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在絕望中落底,在悲觀中誕生,在歡樂中拉擡,在瘋狂中消失

“股市在絕望中落底,在悲觀中誕生,在歡樂中拉抬,在瘋狂中消失。

”這是流傳於華爾街的一句名言,但很少有投資者理解記住這句名言。

不過巴菲特沒有忘記這句話,他也最終成為這句話的受益者。

股市在絕望中落底,在悲觀中誕生,在歡樂中拉抬,在瘋狂中消失

1968年的華爾街,股市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道瓊斯指數一路飆升,交易大廳人山人海,各種喜悅的歡呼聲不絕於耳,人們在傳遞一個又一個暴富信息的狂熱,同時又因這種狂熱而迷亂了心竅。

一時間華爾街彷彿遍地是黃金,很多人輕而易舉地成為百萬富翁。而就在此時,面對如此繁榮的股市,巴菲特卻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解散合夥企業,逐一清算投資人的全部資金。

股市在絕望中落底,在悲觀中誕生,在歡樂中拉抬,在瘋狂中消失

然而奇蹟往往就是在人們無法相信的時候發生。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華爾街股市的牛氣漸盡,指數幾度飄搖,此後,股市就一路下跌,噩夢一個接著一個,熊市延續長達幾年,無數人的發財夢全部破滅,損失慘重。而巴菲特由於及時解散合夥人企業,因此避免了重大損失。

股市在絕望中落底,在悲觀中誕生,在歡樂中拉抬,在瘋狂中消失

2007年的國內股市,跟當年的華爾街景象是不是出奇的相像呢,指數一路飆升,各板塊股票全線飄紅,出現明顯賺錢效應,接著引發全民炒股,大街和證券營業廳的股民一片歡樂聲,股市從歡樂到瘋狂,在當年10月份衝上了6000點大關。

當時很多股評家已經在鼓吹衝破萬點大關的美好願景,然而好景不長,此後,股市一路走低,加上全球金融風暴影響,牛市在瘋狂中消失,在暴跌中沉寂,讓很多股民損失慘重,時至今日,仍心有餘悸。

股市在絕望中落底,在悲觀中誕生,在歡樂中拉抬,在瘋狂中消失

2015年,提出了國家牛,政策牛,某報還刊登文章《4000點才是牛市的開始》。億眾炒股,加槓桿的加槓桿,融資的融資,融券的融券,街頭巷尾,甚至賣菜的都在談論股票,一派狂歡的景象,彷彿股市才是真正創造財富的地方。

然而突破5000點後,一路下挫,股市幾次熔斷,提前收市,絕大部分人虧損50%以上,私募機構倒閉無數,直到2018年4月,股市還在3000點徘徊。。。

股市在絕望中落底,在悲觀中誕生,在歡樂中拉抬,在瘋狂中消失

因此,學會逆向思維,結合市盈率規律,在別人貪婪甚至瘋狂時,應該及時退出市場,在別人恐懼甚至絕望時,大膽進入市場,就能做到像巴菲特一樣逆市而為,為投資股市尋得良機,賺錢最佳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