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漂流”记——中国古代“江南”概念的演变

从春秋战国到东晋南迁,“江南”所指代的地理区域并不一致。我们今天提到“江南”指代的是江浙一带,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确定下来的呢?这篇文章用“漂移”这个生动的比喻,帮我们梳理了“江南”一词内涵的演变历程。

到江南打猎

江南“漂流”记——中国古代“江南”概念的演变

丨江南围猎是江南出现在文学里最早的意象

公元前539年,思想家、政治家子产陪同郑国国君到楚国访问。楚灵王设宴招待,并在宴会上请人吟诵了一首诗《吉日》(见于《诗经·小雅》)。这是当时黄河流域诸侯国的礼仪,楚国虽身处“蛮夷”,但也一心向化。外交礼仪结束后,喜欢打猎的楚灵王带着郑国国君渡过长江,到“江南”打了一回猎。

这是《左传》的故事。打猎的结果如何后文没有记载,但却留下了对“江南”一词的最早记录。

江南“漂流”记——中国古代“江南”概念的演变

丨《左传》又被称为《左氏春秋》,“江南”一词最早见于此书

此处的“江南”是我们今天的江南吗?不是。

这个江南是楚国的江南,以今天地理知识看,那是在长江中游,湖北境内。当时的江南范围极小。因为楚国的首都在郢都(今江陵),城在江北岸,两国国君渡江到南岸去打猎,不会走太远。江南是一个泛指,但以郢都都城为参照,面积应该不超郢都地界。最初的江南是郢都的“江南”。但此后,江南的含义不断扩大,最后“漂移”到今天的长江下游地带。

“江南”的“漂移”

江南“漂流”记——中国古代“江南”概念的演变

丨郢都(今江陵)的区域位置图

“江南”的“漂移”漫长而复杂,但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郢都扩展到楚国长江以南的疆域,属长江中游,在今天湖北、湖南境内。从文化讲,此时的江南文化应属楚文化。这一时期,江南是在长江中游的楚文化范围里扩张。从时间上看,“漂移”的第一阶段,至迟战国中后期就完成了。而推动“江南”第一次“漂移”的是楚国对长江南岸的开发,以及楚文化的发展。

江南“漂流”记——中国古代“江南”概念的演变

丨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政治家

屈原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今天有关他的经历,会经常提到“流放江南”的往事。屈原的流放以及写作,是楚地(或楚国)的江南不朽的广告,也为后来“漂移”到吴越的江南提供了一笔精神财富。在后世来江浙疗伤的文人墨客心中,“江南”一词中总有一种隐逸的情怀和怀才不遇的感叹。

形成“大江南”

江南“漂流”记——中国古代“江南”概念的演变

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

第二阶段,扩展到长江下游地区,把江苏、浙江等吴越之地也视作“江南”。由此江南空间概念扩大,可称为大江南。大“江南”的塑造,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6年。楚国灭越国,统一了长江中下游。在这之前,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过几百年的争斗,已在公元前473年合并——方式是越国的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夫差的吴国。从地理区域上看,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浙江吞并江苏。

吴国一度很强大,曾经是楚国的劲敌。公元前506年,吴国的伍子胥与孙武联手攻破楚国郢都,迫使楚国迁都。

江南“漂流”记——中国古代“江南”概念的演变

丨这是公元前235年战国末期的地图,12年后,楚国被秦国灭

在古代,文化的传播和战争密不可分。战争使楚文化与吴越文化进一步融合。“江南”,这个楚文化中的概念也随战争传入了长江下游,并成为后来秦汉时代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泛称。国家统一的副产品是文化上大“江南”的出现。所以,大一统的秦汉时代,“江南”一词的指涉范围最广。

随着东汉的结束,中国陷入长期分裂。于是大“江南”的概念也跟着分裂。江南一词的指涉范围越缩越小,与此同时,江东、江左这样一些新概念也随之流行起来。

东晋之后的“新江南”

江南“漂流”记——中国古代“江南”概念的演变

丨南京被称为“十朝古都”

第三阶段,把长江中游的楚地排除在外,江南的面积缩小,专指长江下游地区。至此,才有了今天的江南。

要说“江南”这个词演进的第三阶段,政治方面有几件大事要交待。最重要的是,江浙一带开始成为中国割据政权的政治、文化中心。

最开始是三国时期,孙权建立吴国,以南京为国都。不到一百年后,在北方丢失了政权的西晋又迁都南京,建立了东晋。随后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而南朝的4个王朝都以南京为中心。

江南“漂流”记——中国古代“江南”概念的演变

丨这幅行书对联,是屡试不第的蒲松龄所写。上联讲江苏人项羽灭秦国,下面讲勾践灭越国

政治中心的转移当然带来一系列后果。经济如何发展,土地、人口如何增长,我们姑且不论,仅仅是文化上的后果就意义深远。

跟随西晋司马家南渡的有很多世家大族,他们可以说是中原文化的精英。而南渡之后,原有的文化优势与江南富足的生活紧密结合,于是一种新的文化得以滋生。

如果说,秦汉时代的江南是一个地域上的泛指,那么,随着东晋的南迁,江浙一带就成了大“江南”的代表,并且被生活在这里的艺术家、诗人、作家们赋予了新的形象和艺术特质。

江南“漂流”记——中国古代“江南”概念的演变

丨京杭大运河

换句话说,原来那个大“江南”的其他部分都暗淡下去,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江南”的概念渐渐变小,变成了与南朝的政治认同一致的新江南,并且与秦汉开始流行的江东、江左等地域概念重叠,并最终取代了它们。

南北朝结束之后,中国再度由北方的隋朝统一。然而,新的全国政治中心的北移并没有动摇江浙的经济、文化地位。相反,随着京杭大运河的修通以及中国社会的安定,江浙融入了中国更大的文化版图中。于是,无数的诗人、作家、乃至帝王来这里旅行、朝圣。他们不遗余力的创作,让江浙成了文化江南,文脉不断,延续上千年。

江南“漂流”记——中国古代“江南”概念的演变

江南“漂流”记——中国古代“江南”概念的演变

隋朝统一中国后,政治中心北移,文化中心却留在了江南。今日君想,三次地理概念的“飘移”之后,江南继续“漂移”——它漂进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里——千百年来的文人们为这灵秀水乡“断肠”,不断构建了江南意象。人间一切高贵美好的情感都能在“江南”找到寄托。“江南"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精神家园。

江南“漂流”记——中国古代“江南”概念的演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