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關於買房、炒股和投P2P的幾點思考

跟朋友聚會,聊到了怎麼湊首付,怎麼做高貸,怎麼加槓桿買一套房子先上車,後面回老家再賣掉。

但是呢,可能我這朋友在幾年前的想法還是好的。現在呢,忽略了上面一直傳遞的一個重要信息——金融去槓桿。

上面大領導發話了,今年的三大攻堅任務中,最重要的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啥意思呢?市場流動性一定是不足的,央行一定是不放水的,房地產大概率是沒投資空間的。

1. 什麼叫「去槓桿」

舉個例子:你手上有100萬,買一個300萬的房子,找銀行貸了200萬。這200萬,金融裡面就把它叫做加槓桿。

說簡單點,就是你借錢負債,就是加槓桿;還錢還債,就是去槓桿。

換個角度,如果你還不上錢,銀行的這筆負債就變成了壞賬,自動消滅了,這也叫去槓桿。這種去槓桿就叫被動去槓桿,聽起來就知道不是什麼好事。

據我所知,歷史上幾乎所有的經濟危機,都是很典型的被動去槓桿的過程。

過程大多是這樣子:欠的錢太多了,只能靠借新還舊,所謂的旁氏借貸來還。最後連旁氏的手法也借不到錢,連利息也還不上了,大家就不還了。債務違約,經濟被動去槓桿,市場崩潰。

2. 資金流動性不足

金融去槓桿,意味著市面上的錢少了,市面上的資金流動性就不足。如果流動性不足,會有啥後果呢?

答案很簡單,起碼炒房你就別參與了(剛需的除外,早買晚買你都要上車);股票也不能閉著眼睛亂買了(業績差的公司、炒概念的公司都別碰);銀行理財也要小心有沒有坑(銀行理財變成保險產品的新聞不少見)。

以前,政府加了很高的槓桿,企業加了很高的槓桿,但中國的老百姓沒有玩兒命借錢加槓桿的習慣啊,大概是因為窮怕了,窮人有錢了一般都存起來。

老百姓加槓桿用來幹啥?當然是買房子了。於是就出現了過去幾年的房價暴漲,進一步營造出這樣的預期:在中國,房子是永不跌價的資產。

對了,以前你總是感覺錢在貶值對不對,就是銀行存款跑不贏CPI那種感覺,你很難受對不對?感覺難受就對了!

來買房啊!來加槓桿啊!來為郭嘉接盤啊!然後金融去槓桿、房地產限購,鎖死流動性。

3. 有必要說說樓市

其實敏感的人都看得到,中國的樓市,從2016年10月新一輪調控至今,已經不再是一刀切了,而是「因地制宜」。

總體上來說,一二線城市繼續凍結樓市,外圍出現有限下跌;三四線城市如果有棚改的城市,繼續漲,沒有的就苦了,大概率下跌。

因此對於樓市,如果你非要買,那就再等等,等二線城市出現鬆動,但二線城市樓價下跌可能性不高;剛需的咱不討論了,不管在哪,你就買買買吧,否則未來丈母孃不把女兒嫁給你怎麼辦?

三四線,如果你有多餘房,不妨賣掉一兩套,否則也別參與了。未來三四線樓市沒流動性,賣不掉就爛手裡了。

4. 股市還能參與嗎

關於股市,易綱當了新行長,後面大概率會跟著美聯儲一起加息,所以之前週期股跌了不少。

如果加息靴子落地,接下來A股就是業績為王。有業績,有邏輯,你別怕;有邏輯,沒業績,趁好就收;沒邏輯,沒業績,那你還買個毛?

假如你能承受一定的風險,同時有耐心,那就繼續定投指數基金吧,沒事做做高拋低吸,沒必要一直拿著。這段時間大盤跌了不少,低位買進去,後面的收成不會差。

所以別看到因為外部因素,導致大盤下跌的時候就恐慌,回撤對定投指數基金的你,實際上是送錢。回撤+時間=錢,當然前提是你相信邏輯,能沉住氣,不急功近利。

現在大家還不知道貿易戰怎麼走,所以市場很緊張,膽小的哥們就別參與了。定投的哥們繼續,瞄準指數基金,買買買。

5. 性價比高的P2P

對於又沒耐心,又不想冒險,追求短平快,穩穩賺的哥們,還是買點定期固收產品吧,性價比最高的,還是P2P。

當然前面要加個定語:靠譜!

P2P門檻也低,1元、100元、500元起投。收益在固定收益類產品裡,算是優勝選手。

風險因平臺而異,穩健可靠的平臺,風險不高;你要是很作,非挑高返息的,踩雷並不意外。

門檻較低、中高收益、風險適中,流動性可控,這是左哥我投P2P的理由。

很多人覺得網貸風險高,其實P2P的風險高低,是跟著平臺走的。選對了平臺,能降低90%的風險。

金融的核心是風控,網貸的核心也是,資產端的優劣決定了平臺的風險。

只要平臺業務(資產)相對優質,投資人的錢能收回來,利差能覆蓋壞賬和運營成本,整個公司能持續賺錢,平臺就處於良性的正循環,風險就很低。

眼下關於買房、炒股和投P2P的幾點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