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级了,做题老是粗心马虎怎么办?

隽毅妈妈

一年级的孩子在做题时粗心马虎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有的孩子可能有其中一种和两种,有的孩子可能是“五毒俱全”。

1.读题不认真,读题的速度特别快,把题目中的主要条件和多余条件弄混淆。如果孩子所有错题都是因为读题太快导致家长就一定要帮助孩子,让他们慢下来。

2.在读题的过程当中,把一些数字看错,把一些汉字认错。这是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痛特别容易出现的情况。

3.主观意识上的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写作业的过程当中,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在做题时特别不积极,敷衍的态度能够毁所有。

4.和孩子的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建设好,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是六七月份出生,在班级是最小的那一批,和比他们大好几个月的孩子在一起,差距,会有很多。

5.孩子的惰性思维,老师讲过的题经过了变化,但是他们依然停留在这题我做过,这题老师讲过这题我会做,但是却没有认真读题当中的各种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

以上几种情况,不同的孩子可能马虎的点不一样,所以我一直在强调在小学低年级的阶段,任何孩子做作业时速度一定要慢下来,特别是在读题时要特别的仔细,特别的慢,当读懂了有准确的解答在快速的下笔完成。

如果孩子做不到这一点,再加上很多父母一直在催孩子快点完成,就很容易让孩子马马虎虎。所以可能从家长端的改变更重要,在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当中放慢速度,和孩子是这一题一题慢慢的读,慢慢的改很快就能改过来。


九斗学生心理

很多家长都喜欢说孩子粗心马虎,但从我在机构辅导一年级的经验来看,孩子的“粗心”是有着不同表现的——

第一种:知识点不扎实

这些知识点并不是说孩子不会,而是不熟练,有时记得有时不记得。家长在家考查时,可能发现孩子掌握了,可是等到考试时却又不会,多属于此。

我在考查孩子拼音时,这一点最明显,很多孩子对于拼读仍然是靠猜,ei、ie,ou、uo并没有熟练掌握,所以在考试时,很容易拼错而导致错误。

另外一个常错点就是ü遇到jqx要去掉两点的正反考查,比如j-ü =? j-?=ju

第二种:阅读习惯不好/阅读障碍

这一点在已经稍微识字的孩子身上,体现最明显!大家都知道,一年级考试时由于识字量不够,基本都是老师读题孩子做题。不识字的孩子因为看不懂题目,可能更集中注意力听题,而稍微识字的孩子,可能瞄了一下就开始动笔做了。漏字、跳字、漏题、跳题非常明显。经常是左右、加减、声母韵母没分清就开始哗啦啦做题。

后来我强制要求孩子在读题时指读,把关键词圈出来,部分特别粗心的孩子,还要求用尺子压在题目下读题。

阅读障碍比较麻烦些,最经常的表现就是交叉跳题,比如上一行是5+3 下一行6+2,他们可能看成5+2,还有就是拆分汉字时常常错误,比如“明”他们可能拆成日目,这些矫正起来相对难很多。

第三种:没熟练掌握考试格式/熟练度不够

简单来说,就是刷题不足,遇到考试时不能立即套用格式答题。一年级和高年级不一样,他们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差,知识点掌握得再扎实,也可能败在理解错误上。

第四种:不知道做题、考试的重要性

这类孩子对于做题、考试都是抱着速战速决或者随便糊弄的心态,我见过大片大片空题不做的试卷,也见过孩子写了两个小时题目只做了一题的情况。

说白了,这些孩子学习兴趣低下,既不怕家长又不怕老师,软硬不吃。万一你的孩子是这种类型,得做好心理准备,以后会更累。


专注一年级谢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出现“马虎”现象是由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所决定,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发展心理学研究显示,导致小学低年级学生出现“马虎”现象的原因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能力弱,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知识经验少,其感知还处在发展阶段,感受能力低,知觉的无意性、情绪性比较明显,表现在观察事物时,常被具有新异刺激作用的非主要方面吸引,把注意力集中在与观察要求无关的地方。2.注意不稳定,有意注意时间短。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处于发展中的有意注意需要付出巨大的意志努力才能保持,有意注意时间短,平均在二十分钟左右;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的分配能力差,把注念同时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的能力弱。3.语言表达能力弱。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受其思维水平的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解答某些问题时,虽然能在心里想得清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表述上经常出现词不达义、漏洞百出的现象。

鉴于以上小学低年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导致其“马虎”行为的现象的产生,根据大量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建议家长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孩子克服“马虎”行为:

首先,家长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其观察能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者指出,在观察之前,家长应当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以提高观察的目的性,将孩子的注意指向其必须知觉的方面;在观察时,要尽可能让孩子使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可以边看,边听讲解,可以摸一摸,嗅一嗅,尝一尝,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的大脑从多方面进行感知,提高观察效果。

其次,家庭应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指出,家长应帮助孩子掌握字词的正确发音,使孩子会讲普通话,其次,家长应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地掌握词汇,并熟练地加以运用,以利于孩子口语能力的发展,最后,家长应帮助孩子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要有意识地依据语法的要求训练孩子的口语能力,让他们多听多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儿童心理学研究者指出,对不善于表达的孩子家长切不可心急进而讽刺挖苦,要多给予积极性的暗示,使他们逐步树立信心,掌握语法规则,进而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根据大量发展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以上两个方面可以有效协助家长帮助孩子克服“马虎”行为。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孩子成为一个认真、仔细的好学生!


希朴羊

真心爸妈是两孩妈妈,一个孩子初三,一个六年级,分享给您几个能在家里帮助孩子的具体的方法:

1、孩子在家做作业时,先要求质量,再要求速度

有的爸妈对孩子作业速度要求比较高,喜欢孩子做作业快,并且经常催促孩子快点做。大人催促读了,孩子一心想着赶紧做完,做题时就不容易静下心来仔细审题。在家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到了课堂上、考试时,也容易急急忙忙。

所以我们的第一个建议是,孩子在家里写作业时,大人先要求质量,再要求速度,教会孩子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地做,做好一个,就保证做对一个。这样,孩子做题时的耐心细致程度就会慢慢提升。

2、在家培养孩子的“精读能力”,比较好的办法是朗读课文。

培养孩子阅读时,我们不主张要求孩子逐字逐句朗读。但孩子做题粗心马虎,就说明他“精读能力”不强,这就需要做逐字逐句阅读的锻炼了。精度能力是把握阅读材料的每一个细节的能力。我们觉得,朗读课文,是培养孩子这种精度能力的一个比较快、比较有效的办法。

具体做法是,每天要求孩子把当天学过的语文课文朗读三遍左右。其实孩子一年级时,朗读课文也是常规的语文作业,爸爸妈妈不需要额外给他加码,只要在他朗读时,大人也一起看着课本,保证孩子是逐字逐句顺畅读下来就好。这样锻炼半个学期左右,孩子逐字逐句读题的能力就会提升起来。

3、帮孩子准备一些需要精确动手能力的玩具。

我们比较推荐乐高玩具。因为它有图示,孩子可以按照图纸一步一步拼插,既锻炼精准识图(其实也是一种阅读)的能力,又锻炼精确动手(选择正确的零件、拼插到正确的位置)的能力。这对于改善孩子粗心马虎的状况也很有帮助。

乐高玩具会标注适合的年龄,带孩子一起挑选一两套乐高积木,然后让孩子自己对照着图册,一块一块地拼接。孩子独立完成过两三套之后,细心程度和识图能力、动手能力都能得到明显提升。



真心爸妈

如果你的孩子上一年级了,做题还老师粗心马虎,那就说明你的孩子在做作业时还没静下心,做完也没有进行检查。如果是这样,我想你可以用这个办法试试。

当孩子回家做作业时,你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受外界影响,比如,电视,手机,电脑。如果孩子在做作业,家长则在旁边看电视或玩手机,你觉得孩子会安心做作业吗?我们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做作业,和孩子同时做作业,做完过后互相交换检查,看谁做得好或对,这样不仅让孩子认认真真的做好作业,还给了孩子检查作业的机会,慢慢的他也会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


平凡妹子

这主要是平时习惯有关,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形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说语文主要是要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逐字逐句认读,可以采取画圈的形式画出每句话的重点部分,重点去理解。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学习进步的基础,一定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观察力,让孩子自己热爱学习,而不是被动性地学习。

数学科目同样要锻炼孩子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各门功课的基础。要引导孩子多看清题目,不要仓促一味地做题。习惯抓好了,成绩也就上去了。


了了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做题粗心、马虎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也要引起家长的重视,想办法加以解决。

他们做题粗心、马虎的具体表现有:不认真审题,有的孩子则是读不懂题目要求;有的急着把试卷做完,把个别题目漏掉了没做;做题时容易写错别字,比如写字时偏旁错了、笔画不对、写成了形近字等等;做数学试卷时,把题目符号搞错;又或者在算题的过程中,把数字抄错了;又或者数位没对齐。以上这些失误,都会造成答题不准确、失分严重的后果。

孩子要克服粗心、马虎的缺点,应该做到:做题前认真审题,了解题目的基本要求;做题时拿不准的地方,用笔在打草纸上写一写、算一算;做完作业或试卷后,仔细检查一下,及时纠正作业或试卷上的错题。

当然,让孩子改掉粗心马虎毛病的方法还有很多,欢迎大家提出相关的对策,我们一起交流讨论一下。


小学语文教师李中瑞

做题粗心大意确实挺让人头疼的。像我家孩子今年也在一年级,第一次考试班里大部分同学都考了98分左右,他考了95分。带回卷子一看,原来是忘了做一道题,这一道小题就是5分。我和他分析了原因,并且告诉他做完题不要玩,要给自己做小老师,给自己找错误。以前他的作业都是我帮他检查,检查出错误再让他改正,现在,他做完题先让他自己检查,找出错误并且改正。如果他检查完了我再检查出错误,那么我就再给他出三道同类型的题做。昨天小家伙期中考试,回家告诉我,语文检查出三个错的,数学检查出一个错的。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能获得好的成绩!



手心蜗牛育儿记

孩子做题粗心马虎,并不一定是孩子自身的问题。我们总说孩子身上的问题,映射出来的大多是家长的教育方法问题。

孩子粗心马虎,一方面或许是孩子贪玩,为了有时间去玩耍,作业应付式,不认真完成,这是存在的。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反省下是否在孩子的学习或平常生活中,过度要求孩子,催促孩子去完成作业做事情。如果有这方面的表现,那孩子养成粗心马虎的学习习惯是正常。

如果是第一方面的问题出现,家长可以跟孩子制定规矩。比如必须认真完成了作业才能换来看电视的时间,玩耍的自由,或是每天规定有一段时间给孩子自己安排玩耍。这样一来,既有约束又有放松的时间,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规律,不仅对学习,对以后的成长都十分有好处。

如果是另一方面,即家长的问题,那家长应该改变下自己,放低对孩子的要求,控制对孩子的掌控,当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尽量不要催促,或是给孩子设定一个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比一味地催促或许更能收到好效果。



茵你而淳在

想要解决孩子上一年级了,做题老是粗心马虎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造成的原因。我认为大致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有孩子的年龄特点造成的。二是孩子没养成自查作业的习惯。三是跟家庭生活环境有关。分析了原因我就从这三点说说解决的办法。

一、孩子年龄特点。

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是一年级孩子的主要特点。孩子的特点决定着孩子的思维具有跳跃性,读题时跳字是常事,总会把题目理解成自己想像的样子,再加上有的字还不认识,就理所当然的做错了。解决这一痛点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孩子手指着题,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纠正理解题意的偏差,是孩子提高做题正确率的有效保障。



二、养成自查作业的好习惯

一年级孩子有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当你发现孩子题做错了,你一指出错题他立马就又做对了,这说明孩子不是不会,而是没有自查作业的习惯。针对这一问题,家长不能代替孩子检查作业了,因为家长的行为,直接导致孩子产生依赖性,不能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所以家长应训练孩子养成自查作业的习惯。前期训练家长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孩子自查完之后看一遍,如果还有错题,不给指出,直至孩子自查做对完为止。



三、家庭环境很重要。

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做作业,都大声聊天,看电视,忽视了孩子本身注意力就不集中的特点,造成对孩子严重的干扰。所以家长应让孩子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有意识的去培养他,集中注意力做作业的能力。注意力集中了,做题自然就不粗心马虎了。


总之,一年级的孩子,要想做题不粗心马虎,就要注意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做出对应性的训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