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是哪幾個歷史名人的故居?


讀者還有什麼知道的安徽冷知識,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與其他讀者溝通交流。

安徽城史,從另一個角度瞭解安徽城市的前世今生,更多精彩,關注安徽城史。


安徽城史

合肥的名人故居

合肥,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的省會,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古城,秦代時設置合肥縣,隋唐至明清時,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

境內名勝古蹟眾多,如包公祠、李鴻章故居、吳王遺蹤等,誕生了周瑜、包拯、李鴻章、劉銘傳等一批歷史名人故居。

包公祠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肅祠”,以前叫“包孝肅公墓園”,是祭祀包拯的專祠。“孝肅”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後賜給他的諡號。

據合肥史志記載,包公祠始建於1066年,也就是包公逝世後的第四年。太平天國時期,包公祠毀於戰火。現存的包公祠為清光緒八年(1882年)由李鴻章捐款修建。1961年,包公祠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合肥市包河區蕪湖路72號

李鴻章故居

李鴻章,晚清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肥東人,世人多稱“李中堂”,因排行二,故民間又稱“李二先生”。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

李鴻章是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其一生中參與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李鴻章故居位於合肥市繁華的淮河路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區民居建築。故居中精美的木頭雕花十分精美,各廳堂中關於李鴻章的展覽,令人對其譭譽參半的人生唏噓感嘆。

劉銘傳故居

劉銘傳,清朝名臣,淮軍將領,臺灣省首任巡撫,洋務派骨幹之一。 字省三,自號大潛山人,因排行第六、兒時患過天花,臉上有麻點,人稱劉六麻子,安徽合肥(今肥西大潛山麓)人。

劉銘傳故居也稱為劉銘傳舊居、劉老圩、肥西縣劉銘傳舊居紀念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紫蓬山區最高峰大潛山北麓。劉銘傳故居佔地約7萬平米,始建於1868年,是一處被兩道城牆和兩道護城河包圍起來的江淮莊園建築。

2004年,被選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9月24日,正式對外開放。

孫立人故居

孫立人,(中華民國將領、抗戰名將),字撫民,號仲能,漢族,安徽省舒城縣三河(今屬安徽合肥肥西縣)人,生於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先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

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第一次緬戰時任38師師長,在孟關傑布山隘間戰役斃敵2000餘,孟拱河谷戰役擊斃日軍12000餘 ,第二次入緬作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攻克八莫、南坎、老龍山、南巴卡、新維、臘戍、喬美等地,共擊斃日軍3萬3千餘[2] ,是抗戰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美稱。

孫立人故居位於三河古南街八扇巷。一九九一年被洪水沖毀。現在的孫立人故居是三河鎮人民為其按原樣重建的。以徽式建築為主,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左右。展示以孫立人生前所使用過的東西以及與其相關的物品為主。

楊振寧舊居

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楊振寧舊居坐落於水鄉古鎮三河古南街上,是一座始建於明清時期的民間宅院,重新修葺的楊振寧舊居,是一座典型的磚木結構的明清風格宅院,粉牆黛瓦,雕樑畫棟,飛簷翹角。是國內的唯一舊居地。

其他就不一一列舉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