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鲜少提及刘备的乡党?

Nguyen_You

我们对于刘备同乡的印象很淡,是因为刘备的出身过于寒微,包括《三国演义》都故意给淡化了。刘备出身寒微,创业之初又颠沛流离,跟随他一起创业的同乡确实非常少。

不过,刘备的同乡历史上有名还是有几个的,其中一直跟随刘备,很出名的就有两个,张飞和简雍。

按照《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还有诸多质疑,但是刘备是涿郡涿县人,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涿州市人,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

张飞也是涿郡人,只是在募兵抗击黄巾军之前,跟刘备不认识罢了。但是,自从张飞跟了刘备之后,都是以兄弟待之,一直忠心耿耿,不离不弃。

《三国志·简雍传》记载:“简雍字宪和,涿郡人也。少与先主有旧,随从周旋。”

简雍也是涿郡人,而且是从小一起的玩伴。当刘备起兵后,也是一直跟随刘备周旋,不离不弃。在刘备破益州时,简雍还作为说客,说服了刘璋投降。

刘备相比起曹操,确实太寒酸了,看看曹操的嫡系,夏侯氏、曹氏,名将一大堆。刘备能够在这种境况下,还能成就“三分天下”的功业,的确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奕天读历史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的后人,

他说谎!!!

二十五史皇帝本纪中,开篇往往会追本溯源,大凡祖上有牛逼人物的皇帝,本纪中都会有详细的记载。比如《史记十二本纪·夏本纪》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也都是如此,会把皇帝的祖宗十八代都巴拉清楚,找出至少最开始家族兴盛的那个祖上。

刘备之前如此,刘备之后也是如此,南北朝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齐书.高帝上》

太祖高皇帝讳道成.....汉相国萧何二十四世孙也
。何子酂定侯延生侍中彪,彪生公府掾章,章生皓,皓生仰,仰生御史大夫望之,望之生光禄大夫育,育生御史中丞绍,绍生光禄勋闳,闳生济阴太守阐,阐生吴郡太守永,永生中山相苞,苞生博士周,周生蛇丘长矫,矫生州从事逵,逵生孝廉休,休生广陵府丞豹,豹生太中大夫裔,裔生淮阴令整,整生即丘令隽,隽生辅国参军乐子,宋升明二年九月赠太常,生皇考。”

详细记录了萧何至萧道成,600多年间,萧家二十四代人的名字,官职,追本溯源,详细至极。南北朝梁国的开国皇帝的萧衍也是萧何的后代。《梁书》有详细的记载每一代人的名字,官职。

萧道成,萧衍,刘备都是皇帝,为什么一个宰相的后代,相隔600年,能把每一代人都记录下来,而西汉王爷的后代,相隔400年,却没有记录呢?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刘贞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而刘备的祖籍就在刘贞的封地,且祖父刘雄曾经做过州郡的小官。额,然后,刘备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从刘雄到刘贞,之间,至少有个七八代人,一个记录都没有。

古代与现在不同,当时的知识书籍都被高门大族垄断,贫寒之家很少会有读书识字的机会。汉代的举孝廉,所推荐之人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也就是说,刘备的祖父,刘雄,出生爱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家庭,至少一个书香世家。

而这样的家族,在古代,只要家里有当官的,或是被朝廷认可的,都算是光门耀祖,需要修订族谱。所以,刘备的家里肯定会有族谱,族谱上至少应该记录10代人,如果是中山靖王之后,族谱上应该能追溯到高祖刘邦才对。

但是什么都没有,刘备离家闯荡之后,只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也只提到祖父,父亲两辈人,再多的祖上,便没有了。这不符合常理,不符合古代“认祖归宗”的礼节。

萧道成,萧衍尚且以西汉宰相“萧何”作为家族第一人。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为何不引以为傲呢?

刘备不是不说,而是他在撒谎。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刘备少年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贩草鞋织芦席为生。也就是说,刘备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了,上一辈没有人了。关于刘备的身世,全凭他自己一张嘴,想说什么就是什么。而在他的家乡,似乎最牛逼的姓刘的人,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这个身份了。这就有点像,唐朝皇帝认为自己的老子李耳的后代一样。

所以,刘备的身世应该是个谜,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他自己捏造的。


应作如是观

刘备生长在涿郡,早年过着“贩履织席”的贫苦日子,自然比不得曹操,他很少接触上层人物。但也不是毫无乡党。其师大儒卢植、其友公孙瓒也都是名闻当世的人物。



最有争议的一点是:他是否汉室宗亲。这点在《三国志》等正史上是白纸黑字、毋庸置疑的,而即使是《典略》的记载,也没有否认他的宗室身份,既然事不可考,但且存疑,那依然要暂时遵从正史的记载,而且存疑派对此的怀疑本就是拿不出证据的。起码与后世的刘裕、萧衍之流相比,刘备的身份,更为可靠。前面提到过,汉室宗亲的这一身份在刘备少时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他依旧‘贩履织席’、家贫如洗,可以说得上是一支没落的皇族。但正如《红楼梦》对晴雯的判语一样“心比天高,身为微贱”,刘备少时也有其祖刘邦的气魄“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而刘备的魅力也不由得不令人心生亲近。

故刘备虽因贫贱而缺少像曹操身边那样著名的乡党人物,但却凭借个人魅力在各地赢得了百姓和名士的爱戴,这也是相当了不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