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自己是中产,实际上是幻觉!

中产?贫农?不着急,先放松一下,看个有意思的事。

先上一组养(辣)眼的图片,这是奥森公园2018年举办的光猪跑,给诸位开开眼。

你以为自己是中产,实际上是幻觉!

你以为自己是中产,实际上是幻觉!

你以为自己是中产,实际上是幻觉!

你以为自己是中产,实际上是幻觉!

你以为自己是中产,实际上是幻觉!

以上各位是不是想要笑死我,好继承我的蚂蚁花呗?

光猪跑是啥??就是猪光身子着跑。

不不,开个玩笑,是人光着身子跑,大概的标准是男士一件女士两件,总之怎么清凉怎么来,怎么招眼儿怎么来,怎么个性怎么来。

就好像小时候上学,一个班上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没事就45°角忧郁的眺望窗外,让我自惭形秽。我以为他们长大了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情怀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当我学会了45°角仰望天空,发现他们tm的竟然开始裸奔了!是张韶涵给你们的想象力插上了隐形的翅膀吗?!

为什么要搞这个?

热吗?不,那还是冬天。

健身吗?不,你看那几个胖子像健身的样子吗?

那tm的是为毛?有猫饼?他们是干嘛的?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中产。

你以为自己是中产,实际上是幻觉!

马斯洛需求理论说什么生理、安全、感情、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是国外的理论到了国内好像总是要变异一下才行,国内永远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上面来回纠结。

现在,终于有人跳过了尊重需求,直接奔自我实现去了。

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一二线城市,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有学历的四有青年,不,是中青年,不对,是中老年。

他们普遍是75/80后,年龄大概35岁以上,50岁以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心理需求的中产阶级出现了。

那到底什么标准算中产?

1

中产是有时间?有钱?有追求?还是其他的什么?

《福布斯》对天朝的中产定义是年入1-6万美刀,生活在城市里,年龄45岁以下。按照这个定义,我骄傲的宣布:帝都所有人,都是中产!可喜可贺!恭喜恭喜!

统计局说月入6000是中产,知乎说年入百万是中产,每月负5000的我,到底是个啥阶级,妇(负)产吗?

接着说帝都的中产。

在天朝的中产,全都逃不过一个神器,房子。

不管你是百万富翁(现在不算富翁)还是千万富翁还是上亿的富翁,比如王宝强,有钱了先买房。还有众多明星们,都要把房子作为资产的主要部分。不然怎么会突然上古诸神中突然多了一个炒房神,欧神呢。

而帝都的中产,那就厉害了。

国家近10多年来高速发展的红利,让一批在帝都生存的屌丝们,当年的屌丝们,借助这一波大节奏,被带的飞起。

随随便便在08年之前买房的人,就像三体中坐上了曲率飞船的程心一样,直接跃迁到另一个小宇宙。

而没有来得及上飞船的人,不管你的工资涨的速度多快,你也逃不过被房价降维打击的命运,分分钟告诉你什么叫要不起。

举个栗子:

A君,在奥森片区买的08年国奥村的房子,08年奥运会结束后的单价3万,120平,360万。10年后的今天,单价14万,1680万总价。

可以写本书,睡出来的千万富翁。

有意思的是,这种情况在帝都并不少见。在现在普遍一套房子500万起步的帝都,貌似人人都是中产,但实际情况呢?为什么说他们都还在生理和安全层面纠结?

房子占据了家庭资产的绝大部分,很多人都是唯一的住房,只有这一套刚住,家庭收入在刨除房贷车贷和家庭开销之后所剩无几。

手里有点小钱,百八十万既不够买套房又不敢拿去创业,炒个股还得担心被乐视套牢,被小燕子收割。

孩子和老人的开销在逐年递增,收入和职场天花板已经可见,身体机能却步入稳定下行阶段,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家庭抗风险能力过低,就剩俩字,焦虑。

私立学校了解一下?

课外补习班了解一下?

失业率上升了解一下?

老人看病费用了解一下?

中年人的高血压/颈椎病/抑郁症/腰椎病了解一下?

华为辞退45岁以上员工了解一下?

上千万24岁的应届生刚刚毕业,随随便便通宵加班第二天生龙活虎工资要求不高了解一下?

前乐视员工了解一下?

……

总之,不管是自己出了问题还是公司出了问题还是工作出了问题还是家人出了问题,只要有一个出了问题,最大的依仗就是卖房。

而走投无路的中产一旦卖房,那就真的走投无路了。以后再买回来?不存在的,买不起买不起。

2

万恶的资本主义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中产阶级的美好画面。

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在绿树成荫的草地上,你从家里的二层小洋房里出来,从独立车库里拿出一颗篮球,丢给自己的哈士奇(或者是萨摩耶也行),然后看着孩子和狗在自家的后花园里欢笑打闹,妻子在一层开放式厨房正在做着美味的甜点,还约好了朋友下午一起喝茶聊天。

周末还要开着大皮卡,拉着帐篷和一应物资去有山有水的地方野餐,没事海边冲个浪,抽空度个假什么的。

别做梦了,这是资本主义攻击我社会主义的糖衣炮弹,假的!这是阴谋!(羡慕脸)

而我们,实际上是这样的:

每天早上6点在闹钟中不情愿的醒来,赖上十分钟后起床,洗漱穿好衣服,随便吃口东西就急急忙忙的奔向地铁。在地铁过去两趟以后终于挤上去急匆匆到了公司,甲方一堆需要改的资料,上面又下来新的任务,月底要绩效考核了……

战斗般的一天过后,回到家老婆跟你商量孩子学习的事,老师说孩子最近学习成绩有点下降,准备给孩子报个英语培训班。

考虑孩子以后的发展,兴趣课也要开始上,钢琴、跆拳道、舞蹈、国学等等,暑假还组织了集体多国游,开拓孩子们的国际视野。

杂七杂八下来也就十万八万的吧。

不去?不去让别的家长怎么看咱们?咱们孩子还怎么和小伙伴一起愉快的玩耍?

攒钱,不存在的。

说到教育,帝都的升学率很高,没错,尤其是北大清华这种顶级学府,帝都户口有很大的优势。

但是,几乎所有的好学校都集中在海淀西城了。而房价,早就上了天了,20万一平的学区房了解下?

等到孩子准备上学了,你就会明白什么叫跨区打击。所以还要想办法换到学区房,虽然面积小,但是价格贵啊,为了孩子的将来,值!

至于老人,期望着能健健康康的活到80岁不生病,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让自己多赚钱吧。

所谓大部分帝都的中产,只能叫中屌。中年屌丝,守房奴。

上车的中屌们,虽然是个站票,但好歹也上车了。虽然看着旁边的坐票和隔壁八心八钻VIP包厢的人,有点不爽。但是看着车外还在拼命追的人,那感觉还是爽翻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田忌赛马了解一下?

但是最大的风险依旧在等着他们,因为这些都是伪中产,误食了自住房产高估值精神致幻剂,产生了一种自己是中产的幻觉。

3

真正的中产是怎样的?

而根据马克思同志对社会主义的定义,真正的中产阶级大概是这些人。

某个传统生产型的企业主,某个大饭店老板等掌握生产资料并雇佣其他无产者的。

科学家,二线小有名气的演员,知名教授专家,知名律师,某公知大V等个体价值非常高的。

某大企业持有一些股份,或者某中小企业创始人等与资本家合作或被施舍部分剩余价值的。

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就体现在物质满足、生活稳定、精神追求这三个方面。

物质满足

前提当然是要有房有车,还有一切基本的物质需要。没房子的无产阶级就不要想了,你有几百万存款也是个屌丝,北京房价了解一下?有房才算是站到中产的门口。

生活稳定

不只是家庭和谐,吃喝不愁。而是你最起码也得找到自己在现代社会的坐标,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稳定的不菲的收入和预期增长的空间,不会为油价上涨2毛钱还是下跌1毛5还点开关注一下。

还得拥有部分生产资料或者非薪金的额外收入,可持续产出,满足家庭所需还有盈余。

有N(大于3套)(自住1、孩子预留1、出租1)之外的房产用于抵抗通胀和应急,并保持家庭资产持续增值。

精神自求

诸如跑步、爬山、攀岩、自驾游、知识付费、健身等。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些人,一部分真正的中产已经开始追求更个性的生活方式。比如跑步,这是一种群体认同和与其他阶层隔离的方式。

屌丝们忙忙碌碌一周根本没心思去跑什么步,更不要说不穿衣服。而土豪根本不需要,不穿衣服的见多了,游艇上还有个盛宴需要开,这么忙哪有时间跑什么步。

在2018年,罗胖的个人跨年演讲(唱)会卖了5000万,提前预付20年,4万一张门票,预付18年,3.6万一张门票,是谁在买?

答案是中产们。一万多人听罗胖一个人嘚啵嘚啵好几个钟头,说的都是网络上可以获取的信息,为什么还这么心甘情愿?

不否认罗胖很有趣,把大家都知道的知识可以转化成更有意思的形式讲出来,这是个人魅力,IP打造的很成功,我还专门分析过他。

但是不讲他,咱们琢磨琢磨台下的一万多人到底奔什么来的?没别的,找圈子的认同感。至少在那几个小时,13亿土鳖皆醉看春晚,我们一万公知独醒听罗胖,就是这么与众不同!

包括自驾游,组织车队,组织各种花时间又花钱还累个臭死的运动。为的就是享受和别人不一样的生活状态,或者说叫追求个性人生。

还有逐渐兴起的半马(半程马拉松)全马、戈壁徒步等有氧或其他钱多人累但是非常高逼格的运动,让中产们趋之若鹜。

你以为自己是中产,实际上是幻觉!

你以为自己是中产,实际上是幻觉!

这才是真正的中产。他们已经暂时脱离了对金钱的焦虑,随之而来的是对精神层面的更高需求。

这群四五十岁的大哥大姐大叔大婶们,是各平台公知大V的高发群体,他们每天纠结的是该不该移民,该不该出轨,要不要离个婚?讲真,这个群体的离婚率真的很高。

这才是真·中产。

至于土豪的生活,不好意思,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或许是拿着金锄头锄地吧?或者是大金锅蒸馒头?还是每天在500平的床上起来,开车去卧室上厕所什么的。

4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不得不承认,从最初的下海投机倒把到后来的炒房买房,这些真·中产们确实每一步都走在普通人前面。虽然是享受了国家发展红利,有的在薅社会主义羊毛,但是也承担了普通人不敢承担的风险,只能咬牙说一句活该有钱。

至于普通人,能过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儿的小日子,这就是最大的福气。在这个不上不下的年纪,或许你已经经历过身边同龄人的离世,也被操蛋的生活狠狠蹂躏过,拼尽全力也只是为了让生活这趟车平稳开到终点。

最后应该说个名言啥的结尾,那就送上我喜欢的火影中一段话吧:

我啊,本来想随便当个忍者,随便赚点钱,然后和个不美也不丑的普通女人结婚,生么两个小孩,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么是男孩,等长女结婚,儿子也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就从忍者的岗位上退休,之后就过着每天下将棋或围棋的悠闲生活,然后比老婆早死,我就是想过这种生活。——奈良鹿丸

米宅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