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精彩故事」達縣十八怪(上)

“達縣十八怪”不是本地人總結出的,而是重慶知青的創作。1968年及以後的幾年裡,大批的重慶知青來到當時的達縣地區各地農村插隊落戶。和重慶相比較,達縣這個小城的種種現狀讓他們感到新奇古怪,最終被歸納為“達縣十八怪”。

「達州精彩故事」達縣十八怪(上)

我是重慶人,愛和重慶知青聊天,得知了這個“十八怪”的部分內容。今天再回首看這“十八怪”,在瞭解當時達縣城市建設諸方面落後狀況的同時,也讓我們對現在達州城市發展建設的巨大變化,倍感唏噓和驕傲。

「達州精彩故事」達縣十八怪(上)

(老西門 現在的都市花園)李學餘/攝

老地委的房子“裡啊”起蓋

遇到個難題了,方言裡的這個字在漢字中找不到相同讀音的字寫出來。如果把“裡啊”兩個字快速連讀,就是這個字的讀音,所以我就只好寫為“裡啊”了。“嗲”字的普通話讀音是“Dia”,而在四川話裡讀“Lia”,例如:林志玲說話“嗲聲嗲氣”的。用四川話讀“嗲”字的入聲,就是“裡啊”這個字的讀音了。在四川方言裡,這個字是“歪斜”、“不端正”的意思。

現在的通川區政府所在地,以前是達縣地委的駐地,文革中成了當時的權力機構“地革委”的駐地。在這個院落的西北角,有一棟樓,是地農委蓋的。一般樓房的牆角處,都是呈90度的直角,而這棟樓有一方的牆角,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地界,蓋成了一個大約135度的鈍角。這樣,從空中俯看這棟樓,就不是一個長方體,而是五角形了。地革委的“知青辦”曾經在這棟樓裡面辦公,重慶知青看到辦公室的怪異形狀,稱為:地革委的房子“裡啊”起蓋。

「達州精彩故事」達縣十八怪(上)

(塔沱和原達師專)肖光泉/攝

“大糞要錢買”

幾十年前在重慶、上海這樣的城市裡,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個盛裝糞便的容器。在重慶是陶製的,叫“尿罐”;在上海,則是木頭做的,叫“馬桶”。這個東西,其上有蓋,平時被置於家中角落處,用一個布簾子遮住,家人內急時,就去布簾後面解決,不用出門上公廁了。每天清晨和黃昏,有專門的收糞人,拉著糞車沿街收集。他手持一個學校用的上課鈴鐺,走一段路就停車搖鈴,各家各戶就都把馬桶提出來,倒入車中,然後在路邊用水涮洗乾淨。而這樣的收運糞便的服務,和清運垃圾的服務一樣,是要向居民收費的,也就是說,是花錢請人收。

到達縣後,重慶知青發現怪事了:家有糞便,不但不用花錢請人運,反而是待價而沽,有人找上門來花錢收。

因為那時的農業,基本上不用化肥,都是使用自然肥,而人糞便就是自然肥裡的“戰鬥機”。城市裡人口多,就成為附近農村收集自然肥的重要來源。大城市的城市範圍廣,為了市容整潔是不許農民直接進城收集的,遂形成了中間環節,要向居民收費。而達縣城小,農民都是直接進城走街串巷地直接收集,為了爭奪肥源,就得花錢買了。

為此,達城居民家家戶戶都有個小廁所,賣咁水和糞便是家庭主婦們私房錢的主要財源。當積存到一定量時,聽到街頭有人喊:“收糞啦!”就去喊進屋來,現場按質論價賣掉。一般市價,一挑能賣一毛五分錢。而機關單位工廠學校的公共廁所旁邊的糞坑,也都是有蓋加鎖的,多是按年論價包給了生產隊,這個收入一般由伙食團管理,和賣咁水的錢一起,作為年末免費團年飯的經費來源。

上圖是停在紅旗大橋下的糞船,他們來自達城下游的河市、申家等地。在河水中洗桶的就是在城裡沿街吆喝的收糞人,他們常住在城邊,每收滿一挑就送到河邊的船上。他們每天的工分是按收集的挑數計量,比做農活高得多;同時在收糞時如果會砍價,還能落點小錢,晚上的文娛生活也比農村豐富。所以,在生產隊裡,這個活路還是個“肥缺”,要點背景才爭得到的。

「達州精彩故事」達縣十八怪(上)

(南門碼頭)肖光泉/攝

“牛屎滿街擺”

當時的達縣雖然已經有了44隊、45隊兩個汽車隊,但縣內的貨物運輸有很大一部分還是由牛拉車承擔。達縣運輸一社位於老車壩現在的工行位置,運輸二社位於鳳翎關,他們有兩種牛拉車。一種是單牛拉的,硬膠輪,可以拉1000斤左右;另一種是三頭牛拉的,汽車輪胎,能拉一噸半的貨。城邊的通川路、朝陽路、來鳳路是這兩個社的牛拉車必經之路,這幾條路的路面上就經常有拉車黃牛邊走邊排洩留下的小便痕跡和大攤牛糞。雖然也有人清掃路面,但每天只在早晨打掃一次,之後出現的牛糞就要等第二天才清掃了。這幾條路上經常沿街擺著攤攤牛屎,讓重慶來的知青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我有個朋友,原來在地委統戰部工作,1957年被整成“右派分子”,貶到鐵山林場去勞動改造,具體工作就是趕牛拉車。那是一輛單牛車,每天早飯後,他套上牛車,裝上要運往城裡的各種雜物,就趕牛上路了,有要進城的林場職工,也來搭車。進城是下坡路,可以坐在車上,晃晃悠悠的聊天觀景。下午,在城內的辦事處裝上要運回林場的各種生活用品等,再往回走,因為是上坡路,就辛苦些了,遇到貨物重時,還要幫牛拉車,也因為上坡路走得慢,基本上沒有搭車人。雖然在林場和城裡的辦事處,他不能亂說亂動,但在回來的路上,自由度就比較大了,有時,還找機會和老婆孩子在途中的某處團聚一下。多年來,他成了林場裡唯一能每天進城的人,不少人悄悄託他在城裡買東西辦事情,因此,他在林場裡的人緣還很不錯。當了20年的右派,就趕了20年的車,身體上沒有吃到多大的虧。

「達州精彩故事」達縣十八怪(上)

(門診部)唐富雄/攝

“黃牛穿草鞋”

為了保護拉車黃牛的蹄腳,它們和馬一樣是要釘鐵蹄掌的。現在的華夏賓館門口的位置,就是一處釘掌地,重慶知青還給釘掌師傅取了個“雅號”:劉科長(諧音:牛磕掌)。除了釘掌,有時還要給牛穿一種特別編織的草鞋,也是用穀草編成,但“腳”形是圓形的,四邊有四條草辮,用以將草鞋系在牛腳杆上。當時的公路多數是粘土碎石路面,如果不給牛釘掌,會將牛的蹄爪磨破。但進城後的瀝青或水泥這樣的硬化路面上,牛的鐵蹄掌和地面的摩擦力又太小了,牛使不上力,拉不動車,還可能因為鐵掌打滑失腳跪地,對牛造成傷害。這個時候,為了增加摩擦力,就得給牛穿上草鞋了。這種草鞋也不耐穿,容易穿爛,爛了就從牛腳上解下來,隨手扔在路上,和牛糞相映爭“灰”了。

「達州精彩故事」達縣十八怪(上)

(人民公園)王騰壽/攝

「達州精彩故事」達縣十八怪(上)

(海棠灣)唐富雄/攝

“東西關倒賣”

重慶很多商家和飯店,是敞開式的門臉,讓街道上的行人,能夠看到店內的各種商品佈置。重慶知青在達縣看到的商店飯館,不管內堂有多大,都是一個狹窄的雙開門甚至單開門的門臉,感到奇怪,稱之為“關倒賣”,不敞亮的意思。確實,無論是位於老車壩的國營一食堂(現海逸電影城售票處),還是位於大西街口對面的一品香餐廳(現郵政營業廳),都是達城有名的飯館,內堂都有近二十張桌子,而門臉寬不到三米。這種差異,既有經營觀念的不同,也有制門技術的因素:重慶的敞開式門臉,可以裝鐵製的伸縮門,安全方便;達縣沒有生產這種門的廠家,去重慶定製則成本很高,就只好做個雙開木門的門臉,打烊時方便關門落鎖。當時位於大東街口的八方聯營社百貨店,是少數敞開式門臉的商店,開門時,要把一塊塊高約兩米、寬約20釐米的門板從門槽裡抽卸下來,按編號順序碼放一邊;晚上打烊時又要把這幾十塊門板按編號順序上到門槽裡去,整個過程耗時近10分鐘,真的是很麻煩。後來,達縣也有商店的門臉開得寬了些,但也是幾扇雙開門的組合,中間有幾根礙事的門枋。這個問題的根本解決是在改革開放後,位於南城梧桐梁的達縣機械二廠從外地引進生產了捲簾門,夠寬、夠方便、夠安全,敞開式的門臉就沒有技術阻礙了。因為有不少的商店改換門臉安裝捲簾門,達縣機械二廠生意興隆,賺了個盆滿缽滿,從頻臨破產的狀態變為了本地的明星企業。

「達州精彩故事」達縣十八怪(上)

(沙磚廠 現在是快速通道)

“公共汽車跑郊外”

達城範圍小,由城裡頭去長途汽車站(現雙獅商場)就算遠的了,走路也不到15分鐘,何需坐公交。45隊的客車,長途線路是重慶、萬縣、南充和區內各縣(到南江得在巴中住一晚轉車),縣內短途線路是幾個主要的區鄉,沒有城內的公交車線路。 “柏油馬路扯脫鞋”

老車壩附近有幾段公路鋪了柏油路面了,但每到酷暑時節,在大太陽暴曬之下,原來硬梆梆的柏油馬路就軟化且富有粘性了。人們這個時候又多是穿的塑料涼鞋,鞋絆很淺,鞋底被軟化的柏油拉住,鞋就被扯脫了。軟化的柏油路面在汽車的碾壓下,會被“擠”向路邊,氣溫下降固化後,形成一道道的硬“坎”。(未完待續)

「達州精彩故事」達縣十八怪(上)

(文家梁)李學餘/攝

□汪繼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