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思考力的五大方法(1):确定目标、开始正确的表达

《结构思考力》五大方法之一:主题清晰

结构思考力的五大方法(1):确定目标、开始正确的表达

结构思考力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汇报工作、日常会议发言、写文章、甚至写一本书,都要用到这样的思考方式。

在开始运用结构思考力的方法之前,需要明确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想清楚目标,就开始盲目的表达;最后口齿伶俐的说了一堆,对方还是get不到重点。

结构思考力的五大方法(1):确定目标、开始正确的表达

如何确定目标、开始正确的表达?

可以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1.我们会在什么场景下表达?

演讲的场合、听众的需求都是不同的。问问自己,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听众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你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比较好?

2.我们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根据自己的目标、设定一个明确的观点或者主题。如果“说服别人购买你的产品”是你的目标;那么,你的主题一定是“这个产品有多好”或者“为什么你值得拥有它”。

3.设计表达方式

表达也是有“套路”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如何让别人有耐心听下去,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个故事是马克·吐温自己讲的,目的是告诉我们“表达需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因为,他本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演说家。

结构思考力的五大方法(1):确定目标、开始正确的表达

一个模型:SCQA(情景 - 冲突 - 疑问 - 答案)

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结构化表达”工具:SCQA架构

SCQA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的情景,事实引入。

C:complication(冲突),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要求有冲突。

Q:question(疑问),怎么办?

A:answer(答案),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一个例子

某公司发言人向公众介绍一项新推出的产品,他是这样开场的——

“我公司与出租车公司近日合作推出12588出租车电招热线,也就是我公司“快捷通”,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又是一大便利。我这里展现的就是12588总台的调度系统,通过这个系统……”

这样的开场白有吸引力吗?当然没有。

我们按照SCQA 结构来调整一下,看会不会好很多?

“【情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在比较偏僻的地方等了很久都等不到一辆出租车……

“【冲突】好不容易来了一辆说不定还要跟一起等的人抢,感觉特不方便,如果有女伴在,男士们也会觉得好没面子!

“【疑问】以后如果再碰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

“【答案】您只需要拨打12588,全市的出租车都由您来指挥。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我公司与出租车公司近日合作推出的快捷通……”

结构思考力的五大方法(1):确定目标、开始正确的表达

人人都喜欢听故事,但不见得人人都会讲故事。不会讲故事的人,会把一个本来精彩绝伦的事件讲得平淡如水,毫无吸引力。SCQA 结构能够帮助口才一般的普通人讲出有超强吸引力故事。

事实上有很多好莱坞电影的就是按SCQA结构来拍摄的。比如今年年初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奖的电影《寻梦环游记》,就严格按照这样的结构化方式、四平八稳地讲述了一个故事:

情景——米格尔从小喜欢音乐,他的梦想是成为歌神;

冲突——但是,米格尔的家人希望他成为鞋匠、不允许他接触音乐;

疑问——在自己的梦想和家人之间,米格尔应该如何选择呢?

答案——米格尔选择了偷“歌神”的吉他去寻梦;直到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家人身边之后,才发现:家人才是最重要的。而此刻,家人也支持他的“音乐梦”。

结构思考力的五大方法(1):确定目标、开始正确的表达

当然,《寻梦》能够获奖,也跟其精良的制作和深刻的作品主题,是分不开的。我们可以学习它的优点,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cHBlEnRO7tJgM_xUm0gCg

密码: 5mky

“结构思考力”系列文章还有几篇,接下来几天会陆续发出来。这些都是我个人的阅读感悟,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如果能给大家带来启发,那就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