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有種婚姻叫就乎:小姨子本來有姐夫半個屁股,全給叫就乎

四十年前有種婚姻叫就乎:小姨子本來有姐夫半個屁股,全給叫就乎

(長山說:敬請加我關注,謝謝啦。)

四十年前有種婚姻叫就乎:小姨子本來有姐夫半個屁股,全給叫就乎

四十年前在大煙溝及附近屯子,那屯都有就乎的婚姻關係,

就乎在黑龍江省是地方話,意思是相互照應一起往前走,比如說你走快點吧,我就乎你,我走慢點,咱一塊走。這就乎表現為婚姻狀態是這樣的。

姐姐去世或病得失去了勞動能力,由威望高的老人或屯大爺說和,把小姨子過續給姐夫,養活姐姐的子女。成就一家新的人家。也就是姨媽做媽媽。這種情況的形成主要有四個因素。

四十年前有種婚姻叫就乎:小姨子本來有姐夫半個屁股,全給叫就乎

一是在這裡的廣大農村,小姨子和姐夫的關係非常好,老人們也樂於看到小姨子和姐夫打打鬧鬧。風俗習慣是允許的。作為小姨子對姐夫是可以大膽使用的。姐夫也樂於讓年青漂亮的的小姨子使喚,可以趁機會親親、抱抱、摸摸的。小姨子當然是嗔怪姐夫,於是便打鬧了。姐夫和小姨子沒有反正,在這裡是公認的,就是沒有事非對錯的意思。還有就是這個小姨子是可以延伸到疏掰、姑家、姨家的眾小姨子。就看相處的關係如何。大多數是相處的密切,是有感情的。老輩一說和就成了。

二是姐姐不幸,姐夫再找個老婆是很難的,誰願意當後媽啊,後媽是最不好當。也怕來個後媽孩子們受氣。小姨子本來就是姨媽,當媽媽是最合適的了。

三是知根知底,相互早已詳細的知道對方,這總比被媒婆忽悠嫁給個不知道啥樣的人強多了。

四是親友團們的勸說也很重要,大家都覺得很相配,就會都來勸說,好心人們認為成全了一莊婚姻是積德的。

四十年前有種婚姻叫就乎:小姨子本來有姐夫半個屁股,全給叫就乎

現在這種現象基本消失了,主要是因為:

一是所說的姐姐不死了,改革開放後慢慢的富起來的人們有了醫保,死亡率大大減少。地方病也得到了根治。如攻心翻、羊毛疔、吼吧、癆病等基本消滅掉了。四十年前‘草爬子都能咬死人、螞蟥都能咬人中毒’的現象徹底的根除了。

二是四十年前的冬天沒啥可做的只好‘貓冬’。姐夫們小姨子們成天膩在一起,現在是天南地北的打工,不分冬夏,姐夫小姨子很少見面了,相互不瞭解了。

三是各自在自己的生活軌跡中有了新的認知,新的朋友們。過去的那種撮合沒用了。

四十年前有種婚姻叫就乎:小姨子本來有姐夫半個屁股,全給叫就乎

其實這種婚姻關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這也是改革開放的一個成果,是農民婚姻關係進步的一個象徵,也是農村富起來農民更健康的一個體現。更是國富民強、社會在前進的一個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