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外用方,輕鬆搞定外陰搔癢

三種外用方,輕鬆搞定外陰搔癢

一、燻洗療法

1.適應證

適用於實證和虛證外陰瘙癢者。

2.操作方法

實證外洗方:苦參30g,蛇床子20g,百部20g,川椒15g,明礬15g,黃柏10g,連翹10g,土茯苓10g。

虛證外洗方:淫羊藿15g,赤芍12g,蛇床子15g,鹿銜草15g,何首烏15g,金銀花30g,當歸15g,百部15g,蟬蛻15g。

臨床上也常用燻洗驗方:一枝黃花30g,艾葉15g,澤漆15g,白鮮皮15g,苦參15g,花椒10g,雞血藤30g,仙靈脾30g,土荊皮30g,野菊花30g,冰片1g(後下)。

臨證運用上述諸方,經辨證選擇其中之一,煎取湯液1000~2000mL,趁熱置於盆器內,患者先坐於盆器上燻蒸,藥液蒸汽不可過燙,待藥液溫度降到37~40℃時,坐浸於藥液中,每次10~15分鐘,每日2次,7天為1個療程。坐浴後一般不需再用清水淋洗,用清潔毛巾擦乾外陰即可。

3.療法特點

該法藉助熱力和藥力的綜合作用作用於肌膚,使皮膚毛孔開放,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強藥物吸收。

4.注意事項

(1) 凡陰道出血或患處潰爛出血、月經期禁用,妊娠期慎用。

(2) 忌辛辣及含糖分高的食物。

(4) 燻蒸過程中防止局部皮膚燙傷;用藥後觀察局部皮膚,有無丘疹、奇癢或局部腫脹等過敏現象,一旦出現即停止用藥,並將藥物擦拭乾淨或清洗,遵醫囑內服或外用抗過敏藥物。

(5) 室溫要適宜,身體暴露部位應注意保暖。

二、納藥療法

1.適應證

適用於肝經溼熱和肝腎陰虛之外陰瘙癢。

2.操作方法

(1) 實證、虛證均可選保婦康栓,配方來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年版《中醫婦科學》。外陰或陰道清潔處理後,將栓劑置入陰道後穹窿,每晚1粒,7天為1個療程。

(2) 自擬加減苦參湯,主要成分:蛇床子、淫羊藿、刺蒺藜、地膚子、白鮮皮各50g,生地黃、仙茅、苦參各30g,隨症加減。

將上方藥物放入砂鍋內,加水煎煮20分鐘,藥液煎至2000mL左右,留取50mL備用,其餘倒入盆中,坐浴15~20分鐘。1天1次,7天為1個療程。坐浴後,用消毒棉球做成栓狀,棉栓大小以衛生棉大小為宜,棉栓用線拴好,蘸取留下的備用液,睡前納入陰道,次日晨起取出,連用7天。

3.注意事項

(1) 自煎外用藥水,必須煮沸20分鐘以上。

(3) 盆腔炎急性期時,暫不陰道納藥。

(4) 新產後宜慎用陰道納藥法,妊娠期注意用藥禁忌,未婚女性、幼兒一般不用。

(6) 臨床上應用保婦康栓劑時,發現個別發熱病例停藥後症狀自行消失,過敏體質者慎用;如遇天熱,栓劑易變軟,可在用藥前將藥放入冰箱冷凍5分鐘。

三、沖洗療法

1.適應證

陰癢,白帶量多者。

2.操作方法

藥用自擬方藥:蛇床子20g,苦參20g,黃連6g,黃柏15g,紫草9g,川椒6g,土茯苓10g,生百部10g,艾葉6g。水煎濃縮至lOOmL。用陰道沖洗器將藥液送至陰道深部沖洗陰道,每次可沖洗2遍,每天1次,3天為1個療程。也可由醫生用窺陰器擴張陰道後沖洗。

3.注意事項

(1) 月經期、妊娠期、未婚者禁用。

(2) 盆腔有炎症者禁用。

(3) 雖是實證,但帶下不多者慎用。

(4) )注意沖洗陰道次數,中病即止,不可過用,避免陰道菌群失調。

4.療法特點

該法可使藥物直達病所,清除陰道內積存的穢液,清潔陰道,起到清熱利溼、解毒消腫及殺蟲、止癢、止帶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