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为何3个日本兵就能控制10万人县城?

justtheone

这件事你仔细思考一下完全可以理解,根本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首先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形成的很晚,古代的国家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只是皇帝的国家。也就是说国就是皇帝的家,国家的事就是皇帝的事。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老百姓对国家的概念是非常淡漠的,基本上也是丝毫不关心的。不管谁当皇帝,老百姓都是出来中国的最底层。城头变换大王旗,谁当皇帝都一样,就算改朝换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因此当日本人杀过来的时候,中国的老百姓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甚至在有些地方日本人对中国的老百姓比国民政府要好,还给人民饭吃,甚至帮老百姓干活。在河南湖北安徽等地,有不少当地的老百姓还帮着日本人打国民党军队,帮日本人带路更是很正常的事。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是日本人屠杀政策的威慑产生的效果。

当元朝的部队远征欧洲的时候,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几个蒙古人就可以管理一座城市,如果当地有人敢伤害一个蒙古人,就会被蒙古军队屠城。

在一部文学作品中,几个日本人到了中国这个村子,逼迫十几个中国人自杀。这在当时基本上也是一个事实,如果当地人不照办的话,会带来更大的伤亡。

在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的结构还是最近比较传统的方式。一个地方基本上都是一个宗族聚聚,为了整个家族的利益,就算你有心和日本人血战到底,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为了杀几个日本兵,就要付出几千、几万的甚至十几万中国人的代价,那这个代价就太大了,也可以说根本就不值,没有几个人夜冒了贡献。

最后我们来看另外一个事实。

虽然一座县城中可能只有三个日本人,但是至少还有几十个上百个伪军。除此之外还有在日本人扶持之下建立起来的政府。

这些人,都在帮助日本人管理整个县城。这其中有底层的老百姓,也有当地的士绅阶层。

我们说的汉奸往往指的就是当地的士绅阶层出生的投靠日本人的那些人。

低层老百姓中帮日本人做事的人,只不过是为了混了一碗饭吃而已。帮国民党做事也是做,帮日本人做事也是做,在他们眼里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这些人都在有形无形当中,替日本人起到了管理当地的作用,也就是说并不是只有三个日本人在管理一个县城,而是一支军队和一个成熟的政府。


新知传习阁

日本在二战中最开始的优势,并不是兵力数量上的领先,而是先进的武器和军队的秩序以及军人的素养。从甲午战争开始,清朝人就接触过日本人,知道他们的凶狠无耻。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变得更加狠毒和无耻。


于是,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就被吓怕了,他们不是没有力气,只是从心理上产生了畏惧。而且,日本人手里有真家伙。毕竟,神剧里那些飞檐走壁的大神在民间极少存在,所以大部分人生活在恐慌当中。

这与清朝时期高度封建的愚民治国政策有关,老百姓很少敢于质疑统治阶级,而如今统治阶级被打败,他们就知道,这个势力一定不容小觑。无限放大的恐惧和人民整体的愚昧无知,让他们只能顺从。



三个日本兵控制一个县城,这并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因为当时不知道这三个日本兵后面还有多少力量,所以不敢轻举妄动,怕惹怒日本人,这还是因为愚民政策下普通老百姓大都缺乏反抗精神。可想而知,只要杀死其中一个人,那么日本人很有可能下令屠城。所以,只能忍了。


历史密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是抗战史专家,我负责任的说,3个日本兵控制10万人县城,不是夸大。

以地雷战故乡海阳县为例,看看下面数据。

简单来说,1940年3月之前,日军没有进入海阳。

1940年3月到1941年1月,日军只有70人在海阳驻扎,随后撤退。

1941年4月到1942年1月,日军没有进入海阳。

1942年2月到1944年4月,日军40多人在海阳驻扎,直到1944年9月由于战略收缩,放弃海阳撤退。

1944年9月到1945年5月,日军没有进入海阳。

1945年5月,日伪为了修建沿海工事,防御美军登陆才回到海阳,但8月就投降了。

区区40个日军,还分别驻扎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真的就这么难对付吗?

海阳县在清末的1881年,就有20多万人口,抗战之前,估计最少也有30多万(今天是60多万)。

以30多万人口,还对付不了40个日军?

恐怕就是30多万人排队冲上去给这40个日军杀,也要活活累死这40个人


为什么老百姓不反抗?

很简单,愚民。

中国世代的老百姓,被历任统治者搞得自私冷漠,对除了自己的一切漠不关心。

清末,英国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杀来,中国老百姓漠然的看着清军和洋人厮杀,并不关心。

直到英国人在广州三元里调戏妇女,挖开祖坟盗窃财物,老百姓自觉自身利益受到侵犯,这才拼了。

抗战也是一样。诚然有很多老百姓参加抗日,但还有很多的人麻木不仁,只要日军不来自己村子烧杀奸淫,他们就能忍气吞声,给钱给物。

所以,日军以区区几十人控制一个县城,这不是胡扯。

抗战时期,由于人民愚昧,有很多人愿意参军,但也有非常多的人拒绝参军。

因无人自愿参军,国民政府被迫用抽签方式,抽到你就是你去。

有意思的是,全世界生活最好的美国人,却踊跃参军。一些美国青年因参军被淘汰,还自杀了。

电影教父里面,一些黑社会的流氓青年竟然也去参军了。

为什么?他们认为这个国家对他们很好,他们必须保卫国家。

萨沙个人认为,今天的中国人比那个年代好不到哪里去,尤其广大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人民愚昧无知程度惊人。

真有外敌入侵,首先叛变做汉奸的就是那些嘴炮爱国分子。


萨沙

这个问题的确不是夸大,是真的,而且不在少数。

许多人都知道抗日神剧假,像手撕鬼子这种科幻情节根本不可能出现,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抗战有多么残酷与可怕,像三个日本兵控制十万人的县城!

关于此事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日军战力

侵华日军都是职业军人,他们从小受军事化训练,接受武士道精神洗脑,一个个都是悍不畏死的魔鬼,他们训练有素、战场反应迅速,且极为擅长白刃战,而且相对于中国军队,日军有碾压之势。

日军单兵作战能力强,协调作战也很擅长,但他们显然不是无敌的,三对十万,怎么也不可能嬴,但要考虑到这三位是杀人无数的正规军人,而这十万是平民百姓,可能不少人连鸡鸭都不敢杀。

平民不敢杀人

不敢杀人是人的天性,所以说战争反人性,因为它逼着人去杀人,特别是第一次杀人,极难克服内心。当然,战场上你死我活毫无考虑时间的时候除外,因为这时不杀人就等着被杀。

十万百姓首先就不敢杀人,其次,十万百姓不可能一起出手,日军的凶残恐怖早已传开,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十万人不可能一起向日军发动进攻,偶尔会有一些勇者站出来号召,但他们能不能号召到所有人尚且是一个问题(绝大多数情况叫不到几个人),而日军却不会坐以待毙,可能这些人还在号召就被日军一锅端了。

伪军

而且,日军只有三个,但伪军不止这么少,一个县城,至少会有数十位伪军,多的甚至有百来个,这些人也是杀过人的,而且平日狗仗人势,更添平民恐惧。

事不关己的顺民心理

中国的封建社会太长了,漫长的愚民压制导致政府与百姓分离,换不换政府百姓是不会有太多切身感受的,只要不威胁到他们就好,毕竟换谁不是皇帝,他们还是平头百姓。所以在清军入关的时候,鲜有平民抵抗,但是在剃发易服的时候,大规模反抗了,因为威胁到了自己。

民国以来一直就是军阀混战,城头变换大王旗,对老百姓来说,安稳的过日子成了一种奢望。后来日军来了,在非前线的沦陷区,秩序反而相对安稳,百姓过的日子甚至可能比以前还好点。

而且当时的老百姓普遍缺乏民族国家概念,被谁统治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有人提议反抗还总会被人以顾虑否决,如你杀了他们三个又怎样?日军势大,万一他们屠城怎么办?

精明的日军充分利用了这种心理,在心理层面对百姓进行压制,使其不敢反抗,也兴不起反抗的念头。

日军援军

另外还有一点,十万人就算杀掉了日军也很难维持,消息传出后日军援军会很快赶来,一群手无寸铁的平民,如何抵抗日军的进攻?日军进城后,必将以血腥镇压来震慑其他人。

简述

当我们提起二战中一个英军士兵能够俘虏数十乃至数百意大利士兵的时候,我们或许会笑,但当我们提到三个日军占据十万人县城是时候,我们又是什么表情?

我又想起了南京大屠杀中的记载,几个日本人就能押着几百个中国人,这些国人知道很可能会死,也知道他们一拥而上能够解决掉这几个日军,但他们没有,因为最先冲上前的人一定会死,而且冲上去以后,附近的日军会赶来,他们也是死,他们还抱有幻想,幻想着等待他们的不是死亡。

这不是国人独有的,犹太人被德国人屠杀、德国战俘被苏联人屠杀,也都有这种情况,或许,这是人性的弱点?


平沙趣说历史

3个日本兵控制10万人的县城,不是空穴来风。

1932年日军占领东北拜泉县,3个鬼子1辆车,在村里整体转圈,吓得人们以为有很多日军,不敢抵抗。

吉林省伊通县,相传是4个鬼子拿下的。

为啥日军能如此轻易得手?

关键是没有抵抗的军队。

中国军队战斗力再低下,如果有那么一点点的抵抗,也不会让3个鬼子如入空城,顺利占领一座城。

东北军不抵抗是日军顺利占领的主要原因。

东北军参谋石原莞尔曾经嚣张地说,虽然张学良号称50万大军,而关东军只有不到2万人,但不肖2天就可以拿下奉天。

“对付张学良,不需要传家宝刀,竹刀就够了。”

是什么让石原如此坚信东北军必败?

第一,日军武器先进。

“拿两门大炮去吓唬吓唬张学良就足够了。”

第二,援军随时可到。

即便真的打起来,已经调兵遣将到中朝边界的日军也可以随时过来支援。

第三,知道张学良不会抵抗。

日本打仗从来不冒进,情报间谍四处活动,在确切地知道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后,判断中国军队绝不会在东北与日本开战,这才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所以,3人拿下一座城,不是日军多神乎其神,而因拱手相送。

有人说,没有军队,光城里面的老百姓一人一拳,也能把他们打扁啊。

如果是打架没问题。但别忘了,这是战场,老百姓没有领导、没有武器,无力反抗,不敢反抗,官兵都逃跑了,谁挑头去抗日?

况且,日军以凶残恐吓为主要手段,打心理战,光吓唬吓唬就够了。

恐吓之下,必有汉奸。三五个兵侵略得逞,汉奸“功”莫大焉。

这些都是战术方面的原因,最关键的,是不抵抗战略。

如果要怪城中不抵抗的老百姓,不如怪不抵抗的政府和军队。

真打起仗来,中国游击队让鬼子疼得很。

总之,三四个日军占领中国一座城的事,是日军自我宣扬、自我神话的宣传,虽确有此事,但认识错误,不是中国人打不过,而是根本没有打。

真打起来,如果同样的装备,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绝不比日本鬼子差多少。这话是日本另一个军官辻政信在日本战败后的1952年说的。

由此可见,中国打不过日军,主要败在武器装备的落后上。

(史料参考《昭和三大参谋》等)


飞春读传

我之前在井冈山地区做过几年口述历史,采访过不少抗战亲历者。


期间遇到过一个江西吉安人,他是抗战最后一年被日本人抓了壮丁的。其中有个细节印象深刻,他谈到“当时我们有五六十个挑担的,都是男的,老老少少都有,日本人只有两个,他们押着我们走了几百里,找了几个年轻的挑担的帮忙管理和维护秩序。他想带着我们一起去日本,到了日本有老婆,有房子住,吃喝都不愁,所以就是两个日本兵就将我们五六十个人控制住了,后来要不是遇到红军和白军打仗,日本兵跑了,我们说不定还真去了日本”。


这里面透露了几个重要信息,第一个信息:日本兵很擅长让中国人管中国人,给他们权力和愿景,让他们能够帮忙卖命,有些人可能乐得如此,可以用更少的日本兵控制更多的中国人。所以抗战时期,皇协军的数量有时候可能多于日本兵本身,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个信息:抗战时有许多中国人是非常麻木的,他们宁愿受苦,熬一熬就过去了,或者等待解放,也不愿意自己去主动抗击,主动牺牲,除非威胁到极大的利益,或者被逼上绝路。那时候民众的觉悟并不是普遍都那么高,也并没有那么乐观。


第三个信息,日本战后人口大量缩减,缺乏劳动力,所以在战争快要结束时,打起了将中国青壮年引诱引渡到日本,为战后经济建设服务的。但是真正到了日本会是过好日子还是做奴隶就不知道了。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又在战争中深入研究了中国的国民性,在东北三省的奴化教育就很成功,所以他们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和来分裂、引诱、拉拢、指使、控制许多中国人,所以现在说的13年抗战,其中的许多仗,与其说是跟日本人打的,还不如说是跟日本人控制下的中国人自己打的。要是没有一群觉悟了国民和真正努力抗战的队伍,说不定会有更多的人不知不觉就从麻木的国民,变成了日本的奴隶。


从这个角度看3个日本兵控制10万人的县城也就不奇怪了,当然也应该不是纯武力控制,中间应该有许多的不为人知的手段,比如抓住地痞流氓给利益上的许诺,或者扶植本地的土匪黑恶势力等等,如果有更多的史料,我们就会更清楚的了解这个问题。


李艺泓西平王后裔

我们当地的老人讲,当年两个日本兵,不苟言笑,每天早上装备整齐巡街,讲规矩,不扰民,小县城治安有保证,生活也平静,没什么特别改变。


当时的中国多数普通人是体会不到什么政治权力的,根本上讲也没什么公民的优越性,认为草民与官方是两回事,意识里从来都是做好良民,从来没有挑战强权的想法,更不敢用实际行动来挑战随时杀人的官,这也许就是习惯了被圈养吧。

至于谁来当官,只要不害民就好,面对能给地方上带来安定环境的和能提供基本民生保障的,说实话对于没有切实政治权力的草民来说谁都一样,只希望不会比以前更差就能将就。


乐虎乐趣

我所知道的事实,是在当时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除了军事重地和交通要道,日本驻军真的很少。以我知道的烟台蓬莱,整个县,就是城里驻扎了大约十二个日本人,其中日本军人最多八个。这是真实的情况。当时蓬莱也有十几万人。

这么一点日本人就能控制整个蓬莱县。在整个日军占领区,情况应该也大致如此。

是不是很耻辱?

但是,另一个数据是,在蓬莱县,由汉奸控制的武装就达接近四三千人,还不算那些“狗腿子”。这些人才是控制十几万中国人的“绝对主力”,几个日本人发号施令,一帮汉奸上窜下跳,前呼后拥。这就是整个抗战过程中真实的写照。最极端的传说,有的地方派一个日本人就够了,因为汉奸真的太多了。

这样的情况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线是多么的重要。

中国的抗战经历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战争,当时的国民政府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地皮无赖成了汉奸,因为这些败类的“卑鄙无耻,叛国投敌”,使得我们的抗战不仅仅是对付尽管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的日本军队,还要对付无耻的汉奸“二鬼子”。

一个民族麻木是有救的 ,中国的老百姓是很知道民族大义的。但我们要警惕的是随时可以出卖祖宗和亲人的“汉奸”。

如果对以出卖祖宗,出卖国格,习惯跪舔的“精神汉奸”的危害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的话,悲剧是可以重演的。

当下,这样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精日”已经引起我们的注意了,那么还有没有“精X”的?


步武堂

我看到了这样的答题,我可以这样的告诉你,莫说的三个,恐怕一个日本人也没有这地方也可能有,那是日本奴役下的大后方,那里是抗日力量最薄弱的地方,甚至没有抗日武装力量。

是想,真的有抗日武装力量的存在,那三个字本兵的,恐怕早 就做了刀下鬼。


例如,东北地区,有的县虽然没有日本兵,但是却有着大量的汉汗走狗,在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在这种环境下被统治的中国人,难道真的麻木了吗?你可以用最笨的思维想,难道入侵中国的就这三个日本人吗?

非也,在他们背后,还有着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日本兵,真有百姓群起而攻之,杀了死那三个日本人,那么会不会要招致几百个几千个日本乓来屠杀中国百姓,难道你让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去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吗?

大家都知道,在日本侵略者统制中国的时候,在很多地方实行了曱保连坐制,一人反抗,全家遭殃,一家反抗十家倒霉,十家反抗,就要屠掉整个村子的老百姓。

难道鬼子屠村的事就没有嘛?



以前我看过这样的文章,把中国人写的一无是处,麻木不仁,难道中国人真的如此,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出现几百万几千万的中国人抵抗日本侵略者,有上百万八路军战士在敌后打击日本侵略者!

这无疑的是在丑化中国人民,当年有几百万个汉奸助纣为虐,为什么今天还有人在这里替鬼子吹牛逼呢?

我想答案很简单,他一定是伪保长的后人,汤炳会的后代,或者是历史学的不好,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共产党,八路军领寻的抗日的队伍,还有几百万国民党领导下,正面作战的抗日武装力量,还有在东北深山老林里,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坚持抗日的.,东北抗日联军。


赵志军001

日本政府以丢失士兵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甚至扬言三个月内占领中国。日本如此弹丸之地,人口甚至都没有我们一个省多。他们究竟有什么底气敢说出这样的话?

Δ俘虏

因为日本过来的军队人数比较少,到了后来根本管理不过来已经被占领了县城。为了控制已经被占领的县城,真的出现了“三”个日本兵控制十万人县城的现象,也就是黑龙江的拜泉县。

10万人口的省城,一人一口唾沫也可以淹死三个日本兵。难道当时的中国人真的这么软弱,十万人任凭三个人摆布?实际情况肯定并非如此,只不过是迫于无奈。

Δ杀害中国百姓

因为日本本土人口少,所以培养了大量的伪军为他们服务。尽管出现很多汉奸,但是有骨气的中国人肯定不少。他们也试图反抗,后果是他们的家人被抓,甚至妻儿老小都被迫害致死。如果碰到比较强硬的县城,屠城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久而久之就没有人反抗。

最重要的一点是日本军队的救援速度。别看一个县城只有三名日本兵驻扎,一旦发生任何险情援军立刻赶到。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当时动用了一万兵力还有友军在旁协助,才堪堪的攻破了没有多少日本守军的平安县城。

Δ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

所以并不是日本军队有多强,中国老百姓有多胆怯。而是日本人的手段太狠,援军的速度太快,投降于日本的伪军又太多。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只有服从的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