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琅琊榜》中,梅長蘇為什麼選擇先扳倒太子再譽王?

魚和美元

其實,我覺得梅長蘇進京之前並沒有去刻意選擇是先扳倒哪一個,我倒覺得是從太子安排司馬雷準備對霓凰下手的時候,他才下的決定,先搞掉太子。進而引發的謝玉安排天泉山莊的刺殺,更加堅定了他先扳倒太子的決心。


縱觀全局,太子的生母是寵冠六宮的貴妃,而譽王的生母則是一個不得勢的嬪妃,雖然養在皇后那裡,但是畢竟是養子,從朝局來看,朝廷六部兩人實力相當,但是軍方太子有一品軍候謝玉,而譽王只有一個朝不保夕的慶國公,這差距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其實當時梅長蘇最好的選擇就是先挑軟柿子捏,聯合太子把譽王先踩死,再專心對付太子,會容易的多,但是顯然太子對霓凰的出手,觸到了梅長蘇的逆鱗。隨即又安排天泉山莊行刺,梅長蘇別無選擇,只能先聯合譽王對付他。


孤墳罒

我覺得這個問題,還得要從難易程度和合理性因素來去討論; 首先,譽王是祥嬪的兒子,是皇后養子,並不是嫡子,身份並不高貴。而且梁帝對皇后的態度也是冷冷淡淡的,言侯爺更是不問世事,一心求仙問道,而且與皇后失和。在這種情況下,譽王都能一步一步爬到七珠親王的地位上,說明譽王比太子聰明,更說明譽王身後有更好的謀士在出謀劃策,要扳倒譽王,比扳倒太子難。


其次,太子屬於守成果的一方,譽王屬於進攻的一方。太子擁有梁帝的寵愛,太子的母親越貴妃更是聖寵不衰,而太子背後,又有謝玉這個一品軍侯在。假設反過來,梅長蘇先扳倒譽王,那麼太子順理成章繼位,到時候,梅長蘇想借力打力去扳倒太子,都不知道找誰了。


按照原來的設定找的靖王,那麼也就會變成靖王與太子的爭奪,而靖王要替換掉譽王和太子相爭,就得培植自己的勢力,梅長蘇等不起,也不會想等,梅長蘇壓根不打算培植親信,只想讓靖王得到更多純臣的支持,而不是形成與譽王太子當時一樣的局面。一旦這樣的局面形成,那麼梅長蘇的身份可能更快會暴露,他對靖王的扶持也會露出水面,到時候靖王成功上位,重提舊案,大家的目光集中點就會放到梅長蘇身份,也都會明白,梅長蘇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靖王而來,靖王一開始就參與奪嫡了,進而對梅長蘇的身份更加懷疑了。

而先扳倒太子再譽王,朝臣們只會覺得梅長蘇是後面不得已才加入的奪嫡陣營的,他對靖王的影響並沒有那麼深,靖王的上位形象也就會更加正面一些,得到朝臣的支持也就更純粹一些。


兮言小姐


保持朝中格局不變,順勢而為,

梅長蘇還沒有進京時,朝中就是以太子一派,譽王為一派,而譽王就在每時每刻都想廢太子,且譽王力量較弱,這樣梅長蘇就順勢而為,幫助譽王。這時如果梅長蘇選擇太子那麼這種格局就被打破,朝中就必亂,這就會讓譽王想辦法把梅長蘇殺害,憑譽王的權力和智商要殺梅長蘇是容易的。譽王的智謀也可以和梅長蘇相提並論,譽王其實不需要梅長蘇的幫忙,他是擔心梅長蘇幫太子,才到琅琊閣請梅長蘇,後來梅長蘇並沒有幫太子他才安心。當然梅長蘇也是有意麻痺譽王,這才沒引起譽王的懷疑。



聯弱除強:雖然太子的智商沒有譽王高,更或者說是差幾條街,但太子就是太子,是儲君,這就是招牌,手下謀士謝玉老謀深算,朝中大臣都不會去得罪太子,而譽王雖然智商非常高,但他只是個王,在朝中沒多少根基,那麼天下第一陰謀家梅長蘇就會選擇幫助譽王,除去太子,太子一除,同為王的譽王和靖王在爭皇位時就是公平競爭,朝中大臣也無話可說,甚至會選擇強一方的站隊。



除太子,逼譽王謀反,靖王上位,其實梅長蘇還沒進京時,就對朝中人物的性格瞭解得一清二楚,他知道譽王爭強好勝,急功近利,一但太子被廢,他就會上位,梅長蘇就是抓住了譽王這點,先幫助他廢了太子,當太子廢出時,而這時譽王也鬥得太累了,在朝中的人大多不是他譽王的人了,梅長蘇有逼他謀反,又借靖王之手抓住他,靖王成功就上位。


大猩猩答問娛樂

整部劇本質上前半部分是在對付謝玉 後半部分是在對付夏江

謝玉一倒 夏江馬上出場

這兩個人才是當年赤焰舊案的兩大BOSS

梅長蘇不是要先打倒太子 而是要先打倒謝玉

以至於謝玉是太子陣營的核心力量 這個倒放在其次

這部劇有兩條脈絡 一條是扶持靖王 方法是先扳倒太子再扳倒譽王

另一條是昭雪舊案 方法是先弄謝玉再弄夏江

這倆人作為兩大主謀是絕不會允許赤焰昭雪的

劇情設計得很有心 祁王冤死有譽王的份沒有舊太子的份

因此最後太子被廢黜為獻王保住了一條命 而譽王死了


一詩一世

其一:太子身邊有謝玉想幫,謝玉不會與梅長蘇為友,只能為敵。太子智商不足,謝玉一倒,自然沒有威脅。

其二:太子是由皇帝授命的太子,先以譽王的謀士之職,幫助扳倒太子,皇帝覺得是譽王扳倒了太子,對譽王不會有太多喜歡。更會忌憚這個七珠親王。

其三:譽王自身聰明,也有招才納士之氣度,所以願意聽從梅長蘇對他的建議,起初也確實看似對他有了一些幫助。梅長蘇藉著兩王爭霸,一點點的消磨兩方權利,慢慢轉移到靖王手下。。

其四:太子一倒,說明其他皇子都可以繼任太子,是太子品行不端而被廢棄,而不是皇子要爭儲位去搶這個太子之位。因為太子被廢,所以下一任太子的品行和處世之道成了梁帝的考核標準。

其五:譽王的身份,雖然梅長蘇一開始並不知情,但是譽王多疑的性格與梁帝如出一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事實證明梅長蘇也是很好的利用了譽王,為他和靖王爭取了很多有利之處。


Melody129449148

這個問題有什麼好多想的,太子是正統,不廢太子,管他什麼王都玩不轉,只有廢了太子,失去了正統的名分,那麼大家才有的玩,誰都可以渾水摸一把,尤其對於那些還沒站隊的勢力,太子是天然的金字招牌,畢竟是儲君,所以,弄倒太子,這個奪位的遊戲才剛開始


老查10729


夢113300796

首先是太子和譽王對梅長蘇的態度。梅長蘇進京,太子和譽王都想拉攏為己用。太子方有謝玉,當他們覺得拉攏梅長蘇希望不大時,他們採取了行動,殺掉梅長蘇。此時的梅長蘇是不可能選擇太子的。而譽王一直在示好梅長蘇,這對梅長蘇來說是個幫譽王的極好藉口。投之以桃,報之以理嘛。因為你對我好,我才幫你,藉口不生硬。
霓凰被越貴妃用酒迷倒事件。這件事不是梅長蘇設的計,但在這件事中卻幫到了譽王,讓譽王再次對他的能力有了肯定,對他開始依賴。越貴妃是皇帝的寵妃,而且頗有心計,宮裡宮外都有人。而因為這件事打壓了越貴妃,這也算是無意之間的收穫。謝玉和越貴妃就是太子的兩條臂膀,越貴妃被打壓無疑是對太子最大的打擊,扳倒他又是一步進展。




謝玉老謀深算,是最強勁的敵人。謝玉從不相信任何人,這從開始對梅長蘇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太子的謀士在宮裡,就是謝玉。謝玉在朝廷所表現的是不親近任何一方,不結黨,所以在皇上和朝臣當中說話是有力度的。而譽王的謀士是秦般若,可以說是半個江湖人,而江湖是江左盟的天下。秦般若雖然機巧,也只是個幕後的人,沒有朝廷勢力,只是各方消息獲得的比較早比較多而已。



夏江不在京城。毫無疑義,夏江是這部劇最大的boss,而他是謝玉同謀。如果在京,無疑他幫的肯定是謝玉和太子,這就給扳倒太子增加了極大的難度。夏江不在,是除掉太子的最好時機。


要除掉一方,當然要除掉最強的,如果先除弱者,只能強者更強。所以,我認為這些應是梅長蘇會先選擇除掉太子的原因。


燕銜泥

太子基本就是南北朝的二阿哥,被寵壞的熊孩子,倒是他母妃是個狠角色!譽王也不一樣,因為生母被忌諱,又被名義上更尊貴的皇后收養,是需要更加小心翼翼,更加的心思奇巧,加上常年和太子係爭鬥且一直處於上風,城府更深啊,手段更凌厲!先扳倒太子理所當然啊!


獅甸園

首先從局勢上說,朝堂勢力方面太子和譽王勢均力敵,暫且不論,而核心團隊來說,太子有謝玉,既算謀臣,也有軍方勢力,後宮中有受寵的越貴妃,就太子本身也佔據東宮之位數年,在太子和譽王之爭中,太子屬於守方,而譽王的核心團隊只有一個永遠沒有踏進過朝堂的秦般若,和一個不受寵的皇后,作為攻方的譽王更迫切的需要人才!這種迫切更讓人容易失了判斷力!

從事態上說,先搬倒了太子,有譽王做掩護,靖王可以默默壯大,搬倒太子以後,靖王和譽王公平競爭,而如果先搬倒譽王,之後就是靖王要強行搶奪太子的東宮之位,兩種情形的難度差別是顯而易見的。

從後宮方面說,搬倒了太子,越貴妃必然受冷落,靜妃才有受寵的機會,而如果先倒了譽王,越貴妃仍舊專寵,靜妃是沒有機會的。

從執行難度上說,整個雪冤計劃中,最難搬倒的是謝玉和夏江,而無論先搬倒誰,都需要譽王的參與,而搬倒譽王要容易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