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哈拉帕文化

古印度和古埃及、古巴比倫、古代中國並稱為古代四大文明古國。古代的印度人民在印度河流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印度河全長3200千米,河水豐沛,印度河沖積平原土地肥沃,適合農業生產,為古印度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古印度指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尼泊爾等南亞次大陸的國家合稱。中國在西漢時稱它為“身毒”,東漢時稱“天竺”,唐朝時才稱它為“印度”。

古印度哈拉帕文化

印度的遠古文明直到1922年才被印度考古學家發現。因為遺址最先在哈拉帕(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內)發現,所以古印度文明通稱為“哈拉帕文化”。由於發現的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因此又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帕文化”陸續發現了250多處遺址,分佈的區域十分廣大,東起今印度的北方邦,南達今印度的古吉拉特邦,西到今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北抵今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北部以哈拉帕為中心,南部以摩亨佐·達羅(今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內)為中心,東西約1550千米,南北約1100千米,面積超過古埃及和蘇美爾文明的總和。

哈拉帕文化存在的時間約在公元前2500~前1750年,大體上與我國文獻記載的夏朝(公元前21~前16世紀)同時。

古印度哈拉帕文化

一般認為,哈拉帕文明的創造者是印度的原始居民達羅毗荼人,但也有專家認為是從中亞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還有的認為是來自西亞的蘇美爾人。根據遺址中出土的人骨和各類人像分析,專家們發現當時印度河流域的居民有蒙古利亞人種、原始大洋洲人種和地中海人種等。由此可知,哈拉帕文明是幾個種族的人共同創造的文明。

從遺址的發掘來看,哈拉帕文明屬於青銅時代的城市文明,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兩座城市的面積和佈局很相似,其中摩亨佐·達羅保存得更完整。摩亨佐·達羅城佔地約85萬平方米,人口大概有3萬~4萬人,城市分為衛城和下城兩部分。衛城有護城河和城牆,城牆上建有塔樓,還有公共建築和大型糧倉。城中心有一個大水池,專家分析這可能與城中居民舉行宗教儀式有關。下城的街道成南北或東西走向,或平行排列,或直角交叉,建築物的牆角都砌成圓形。城中街道兩旁的房屋一般用燒製的紅磚砌成,排列非常整齊,分為居住區、商業區和手工業區,其中有住宅、店鋪、飯館等。從挖掘的墓葬來看,當時已經有了貧富分化。富人住在兩三層的樓房裡,庭院寬敞,甚至小孩子的玩具上都鑲著金銀珠寶。而窮人則住在低矮的簡陋小屋裡,只能使用由泥土和貝殼制的粗劣的生活用品。

古印度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明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的銅器和青銅器,如斧、鐮、鋸、刀、漁叉等,表明當時人們已經學會了冶煉金、銀、銅、青銅、鉛等金屬,但沒有發現鐵器。居民們以從事農業和畜牧業為生,農作物主要有大麥、小麥、棉花、椰棗等,牲畜主要有牛、羊、馬豬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