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明明相愛,到最後還是要分開?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明明相愛,到最後還是要分開?

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

適逢其會,猝不及防。

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

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文/劉譯溟

本文首發:薄言小鎮(BoYan2016521)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明明相愛,到最後還是要分開?

01

等了那麼久,劉若英的第一部電影《後來的我們》總算上映了,劇情是講了一對北漂情侶的故事。

電影裡面,周冬雨和井柏然飾演的小曉和見清,2007年,方小曉和林見清相識於一列返鄉的火車上,

方小曉丟了火車票,被林見清撿到了,兩人的緣分由此開始。

那時候的他們還很樸素青澀,扛著大包小包,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來到北京打拼。

兩人擠在破舊狹小的出租屋隔間裡,白天被領導罵的狗血淋頭,晚上窮得吃泡麵。

可是過的依舊開心,在奮鬥的日子裡相愛……

會為了對方的一句笑話而笑得前仰後合,會因為一支甜筒而倍感幸福,

公交車上緊握的雙手,打折電影場裡挨著他肩膀的頭,那些快樂是那麼的簡單,又是那麼的真摯。

那個時候的他努力,想要給懷裡的她一個最幸福的人生。

那個時候她是那樣的篤定,他是全世界最好最棒的人,他一定會成功。

那個也在年輕時“想要問你敢不敢,像我這樣為愛痴狂”的她,似乎也試圖為大家找到“後來”的答案。

後來的我們,我已經努力變成了你想要的樣子,但你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樣子了。

明明很相愛,明明都在為對方而努力,但為什麼最後就是不能好好在一起?

突然想起那句歌詞:

為什麼明明相愛,到最後還是要分開。

誰知道又和你相遇在人海,命運如此安排總叫人無奈。

2017年,他們在同一所航班裡重逢。

10年,他們從發誓要永遠在一起的戀人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為什麼,我們熬得過所有的貧瘠,卻偏偏在情況好轉時,不得不分離呢?

打敗他們是不愛嗎?

不是的,偏偏是因為太愛了。

因為太愛了,所以無法忍受一絲的嫌隙和空白;那些骨子裡的自卑、敏感、偏執更加無所遁形。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明明相愛,到最後還是要分開?

02

好像,一個人的離開,才能讓我們成熟,長大,我們才懂什麼是愛。

只有隨著身邊的人越來越少,我們才明白,原來長大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

記得《前任3》剛剛上映時,在電影院裡看到孟雲扮著至尊寶在廣場上大聲喊,很多人的眼淚都忍不住刷的一下就流了下來。

"孟雲,你以後要是不要我了怎麼辦?"

"那我就扮成至尊寶,到城市最繁華的地方,大喊林佳我愛你。那你要是不要我了呢?"

"那我就猛吃芒果,過敏至死。"

很多人對劇情不解:兩個這麼相愛的人,怎麼這麼傻,去解釋清楚啊,和好啊。

林佳哭著說,我看到那個女孩眼裡的無所畏懼,她就是年輕時候的我,我現在已經不敢像當初那樣勇敢、義無反顧的喜歡你了,我害怕受傷。

可是,用力愛過的何必這樣計較,如果不愛了,又何必這樣糾纏。

電影裡的兩個人,都有為對方去死的勇氣,卻沒有為愛低頭的擔當。

電影最後一句臺詞是這樣說:當紫霞離開至尊寶後,至尊寶才真正成為孫悟空。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人來和不同的人離開,有的人走進你的生活,目的就是為了把你變成更好的人。

就像王梓說的那句話:我就像撿了一個大便宜,是林佳讓孟雲變得更好。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明明相愛,到最後還是要分開?

03

當初相愛時,我們都以為彼此會白頭偕老,後來才發現,最後的我們,都結了婚,和別人。

後來,很多人感慨,終於學會如何去愛,可惜最愛的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才恍然醒悟,有些人錯過就不在,有些愛,深埋心底變成了秘密。

劉若英愛了陳昇許多年,痛過哭過卑微過,年少輕狂時也曾不管不顧用歌聲呼喚所愛: " 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我一樣為愛痴狂 " 。

當劉若英再次握麥唱起《後來》,只能哽咽,流著淚把這首充滿回憶的歌曲唱完。

張嘉佳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裡說的一句話:“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回過頭來追憶過往,才發現我們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眼淚,感嘆有些人愛過,已經來不及珍惜,有些感情,只能深埋心底。

走著走著,感情就散了,愛著愛著,人都換了。

多殘忍多可笑。

可是生活還是要繼續,每個人,三餐一宿還是日常,只能祈願,後來的我們,依然都能夠幸福。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明明相愛,到最後還是要分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