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出“以地养老”政策,农村养老问题迎来新模式!

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留守老人”成为农村留守人员中的大多数。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养老、看病等问题成为摆在老人和子女面前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首要问题。

多地推出“以地养老”政策,农村养老问题迎来新模式!

日前,多地推出“以地养老”的政策,这类似于城市的“以房养老”政策。就是把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权转让出来,转让给国家,国家给予农民一定经济补偿的方式。让干不动的农民有钱花、有钱养老。专业来讲就是,通过“以地养老”的改革,激活了农民手中房、地资产的潜在市场价值,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

多地推出“以地养老”政策,农村养老问题迎来新模式!

有学者曾经说,农民并不穷,他们有房有地。他还给农民算了一笔账,仅仅是集体建设用地,全国农民手中就有近3亿亩,这些建设用地的市值,起码在数百万亿人民币。如果能把其中一小部分变现,那也是一笔庞大的养老基金。但是囿于相关的法律制度,大多农民手中的房和地只能是一笔“死资产”,无法流转、变现,成为养老钱。

多地推出“以地养老”政策,农村养老问题迎来新模式!

在农村,“未富先老”的矛盾非常突出。农民养老的保障归根结底靠的是收入的保障。这种情况下,通过“以地养老”的改革激活农民手中房、地资产的潜在市场价值,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给农民养老以出路。

“以地养老”有望解决农民没钱养老的局面,但是还是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政策和补贴金额,真正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