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最大的差距是眼界:中國以民族復興為目標,印度卻緊盯著中國

兩國最大的差距是眼界:中國以民族復興為目標,印度卻緊盯著中國

針對中國的“菱形包圍圈”被西方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但是美日澳印之間心懷鬼胎,各方之間存在嚴重不信任感。這層窗戶紙,首先被印度高官捅破了。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5月24日報道,印度海軍司令蘇尼爾•蘭巴上將23日在一場智庫會議上答問時表示,美日澳印“菱形包圍圈”沒有什麼軍事上的意義。儘管中印存在幾千公里未劃定邊界,但是印度不能指望中印兩國發生衝突時, 美日澳會“會伸出援手”。

他說,這個聯盟中的有些國家對中國有經濟上的依賴,比如澳大利亞;還有些國家在緊要關頭並不靠譜,比如美國在洞朗危機期間,當邊境局勢出現緊張時,特朗普政府保持了令人困惑的沉默。

看來這個印度總司令還是蠻清醒的,已經意識到別人想把他當槍使,美日倡導的印太戰略是耍印度玩的。看來印度人也不傻,總算看清楚了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的險惡用心!

兩國最大的差距是眼界:中國以民族復興為目標,印度卻緊盯著中國

印度高官有如此清醒的認識,未嘗不是印度的幸運,不然又要重複“1962”的可悲下場。還得感謝特朗普,讓全世界好好滴清醒了一把。

去年洞朗對峙長達72天。印度莫迪政府一開始便將印度包裝為“受害者”或“被挑釁者”,並且借印度媒體的英文優勢,第一時間將中國塑造為地區秩序的破壞者。有不少西方學者認為,印度軍隊進入他國領土,首先就已違反了國際法。因此,相比釣魚島和南海等領土爭端,西方對洞朗對峙的調門並沒有那麼高。

《巴基斯坦論壇快報》也發表評論稱,“跳上美國的馬車反對中國,與從美國的慷慨解囊中獲益,完全是兩回事”;“印度人應該很好地記住,美國一直是一個不可靠的盟友。它會發出投其所好的聲音,但不會讓自己受到傷害。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例子很明顯。當美國鼓勵這些國家與俄羅斯抵抗之後,當莫斯科在軍事上反擊時,華盛頓沒有來幫助他們。因此,不要把中國推得太遠,對印度來說是明智的,否則印度將爬得高跌得重。”

印度海軍司令蘇尼爾能夠幡然醒悟,還與特朗普今年掄起大棒亂打一氣有關。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時,霸道地警告歐洲,與伊朗做生意將受到美國製裁。法國總統馬克龍指責美國人敲詐勒索。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質問:“有特朗普這樣的朋友,誰還需要敵人?”默克爾感嘆,“歐洲必須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再也不能依賴美國”。連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盟友英法德,特朗普都不放在眼裡,何況連盟友都不是的印度?

兩國最大的差距是眼界:中國以民族復興為目標,印度卻緊盯著中國

一個自稱“有聲有色的大國”,發生戰事的自信是建立在別國的援手之上,說明印度曉得自已有幾斤幾兩。正與巴基斯坦媒體所說,”今天,中國是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如果中國‘60年代能給印度一個撼動其根基的打擊’,那麼今天的中國將是一個強大得多的力量,一個印度將無法承受的強大力量。”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恰恰說明印度骨子裡一直與中國為敵。印度海軍司令的話中有話。這說明,印度放棄侵略中國不是出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而是向不能獨立擊敗中國和西方國家無實質性援助的現實低頭,是一種無奈的表現。

印度與中國最大的差距是眼界。中國不尋求敵人,而是以民族復興為目標,以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己任。印度在美國的支持下,正變得越來越咄咄逼人。它總是盯著中國,把中國當假想敵,被西方殖民幾百年,沒學到好的,卻學到了西方做派。用網民的話說就是,“沒有帝國主義的命,卻得了帝國主義的病”。

美國幫忙又如何?印度還是瞭解一下朝鮮戰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