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快毕业的大学生,你认为考研到底有没有用?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带来的是学历的贬值。现在社会上就行这样一句话:“博士硕士化,硕士本科化,本科专科化。”博士点硕士点的增加,更多高校被教育部审批获得了招收研究生的资格,但软硬件的限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类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但是否真的研究生读了没有用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的区别,就知道读了到底有没有用了。

作为一名快毕业的大学生,你认为考研到底有没有用?

1、对专业的认知层次的区别

作为一名快毕业的大学生,你认为考研到底有没有用?

很多本科毕业和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能完全理解。专业知识不够熟悉,专业定位理解不清,专业应用较为缺乏。还记得当年参加研究生入学复试时,在我前面进去的同学被复试专家组要求介绍一下自己的专业。面对这种不是考核专业知识的专业问题,那哥们直接就懵了。其实,但是如果我被问到这个问题,我也是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的。不过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我对专业的理解更透彻了,现在的我面对这样的问题,肯定比之前好多了。

2、实践动手能力的区别

作为一名快毕业的大学生,你认为考研到底有没有用?

鉴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在本科教学阶段,实践教学还是很多同学在一起听一位老师授课的教学模式。并且,由于实验教学课时少,实验设备短缺,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学校里,很多同学根本就没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那么,我们大部分的本科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理论知识学习这样的教学基本情况,怎么能够满足企业对技术人员的需要呢?!

作为一名快毕业的大学生,你认为考研到底有没有用?

而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就不一样了。首先,每位导师指导学生数量较为,一般每年只有几位同学,导师如果愿意的话能够很多的指导学生。其次,研究生学习阶段,除了有些课程知识学习之外,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待着,对导师给自己定的研究方向,从查找资料、搜集文献、制定实验方案、购置实验工具、添置实验药品、实验表征、实验分析等都要自己独立完成,只有遇到难题时,才会和导师交流探讨。

3、人际关系圈质量不同

作为一名快毕业的大学生,你认为考研到底有没有用?

很多一般的本科学校,一个院系可能只有一两位教授,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也不是很多,且多是近几年新来的。而自己身边的同学也都和自己一样,很多也是同班的同学。

作为一名快毕业的大学生,你认为考研到底有没有用?

但是研究生学习阶段,教授很多,博士几乎遍地走。笔者所在的课题组,特聘教授有3未,985院校博士有6位。并且身边经常交往的同学有本科来自不同学校的,还有博士等。有时候因为科学研究的需要,还需要接触不同院系,不同学校的人员。所以说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人脉圈子的广度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

4、师生之间感情不同

作为一名快毕业的大学生,你认为考研到底有没有用?

本科生多是大班教学,一个班级少则三五十生,如果遇到大课的话,可能会是几百人在一起上课。并且老师很大可能要承担多个班级,甚至几门课程的教学。繁重的教学任务,让老师根本没有精力和学生交流。现在的本科教学阶段,几乎没有老师能够认清自己所授课班级的学生。

在研究生时期,大部分导师除了会给予学生学业指导之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并且,在导师和学生之间,有一种很传统的师徒感情。这样都是本科时不具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