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在东北的武器装备是哪里来的?

佛灯1

前苏联方面公布的资料是,一共向四野和前身东北野战军、东北民主联军提供有七十万步枪,一万两千挺机枪,四千多门各种炮以及六百辆坦克等,目前国内对这个数量没有全面、精确的统计,对这个数字的支持与反对都无从谈起。

苏联人提供的这些武器装备绝大多数是缴获日本关东军和伪满军队之手,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时,击毙日本关东军数量是八万三千人,被俘近六十万人;截止1945年,伪满洲军队的数量是十五万人,内含航空兵和高射炮兵等多种技术兵种。两个数字一加,可知关东军和伪满军的兵员数量在八九十万左右。

打响三大战役之第一大战役——辽沈战役前,四野的兵力达到了一百零三万,这个数量与关东军和伪满军的数量大致相同,从理论逻辑上看来,武器装备数量也应该比较接近。
除了这些武器装备,东北民主联军也以“捡洋落”这种苏联默许的方式,从民间零星搜集,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补充。

苏联支持、默许山东解放区等地的十几万大军从水陆两路进入东北,其控制的水路必经港口大连,更是数次坚拒国民党军队登陆,为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未来辽沈战场上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来现实

略提一些在回忆录与档案里头,关于解放战争时苏联援助东北的其中两个项目:一、经由满洲里运送的军事物资;二、军工生产。


一、经由满洲里运送的军事物资

东北抗联指挥周保中与苏联协商,如果发生内战,希望苏联能以武器装备支援中国共产党。东北局于1945年9月向苏方交涉苏联缴获的日本武器,请周保中起草电报、于保合发电联络,苏方同意拨给,东北局遂派肖劲光由满洲里过界去苏联押运。1946年4月下旬,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派肖劲光和王明贵到满洲里接受了一批大约可以武装30万军队的武器和装备,立即运用于四平战役。(《忠骨:抗联名将王明贵将军回忆录》页 313-314;《风雪松山客:于保合回忆录》页130)

在长春、四平等地的战役中,感受到我军武器装备不足,因此彭真于1946年5月中旬派肖劲光前往满洲里、段子俊前往绥芬河,与苏联接洽武器弹药等军事支援;另外唐天际也前往苏联谈判。杨至成于1946年7月时,陪同肖劲光前往满洲里,接收苏军运来的日军物资。(《辽沈决战中的通信兵》〈忆东北通信联络处初创时的工作〉页7-9;《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马歇尔使华与苏联对华政策〉页148;《杨至成将军》页300)

西满分局为了加强支援前线工作,于1946年冬在满洲里设立西满军区办事处,接管由苏联进口的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由贾石、常彦卿担任办事处正副处长。满洲里市工作委员会书记王子坚、市长刘复初协助组织运输任务,从苏联进口大量的武器、弹药、药品、布匹等,交换东北的农副产品,在满洲里口岸站铁路换装,支援了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以及1947年6月的四平战役等等。(《满洲里与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在满洲里的战斗历程〉页274-276;《满洲里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页1〈我军接管了满洲里车站〉;《刘复初与满洲里》第四章;《满洲里市志》页1020-1022、页1027-1028)

陈云于1946年11月派刘亚楼、叶季壮、张化东为全权代表,从绥芬河前往苏军远东司令部,谈判取回一部分苏军带走的日本关东军武器弹药、交通载具及军用物资;1947年1月商议以私人公司名义透过贸易方式交换,东北局因此成立东兴公司、苏方用秋林公司名义,双方都用满洲里和绥芬河两口岸作为交接地点。苏方运送50架日军飞机、各种炮1000余门、各种车辆1000余辆、步枪约30余万支、轻重机枪约3000挺,以装备东北野战军;武器弹药于夜间进口。张化东回忆陈云要求不得透露此事,使他当时无法向周桓、朱瑞直接说明。(《张化东回忆录》页82-90;《王首道回忆录》页494-496;《满洲里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页103〈东兴公司及其它〉)

李富春也派何长工向苏联代表卡瓦洛夫谈判一批存放在满洲里的日本关东军武器弹药,取得各种枪炮以及坦克。(《何长工回忆录》页427-428)


二、军工生产

东北军区军工生产于1947年9月以前由于搬迁机器、制造技术、原料设备等种种原因,以制造子弹、手榴弹、迫击炮弹为主,未制造步枪、机枪等枪械;成品的质量不尽理想,罗荣桓于1947年10月的会议发言“要首先解决质量问题。手榴弹打不响,迫击炮弹瞎炮,子弹不能打”。东北军工生产从1948年起初步走上轨道,经过该年5月的炮弹会议讨论,于下半年各地初步确定了炮弹规格。(《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第四册》页322〈东北军区军工部军工工作报告提纲〉;页370〈东北军区军工部三年半军工发展总结〉;《罗荣桓年谱》页509)

军工原料方面,曾缺少子弹发射药、手榴弹雷管材料、迫击炮弹引信弹簧钢丝、炸药、三酸、有色金属等等重要材料;1946年以后经由苏联和北朝鲜援助,解决了军工生产主要材料困难。(《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第四册》页271〈东北军区军工部关于当前军工生产情况及今后意见〉;《革命老根据地冶金军工史1928-1949》页154〈东北军区军工部军工生产三年来材料供应情况(抄件)〉)

大连的建新公司于1948年起,制造大量炮弹供给华东;当时大连仍由苏联驻军控制,苏联于1947年6月以后默许军工生产。建新公司在当地购买物资燃料、水陆交通运输与炮弹实射测试等等,主要由中共旅大地委与东北局和苏联协商解决。(《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第四册》页291〈大连军事工业报告〉;《辽宁军工史料选编第一辑》页10〈旅大地委关于建新公司军工生产的报告〉;党霞《合作与冲突:旅大地区苏联与中共关系考察(1945-1949)》页55-66)


泰宝646

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国民党急忙派出接受大员,都在内地趁机搜刮汉奸的财富,以及日本人留下的财富,我党却派了10万大军包括大批政工干部从陆路和海路向东北浩浩荡荡地进军。

甚至新四军第3师从苏北都往东北赶,基本上都是缺衣缺枪缺弹的队伍,不得不佩服党内高层的战略眼光,东北是天然粮仓,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得东北者得天下。

东野攻打锦州,集中500多门重炮猛轰国军阵地,守军司令范汉杰中将东躲西藏,本次城市攻坚战仅用了30个小时。

因没有重炮,徐总只好采取土工作业,挖地道炸城墙,整整费时72天,才把临汾城拿下,对照一下,东野打锦州,耗时一天多时间,可见武器的作用有多大。

东北野战军,也即1949年初,经整编后的第四野战军,其武器装备的来源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各地入关部队随身携带的轻型武器:但限于手枪、步枪、轻重机枪、小型迫击炮等装备,没有榴弹炮等大炮和战车等重型武器装备。

二:东野发动群众,在城乡各地收集来的枪炮和战车:10万大军到了东北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到城市和乡村,发动群众到处寻找枪支和大炮,到1947年2月,步枪、驳壳枪自不必说,负责筹建炮兵学校的朱瑞,共收集了大小火炮700多门,另外还有坦克及牵引车辆,这些火炮经过修理之后,成为东北野战军炮兵部队的基础。

三:东野总部从苏军那里要来一批枪炮:1947年夏季攻势后,随着战役规模越来越大,仅靠搜集的弹药是不够用了,东野总部给苏联最高领导人写了一封信,要求弹药支援,苏军从缴获的日军武器中拨了一部分给东野,装备了30个步兵团、2个山炮营。

四:东野建立自已的军工企业,自造枪炮和弹药:时任东北军工部长的韩振纪,在中朝苏三国交界的小城珲春,建起了军工厂,造了部队急需的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后又开办了多家兵工厂,东北军工生产了充足的弹药,为东北野战军进行大规模战役提供了物质保证。

五:战场上缴获对手的武器装备:战场上收缴武器装备,历来是我军装备的主要来源,解放战争时,老蒋就是运输大队长。

此外,我军刚进东北时,运用了一些外事手段,从苏军手中接受了几个日关东军的军火库,三八大盖、歪把子轻机枪还是搬出来不少。


国平军史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辽沈战役爆发前,东北野战军总兵力大约104万,拥有枪支38万,轻重机枪两万挺,大炮约3000多门。

抗战结束时,陕北中央一共向东北派遣了十几二十几万部队。当时的目的就是抢占东北。

在强占东北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时间就成了最致命的一个要素,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尽早赶到东北,派往东北的军队基本上都没有重武器。

它们自身携带的轻武器就是他们作战的基础。

第二个来源,就是通过各个渠道收缴的武器。

因为当时抗战刚刚结束,有一些武器散布在东北各地。缺少武器的东北野战军不得不到处去搜寻武器,结果还真找到了一些,但数量不会很大。

另一方面,当时东北有很多土匪,在土匪手中,各式的枪械都有。东北野战军派出不少军队,配合地方政府围剿土匪。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一部分的枪支弹药。

因为苏联红军的进攻比较迅速,日本人有部分军火库来不及处理,东北的战事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东北野战军派出大量的士兵,在当地老百姓的配合下,找到了一些军火库,得到了不少的枪支。

但仅仅拥有以上的武器,对付全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是远远不够的。

在东北战争爆发初期,东北野战军节节败退,一度被打退到松花江以北。如果战争继续打下去的话,就可能只有退到苏联去了。

然而仅仅半年之后,东北野战军就展开了猛烈的反击,迅速占领东北,除了城市之外的大部分乡村地区。

更是在一年之后,解放了东北全境。武器是军事战争中很重要的决定因素,东北野战军能够迅速打败国民党军队,肯定有其他的先进武器来源,那么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毫无疑问,来自于苏联的支持。

如果东北野战军彻底被打败,显然不符合苏联当时的国家利益。在苏联退出东北的时候,他们甚至把东北工厂的钢铁都拆走了,自然也不会把枪炮留给东北野战军。

当战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斯大林还是决定给东北野战军提供了大量的先进武器,又从日军手中缴获的,也有自己生产的。甚至栗裕在山东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东北野战军给他提供了大量的苏式装备,包括大炮。间接的可以说,这也是苏联的帮助。

因为抗战结束后,南京政府和苏联曾经签过协议,苏联政府不得向八路军武装提供武器。所以这件事情是秘密进行的,不公开的,因此很少人知道。


新知传习阁

林彪元帅一生只会打战,不会结交朋友,所以我们印象里的他向来都是独来独往的,而且对于部下,林彪向来都是有点威严的,所以长时间林彪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在东北的时候,四野人才,怪才居多,各个人才在开会之前总要寒暄一番,但是林彪一来就鸦雀无声,林彪给各个将军们讲述战术的精义。将军们对于林彪的信任和尊敬是与日俱增。

在四野,有两个人能和林彪谈得来,一个是罗荣桓,一个是刘亚楼。今天讲讲罗荣桓。

罗荣桓是毛主席一手培养出来的军事政治参谋天才,井冈山时期,罗荣桓就是后勤保障和政治工作的好手,毛主席在前线指挥大战,罗荣桓发展兵力和粮食。政治工作。

长征时期,林彪作为军团长,军事一把手,先后和好几任的政委闹情绪,毛主席把罗荣桓调任到红一军团,这才好转,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期间,林彪和罗荣桓都是配合无间的。林彪向来性子高傲,但是对于这个罗政委林彪是打心里佩服。

东北作战期间,林彪初期失败而北归,率领着7万大军,但是过了三个月,7万大军变为30万精锐,这就是罗荣桓的功劳,在48年辽沈战役前夕,东北野战军已经发展到了100万军队,罗荣桓功不可没,而且百万大军南下打锦州,多么大的后勤补给呢,罗荣桓一个人负了全责任。东北野战军入关后。毛主席让罗荣桓担任军委参谋长,林彪还老大不情愿呢。

罗荣桓从战争期间身体就不好,患有很严重的肾病,辽沈战役之后,罗荣桓几乎师累虚脱了,但是他只休息了几天就继续工作了。建国后,罗荣桓继续工作在63年左右逝世,林彪打破自己不出门的原则亲自为罗荣桓主持葬礼。这在林彪的一生中师绝无仅有的。

四野在东北初期是接受了苏联缴获的日本武器,之后自己办学校,办工厂,发展军工。


历史大家

中共在争取东北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苏军的帮助,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已公开的材料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苏军取得武器的时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1945年8月到11月。最先进入东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克林部从关东军最大的苏家屯军火库里运出了2万支步枪、1千挺轻重机枪、156门迫击炮、山炮和野炮,抗联的周保中在接受了长春大本营的军火库后,先后共运出了步枪5万多支、轻机枪2千多挺、重机枪8百余挺、掷弹筒5百余个、迫击炮20余门、山炮5门、弹药1200余万发。进驻锦州担任卫戍任务的周家美部在苏军的协助下,通过解除锦州伪满军队一个旅5000余人的武装,获得火炮28门、轻重机枪216挺、步枪3200余支、手枪150余支、炮弹100余箱、子弹500多万发、汽车20辆。另外,苏军还将缴获的日伪武器仓库中的大批武器弹药交给卫戍司令部,计有各种火炮50余门、轻重机枪480余挺、步枪1万支、手枪200余支、各种子弹500多万发。1945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说“枪接受了十二万支,还有些炮”。1945年11月29日,陈云、高岗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苏对我援助是秘密的,有限的,枪10万,炮3百”。从军队实力统计上看,1945年底,关内各解放区进入东北部队总数为107959人,拥有步枪39641支、轻机枪1139挺、重机枪105挺、掷弹筒59个、追击炮64门。1946年5月底退到北满时的实力统计为:人员324571人、长枪160881支、轻枪机4033挺、重机枪749挺、各种炮556门。半年内多出长枪12万多支、轻重机枪3500余挺、各种炮400多门,这期间战斗损耗多,缴获少,多出的部分应为苏军援助所得。


红叶72826616

客观为本,事实为准,说大实话,说出新意,不陈腔滥调,不落俗套。喜欢英威军事装备答题,点击右上方 +关注

我的答案就是,绝大部分是苏联援助的,小部分是通过其它方式得到的。

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不过,任何观点和看法,都要以事实为依据。



占领东北的苏联红军

在东北最大的事实是什么?那就是苏联红军,此时正在控制,占领东北。这是任何人在分析当时军事形势时,都不能忽略的最主要问题。

一、英国和美国乞求苏联出兵

为啥苏联红军会在东北?这是因为,1945年,苏联红军进军东北,打败了一百万日本关东军。



苏联红军打败日本关东军,缴获日军的军旗

为啥美国和英国军队不来东北打日军,就是因为怕,怕出现大规模人员损失。所以就去乞求苏联来打。

二、英美以巨大代价,与苏签订屈辱协议

英国和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苏联签订了屈辱的协议,以下为主要内容:

承认蒙古独立;中东铁路归苏联;大连为商港,旅顺为军港,由苏联租借。这些利益涉及中国,慑于英国和美国的逼迫,当时的中国当局无奈接受。

日本占领的千岛群岛,库页岛,归苏联。这样就产生了日本北方四岛被苏联占领问题,时至今日也没解决。因为这四个岛是否归属千岛群岛,双方有较大的争议。

朝鲜以38度线,由苏联红军和美国军队分别占领,这样的后果更严重,在5年后爆发了朝鲜战争。

三、苏联和当时中国当局再签条约,确定利益

苏联和英国,美国签完协议后,又和当时的中国当局签订了条约,再一次确定了涉及其在中国利益的问题。

四、苏联出兵东北,击败日军,占领东北

苏联得到了以上实质利益后,在1945年8月,也就是对德国战争完成后的3个月,派出重兵,向东北的日本一百万关东军发动进攻。并于2周内迅速击垮日军,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关东军向苏联红军投降

自此以后,东北由苏联红军完全占领。

五、八路军进军东北,得到苏联的支持

1945年下半年,八路军大规模部队出关,进军东北,组建了东北地区军队,也就是四野的前身。

八路军为啥能大规模进军东北?因为得到苏联的支持。为啥苏联支持八路军?因为追求的目标一致。


占领东北的苏联红军

要知道,当时的苏联,连续打败了德国,日本两大强国,其国力和军力如日中天,威震世界。没有苏联的同意,任何国家,任何军队都不敢进入东北。美国,英国同样恐惧,不敢派出军队进驻军东北。

六、苏联向八路军,及后来的四野援助武器装备

苏联对外军事援助,有一个优良的作风,就是不计代价,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只要有什么,就援助什么,不做任何保留,而且款式新,质量优。如在抗美援朝对中国,在中东战争对阿拉伯国家,在越南战争对越南,都是如此,其规模和数量远远超乎人们想象。

不过,在东北对四野的援助,苏联既讲原则性,也讲灵活性。一方面由于和当时的中国当局签订了条约,直接给苏联最好的武器装备,未免会落下口实。另一方面,针对当时四野的军事作战对象,也根本用不着这么好的武器装备。

于是,苏联就将缴获日军关东军的武器装备,大量援助四野。



苏联红军缴获日本关东军三八大盖步枪和机关枪

日军的武器装备,深受四野指战员的喜爱,如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使用较多,较受欢迎的就是日军三八大盖步枪,92步兵炮了。



日本军队的92式步兵炮,美军缴获后也爱用

后期苏联红军从东北撤军后,对四野的援助依然源源不断。还有一个大家不太了解的事实,日本军队在远东,除了东北关东军,还有一江之隔的朝鲜军,数量也相当庞大。



苏联红军缴获日军的武器装备,数量众多

在东北四野的大战打响之后,随着战局的发展,苏联还从将从日本朝鲜军缴获的武器装备,从朝鲜经由鸭绿江,图门江运到东北,援助四野。



苏联红军在日军投降后,清点缴获的武器装备

这样,四野对敌军,不仅有兵力优势,更有武器装备优势,无论在数量和性能方面,都远胜于敌军。


英威军事装备

四野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可以说这和四野的装备是离不开的。

日军70万关东军的装备几乎全部被四野缴获,加上东北军工体系以及苏联的援助,使得四野在短时间内便极大的提高了作战能力。

而且林彪将军在在锦州的时候,用的就是典型的苏联战术,集中500多门重炮,以集团化的模式进行步炮结合,步坦结合。四野能有如此战斗力,离不开林彪将军。

当年苏联进攻东北关东军,仅仅几天时间里就摧毁了日军的抵抗意志。而这时候八路军高层就开始了同苏联的接触,并且在日本投降后,派出了20万人的部队直接奔赴东北,其领帅就是林彪。这支部队也就是四野的前身,是四野战斗力的保证。在到达东北之后,这支部队不像国民党忙着收缴伪军日军武器,而是直接占领军工厂,并且接收苏军的占领区仓库。依靠苏军的支持,一共获得超过7000多门各种型号的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900多门重炮。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当时林彪占领了中朝边境附近的军工厂,都是日军遗留下来的,可以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炮弹和子弹,还有可以养活几百万大军的粮食。缴获了这些家产后,林彪还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苏军把关东军俘虏中,那些高素质的炮兵、坦克兵、空军教官留下来,目的就是让这些日军教会自己部队。为此还建立了空军学校、炮兵学校。

有了这些家底,林彪的阵地战能力有了用武之地,林彪在苏联养伤期间,见识了什么叫做火力,什么叫做现代化的阵地战。所以在火力运用和战术突击上,林彪要强于其他将领。何况当时苏军索性给了四野一个人情,那就是把苏军的一些重炮、榴弹炮留给了林彪,还帮助其升级了军工厂。



四野出关之后,连蒋介石都惊叹这是一支出关的猛虎,四野的整体作战水平,军事素养远远强于同期的其他部队。所以四野几乎都是阵地战的主角,攻坚战更是四野的拿手好戏,国民党的美械部队在四野面前都不值一提,毕竟有装备不会用是硬伤。国民党的军官几乎没有人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陆战,就如同日本关东军同苏军一样。苏军的作战模式已经领先日本,就算给关东军最好的装备,他们也发挥不出来。

喜欢历史的朋友拜托点击红色字关注,谢谢!


小司马迁论史

四野在东北的武器装备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然是他们自带的武器装备,这是基础。虽然这些武器都是轻武器,但经过抗战的缴获已完全不是红军时期和八路军时期的落后装备了,打运动战是完全可以应付的。

其次是日本遗留在东北的武器。关东军被苏军全歼后遗留了大量的武器,按老蒋和苏联签订了屈辱的卖国协定,东北是要完整的交给国军的。但是国军在抗战时期腿太快了,都跑到西北去了。日本投降后腿又太慢了,只顾得江南的接收和搜刮,对东北的重视不够。而毛主席高瞻远瞩,日本投降前就布局东北,苏军清缴关东军还没结束,随着苏军回国的抗联部队已经开始建立政权和党组织。山东河北的解放军也紧急派部队星夜兼程挺进东北。解放军先敌一步到达东北也就赢得了获取武器的先机。一方面四野先头部队开始做苏军的工作。一来关东军的武器苏军用不上,二来苏军撤军时间紧,只顾得拆运洗劫工厂的机器设备,也就把一批当做废铁运回国内的军火用交换的方式留给先期到达的又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四野部队了,但是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当年任四野参谋长的刘亚楼上将在1962年12月13日的一次讲话中澄清过这个问题。他说:“一般人总认为苏军留给了四野不少武器,这是误解。这个战史(指编写中的四野战史)既然是存档用的,可以把这个问题写清楚。当时不仅不给我们武器,还吃掉了我们不少部队。也可以写一下当时斯大林为了照顾与国民党的关系。还有个重要问题:当时我们曾向中央建议,以中央的名义向苏军要些武器。毛主席当即电示:中国革命主要靠中国自己的力量,禁止用中央的名义向他们要东西。这个电报,我亲自看过,要查一下。后来以四野的名义,用粮食和他们换了一些武器。”1947年6月25日,林彪以个人名义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强调指出:“目前缺的唯一条件就是武器,尤其是弹药(特别是炮弹)的不足。为此,我请求你给我们以武器弹药的帮助,将红军缴获的现存在远东的日本武器弹药交给我们,并希望还能将德国的武器弹药尽量拨给我们。”

不久,斯大林指示苏军从缴获的日军武器中拨了一部分给解放军。何长工回忆:1947年10月,他刚当上军工部长,李富春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当时中苏边境的满洲里存放着一大批武器,是苏军缴获日本关东军的,准备运回苏联去炼钢。这批武器对苏联来说是废铁,却是解放军极其需要的。何长工去与苏军谈判,开始谈不通,他以硬对硬,说:“关东军这批武器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为什么不给我们?你们不能拉走。我们用废钢铁对换,一吨换一吨。”卡瓦洛夫还是不答应。何长工急了,对他吼道:“你是个保守分子,没有一点国际主义。你如果不答应,我只好来抢,我推着你走在前面,看守武器的苏军开枪,先打死你。你硬要拉走,我就跟你拼命,我给斯大林打电话,告你的状,告你没有国际主义。”卡瓦洛夫看这个中国人不好欺负,态度软下来,终于同意移交这批武器。这批武器的数量,据林彪1947年12月28日给斯大林的信中说:“我们用你们给我们的那批武器装备了30个步兵团、2个山炮营。”后来林彪又提出要求而斯大林没有再答复。需要指出的是当年的朝鲜也向我军提供了较大规模的武器弹药和装备援助,分四批向四野运送了700车皮的援助,还向东北转运了近60万吨的各种物资。两国当年确实是真心的相互援助的。

另一方面四野和东北局全民动员搜寻关东军遗留隐藏而苏军没顾得上管的大批武器,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员和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兼东北炮校校长的朱瑞提出了"分散干部,搜集武器,发展部队,建立家业"的十六字方针,除派遣少部分干部到主力部队训练骨干外,其它师生全部分散到东起绥芬河,西至满洲里,南从长春,北到穆陵的广大地区收集武器。在朱瑞和炮校党委的组织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至1946年5月,共收集各种火炮700余门,炮弹50多万发,坦克12辆,汽车23辆,以及大量的零配件和各种器材,为建立东北炮兵奠定了物质基础。到1947年2月,朱瑞领导炮校共收集大小火炮700多门。其中加农榴弹炮49门、野炮97门、山炮108门、步兵炮141门、迫击炮约300门、高射炮(包括高射机关炮、飞机用机关炮)137门,另外还有坦克及牵引车65辆。这些火炮经过修理之后,成为东北野战军炮兵部队的基础。如果是国军先期到达,苏联缴获的武器就会交给国军了,他们是有协议的,关东军遗弃的大批武器我们也捞不到了。

第三就要归功于国军了。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称号“运输大队长”,这可不是浪得虚名的。美国帮忙抢运到东北的国军全是美式装备,而在四野顶住其先期进攻以后,这些武器装备就随着国军的败退和被奸而成为四野的了。美国不远万里送来的武器装备经运输大队长的抢运,及时的到达了四野的手中。第四,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在林彪多次向斯大林继续索要武器没有得到答复后一次次的教训表明,苏联的援助是靠不住的。要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因此,东北局决定大力加强军工生产体系的建设。李富春说:“过去靠日本留下的炮弹打,现在需要自己来造了。”1945年年底进军东北时,中共中央从延安和各解放区抽调了一批军工干部到东北去开展工作。他们在沈阳、鞍山、通化等城市收集了一些机器设备,中朝苏三国交界的小城珲春建立了东北的军工基地,先建起了机器厂、子弹厂、手榴弹厂、炼铁厂、装药厂和木材厂,这6个厂是东北解放区最早的军工基础。到了1947年,东北的军工生产已初具规模,部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弹药补充。罗荣桓政委亲自抓军工生产工作。1947年8月,东北局任命黄克诚为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总管后勤的供应、军工和军需工作。1947年9月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东北军工会议,会上任命何长工为军工部部长,伍修权为政委。韩振纪、王逢源为副部长。东北军工生产告别了分散和小规模经营状态,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1947年的生产情况:每月生产5万颗手榴弹,迫击炮弹全年完成10万发;利用旧子弹壳复装子弹,完成500万发;生产掷弹筒弹10万发,打下了炼钢和化学厂生产的基础。
为了完成1948年军工生产任务,东北局从财政上拨款180万东北币,折合粮食9万吨,再抽调一批干部加强军工部门。在哈尔滨召开的这次重要的军工会议,将东北的军工生产统一组织起来,形成了有领导、有计划的联合生产部门。在有军工厂的地方设立办事处,直属军工部领导。当时在珲春、兴山、鸡西、东安、齐齐哈尔、牡丹江、吉林、哈尔滨和大连设了9个办事处。
东北军工生产了充足的弹药,为东北野战军进行大规模战役提供了物质保证。所以东北最先进行战略决战,歼灭国民党重兵集团,解放东北全境,但是北满生产的弹药由于路途遥远,还不能满足关内解放军的作战需求。中央军委作出了在大连建设军工生产基地的决策。
北满和大连军工体系的建立,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解放军的火炮有了充足的弹药,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在1948年年底的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炮火发挥了巨大威力。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又接管了沈阳的几个大兵工厂和弹药仓库,获得大批军火,生产能力大为增强。随着东北的解放和铁路线的贯通,满载物资和弹药的火车昼夜不停地运往关内,这时候的东北就不只是供应四野的武器了而是成为了全军的武器弹药供应基地。淮海战役500万山东老乡小车推的武器都是东北经海路运到山东的。

李世鹏15

第四野战军的武器主要是在苏联的支持下获得的,而还有一部分则是由于自己的作战能力强盛而从敌军缴获的。在东北的时候,最早是由苏联提供,而最后在解放战争的时候,辽沈战役之中,缴获了大量的美式装备,而这些美式装备,都是由国民党的军队失败之后缴获的。所以,第四野战军的军事装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为优秀的装备之一。

在解放战争过程中,要分各个地方的战略能力和各个地方国民党军的军事装备如何分配而定。在当时的情况下,军事装备最好的第一就是辽沈战役中的军备装是最装备较好的,之后,最好的是在淮海战役里面,更是国民党军的主力王牌部队,所以这个地方的军事装备更是优秀的,而且都是美国式的军事装备,都是世界领先的军事装备。所以实际上第三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中的一步,是军事装备最好的,因为这些地方的军事装备大多数都是在淮海战役之中获得的。

相比于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装备最差的当然就要数第一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的一部 ,装备是最为落后的,因为在西北和西南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和主要军事力量,所以蒋介石在配备这些武器的时候,都没有发给这些地方武器的设置,所以这些地方的武装力量动用的都是以前的老式的装备力量,所以是非常落后的,由于没有配备有先进的装备力量,最终缴获的都是较为落后的武器。

所以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的军事装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为先进和最为完善的。第一站天后,第二野战军的大部分都是非常落后的装备也是非常不完善的装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