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吃苦?

孤客56960711


王麗霞,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北京懋德工作服務中心項目及行政管理組組長。

其實,人不一定要吃苦。 我有一個孩子,從小我就想讓他吃苦,因為擔心他將來無法自理,強迫他做很多我認為他應該做的事情。可是,他以非常強大的力量拒絕並抵抗著我,最後我只好放棄了。而他的吃苦能力並沒有因為未經鍛鍊而減弱,反之,他以自己內在自然的品質應對著他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非常健康而良好的狀態。

然而,有時候,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必須面對的痛苦經歷。譬如,戰爭、天災、我們父輩在60年代的大饑荒、惡性事件、以及我們可能會遭遇的失敗,對於這些已經發生必須面對的事情,那麼,沒有什麼“為什麼”,這就是我們該經歷的,硬著頭皮、咬著牙也得面對。

更多地追問“為什麼”只是表明,無法或無力應對這一切。

還有一些吃苦,其實是可以放下,重新做出選擇的。

比如,我上文提到的我的孩子,如果他不反抗不反對我,他就會成為那個吃苦的人,而他的堅持卻使我反思我曾有的狹隘思想,並且最後修正了我自己對此的認知。

在我修正認知的旅程上,我發現了以下一下現象,大家可以對照自查:

1、緊抱“吃苦”,其實是想吸引更多的眼球,得到大家的讚賞;

2、緊抱“吃苦”,其實是想用懲罰自己來指責他人,認為是別人導致了自己的處境;

3、緊抱“吃苦”,其實是想找到那個同情自己,可以真心救助自己的人;

4、緊抱“吃苦”,其實是想證明自己比他人付出的更多;

5、緊抱“吃苦”,其實是受了一些教條的影響,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海無涯苦作舟”、“苦行僧”、“苦中作樂”。這些話沒什麼錯,但不應成為你“吃苦”的藉口,藉口會屏蔽真相。

我們在一個很豐富的時代,同以前不同,有很多的選擇,學習可以變成有趣的、工作可以變成快樂的、交友也可以變成有趣的,不要用“吃苦”來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

在心理層面,喜歡“吃苦”的人,會要求他周圍的人也去“吃苦”。這種情形,在家庭中常見,在某些單位也常見。遇到這樣的朋友當心,遇到這樣的單位要慎重,遇到這樣的家人嘛,就要有些智慧啦。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1.不吃苦是福氣嗎?

中學的時候曾經特別迷戀香港女作家梁鳳儀的小說。記得她曾說過一段話,女性的成熟是伴隨著成長的痛苦的,不需要成長和成熟的女性其實是幸福的,因為她們有人保護。

當年,我在這段話裡讀出了心酸的滋味,真的很羨慕那些一直有人保護的女性,而我感覺梁鳳儀對這樣的女性也心懷豔羨。

這些女性如果出生在優渥的家庭裡,再嫁個好丈夫,一輩子真的可以衣食無憂,幸福快樂的生活,一如童話裡的王子和公主,一輩子不用吃苦。

不過過了這麼些年,年歲漸長,漸漸覺得這個觀點不正確。俗話說“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這樣被保護的很好的人(不僅僅是女性),依賴性太強,自我生存能力太弱,人生太長,一旦遇到什麼不可抗力或者未知的事件,需要自己承擔起責任的時候,那該怎麼辦?

例如83版《紅樓夢》裡晴雯的扮演者少年成名又嫁了個好老公,老公把她幾乎寵成了“弱智”,最後老公鋃鐺入獄,她還是得出來重操舊業辛苦還債,因為和社會脫節太久,困難比普通人還大。

所以現在的童話裡,王子和公主在往後的歲月裡也會鬧矛盾。養尊處優的女性心中也會莫名的感到惶恐。

苦行僧的觀念,人生的苦難太多,所以他們要通過吃苦修行來修來生,又或者讓自己進入另一個境界,那是一個極樂的境界。他們的思想我們瞭解不了,但是卻也有一些哲學道理。

俗話說“人生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聽起來特別悲觀,但是,在人生的經歷中,有時候覺得特別順利的時候,卻往往是不幸的開端。而吃苦到谷底的時候,又是要反彈的時候。

2.不同人的吃苦觀

我的祖輩是20後、30後出生的老人。他們經歷過戰亂,經歷過饑荒,經歷過朝不保夕,經歷過冤屈,經歷過頻繁的生離死別。

可以說,世界上最可怕的苦難他們都已經經歷過。

這可能也是我家老人迄今覺得吃飽肚子是最重要的事情的原因。她不會管她的子女血脂已經高到中風的臨界值,不會明白年輕人見到油膩的食物不得不進食,吃完後為了保持身材甚至要摳喉的痛苦。

他們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對任何事情都看的很淡,覺得可以承受一切的苦難。不可否認他們是很堅強的一代。但是,他們卻也未完全經歷過這世界上全部的苦。

和平年代也有和平年代的苦。如果苦可以用數值來計量,因為周邊環境的不同,痛苦值不見得會低。

我的父母輩是50後,他們沒有經歷過戰亂,但是經歷過饑荒、貧窮、疾病、下崗失業、經濟壓力,在60歲出頭的年紀,更承載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即使退休,依舊無法休息,每日奔忙於家庭之間,繼續發揮著餘熱。這種苦和壓力,非親身經歷,也無法體會。

作為80後的一代人,現在已是社會的中堅。城市裡的獨生子女,要面對撫養一到兩個子女的艱辛,以及贍養四位老人的壓力。工作方面,人到中年,身心已疲,如果沒能衝上管理層,精力和銳氣都已經不如從前,面對著來勢兇猛的90後和00後的競爭,箇中滋味難以言表。農村裡來到城市的中年們,要完成父輩們未能完成的層級攀升,更是艱辛無比,言語無法形容。

也許,他們需要觀看三四十年代的戰爭電影才能夠進行減壓。也許他們甚至會覺得以前的年代比現在更好。因為,從來沒有哪個年代有如今競爭的激烈。也許,他們早已沒有胃口去欣賞食物,或者為了保持身材而依舊無法吃飽,而他們的精神所承受的壓力,卻遠遠高於他們的父輩祖輩。

3.有些苦是沒必要吃的

覺得吃苦就能成長,這和一萬小時定律一樣,是個錯誤的思維。吃苦也要吃在點子上,而不是將吃苦當做成就。

例如我們的祖輩,因為飢餓的太久,他們見到客人,最誠心的招待就是拿出最好的食物讓對方吃個飽。時至今日,這幾乎成了讓年輕人吃苦的事情。要吃成一個大胖子在職場和社會上受盡歧視喪失很多機會,這樣才叫吃苦嗎?

例如我們的父輩,因為貧窮而節約成性,為了節約幾分錢的水費可以和子女大吵一架,為了節約一兩塊的車費可以走幾個小時。這種苦有必要吃嗎?吃的足夠多之後可以飛黃騰達嗎?

例如年輕人進入一家公司成為一顆螺絲釘,在老闆一頓激勵之後日夜加班損傷身體,最後在35歲前被全部裁員。如果在這家公司的經驗無法去另一所同等級的公司找到工作,那麼這樣的苦有必要吃嗎?

例如不動腦筋的體力勞動者,每天揮汗如雨,累的比誰都厲害,但是最終還是在原來的工作上徘徊。而肯動腦筋的人,或者成為工地的技術人員,或者承包了快遞站點。這種不動腦筋的純體力之苦,有必要永遠的吃嗎?

4.吃苦到底是什麼樣子

真正的吃苦是什麼樣子呢?

這種耳熟能詳的苦,我就不多來湊一點熱鬧了。我能想到的吃苦情景是以下這些樣子的:

寒冷的冬夜,經歷了一天的辛苦工作,青年人緊一緊並不厚實的衣服,向地下室裡狹窄潮溼的出租屋奔去。飄在都市,只為心中的理想。

傾盆的雨中,外賣小哥看一看天空,毅然衝入雨中,只為按時送到食物。

值夜的保安疲憊不堪的在大廈一角找了個地方打個盹,突然被人拍醒,睜眼卻看到是巡視的上級。

年近60的職員被年紀比自己兒子還小的領導罵的體無完膚卻不敢吭聲,只為了保住工作。

本來誠信的商人因為三角債無法清償而被十幾個追債的社會人士手持鋼管圍住,要打要殺,但是因為上家是大企業不肯結賬,被逼無奈,實在沒錢週轉。

好不容易完成的項目,因為一點點的失誤而最終全部被打板子,所有的艱辛付之東流,連個說理的人都沒有。

完成的工程款卻被上家一拖再拖,無法結賬,借款的利息卻是一天天的利滾利,最後有一天能夠結賬,收益也都做利息出了。如果結不了帳,只能到處躲債不知道哪天為止。

好不容易讀個研究生博士生,卻被導師當做私人秘書,頂酒送飯隨叫隨到,比農村出來的文盲保姆還好用,好不容易有點學術成就搞不好還被導師據為己有,一不如意就拿不讓畢業做要挾。真出點啥事,還被外界不明真相的人說成小孩子脆弱。想到農村家中殷殷期盼的父母,想著遙遙無期的工作機會,真是多少辛酸淚,都付笑談中。

“客戶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戶如初戀。”客戶趾高氣昂根本沒把銷售當人看,可是想著每月雜七雜八多如牛毛的開銷,想著完不成任務就會被公司立即掃地出門的恐怖景象,就算再謙卑,再沒有尊嚴,也得擺著一張燦爛的笑臉跪舔客戶。

被父母當貨物換取彩禮嫁了出去的女人,婚後遭遇家暴還被父母強制要求不準離婚,只為了丟不起那個人。好不容易離婚了帶著年幼的子女,受著身邊的人無數的白眼,血淚都只能往肚子裡咽,付出比男人多百倍的艱辛,才能獲取和男人同樣的回報。

……

我能想到的情景很多,但是相對於全部來說只是九牛一毛。不過每想到一種情景,也會讓我覺得心酸異常。

5.吃苦都是被逼的

佛教始祖釋迦摩尼本是印度的王子,因為看到世界上太多苦難,想要想明白人生的意義,於是拋棄美麗的妻子和剛出生的兒子,出外修行,終於在菩提樹下頓悟。

苦行僧們因為人生之苦,於是用苦行的方式使自己嚐盡人生之苦,說的是為修來生和極樂世界,其實何嘗不是知道世間之苦,用這種方式讓自己更容易接受的了?

吃苦並不符合人的本性。人的本性都是在千萬年的進化中慢慢養成的最適合人生存下去的能力。

在生存極端艱難的原始社會,人是沒有多餘力量去吃苦的,因為多吃一點苦,可能能量和精力就不足於在下一次狩獵或者逃避災禍或者生育子女的情況下支持下去。經常吃苦的那些原始人,都死了。剩下的,都是並沒有吃太多苦的幸運原始人,他們存活下來,將不要多吃苦的本性刻在了人的骨子裡。

所以吃苦都是被逼的。沒人天生願意吃苦。能自願吃苦的人必須有足夠的宏願,以及足夠的意志力。又或者天賦異稟,將吃苦當做享樂。

普通人的疾苦前面都已經說到。而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精神上所受的煎熬,非一般人可以承受。情緒隨著事業的發展或者阻滯而猶如坐過山車一般起起伏伏,心中無數亟待解決的事情讓安然睡眠成為一種奢望。

很多時候成功必須是在前進的路途上每一場賭局都能夠獲勝,最終才能到達事業的巔峰。而任何一場賭局輸掉,就會退回到原點。在做出決定並且等待結果的時刻,身體猶如火燒又如同墜入冰窟。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人惶恐不安,猶如失去皮膚的肌肉裸露風中。

這種痛苦也許比酷刑的折磨更讓人崩潰,因此這條路能走到終點的人總是那麼寥寥無幾。

就算睿智如李嘉誠,最終剛把產業轉到英國就遇到英國脫歐這種小概率事件,資產立即大幅度縮水。

一世英名是建立在一世的如履薄冰之上。

成功人士一開始也並沒有看到他們事業旅途的終點,只是因為期望或者是被迫而走上這一條道路,並非一開始就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忍受所有的痛苦。行駛在與眾不同的道路上,幾無退路,破釜沉舟迎頭向上,最後有一些突破所有障礙的人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

6.沒有吃苦機會的人

吃苦是痛苦,而沒有吃苦機會的人,幸福嗎?我總覺得可以用一句詩句來形容:“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沒有吃苦機會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某些富二代,父母捨不得他吃苦;一種是因為各種原因迫不得已不能吃苦的人,例如身體狀況欠佳的人。

沒有吃苦機會的人,就無法把自己打造的更加強大,一旦失去屏障,直接面對風雨,就會感覺到無限的恐懼。

如果這個人足夠清醒,能夠預知到未來可能到來的挑戰,但是現在又無論如何沒法提前準備,心中的惶恐無助可想而知。雖然生活在安逸中,但是卻總也無法體驗到真正的安心和快樂。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老鷹在40歲的時候已經衰老,這時候它需要忍飢挨餓幾個月,在一個安全的懸崖上,將自己堅硬如鐵的喙在岩石上敲碎,然後等待長出新的喙,再將身體的羽毛一根根拔下,重新長出新的羽毛。這是一個無比痛苦的過程,但是經歷這一切之後它就可以再活40年。

我相信鳳凰涅槃重生的神話傳說就是從老鷹的故事中轉化而來。

司馬遷忍受了腐刑的劇痛和屈辱,才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宏願。

如果真有一個涅槃重生走向人生巔峰的機會,但是要吃很多很多苦,那麼到底要不要去承受呢?

如果一個對吃苦習以為常的人,他可能會很輕鬆的做出決定。而一個敬畏吃苦的人,在這個時候要怎麼決斷呢?這是否更是一種精神上痛苦的煎熬呢?

7.殼的生成

人吃的苦到一定數量,會覺得自己無比強大,世間任何事物都沒什麼好擔心的,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因為他們曾闖過了一關又一關,熬過了一個又一個的痛苦。他們甚至不會將希望寄託在神佛身上,雖然這個世界上任何人想要成功,都是需要一定的時運的。

吃苦最到最後,堅強無比的人和堅硬無比的心,其實只是給自己包了一個無比堅固的外殼,這個外殼是盾牌,是他們的保護神,是他們自己可以求助的神。

表面上他們堅硬無比,但是前提是殼的存在。他們會將自己心底最深的東西封印在殼中,於是他們會覺得安全和堅強。

一旦有人想入侵他們的殼,他們會立即鎖緊心門。萬一殼被打破,可能他們會面臨比常人更加難以收拾的局面。因為殼裡可能是一顆玻璃心。

這種堅硬只能說是過猶不及。沒有適當釋放自己感情的吃苦,時間久了會引發各種心理問題。雖然每個人都不願意承認,但是卻依舊會在行為上表現出異常。當一個人需要隱藏他某些行為的真實意願,就表示他其實也有軟肋。

不吃苦最大的壞處是完全沒有機會真實地體驗過這個世界。他們的體驗只來自別人的經驗、書籍、影視、走馬看花的旅遊甚至虛擬遊戲。這就如同霧裡看花或者嚼別人嚼過的口香糖。

而吃苦,真的是如同鋼鐵在烈火中淬鍊一般的過程。百鍊成鋼!

不是所有的鐵淬鍊之後都能成鋼。所以吃苦的過程必須時時看準目標使用對的方法,最終才能有所成就。當心靈本身足夠堅硬強大,也就無需外面的那層殼,那時候才能真真正正體驗到自身強大帶來的勇氣和無畏。

最後用一位我很喜歡的學者的人生理念來結束這篇文章。人之一生,就算在一旁極度地洞明世事,終究只是一個旁觀者。人只有前往深淵,並且從深淵安然返回,才能品嚐到人生的滋味。

往返深淵的道路有無數的痛苦。而痛苦才是人能夠體驗這個世界的唯一途徑。願每個人都有足夠強大的身心,能負荷他去體驗他在人世中想嘗試的一切。而不是被各種現實所束縛,最終遺憾終生。


實夢閣

怕吃苦,只能吃一輩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輩子苦。

人與道理,總是相逢甚早,相懂甚晚。這話,相信每個人自己都有深切的體會。記得有位作家說過這樣一段話(絕對不是發佈君自己說的):

我曾無數次懊悔青春年少時的不刻苦,以至於現在要付出很多倍的努力。

如果能有機會重新來過,我一定不會再虛度少年時光,我要登上更高的山,而不是現在一邊艱難地跋涉,一邊流著汗羨慕站在山頂的人。

以前讀書時看過一位老師的文章,他寫到:

“世間,充盈著太多的愁腸百結,而讀書,卻是每個孩子最平等的機會。你付出汗滴禾下土的艱辛,就能收穫粒粒皆辛苦的果實,青春年少時對學業的懈怠會讓你成年後茫然失措。”

所以,如果你不想苦一輩子,就要先苦一陣子。你現在有什麼樣的付出,將來你的人生就會呈現什麼樣的風景。

每一個你所期待的美好未來,都必須依靠一個努力的踏實現在。


雲浮發佈

好👌問題,人不吃苦,不知苦,那裡能真正體會甜的感覺,甜的滋味。人生就是一場旅途,一場修煉,人生經歷了酸甜苦辣,五味雜陳才不枉此生。

2012年之前我到過了沿海的北京,上海 廣州 深圳,蘇州,杭州,三亞,海口,北部灣欽北防,南寧。到這些城市都太過容易,有錢就行,說走就走。

2012年那一年我有了一個新的想法。那年有一部 (2012)的災難電影非常的火爆,連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都被洪水淹沒了。我就想到西藏去看一看珠穆朗瑪峰到底會不會被淹沒。這是我一個非常瘋狂而又傻乎乎的想法,你們說是嗎?

可我不是說笑的,說幹就幹,2012年3月12日,我帶了一部手機,一部電腦,一個小皮箱,一張中國地圖就開始了苦行僧的旅途。走進西藏不是單靠錢就行的,他考驗著一個人各個方面綜合的適應能力。

我坐大巴到了百色市,住了一晚,再坐火車經昆明,大理到了麗江。在麗江玩了三天,看了玉龍雪山,遊玩了麗江古城,還特地去錢拜訪了雲南鬼才宣科,在宣科音樂莊園的書房和82歲的老人暢談人生。交流分享了我2011年剛寫完的32萬字的書稿。幾個小時的交流分享讓我認識了一個非凡一生的鬼才宣科。我有感而發送了一首詩給他:逢人恥聽說鬼才,人人吹牛卻汗顏,自有心胸甲天下,宣科坐在莊園笑。。。。分別時宣科送了我一本他的人物傳記(公民宣科)。這書將培我一起走進西藏。



在進藏的經典線路318國道上,我見了哈爸雪山,虎跳峽,神秘的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在香格里拉時和當地居民交流,問他們想不想到北海去看看銀灘,看看真正的大海。因為他們的海太小了,就像一個小池塘,小湖泊。。。 走進西藏到了亡康之後第一次感受到刺骨的寒冷,拿在手裡的礦泉水滴水成冰。在路上也看到一些因地震而搬遷的人,最後放棄去看珠峰。經巴塘,理塘,到了世界第一高城,體驗了一次大的暴風雪。由於我是從海邊來到世界高源,嘴唇乾裂得很厲害,不過十幾天下來也適應了。最後經康定,雅江後到了成都。

從高原突然來到了四川盆地,肚子拉得不行,過了3天才適應過來。隨後去望蜀書院想看一下王志綱王老師。那天剛好只有一位珠海過來的院長在值班,一起參觀了小書院。小書院名聲在外,名氣很大 ,這是文人真正的精神家園。

最後經重慶,遵義,貴陽我回到了北部灣的故鄉。回到家鄉的第二天我特地跑到沙井港的海邊,再感受一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那天剛好有大的太陽🌞,我身上的皮膚一層層地剝掉,不過一點都不痛,兩三天後就不掉了。我從2012年3月12日到2012年4月12日剛好是一個月,真是無巧不成書啊。

出門在外一個月幾乎沒有吃過大米飯🍚,回家後那個飯香啊,不用菜我都能一次吃5碗,現在打死我都吃不了😭。在沿海城市旅遊都是住酒店,這次走進西藏有住酒店的,有住田野裡的,有住半山腰的,有住橋洞的,有住山腳下的。。。真是無奇不有,不曾經歷就不曾經驗啊。



回到主題,人生不經歷苦難那來真正的品味甜蜜的人生呢?你怎麼看???


財智亮劍

哈哈哈,人吃苦是因為你還沒有掌握客觀規律。其實除了自身的病患或親友離去的痛苦是真實的,其他的痛苦都是你自己的價值觀帶給你的。世上沒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人事不復雜。即使你再排斥現在的不愉快,光陰也不會過得慢點。所以,長點心吧!不要隨意發脾氣,誰都不欠你的。要學會低調,取捨間必有得失,不用太計較。要學著踏實而務實,越簡單越快樂。當一個人有了足夠的內涵和物質做後盾,人生就會變得底氣十足。我們有時候覺得不快樂,是因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幸福”。


提升自我

人為什麼要吃苦呢?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人本來就是生來吃苦的,因為只有苦盡才有甘來!關鍵是看你怎麼理解這個"苦"字,"苦"可以理解為付出和努力;也可以理解為責任和擔當;又可以理解為感恩和奉獻;還可以理解為……



當我們還在讀書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常教導我們說"孩子啊!你學習必須要刻苦,只有具備刻苦的學習精神,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考個好學校,將來才有穩定的工作,從而過上好日子,這裡說的"苦"指的是付出和努力。


到了我們成年後,有了家庭和孩子,夫妻雙方一邊努力,一邊相互激勵說:"我們不要怕吃苦,只有我們多辛苦一點,寸能讓我們的父母安度晚年;讓我們的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這時的"苦"指的是責任和擔當。


又當我們在書藉、電視、網絡上看到許許多多的成功人事,在事業上都取得巨大的成就,如莫言、馬雲等,但他們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還一直在繼續努力,辛苦地工作,這時的"苦"其實是一種感恩。他們珍惜現在,把自己所創造的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奉獻並回報給社會。


所以我說苦是付出、是責任、是感恩!祝大家都苦盡甘來吧!


夢幻天使6913

中國有句古話叫“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吃苦能更好的磨練一個人,有助於他的成長。不吃黃蓮的苦怎知道蜜之甜,不吃點苦,怎麼能知道甜的幸福,不吃點苦,就會身在福中不知福。

苦有很多種:貧苦,辛苦,痛苦,悲苦,困苦,疾苦,命苦

。年輕人吃的苦都不是苦,是磨礪,是福,因為只有吃過這些苦的人才能經受生活和歲月的摧殘,使自己傲立於世,體現自身價值,所以吃苦在我們一生當中都有著偉大的意義。

梅花香自苦寒來,保劍鋒從磨礪”。梅花的香氣和寶劍的鋒利都是經過很多的磨難才得來的,所以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就要多吃苦,多磨礪自己的稜角,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年輕的時候不吃苦,老了讓你有苦說不出,那才是真正的苦,那種苦是對命運的無力感,因為老年有太多力不從心的事,無法改變的事了。正真的苦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只有自己能體會,那才是命苦大苦。

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要吃苦,不吃這種苦就吃那種苦,不苦一陣子,就等著苦一輩子吧!歡迎評論


冰雪依靜228

吃苦是一個人走向成功道路的基本,成就大業的有效途經。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名言告訴大家一個道理,也就是做事成功的秘訣。可以肯定的說,意志堅強,不怕困難,百拆不撓,方可成大氣。一個百萬富商不是生下來就是百萬富商




天涯雖美鄉土難忘

謝謝你,人為什麼要吃苦?

答,不經一番風霜苦,哪知梅花放清香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來吃苦的。就是要靠你自己的拼搏,創造出財富,產生了你自己的價值。其實大自然每一個東西,都是有自己的規律。

你就拿小麥來說吧,她是在地裡生長的時間最長了,經歷秋天,冬天,春天,夏天,這樣才長出來了小麥。可以說小麥經過了嚴寒酷暑,才有了雪白的麵粉。

人生也是如此,假如你不經過風霜雪雨,不經歷坎坷泥濘,你就不知道哪來的甜蜜生活。
大家都看到這個圖片了吧,這顆樹為了生長,趴在了懸崖絕壁上絕壁逢生,她是何等的頑強。

人生假如說,你沒有吃苦,沒有遇到了艱難困苦,一旦你長大融入社會中去,你根本就不能適應了這個世界,因為你從小就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這樣下去就把你的人生給毀掉了!

所以說再苦再累也要堅強,你必須有自己的人生價值,存在這個世界上。你要知道沒有人會陪你一輩子的。今天你吃苦,明白你享福。


中國聲音——喬存興

沒有苦哪來的甜,沒有妻子哪來的兒女,沒有父母哪來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