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的暴政對伊拉克造成了多大破壞?

zeyuan76417472

木叔先說兩句話:一句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句是船小好調頭。第一句對大國和小國都適用,說的是國際風雲弔詭變幻,要用發展的眼光而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問題。第二句主要是說一些體量小的國家其實也是有發展後勁的。談伊拉克都適用這兩句話。

當一些國人還在糾纏什麼美國攻打伊拉克以化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藉口,其實是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拿出來的一袋洗衣粉這個傳言的時候,新華社3月發佈了聯合國對伊拉克剛剛全部銷燬化學武器表示讚賞的新聞。而且很多人以為伊拉克依然破亂不堪的時候,2017年伊拉克人均GDP已經接近6000美元了,比伊拉克戰爭時高了10倍。這個數字可能比很多網上屌絲、噴子和鍵盤俠賺的都多吧。

伊拉克為什麼會如此天翻地覆般的變化。當然要談薩達姆,以及是薩達姆保守專制、好大喜功的性格與做派,給伊拉克人帶來的災難。


(薩達姆被審判時的照片)

暴政之一是血腥政變,改變國家發展正常進程。

薩達姆是1979年上臺的,不是通過正常選舉,而是通過政變逼迫前總統貝克爾讓位,使得自己從10多年的副總統位置上自立為新總統,取得了統治地位。之後就對鎮壓異己,黨內和國內對他不滿而被判處死刑的人高達數百人。

暴政二是對內嚴酷鎮壓異己,甚至動用化學武器對付本國人。

這是國際社會對薩達姆犯下反人類罪最重要的一個證據。他取得統治地位後,對國內的庫爾德人以及什葉派進行殘酷鎮壓。特別是用化學武器對付庫爾德人的村子。

2007年在薩達姆被絞死9天后,伊拉克法庭審判薩達姆的弟弟馬吉德,罪名就是與薩達姆同謀謀殺庫爾德人。法庭最鐵的證據是播放了兩人討論殺害庫爾德人的錄音帶。薩達姆的聲音說:“這很有效,特別是對那些沒有立即戴面罩的人……這樣能輕易徹底剷除數千人,讓他們不能吃也不能喝,自己就會兩手空空地逃離家園,直到我們最後把他們消滅。”

據說80年代後期的幾年裡,大約有十多萬庫爾德人慘遭毒手。

暴政三對外侵略盲目擴張,浪費人力物力與國力。

其實客觀來說,薩達姆統治前期伊拉克經濟還不錯,因為得益於1973年中東戰爭後的全球油價飛漲。伊拉克的人均GDP曾突破過1萬美元大關,再加上軍事力量也不錯,儼然是阿拉伯世界的領袖。

這也滋長了薩達姆對外擴張的心態和蠻橫的作風。首先他發動了對伊朗的戰爭,結果一下子打了8年。即使如此油價依然高漲,伊拉克人的受到戰火威脅,但國家財力還是足以支撐重建。結果沒幾年,薩達姆又開始入侵科威特,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了。老百姓又叫苦不迭,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被浪費。之後西方進入該國推翻薩達姆統治,局勢一度更加混亂,伊拉克人的生活這麼些年都沒離開戰火,本質上與薩達姆有絕對的關係。直到2010年後在美國和西方的幫助下重建經濟和石油工業,伊拉克的人均GDP突破了4000美元,逐漸走上正軌。

所以木叔強調的是,這樣的小國,有資源、有能力,再加上國際社會的幫助,很容易“調頭”,不能用固定的眼光保守地看待它。

薩達姆對伊拉克的統治是該國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不能因為當年石油暴漲給伊拉克帶來的經濟利益都算在薩達姆優秀的政績上,這是國際大環境使然。沒有薩達姆,油價也漲,伊拉克人生活依然很好,甚至肯定比當時更好。與經濟發展相比,薩達姆的暴政給國家和普通人帶來了難以彌補的損失和悲哀,是應該引以為戒的。


木春山

我是喂蚊君,我來回答。

在下與讀者諸君,來分享一首在薩達姆統治時期,流傳在什葉派聚集區的小詩。

別以為我們不知道
  幼發拉底河的水紅了
  又有很多人失蹤
  它們去哪兒了?


  別以為我們不知道
  城外那個大坑上面
  土是新的
  可是我們不敢說

  別以為我們不知道
  哈拉布賈上空飄著黃霧
  真主閉上了眼睛
  是末日來了嗎?
  別以為我們不知道
  我們的鼻子還活著
  眼睛沒瞎
  可是我們不敢說。

這首小詩提到了兩件事。散佈於伊拉克各地的萬人坑,還有哈拉布賈化武屠城。

僅只兩件事,為薩達姆招魂的人,我不知道如何評價你。就因為他反美,他就變得正義?

伊拉克黃金時代,是七十年代。那時的總統叫做貝克爾。當然不是他有多麼優秀。只是他趕上了好時代。第四次中東戰爭,沙特等中東產油國,對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進行了石油禁運。並將西方國家在中東的石油資產收歸國有。這就是七十年代著名的能源危機。石油價格由每桶三美元,暴漲至三十美元。

石油變成了黑金。當時的伊拉克成為了世界上的富裕國家。收入與歐洲國家持平。伊拉克的所有的建設成就,都是在貝克爾時期取得的。

一九七九年,薩達姆取代了貝克爾。說白了就是軍事政變。

然後就急急的發動了兩伊戰爭。將貝克爾時期的積蓄揮霍一空。國民經濟倒退了二十年。欠下了大量外債。最後佔領了債主的家。發生了海灣戰爭。薩達姆執政二十四年,其中有二十三年,是在戰爭和被制裁當中度過。戰爭和被制裁當中,伊拉克的老百姓的生活真的能好?他的暴政和惡行,我不想再說。太讓人噁心。

他留給伊拉克的只有仇恨和分裂。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仇恨,庫爾德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仇恨。正是這種仇恨,在薩達姆倒臺十五年之後,仍然不能彌合、消除。才有了伊斯蘭國的崛起。

還好,伊拉克人民正在消化薩達姆留下的遺毒。他們正在走向和解和寬恕。

祝福伊拉克人。


不惑喂蚊君

薩達姆的暴政說,基本上都是來自於美國以及西方國家的媒體輿論吧!西方媒體報道可信度有多高?

完全相信西方媒體報道的人,如何解釋美國佔領伊拉克後,躲藏極其隱秘的薩達姆被生擒活捉了,掘地三尺也沒有找到化學武器?伊拉克既然沒有化學武器,那些關於薩達姆對自己的國民百姓,殘忍的使用化學武器的故事,是真實的嗎?


美國為了進攻伊拉克,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在聯合國講臺上,手裡拿著的小瓶說,看!這就是伊拉克生產的化學武器的材料。現在想想,他手裡的小瓶裝的不是洗衣粉,難不成是化武材料?而這一幕,今天早已變成了全世界的笑料。

有時寧可相信老母豬上樹,也不要相信西方媒體的輿論,雖然有些偏激,或許也有幾分道理。

薩達姆對內實行鐵腕獨裁統治,不會有人對此有異議。但是,薩達姆統治伊拉克時期,國內的什葉派和遜尼派還能通婚,彼此之間還能和睦相處,這是事實吧!是誰讓伊拉克二個教派彼此成為死敵的呢?答案是美國佔領伊拉克之後。

兩伊戰爭,是薩達姆頭腦發熱,野心膨脹後一拍腦門做出的決定嗎?當時的美國駐伊拉克大使的回憶錄裡,清楚的記載,兩伊戰爭就是美國為了遏制伊朗輸出伊斯蘭革命,而從中挑撥離間的結果。沒有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強力支持,薩達姆有幾個膽,敢向比自己體量大上幾倍的伊朗發起進攻。

薩達姆在兩伊戰爭結束後,為何要向自己的哥們科威特開刀?沒有美國的同意和默許,薩達姆敢嗎?當時的場景是,薩達姆向美國駐伊拉克大使訴說了兩伊戰爭之後,伊拉克國內所面臨的困難,以及科威特的不仗義,並且坦言要向科威特開刀。而美國大使卻回答道,美國對於伊拉克兄弟之間的矛盾不予置評,也不介入調停。薩達姆聽完之後,就下定決心要入侵科威特。

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國家戰略,就是利用支持伊拉克消耗伊朗的國力,等到兩伊打的兩敗俱傷之時,再幹掉一心想稱霸中東,野心極大的薩達姆。慫恿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然後發動“正義之師”進攻伊拉克,這就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如意算盤。薩達姆的不幸,是全力配合了美國的計劃。

美國中情局,為了配合軍方完成美國的戰略意圖。早就開始對薩達姆進行全方位的醜化,以及惡搞。然後通過西方媒體進行大肆渲染報道。把好人忽悠瘸了,把美人忽悠醜了。一向是中情局的拿手好戲,何況薩達姆身上也是劣跡斑斑。不用細描,就醜的見不得人了。

有人說,薩達姆統治時期,殺害的人有幾百人,罪大惡極。可是,美國發動“海灣戰爭”,全面佔領伊拉克後,僅僅在14年到15年,伊拉克就死掉19萬人,傷35萬人,伊拉克人口近1/3成了難民。

現在的伊拉克1/3的國土還在被各種勢力佔領,每天都有恐怖襲擊發生,教派衝突不斷。教派之間的民眾早已徹底分裂,互為仇人。這就是伊拉克。這些殘酷的現實,還需要薩達姆負責嗎?

沒有了薩達姆的暴政,伊拉克老百姓自由了!可以全家去歐洲轉轉,人數還真的不少。只是歐洲各國不太待見,美其名曰——難民!




阿佩呀

薩達姆在執政初期還是頗有政績帶給了伊拉克人民許多好處的,可是後來隨著他的野心膨脹和腐化墮落卻給伊拉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

薩達姆出身在伊拉克提克里特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成年後積極投身政治運動並加入了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先後參加了刺殺伊拉克國王費薩爾二世和獨裁者卡塞姆等諸多政變行動,最終爬上了伊拉克最高領導人的位置。可是自己也在刺殺卡塞姆時腿上中了一槍,由於急於逃命沒有即使處理變成了瘸子。


薩達姆

薩達姆上臺後推行石油工業國有化等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使得伊拉克經濟飛速發展成為世界上富裕的國家之一。這一時期的伊拉克人民總體還是生活的比較幸福的,可是後來隨著薩達姆野心膨脹和腐化墮落又逐漸劃為了泡影。

實力增強後薩達姆開始了它一統阿拉伯世界的迷夢,為此發動兩伊戰爭對伊朗大打出手收穫阿拉伯人的擁戴,結果陷入和伊朗人8年戰爭的泥塘經濟受到重挫人民死傷無數。並且在債臺高築後還不思悔改上了美國人的當入侵科威特引發海灣戰爭,結果這個號稱世界第三強國的國家不僅被打的灰頭土臉而且還就此面臨西方國家長達十幾年的制裁。


伊拉克

因為發動侵略戰爭和被西方制裁伊拉克經濟由繁榮富足走向蕭條貧困,伊拉克人也飽受被制裁導致生活貧困之苦。而戰爭失敗也加劇了國內各民族和教派的矛盾,薩達姆的做法就是對這些人進行殘酷的鎮壓,先後爆發“杜賈爾村案”和“哈拉卜賈事件”等血腥事件。

這樣的結果就是伊拉克人民早已對薩達姆的統治非常不滿,尤其是占人口70%受到壓迫的什葉派穆斯林就更是如此,因此伊拉克戰爭時眾叛親離的薩達姆迅速敗亡。而這些人也不喜歡美英對伊拉克的非法入侵,因此爆發持續不斷的反美鬥爭。


伊拉克戰爭

好在伊斯蘭國被驅逐後現在的伊拉克已經逐漸走向安定和繁榮,人均GDP更是已經突破6000美元,在此我希望今後的伊拉克人不會再遭受曾經被薩達姆高壓統治和英美入侵帶來的困難了,因為他們的苦難已經夠多了。


執斧傳播開天名

這個問題真的很意識形態,這個暴政的帽子嘛……好吧,暴政吧。薩達姆這個中東強人,他代表的是中東世俗的勢力,他在國內其實是做了很多事情的,給人民發各種福利等,然而這一切並不是永恆的,因為伊拉克的錢大部分依靠的是石油,而且薩達姆這個人挺狂的,上臺後不多久就和伊朗打了一場兩敗俱傷的兩伊戰爭,把國內打得是元氣大傷,然後又入侵科威特,被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分分鐘教育,然後伊拉克就面對的是國際社會的制裁,這裡我要說的是,薩達姆在入侵科威特之前,西方國家是支持薩達姆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後,伊拉克面對國際社會的封鎖,他的錢不夠了,薩達姆原來那些賄賂人民的手段,自然也沒有錢繼續下去了,所以他就只有強化國內的控制力,就給人一種暴政的感覺,看到這裡,基本就明白了,所謂暴政就是:你又想維持國內的控制力,你又不出錢收買人民讓人民支持你。就那麼簡單。薩達姆就是這麼回事。第一次海灣戰爭後,薩達姆政權基本屬於苟延殘喘的狀態。

後來的事情都知道了,鮑威爾拿了一袋洗衣粉跑去聯合國說這是薩達姆的違禁武器,第二次海灣戰爭,薩達姆被分分鐘推倒,諷刺的是,美國給伊拉克帶去了選票民主,伊拉克人卻用選票選出了一個宗教色彩濃厚的什葉派政權,幫助伊朗不費力的拿下了伊拉克。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當然,伊拉克從此也墮入地獄。


涵涵爸的憂桑

其實這是一個相當弔詭的問題,我更喜歡用數字回答問題。

90年代的伊拉克人均GDP曾經高達12000美元,妥妥的發達國家水準。

2002年人均GDP513美元,經濟已經崩潰

2012年人均GDP4600美元,經濟開始恢復

2013年經濟發展達到新高度,人均7000美元,接近我國水平。

2014年到2015年這一年伊拉克重新回到地獄,至少有19萬人被殺害,36萬人受傷。320萬人成為難民,在國內四處流浪。 伊拉克總人口3400萬。

2017年伊拉克人均GDP5600美元。

最後說一句,你沒去過伊拉克,我也沒去過伊拉克,所以你我的主觀感受都是屁,想知道伊拉克到底怎麼樣,可以去看看張昕宇梁紅的《侶行》,他們去過伊拉克


賴寶的朋友

美國與伊相似,一個是教派之爭一個是黨派之爭,美國是用破壞和殺人的方法幫助一派殺一派。使教派仇殺表面化多樣化,無序化,永久化,以前是高壓下的和平,現在是無政府下的仇殺,使殺人成為自由。是美國使和平變成戰爭。美國用部分人的人權換走雙方的生命權。美國視人權為命。薩再統治二十年死了,美國送的教派仇殺不知多少年,只等薩2出現用新的戰爭爭取和平。何止百年。


手機用戶51860108538

大奇兄出山了!,

薩達姆就是一位好鬥,狂熱,頑強,野心勃勃地統治伊拉克整整二十四年,可以說是個獨裁者。他得隴望蜀地想成為薩拉丁,並統一整個中東,然後自然形成整個阿拉伯世界領袖。由於他始終按照自己心路歷程,來實現自己夢想。他自然對國內民眾採取血腥的清洗和殘酷的鎮壓。

薩達姆曾自豪地說:我的拳頭比舌頭更有用!確實,他很成功地應用鐵腕控制住整個伊拉克,利用手中鐵拳,自然而然地被塑造成一個神!全國到處懸掛薩達姆畫像!

由其令人可怕的是他念念不忘,自認為自己具有皇家血統。由其在翻新歷史文化古蹟中,嚴令在磚頭中刻上薩達姆的名字。以形成一種`天賦神權'的薩拉丁神。


大奇兄

這個問題是美國英國法國為了推翻反美進步的伊拉克薩達姆,製造的口實。和侵略利比亞,敘利亞製造的藉口一模一樣。

現在提出和美國過去提出的藉口和問題一模一樣。

大家只要去看最近敘利亞化武擺拍的問題,就是美國和敘利亞反對派一起製造,然後美英法開始轟炸敘利亞。

真正的暴政是美國造。美國911死了3000人,可是美國殺害了300萬伊拉克人。

本題目有立場錯誤


馬源華

上世紀七十年代復興社會黨全面掌控伊拉克實權,應該說,相對於保守落後的伊斯蘭政教合一專制,這個黨是有其先進特色的,他給與婦女一定權利,努力引進先進技術發展經濟,這一點做的很不錯,伊拉克憑藉油氣資源,和現代化建設,很快成為中東新貴,但一黨制的弊端也很快顯現出來,內耗不斷最終薩達姆家族趁勢而起,掌控了伊拉克,以強人身份出現的薩達姆,必然要努力展示自己強硬的一面,於是我們看到了他對於庫爾德人的鎮壓,對於黨內老同志的打擊和殺戮,尤其對外,充當阿拉伯世界的代言人,打手,積極參與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同時又充當與伊朗火併的馬前卒,這一切既有地緣政治,又有大國博弈,薩達姆則是混的風生水起,左右逢源。

但窮兵黷武,最終導致的就是民困兵疲,經濟下滑,債主上門,最終老撒無路可退,趁著冷戰結束,世界焦點不在中東的時候,想大撈一筆,直接滅了昔日盟友加金主科威特,從而導致引火燒身,其後就是捱打被制裁鎮壓反對派堅持了將近二十年,弄得伊拉克民生凋敝,哀鴻遍野,直到整個薩達姆家族被團滅。

薩達姆的一意孤行讓伊拉克人民付出慘重代價,直到今天還在還債。同時人心離散,曾經是中東強國的伊拉克一蹶不振隨時有解體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