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说杨再兴带三百兵杀敌两千多,史实果真如此吗?

Adoptionist

杨再兴在

《宋史》中有专门的记载,《射雕英雄传》里的这段说法,应来自于《宋史》。大概是金庸老爷子对杨再兴的忠烈颇有感怀,所以安排杨铁心当他的后人。



《宋史》记载:

杨再兴,贼曹成将也。绍兴二年,岳飞破成,入莫邪关。第五将韩顺夫解鞍脱甲,以所虏妇人佐酒。再兴率众直入其营,官军却,杀顺夫,又杀飞弟

杨再兴本来是曹成的手下。这个曹成是谁呢?在南宋早期,他拥有一股自己的割据力量,主要活动在今天的广西、湖南一带。这些地方远离政治中心,朝廷势力有限。因此,曹成的野心逐渐膨胀,甚至敢进攻州府,杀害守牧。

于是宋高宗在绍兴二年,“命岳飛率馬友、李宏、韓京、吳錫等共討曹成諸盜。

岳飞不负所望,同年便大破曹成。但是这个过程有曲折,主要就是因为杨再兴。杨再兴在曹成手下很是卖力,趁着岳家军放松警惕发起突袭,杀掉将领韩顺夫,更要命的是,他还接着杀掉了岳飞的弟弟岳翻

曹成最终被击败,《宋史》记载:

成败,再兴走跃入涧,张宪欲杀之,再兴曰:“愿执我见岳公。”遂受缚。飞见再兴,奇其貌,释之,曰:“吾不汝杀,汝当以忠义报国。”再兴拜谢

杨再兴跳进山涧被俘,岳家军将领张宪本想杀掉他,但是杨再兴及时认怂,愿意为岳飞效力,岳飞也珍惜这个人才,所以把杀弟之仇搁在一边,招降了杨再兴。

杨再兴大概也知道岳飞对自己着实有恩,于是从此安心效力,屡立战功。尤其是在与伪齐的战争中“得僞齊所留馬萬匹,芻粟數十萬。”

马匹和粮草解决了岳家军的大问题。南宋原本缺马,骑兵力量较为薄弱,在与金人的战争中屡屡吃亏。伪齐留下的一万匹马可不是小数目,岳家军有了这些马匹,就可以大力发展骑兵。从这一点说,杨再兴也真是为岳家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绍兴十年,宋金爆发郾城之战。

《宋史》记载:

飞败金人于郾城,兀朮怒,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及韩常兵逼之。飞遣子当敌,鏖战数十合,敌不支。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朮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

《三朝北盟会编》卷204记载:

八日己酉,岳飞及金人兀术战于郾城县,败之。杨再兴单骑入虏阵,欲直擒兀术,不获,杀数十百人而还,身被数十枪。

可见,在这场大决战中,杨再兴依然一往无前,奋不顾身,直奔金军统帅完颜兀术而去,不惜身负重伤。至于他亲自杀敌多少呢?恐怕数十百人要比数百人更为可信。

紧接着,金军就开展了报复性进攻。

兀朮愤甚,倂力复来,顿兵十二万于临颍。再兴以三百骑遇敌于小商桥,骤与之战,杀二千余人,及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


杨再兴率领三百骑兵,与完颜兀术的大军相遇。尽管岳家军的骑兵战斗力很强,但是跟金军大军相比,实力对比悬殊,也难以全身而退,只能奋力向前。据记载,战果是也比较惊人的。遗憾的是,杨再兴阵亡,身上被射满了箭,箭镞就有两升之多。


考古军中马前卒

申明:对辱骂民族英雄岳飞和杨再兴的朋友以及各类“精日分子”,请绕道前行!谢谢!

金庸对杨再兴极为推崇,在两部作品中都提到杨再兴,一部是《射雕英雄传》,另一部是《笑傲江湖》!

能够在金庸两部或以上的作品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并不多,印象中除了岳飞,王彦章,杨再兴,也就没有了!可见金庸对这几个人物的格外推崇!



《射雕英雄传》第一回讲述“抗金名将”杨再兴的后代杨铁心和丘处机比武的场景,而他使用的就是“杨家枪法”正是杨再兴流传于世!

铁心在这杆枪上曾苦下幼功,深得祖传技艺。要知杨家枪非间小可,当年杨再兴凭一杆铁枪,率领三百宋兵在小商桥大战金兵四万,奋力杀死敌兵二千余名,刺杀万户长撒八孛堇、千户长、百户长一百余人,其时金兵箭来如画,他身上每中一只敌箭,随手折断箭干再战,最后马陷泥中,这才力战殉国。金兵焚烧他的尸身,竟烧出铁箭头二升有余。这一仗杀得金兵又敬又怕,杨家枪法威震中原。

而在《笑傲江湖》中提到杨再兴的庙,也是在岳不群提到岳飞的一个过程中!而金庸提到杨再兴是以“桃谷六仙”幽默诙谐的抬杠方式来展现!

只听五怪愈争愈烈,终于有一人道:“咱们进去瞧瞧,到底这庙供的是甚么臭菩萨。”五人一涌而进。一人大声叫了起来:“啊哈,你瞧,这里不明明写着‘杨公再兴之神’,这当然是杨再兴了。”说话的是桃枝仙。
桃干仙搔了搔头,说道:“这里写的是‘杨公再’,又不是‘杨再兴’。原来这个杨将军姓杨,名字叫公再。唔,杨公再,杨公再,好名字啊,好名字。”桃枝仙大怒,大声道:“这明明是杨再兴,你胡说八道,怎么叫做杨公再?”桃干仙道:“这里写的明明是‘杨公再’,可不是‘杨再兴’。”桃根仙道:“那么‘兴之神’三个字是甚么意思?’桃叶仙道:“兴,就是高兴,兴之神,是精神很高兴的意思。杨公再这姓杨的小子,死了有人供他,精神当然很高兴了。”桃干仙道:“很是,很是。”桃花仙道:“我说这里供的是杨七郎,果然不错,我桃花仙大有先见之明。”桃枝仙怒道:“是杨再兴,怎么是杨七郎了?”桃干仙也怒道:“是杨公再,又怎么是杨七郎了?”

说实话,岳飞和杨再兴都是抗金名将,更是保家卫国,抵抗外辱的英雄,王彦章武力过人,而且身上的忠义精神令后人敬仰!所以,金庸也是通过作品在表达对这类人物的缅怀和赞扬,华夏英雄众多,但需要这样的人物让后人挺起脊梁!




《射雕英雄传》中提到杨再兴领三百宋兵杀敌两千余名,这其实根据《宋史.杨再兴传》而来:

再兴以三百骑遇敌于小商桥,骤与之战,杀二千余人,及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

基本上上文小说中对杨再兴的描述完全是根据宋史而来,但作为权威的史书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而且杨再兴的作战能力相当的强,他个人最是英勇不过,在战场上每次都是身先帅人,英勇无敌,他从来不惧金兵,胆量国人,豪气冲天,面对金兵将领金兀术,他多次扬言要活抓,这是杨再兴最为真实的一面!而在岳飞大败金兀术“铁浮图”的“郾城大捷”中,杨再兴的表现更是勇猛:

《宋史.杨再兴传》记载::“飞败金人于郾城,兀术怒,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及韩常兵逼之。飞遣子云当敌,鏖战数十合,敌不支。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
《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八日己酉,岳飞及金人兀术战于郾城县,败之。杨再兴单骑入虏阵,欲直擒兀术,不获,杀数十百人而还,身被数十枪”。

这是杨再兴在“郾城之战”中的神勇表现,他身中数十枪而不下战场,竟然杀敌上百人,确实英勇无敌,都快赶上“七进七出”的常山张子龙了。

故而,

杨再兴的一人武力是让人恐惧的,而强将手下无弱兵,在岳飞和杨再兴的操练下,“岳家军”更是勇猛异常,无怪乎金军喊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口号!而在猛将杨再兴的带领下,这三百人绝对是顶级精兵,可能有“燕云十八骑”的风范,可能也有王彦章王铁枪的勇猛,在面对四万敌军时,他们视死如归,毫无惧意,直接杀敌2000余人,相当于一人杀敌七人,而杨再兴一人杀敌更是过百!

所以,我认为这段史实应该是符合历史的,毕竟杨再兴的战斗力明摆着!


杨再兴是一名真正的英雄,他跟随岳飞立下赫赫战功,最终“马革裹尸”,他英勇无敌的,在战场上杀气腾腾他就是敌军的噩梦,而把自己的生命都用在抗击金军的战斗中,他是老百姓心中的英雄!

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特别是当各个民族英雄无端被黑的情况下,更要唤醒年轻朋友的认知,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祖先曾经多么的英勇无畏,让他们知道曾经的历史是多么的辉煌!

而现在,很多“精日分子”的各种妖言惑众更是让每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朋友义愤填膺,我们需要有新一代更多人明白我们灿烂的过去,同时我们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历史在前进,但是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不会遗忘这些伟大的英雄,他们永垂不朽!



忠肝义胆岳老三

南宋建炎三年十一月,时任尚书右仆射的杜充不顾岳飞一再劝谏,放弃守备,使得金兀术顺利占领南京。

杜充亲自率数千人到金兀术马前下跪投降。唯有通判杨邦乂在衣服上以血写“宁做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宁死不降。

金兀术许诺只要他投降,便可官复原职。

杨邦乂淡然道:但求一死。

金兀术又以投降的南宋旧臣相劝。杨邦乂怒斥道:天子用尔等守卫城池,却遇敌不能抗,城破不敢死,尚有何面目前来见我!

金兀术仍不肯死心,亲自劝降,杨邦乂破口大骂。金兀术这才大怒,将其剖心而死。

这一年南宋军队节节败退,天子自己都在四处逃窜,而这个四十四岁的江西人还在用生命捍卫着内心的道义。

驻兵在南京附近的岳飞听闻了这悲壮的一幕。

三年后,岳飞在率部剿灭流寇时,部下活捉了一名年轻的勇将,那小将被缚后不慌不忙道:带我去见岳元帅。

岳飞见其相貌不凡,又知他身手了得,一问之下,那小将报出自己名号:杨再兴,正是那年在南京不屈而死的通判杨邦乂之子。

从此杨再兴成为岳家军中一名骁将,屡立战功。

又八年,金兀术再次会和龙虎大王、盖天大王等军进逼郾城,岳飞遣长子岳云迎战,并告诫他:不取胜,先斩汝头!岳云因此领骑兵直突敌阵,大战数十回合,金兵尸横遍野。

杨再兴远远望见金兀术,想起父仇,分外眼红,挺枪策马,单骑深入阵中,想要生擒杀父仇人。金兵慌忙来救,杨再兴见力不能及,奋力拼杀数十金兵,如入无人之境。

此战大破金兀术,岳飞料他将攻颍昌,又遣杨再兴等前往支援。

杨再兴领三百骑兵行至小商桥,突然遭遇金兵四万。他毫无惧色,指挥冲阵。金兵欺他人少,下令万箭齐发,一时箭矢如雨,宋军纷纷倒下。

杨再兴见敌众我寡,知道绝无生路,每中一箭,立刻折断箭杆再战杀敌,终于因伤重,战死当场。岳家军后来得到杨再兴遗体,火化后竟然遗留下箭镞有两升之多。

父子二人,十年间相继为国捐躯,惨死于同一仇人之手,堪称一门忠烈。

史书没有记载杨再兴的子孙,忠良无后这样的结局,令人难以接受,于是这样的遗憾在民间小说里得到了弥补。

《射雕英雄传》第一回合:(丘处机)笑道:“阁下使的果然是杨家枪法,刚才多多得罪,请教贵姓。”杨铁心惊魂未定,随口答道:“在下贱姓杨,草字铁心。”道人道:“杨再兴将军是阁下祖上么?”杨铁心道:“正是先祖。”

杨再兴战死到这一年,大约是60年左右的时间,算起来杨铁心应该是他的重孙辈,如此杨过则是杨再兴的第五代子孙。


东土大唐三俗和尚

杨再兴作为,岳飞的手下,是一员猛将,杨再兴也是抗金名将,其最后死得非常的惨,再与金国交战的时候,杨在新被30多只,箭矢射中了身躯而惨死。


杨再兴作为抗金名将,其实在对金作战的后期,已经没有多少人马,我认为带300兵杀2000多,虽然不一定是事实,也有可能是夸大的描写,但无疑他的英勇,和勇敢是得到了很大的赞颂的。


射雕英雄传当中,杨铁心就是杨再兴的子孙作为名家之后,杨铁心的武功就是家传的武功,他的枪法完全得益于杨再兴的祖传,所以向杨再兴这样的,英雄他们后面,所传下来的武功都是非常的实用和有价值,所以我们看,杨铁心在对待新兵的时候是非常的使用比郭靖的父亲郭啸天更加容易逃走


风铃儿8855

在《射雕英雄传》开篇第一回,酒店老板曲灵风对杨铁心说“你祖上杨再兴是绿林好汉,劫盗不义之事也曾干过”。



综合《宋史.杨再兴传》,杨再兴曾是流寇曹成的部下,后来被岳飞收服,弃恶从善,成了抗金先锋。

绍兴十年郾城大捷中,杨再兴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杀敌数百!后于临颍小商河突遇金军主力,杨再兴率领三百勇士死战不退,杀敌两千,包括万户侯撒八孛堇以及千户百人!

终因寡不敌众,杨再兴被乱箭射杀,壮烈牺牲,后焚化遗体,竞得箭簇两升之多。



历史上有此记载,到底有没有杀敌两千之多,恐怕没有人能说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杨再兴英勇善战,杀敌无数(杀敌数,多于自身牺牲数),最终战死沙场,这值得后人的铭记,光照汗青,至于杀死敌人的具体人数,则很难说清!


我是一个小书虫

历史上确实有记载。《宋史纪事本末》:

乌珠愤甚,合师十二万,次于临颖。杨再兴以三百骑遇之于小商桥,骤与之战,杀二千人,及万户撒八、千户百人。再兴死,获其尸,得箭镞二升。

这里的“乌珠”,就是有名的金兀术。

按记载,杨再兴带领三百人,在小商桥这个地方意外遇到了金军主力。在这场遭遇战中,宋军杀死了两千人,还有一个万户。杨再兴自己也战死了。后来宋军收敛了他的尸体,焚化之后,烧出了两升箭头。

(这里没写,但按《三朝北盟会编》,杨再兴的尸首是被焚化的。可能是因为客场作战,没有土葬条件。)

用三百人杀死两千人,乍一看确实匪夷所思。不过杨再兴带领的,很可能是前出的侦查部队,活动在宋军主力范围之外,所以才能和金兵突然遭遇上。

而这种部队,一般都是挑选出来的精兵,战斗力是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的。所以打出来这样的交换比,也算可以理解。何况杨再兴本身就是一员猛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