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在东北的武器装备是哪里来的?

佛灯1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四野的武器装备,主要来自著“凯申物流集团”支援,该集团委员长兼总裁是素来有“运输大队长”之称的蒋介石先生,另外也有部分自给自足。

四野的基本历史沿革

四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简称,历史基本如下:

1945年8月8日,苏联出兵东北搞定关东军,我军派出一部兵力进入东北,配合苏军作战。

1945年10月底,我军在东北部队达11万余人,正式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

1945年底,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兵力发展到27万人。

1946年1月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主要领导基本不变。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正式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简称东北野战军。


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

四野的武器装备

到解放战争后期,几大野战军中,四野的武器装备并非最好的,缴获大量国民党美式装备的华东野战军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四野在解放战争中前期的武器装备最为强悍。

根据四野司令部编成的《日寇投降后关内各解放区进入东北部队实力统计表》,1945年底时,四野拥有步枪和轻重机枪40885支,迫击炮64门,掷弹筒59个;到1948年辽沈战役前,四野拥有步枪、冲锋枪和轻重机枪467164支,炮4486门,掷弹筒、迫击炮、火箭筒、战防炮、平射炮、机关炮、山炮、榴弹炮等各类型各口径炮一应俱全。

如此众多的武器装备从何而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苏联移交的缴获日军武器,约20%

苏联击败关东军后,关东军乖乖缴械投降,所有武器装备都被苏军缴获,我军进入东北后,接收了一部分苏联缴获的物资,但只是一小部分,绝不是全部。为什么呢?因为当时苏联跟蒋介石签了友好同盟条约,大部分武器装备是要封存给国民党军队留着的。

至于其中具体数量,网传苏联曾向我军移交步枪70万枝,机枪1.2万挺,火炮掷弹筒4000门,这数据足够装备百万部队,绝不可信。至于苏联是否从其国内提供苏制武器装备,及其具体数量情况不详,但即便有,也不会很多。

2、收编伪军镇压土匪,约10%

四野在东北期间,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清剿伪满部队和土匪武装的军事行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这些都是一些不可小觑的力量,剿灭土匪,收编伪军后,他们的武器装备自然也收入囊中,总计步枪和轻重机枪53235支,掷弹筒414个,各类炮迫击炮2360门,主要是在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期间获取的。

3、兵工厂自己制造,约20%

四野军工部一开始曾从苏军接收了东北地区多家重要兵工厂,但很快被迫撤出,不过获取了相当多的机器车床和大量原料,并在大连、延吉、珲春、佳木斯、齐齐哈尔一带建立兵工厂,自行制造武器装备。

不过由于军工技术有限,兵工厂主要以生产枪支等轻武器和迫击炮、掷弹筒等武器为主,各类炮弹、子弹、手榴弹等火药则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会出现有枪没弹的囧状。

4、缴获国军武器装备,约50%

我军和国军开战后,双方打了无数仗,国军在东北战场累计损失200多万,且都是装备精良的主力部队,每次战败都伴随着大量武器装备的丧失,悉数被我军缴获。

据可靠数据统计,在辽沈战役之前的大小战役中,我军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总计有各类长短枪支85万余枝,轻重机枪6万多挺,各类炮1万多门,成为四野武器装备最主要的来源,无怪乎蒋介石被我军称之为“运输大队长”,更在历史上留下了“凯申物流集团”美名。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1945年本着“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关内解放区大批部队受调开赴东北,先后调进东北的部队有:八路军第1、第2、第3、第5、第6、第7师,共6万余人;新四军第3师3万余人;陕甘宁边区第359旅以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兵学校等万余人;加之各级配套人员及党政干部,合计10余万人,浩浩荡荡开赴东北。

这么多人看似威风,实则筚路蓝缕,远没有电视电影上看到的那么风光。缺枪少粮,缺衣少药的情况依然十分普遍,但时不我待,东北是重工业基地和大粮仓,一旦占据东北,就抓住了解放全国的主动权。为了快速抵达东北,所有部队轻装前进,重火器辎重等不是炸毁就是掩埋,但这也为后来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为了解决装备问题,到达东北的部队第一件事就是枪支弹药,其时日本人遗留下来大量装备,东北的军火库、兵工厂也都在苏联人手里,一场好戏开始了。

(1)苏联援助

苏联究竟援助了四爷多少装备,官方资料很难完整呈现,南京**和苏联当局有协议,不得向八路军提供武器装备,所有的交接工作都是秘密完成的,据有关资料统计,1945年底,进入东北部队总量为107959人,拥有步枪总数39000余枝,轻机枪一千多挺,重机枪105挺,迫击炮64门,到了1946败退到北满的时候,人员达到32万多人,长枪超过16万枝,轻机枪过4000挺,重机枪700多挺,各种炮超过五百门,半年多时间,在军事上节节败退的前提下,军事装备能如此大幅上涨,没有外援是万万做不到的,1945年底,陈云高岗在给**的信中写道:苏联的援助是秘密的、有限的、枪十万,炮三百。


这些援助既包括苏联缴获的日本装备,也包含日本遗留在东北的大量库存,最早进入东北的曾克林部一次就从苏家屯军火库运出两万多支步枪,一千余挺轻重机枪;周保中接收长春的日本军火库,更是得到了步枪五万多支,强机枪两千多挺,重机枪七百余挺,子弹一千多万发。。。也正因为这些援助的到位,在经历了初期的军事失败以后,四爷一次次卷土重来,犹如圣斗士五小强一般,越打人越多,越打战斗力越强,辽沈战役前,四爷总兵力超过一百万,枪支38万,轻重机枪两万挺,各种炮超过三千门。打锦州那会,四爷五百门大炮狂轰滥炸,打的范汉杰东躲西藏。武器就是战斗力啊!!

(2)自身收缴

进入东北后,四爷和东北局全线动员,寻找苏军没有收缴到位或者散落在民间的各种武器,其时东北经过多年军事斗争,有相当数量的武器装备散落在民间,既包括一些地方武装,也包括各种土匪胡子,他们单个数量有限,但总量却不少,什么“地下军”、“先遣军”、“保安军”、“忠义救国军”,名字称号一大堆,最猖狂时达到25万人左右。这些山贼土匪有枪有炮,对东北的解放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总司令兼军政大学副校长的朱瑞非常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分散干部,搜集武器,发展部队,建立家业”的十六字方针,不但要收集散落民间百姓手里的装备,还要把装备从土匪胡子手里夺回来。到1946年5月,共收集火炮700余门,炮弹50多万发,坦克12辆,汽车23辆。其余枪支弹药更是非常可观,有力的支持了四爷军事装备的扩充。

(3)自身造血

东北是老工业基地,日本人苦心经营多年,留下了众多的产业。1945年奔赴东北的部队中就包括大量懂管理和工程技术的工作人员,他们在沈阳、鞍山、通化等地收集了一定数量的机器设备,以珲春为基地,先后建立了炼铁厂、子弹厂、手榴弹厂、装药厂、木材厂、机器厂等,到1947年已经初具规模,先是由罗荣桓元帅亲自主管,后又改为黄克诚主管,1947年底,东北的兵工厂已经可以月生产子弹500万发,手榴弹五万颗。辽沈战役后,四爷又接管了沈阳的兵工厂和机器厂,加之后来在大连建立的军工厂,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除此以外,彪哥还从苏军那里要来大量懂技术的日军俘虏做教官,培训自身人员,为后来炮兵等技术兵种的快速扩张奠定基础。

(4)缴获国军

蒋介石号称“运输大队长”,虽然有讽刺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起到了类似作用,尤其是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大量的装备被缴获,直接促进了我军装备势力的提升。但实事求是的说,在东北战役早期,缴获国军装备影响有限,等辽沈战役打完,四爷早已兵强马壮,连坦克都有了,早已不再是那个“小米加步枪”的土包子了。



日慕乡关


不是苏联提供的也不是缴获日本的,而是前苏联直接将日本遗留下来的武器转让给了东北野战军。

当时,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这个时候中国东北对于中国共产党和蒋介石来说都是一块儿至关重要的战略地盘,对于我们来说,不用说了,东北可以连接前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与前苏联建立良好的关系与纽带,与此同时,中国东北还遗留下来大部分重工业所需要的资源以及机械,这些遗留下来的老东西或者说宝贝促成了在我国建国以后,东北长期的为我国重工业输入新鲜的血液,有了这些东西,才有了今后成家立业资本。

对于蒋介石来说,拿下中国东北,控制我党的发展的范围,同时拿下中国东北以后,他可以更好地处理与前苏联之间的关系,至少前苏联和共产党之间存在着一个中国远征军这样一个大的阻碍。

因此敌我双方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不停地向东北这个地方靠拢,蒋介石利用美国人的航空母舰,还有美国的飞机不断地将他最精锐的中国远征军全套美卸装备全部送到了中国东北,从苏联人手里不停地完成交接仪式,(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占领了东北大部分的大型都市以及交通线。

当然,解放军也一直努力的在解放中国东北,从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不断地从各个解放区抽调骨干以及优秀的干部去中国东北,有的走路上通到山海关进入中国东北,有的直接从海上进去,走路的大部分可以隐藏起来,所以没有被前苏联红军给抓到,但是走海路的确遇到了很多尴尬的问题,比如说前苏联红军正好撞见了他们在偷渡。

我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上面的一个老兵跟我们讲起了当时遇到的一种情况,为了能够方便地使得他们从海上进入中国东北,都是很多解放军都是武器放在另一艘小船里面,然后人坐着另外一艘船,两船分离一起行动,结果跑到旅顺港以后直接就被苏联红军给抓了。

苏联红军一看,哇,整个人穿的破破烂烂的,还这么大规模的偷渡过来认为他们不是好人,因此直接把他们给拘捕了起来,你说武器前苏联红军看不上眼,因此全部倒在了海里,或者是直接扔进了仓库里面当烧火棍儿,当时这一批老兵心里是很紧张的,因为根据上头的命令,他们是不能跟前苏联红军产生正面冲突的,对于前苏联将怎么处置他们,他们心里是感到十分忐忑的。

结果这个时候斯大林的命令下来了,说这一批人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苏维埃有好的战友,要求当地的前苏联红军要好好的招待他们。

结果前苏联红军一听,哇!亲人啊,好东西全部端上来,大家一起分享,然后一看你们武器太烂了,行,啥都别说了,仓库里面日本军队留下的武器要多少有多少,能搬走的全搬走,我们眼睛都不眨一下。

那批解放军一看哪见过这么多的好东西,能够见到一两把三八大盖就已经算的上是逆天的运气来,结果这一次一看全都是三八大盖,再加上九二式重机枪九二式步兵炮,有的人甚至连粮食都没带,直接抱起家伙就跑了,前苏联不停地将大批量的缴获日本军队的武器交由我东北野战军。

对于前苏联来讲,日本人留下来的军队足够的多,因此他们也不需要将自己的武器送给东北野战军,而且如果前苏联真的明目张胆地将大批量自己的武器交给东北野战军的话,首先,东北野战军他本身的后勤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其次,前苏联红军所使用的武器全都是按照欧洲人的体型所涉及的中国的体型并不适合运用这款武器,第三,中国如果使用这种武器与美国交恶的话,那么前苏联就是有理也说不清了,所以行苏联方面交给中国的武器几乎全部都是日本方面的武器,日本在中国东北饲养了几十万的关东军,武器数量方面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初步武装我东北野战军。

在接下来,东北野战军首先完善了我解放军关于后勤补给以及军事武器装备生产线的建设,由于东北留下了很好的底子,所以在发展军工方面产业的时候,东北野战军所面临的阻力要比其他野战军要小得多。

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还不断的从国民党手里拿到大量的美械装备, 当时东北野战军跑在沈阳街头,有一批国民党的士兵兴高采烈地冲过来说解放军同志,你们在长春拿到了美国送给蒋介石最大的口径的36门炮中的18门,今天我们把剩下的18门也一起送给你们。

就这样,东北野战军才能完成解放战争时期百万大军入关的壮举,谁又能想象这样一支军队曾经只有不满10万人,衣衫褴褛破破烂烂的进入中国东北。


漩涡鸣人yy


前苏联方面公布的资料是,一共向四野和前身东北野战军、东北民主联军提供有七十万步枪,一万两千挺机枪,四千多门各种炮以及六百辆坦克等,目前国内对这个数量没有全面、精确的统计,对这个数字的支持与反对都无从谈起。

苏联人提供的这些武器装备绝大多数是缴获日本关东军和伪满军队之手,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时,击毙日本关东军数量是八万三千人,被俘近六十万人;截止1945年,伪满洲军队的数量是十五万人,内含航空兵和高射炮兵等多种技术兵种。两个数字一加,可知关东军和伪满军的兵员数量在八九十万左右。

打响三大战役之第一大战役——辽沈战役前,四野的兵力达到了一百零三万,这个数量与关东军和伪满军的数量大致相同,从理论逻辑上看来,武器装备数量也应该比较接近。
除了这些武器装备,东北民主联军也以“捡洋落”这种苏联默许的方式,从民间零星搜集,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补充。

四野的弹药补给主要则是来源于自建的兵工厂,东北第一个自建的兵工厂在珲春,其子弹厂等基础的机器和技术人员都来源于日本的遗留,没有苏联人的支持和默许,兵工厂也不可能顺利的把人员、设备等物资从延吉和其他地点搬到珲春。苏联控制的大连兵工厂里产出的重型炮弹,更是在淮海战役中啃掉黄维兵团的利器。

苏联支持、默许山东解放区等地的十几万大军从水陆两路进入东北,其控制的水路必经港口大连,更是数次坚拒国民党军队登陆,为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未来辽沈战场上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兵工厂的日本技术人员和野战医院的日本医生、护士群体,为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历来现实


1947年夏的四平街攻坚战,林彪民主联军在以三个纵队十万余人上百门火炮,在纵队司令李天佑和政委万毅的指挥下在猛攻四平,守军为国民党第71军军长陈明仁,攻了半个多月始终没突破陈明仁阵地,由于伤亡惨重民主联军被迫撤退阵地。攻城时林彪才发现我军火力不足、严重缺少武器特别是弹药。

四平攻坚战时,由于攻城部队缺少武器弹药特别是炮弹,战后林彪亲自以个人的名义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请求苏联给以我军武器弹药的帮助,将缴获的关东军武器弹药交给我们,并希望还能将德国战利品武器弹药尽量拨给我们。不久后,斯大林批准了将苏军缴获的日本武器部分交给了林彪,用这批装备,东野装备了三十个团,两个山炮营。这是东野首次批量获得苏联武器援助。


1947年10月,林彪以东野的名义再次给斯大林写信,以寻求帮助解决三十万人的二线兵团武器装备,包括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高射炮、山野炮等和各种通信器材以及各种弹药的补充,并希望除了日军缴获的还能得到部分德国装备,但迟迟未得到斯大林的答复。

再根据曾任四野参谋长刘亚楼上将在一次讲话中提到,苏军当时没给四野留下多少武器弹药,大部分是以四野的名义用粮食等换得了一些武器,由于斯大林当时顾及到美国和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关系,在三大战役爆发前并没有得到苏联太大的援助。


抗战胜利结束后,蒋介石在美国的帮助下大举增兵东北,企图独占东三省,为打破国民党的企图延安根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从各大解放区抽调部分兵力不惜代价挺进东北,十几万人部队轻装上阵组成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联军总司令、罗荣桓任第二政委,本想依靠苏联提供日式武器装备,但援助有限。


直到1948年7月初辽沈战役前,东北民主联军已经发展到了100多万人的大规模,拥有不少重炮、轻重机枪、轻装坦克等,火力十分强大。东北民主联军发展的如此迅速,武器装备除了上文提到的苏联援助部分,主要来源于缴获国军、伪军部队等、收缴苏军、日本遗留和来不及运走的以及白手起家、创建自己军工业。

1946年驻四平的苏军撤出东北后,蒋介石任命刘翰东为辽宁政府主席接管四平后而爆发的四平解放战争。东北民主联军在万毅等人是指挥下解放了四平,并活捉了刘翰东、保安司令和匪首等人,缴获了不少重机械、火炮、枪支弹药等大批军需物资,这是东北联军缴获的首批武器装备。

民主联军挺进东北后,根据延安的指示抽调一批技术人员,利用日本留下的军工厂和收集到的机械设备,在隐蔽性较好的中苏朝交界处的小城珲春建立了首个东北军工基地。由于缺乏高级军工技术人员,聘用了一些日本遗留下来的技术人员,为此建立的军工厂已经初具规模,由联军政委罗荣桓亲自抓生产工作,直到1947年下半年已经完成了延安要求的生产任务,为1948年三大战役武器炮弹的稳定供应奠定了基础。

所以,四野在东北的武器装备除了苏联缴获日军援助的部分和联军缴获的,大部分都来源于东北联军建立起的珲春军工基地的自给自足。


赛门军略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腐朽黑暗国民党的失败,是人民的选择,民意的胜利,也是斗争的结果,人民摆脱专制迎接大解放。四野能够在东北打败国民党武装的机械化部队,武器装备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来源多样和较为复杂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苏军打败日本后,向四野交付的大量日军遗留武器,例如1945年下半年曾克林部队从沈阳日军厂库里运出来的两万只步枪,156门迫击炮、山炮和1000挺机枪。

苏军从哈尔滨撤退时,留下步枪10万,重机枪1万挺,炮1000门。我们还以以货换货的形式换得10列车关东军武器弹药,公平获得了2000车皮的作战物资。战场上积极自筹,收缴日伪军武器弹药,在1945年9月至1947年4月我军通过作战收缴武器枪约为3.9万支,炮960门。在期间的三次攻势作战中,分别缴获大约枪三万四、三万五、六万九千支。

还有一部分为收缴日伪武器:报告显示有枪六万支,重机枪800余挺,轻机枪9000余挺。当然还有搜集日军遗弃或藏匿武器,这数量也相当可观,例如1945年12月到1947年6月,东北炮兵收集弹药63万余发。最后一大类就是自力更生了,例如1948 年10 月以前,东北解放区兵工厂制造炮1175门、枪约1400余支,1945年至1948年,兵工厂共提供112万发迫击炮、榴弹炮等各型炮弹。

总结一下,在初期我们主要靠苏联外援,在此后新增的武器装备中外援比例明显下降,缴获武器和自筹武器比例明显上升,到1948年9月后,新增武器则主要靠自筹生产了。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历史传讯社


有网友问四野的武器是从哪里来的?四野的武器主要有三大来源,缴获,收集和生产等三个来源。我们先说收集,杨奎松引用苏联资料曾经说过,苏联一共移交了关东军武器步枪70万支,机枪12000挺,火炮掷弹筒4000门,还有879座军火弹药库。

但是整个移交过程,是从1945年一直持续到了1948年初,并不是一次就全部交付的。另外,还有自己到处搜集的武器,比如,在抚顺收集了20余门高射炮,在沈阳抢出几辆坦克,在抚顺、通化等地收集了几十辆汽车。

到牡丹江以后更派人四处搜山,先后收集了上百门山、野、榴弹炮及各种零件近万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了3个榴弹炮团,并由南满炮兵旅拨来一个炮兵团、一个高射炮大队、一个战车大队。”

到1947年2月,朱瑞领导下的炮兵共收集到各种火炮700余门。其中,榴弹炮49门、野炮97门、山炮108门、步兵炮141门、迫击炮300余门。

在1945年秋季进军东北的时候,就已经抽调了一批搞后勤和军工生产的干部奔赴东北,想要在那里建立自己的兵工厂,支援前线需要。当时主要生产山炮炮弹,迫击炮炮弹和子弹。

最后就是缴获,从1946以后的3年,缴获榴弹炮192门,野战炮122门,山炮354门,步兵炮61门,战防炮307门,平射炮109门,迫击炮1137门,机关炮129门,高射炮69门,高射机关炮20门,火箭筒670具,60迫击炮5707门,掷弹筒2296具,枪榴弹发射器677具。各种枪械856276支。

四野一个师基本能保证1万余人,非常重视师长的运用,以师为基本作战单位,这样四野的战斗力一直很巩固,不仅老部队的1、2、6、3、4纵非常出色,后来陆续编进来的主力纵队7、8、9、10纵乃至5、11、12纵都有上乘表现。

到了大决战的前期,四野12个纵队的战斗力已经非常均衡,这是其他野战军所做不到的。四野大军入关后,每个纵队近6万人,装备精良,几乎顶得上某些野战军的一个小兵团。

四野歼灭的对方精锐部队也比较多,包括了新1军,新6军,新5军,新7军,第71军等等都是精锐部队。


深度军事


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国民党急忙派出接受大员,都在内地趁机搜刮汉奸的财富,以及日本人留下的财富,我党却派了10万大军包括大批政工干部从陆路和海路向东北浩浩荡荡地进军。

甚至新四军第3师从苏北都往东北赶,基本上都是缺衣缺枪缺弹的队伍,不得不佩服党内高层的战略眼光,东北是天然粮仓,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得东北者得天下。

东野攻打锦州,集中500多门重炮猛轰国军阵地,守军司令范汉杰中将东躲西藏,本次城市攻坚战仅用了30个小时。

因没有重炮,徐总只好采取土工作业,挖地道炸城墙,整整费时72天,才把临汾城拿下,对照一下,东野打锦州,耗时一天多时间,可见武器的作用有多大。

东北野战军,也即1949年初,经整编后的第四野战军,其武器装备的来源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各地入关部队随身携带的轻型武器:但限于手枪、步枪、轻重机枪、小型迫击炮等装备,没有榴弹炮等大炮和战车等重型武器装备。

二:东野发动群众,在城乡各地收集来的枪炮和战车:10万大军到了东北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到城市和乡村,发动群众到处寻找枪支和大炮,到1947年2月,步枪、驳壳枪自不必说,负责筹建炮兵学校的朱瑞,共收集了大小火炮700多门,另外还有坦克及牵引车辆,这些火炮经过修理之后,成为东北野战军炮兵部队的基础。

三:东野总部从苏军那里要来一批枪炮:1947年夏季攻势后,随着战役规模越来越大,仅靠搜集的弹药是不够用了,东野总部给苏联最高领导人写了一封信,要求弹药支援,苏军从缴获的日军武器中拨了一部分给东野,装备了30个步兵团、2个山炮营。

四:东野建立自已的军工企业,自造枪炮和弹药:时任东北军工部长的韩振纪,在中朝苏三国交界的小城珲春,建起了军工厂,造了部队急需的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后又开办了多家兵工厂,东北军工生产了充足的弹药,为东北野战军进行大规模战役提供了物质保证。

五:战场上缴获对手的武器装备:战场上收缴武器装备,历来是我军装备的主要来源,解放战争时,老蒋就是运输大队长。

此外,我军刚进东北时,运用了一些外事手段,从苏军手中接受了几个日关东军的军火库,三八大盖、歪把子轻机枪还是搬出来不少。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2018年4月1日于杭州,每天都有精彩的内容推送,欢迎关注本文作者。


国平军史


客观为本,事实为准,说大实话,说出新意,不陈腔滥调,不落俗套。喜欢英威军事装备答题,点击右上方

+关注

我的答案就是,绝大部分是苏联援助的,小部分是通过其它方式得到的。

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不过,任何观点和看法,都要以事实为依据。



占领东北的苏联红军

在东北最大的事实是什么?那就是苏联红军,此时正在控制,占领东北。这是任何人在分析当时军事形势时,都不能忽略的最主要问题。

一、英国和美国乞求苏联出兵

为啥苏联红军会在东北?这是因为,1945年,苏联红军进军东北,打败了一百万日本关东军。



苏联红军打败日本关东军,缴获日军的军旗

为啥美国和英国军队不来东北打日军,就是因为怕,怕出现大规模人员损失。所以就去乞求苏联来打。

二、英美以巨大代价,与苏签订屈辱协议

英国和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苏联签订了屈辱的协议,以下为主要内容:

承认蒙古独立;中东铁路归苏联;大连为商港,旅顺为军港,由苏联租借。这些利益涉及中国,慑于英国和美国的逼迫,当时的中国当局无奈接受。

日本占领的千岛群岛,库页岛,归苏联。这样就产生了日本北方四岛被苏联占领问题,时至今日也没解决。因为这四个岛是否归属千岛群岛,双方有较大的争议。

朝鲜以38度线,由苏联红军和美国军队分别占领,这样的后果更严重,在5年后爆发了朝鲜战争。

三、苏联和当时中国当局再签条约,确定利益

苏联和英国,美国签完协议后,又和当时的中国当局签订了条约,再一次确定了涉及其在中国利益的问题。

四、苏联出兵东北,击败日军,占领东北

苏联得到了以上实质利益后,在1945年8月,也就是对德国战争完成后的3个月,派出重兵,向东北的日本一百万关东军发动进攻。并于2周内迅速击垮日军,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关东军向苏联红军投降

自此以后,东北由苏联红军完全占领。

五、八路军进军东北,得到苏联的支持

1945年下半年,八路军大规模部队出关,进军东北,组建了东北地区军队,也就是四野的前身。

八路军为啥能大规模进军东北?因为得到苏联的支持。为啥苏联支持八路军?因为追求的目标一致。


占领东北的苏联红军

要知道,当时的苏联,连续打败了德国,日本两大强国,其国力和军力如日中天,威震世界。没有苏联的同意,任何国家,任何军队都不敢进入东北。美国,英国同样恐惧,不敢派出军队进驻军东北。

六、苏联向八路军,及后来的四野援助武器装备

苏联对外军事援助,有一个优良的作风,就是不计代价,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只要有什么,就援助什么,不做任何保留,而且款式新,质量优。如在抗美援朝对中国,在中东战争对阿拉伯国家,在越南战争对越南,都是如此,其规模和数量远远超乎人们想象。

不过,在东北对四野的援助,苏联既讲原则性,也讲灵活性。一方面由于和当时的中国当局签订了条约,直接给苏联最好的武器装备,未免会落下口实。另一方面,针对当时四野的军事作战对象,也根本用不着这么好的武器装备。

于是,苏联就将缴获日军关东军的武器装备,大量援助四野。



苏联红军缴获日本关东军三八大盖步枪和机关枪

日军的武器装备,深受四野指战员的喜爱,如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使用较多,较受欢迎的就是日军三八大盖步枪,92步兵炮了。



日本军队的92式步兵炮,美军缴获后也爱用

后期苏联红军从东北撤军后,对四野的援助依然源源不断。还有一个大家不太了解的事实,日本军队在远东,除了东北关东军,还有一江之隔的朝鲜军,数量也相当庞大。



苏联红军缴获日军的武器装备,数量众多

在东北四野的大战打响之后,随着战局的发展,苏联还从将从日本朝鲜军缴获的武器装备,从朝鲜经由鸭绿江,图门江运到东北,援助四野。



苏联红军在日军投降后,清点缴获的武器装备

这样,四野对敌军,不仅有兵力优势,更有武器装备优势,无论在数量和性能方面,都远胜于敌军。


英威军事装备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辽沈战役爆发前,东北野战军总兵力大约104万,拥有枪支38万,轻重机枪两万挺,大炮约3000多门。

抗战结束时,陕北中央一共向东北派遣了十几二十几万部队。当时的目的就是抢占东北。

在强占东北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时间就成了最致命的一个要素,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尽早赶到东北,派往东北的军队基本上都没有重武器。

它们自身携带的轻武器就是他们作战的基础。

第二个来源,就是通过各个渠道收缴的武器。

因为当时抗战刚刚结束,有一些武器散布在东北各地。缺少武器的东北野战军不得不到处去搜寻武器,结果还真找到了一些,但数量不会很大。

另一方面,当时东北有很多土匪,在土匪手中,各式的枪械都有。东北野战军派出不少军队,配合地方政府围剿土匪。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一部分的枪支弹药。

因为苏联红军的进攻比较迅速,日本人有部分军火库来不及处理,东北的战事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东北野战军派出大量的士兵,在当地老百姓的配合下,找到了一些军火库,得到了不少的枪支。

但仅仅拥有以上的武器,对付全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是远远不够的。

在东北战争爆发初期,东北野战军节节败退,一度被打退到松花江以北。如果战争继续打下去的话,就可能只有退到苏联去了。

然而仅仅半年之后,东北野战军就展开了猛烈的反击,迅速占领东北,除了城市之外的大部分乡村地区。

更是在一年之后,解放了东北全境。武器是军事战争中很重要的决定因素,东北野战军能够迅速打败国民党军队,肯定有其他的先进武器来源,那么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毫无疑问,来自于苏联的支持。

如果东北野战军彻底被打败,显然不符合苏联当时的国家利益。在苏联退出东北的时候,他们甚至把东北工厂的钢铁都拆走了,自然也不会把枪炮留给东北野战军。

当战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斯大林还是决定给东北野战军提供了大量的先进武器,又从日军手中缴获的,也有自己生产的。甚至栗裕在山东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东北野战军给他提供了大量的苏式装备,包括大炮。间接的可以说,这也是苏联的帮助。

因为抗战结束后,南京政府和苏联曾经签过协议,苏联政府不得向八路军武装提供武器。所以这件事情是秘密进行的,不公开的,因此很少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