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这首诗,写出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心声

人在外,混的好不好,只有四个字来形容:冷暖自知。

《古歌》

汉:佚名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

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在高高的田土上播种小麦,最终(会因为缺水)而难以长出麦穗。

男儿(常年漂泊流浪)在他乡,又怎能不憔悴难当?

汉朝的这首诗,写出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心声

原来,人们在外打拼,或是追求梦想,或是只为生计不得已背井离乡的情景,无论古今都是一样的。

本篇是旅客怀乡的诗,用小麦不宜种在高田,比人不宜住在他乡。“他乡最易憔悴,说得极直捷,而其故却未说破,又极含蓄。”

汉朝的这首诗,写出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心声

汉朝有一首《出东门》,里面这样写道: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呢?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远离故乡追求梦想呢?或许年轻的时候是这样,可是当你不再年轻,已经拖家带口之时,多数人心里想着的已经是安稳了,可是,这个时候,你却发现,故乡,已经回不去了!

汉朝的这首诗,写出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心声

现代社会在发展,老家的四五线的小城越来越美了,也越来越让游子想回家了,可是高高的房价和低低的工资让人望而却步,只能在大城市租个小小的房间,没日没夜的工作,只为能养活一个家。

这是多么恐怖的循环啊,一个城市的发展根本在于人口,人口流失就注定着城市发展不起来,而发展不起来又注定着人口的流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