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質量人才有多重要?質檢人才斷層或影響“日本製造”

近年來,日本社會各類人才短缺,背後伴隨著企業巨大的危機感。《日本經濟新聞》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日本質檢領域有經驗者的招聘倍率達到1.35倍,質量管理人才出現枯竭。

所謂質檢人才,指的是通過品質管理檢定和管理統計監察員檢定的擁有出色的風險管理經驗、觀察能力、溝通能力的人才。日本從食品、服裝到汽車、原材料等製造行業,都離不開質檢人才。

然而最近幾年,日本企業的篡改檢測數據等醜聞頻發,日產汽車和神戶制鋼所等相繼曝光質量管理方面的醜聞。日本科學技術聯盟在接受日本《讀賣新聞》的採訪中表示,在經濟高度成長期,日本擁有一批活躍在一線的質檢專家,但如今他們已經60出頭,勞動參與率降低,企業質量管理部門又沒有意識到培養質檢後繼者的重要性。日本放送協會電視臺(NHK)也分析稱,上一輩質檢人才退休後,在寬鬆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日本年輕人,普遍缺乏上一輩的敬業與擔當精神,導致造假如同傳染病一樣在各行業中蔓延。

日媒:日本質檢人才斷層 或影響“日本製造”

據日媒5月2日報道,目前日本企業中,負責質量管理的專家數量嚴重短缺。加上團塊世代的大量退休,質量管理人才出現枯竭。

因為質量管理人才的培養沒有快車道,企業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培養一個質量管理人才。而這一人才的短缺必將不斷傷害日本製造的信譽。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1月30日發佈數據,質量管理專家普遍短缺的現狀浮出水面。在產品檢驗的從事者中,金屬為2.37倍,除金屬之外為2.79倍。機械檢驗也達到2.12倍,都是有可比數據的2012年3月調查以來的最高水平。

人才的爭奪日趨激烈,轉職中介市場也日趨火爆。據Recruit Career公司的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2月,質量管理和保證領域的有經驗者的招聘倍率達到1.35倍。比3年前提高0.31個百分點。按各年12月比較,創出啟動調查的2008年以來的最高。

其中,日本的汽車和家電等企業的需求突出。有分析認為,背景是日產汽車和神戶制鋼所等相繼曝光的質量管理方面的醜聞。運營技術人員等轉職中介網站的Quick公司分析稱,“尤其是30~40多歲人才需求突出”,對於能長期工作的“來之能戰”的人才需求巨大。

關注|質量人才有多重要?質檢人才斷層或影響“日本製造”

“希望進一步加強社會招聘”,將出任愛麗思歐雅瑪下一任社長的大山晃弘在接受採訪時,把確保明顯短缺的質量管理的人才等視為課題。

日本的企業通過供貨前的商品檢查來消除殘次品,如果在推向市場之後發現瑕疵,一直通過補償等舉措迅速應對。對於環保認證“ISO14001”等的取得也持積極態度。但負責質量管理的專業人才短缺將動搖這種產品製造的基礎。

此外,有可能導致日本慢性質檢人才短缺的結構性問題也不斷浮出水面。

其一是老年階層的退休。推進質量管理運動的“日本科學技術聯盟”指出,“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期在一線建立起系統和工作程序的一代中有很多專家,但如今都已經60多歲了”。“團塊世代”自2017年步入70歲。雖然通過再僱用參加工作的人很多,但70多歲的勞動參與率相比之前將迅速下降。

另一個問題是日本的大學研究的停滯。熟悉質量管理領域的文教大學的長田洋教授表示,“在國立大學的工學系,學習質量管理整體的研究體制沒有固定下來

”。自1990年代起,日本的生產基地遷往海外,在企業和學生之間,缺乏作為學問來研究質量管理的趨勢。

如果資深人才退休,來之能戰的年輕人才很少,企業就只能自主培育。豐田具有培育質量管理人才的諸多機制。在汽車的出廠檢驗環節,通過學科講習和技術訓練進行指導,在此基礎上和資格擁有者一同參與檢查工序。在那裡工作熟練之後,才作為獨當一面的戰鬥力予以認可。

不過,構建這種自主培育系統的企業只是極少一部分。據日本科學技術聯盟的調查顯示,回答稱2015年度對質量管理教育的投資額還不到銷售額的0.01%的企業達到整體的37%。相比2006年度調查的21.4%大幅上升。

長田教授表示,“對於質量管理部門來說,通過AI等提升效率也不可或缺。應同時推進經驗值高的專家培育”。

JR東日本將在2020年春季之前,全面引進山手線的新型車輛“E235系”,將在運送乘客的同時,收集車輛設備和軌道狀態等數據。對此進行分析,用於減少故障。另一方面,將改善退休後重新僱用的員工的待遇。將挽留資深人才,推動其將技術和經驗傳授給年輕人。如果對質檢人才短缺的狀態放任不理,日本的產品製造的信譽將喪失。

對於質檢人才斷層您有沒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溫馨提示】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收藏、轉發、交流。

這一天有你們真好,願你們過得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