個地域上的泛指,那麼,隨著東晉的南遷,江浙一帶就成了大“江南”的代表,並且被生活在這裡的藝術家、詩人、作家們賦予了新的形象和藝術特質。

江南“漂流”記——中國古代“江南”概念的演變

丨京杭大運河

換句話說,原來那個大“江南”的其他部分都暗淡下去,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而“江南”的概念漸漸變小,變成了與南朝的政治認同一致的新江南,並且與秦漢開始流行的江東、江左等地域概念重疊,並最終取代了它們。

南北朝結束之後,中國再度由北方的隋朝統一。然而,新的全國政治中心的北移並沒有動搖江浙的經濟、文化地位。相反,隨著京杭大運河的修通以及中國社會的安定,江浙融入了中國更大的文化版圖中。於是,無數的詩人、作家、乃至帝王來這裡旅行、朝聖。他們不遺餘力的創作,讓江浙成了文化江南,文脈不斷,延續上千年。

江南“漂流”記——中國古代“江南”概念的演變

江南“漂流”記——中國古代“江南”概念的演變

隋朝統一中國後,政治中心北移,文化中心卻留在了江南。今日君想,三次地理概念的“飄移”之後,江南繼續“漂移”——它漂進了所有中國人的心裡——千百年來的文人們為這靈秀水鄉“斷腸”,不斷構建了江南意象。人間一切高貴美好的情感都能在“江南”找到寄託。“江南"成了中國人獨有的精神家園。

江南“漂流”記——中國古代“江南”概念的演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