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明明是個數字,為什麼卻成了罵人的話?

談客說

250這個詞由來依舊,相傳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來源並一直延續至今。



蘇秦是古代戰國時的一個說客,他身佩六國相印,一時風光無限,但也因此結下了很多仇人。最終,他終於在齊國被人所殺。齊王很是惱怒,一心要為蘇秦報仇,可苦於沒有頭緒,一時半刻也不到兇手。


終於有一天,他想到了一條計策,命人將蘇泰的頭從屍體上割下來,懸掛在城門之上,旁邊貼上一道榜文,上面寫道:“蘇秦是個內奸,殺了他尚黃金千兩,望速速領賞。”榜文一貼出,立馬就有四個人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說:“這可不許冒充呀!”四個人都一口咬定說自己乾的。齊王說:“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各分得多少?”四個齊聲回答:“一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二百五”一詞就這樣流傳下來。


也有人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古代的銀子一封(就相當於我們現在一沓)一封銀子為500兩,半封銀子為250兩,半封半瘋,就這麼流傳下來了。
喜歡請關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的文章給您


叨叨娛樂團

在日常生活中,“二百五”這個詞用來形容半吊子,沒頭沒腦的人,公司即使在發工資的時候,也不會以250為整數,都會多扣你一塊錢,表示對員工的肯定。那麼二百五到底是從哪裡流傳而來,又有什麼歷史淵源呢?

通過查閱資料,關於二百五的來歷眾說紛紜,但比較可信的是下面這個故事,傳聞以前有個秀才,發奮讀書夢想金榜題名,可是半輩子過去了,還是沒能中舉,連兒子都沒有。

正當老秀才準備放棄人生時,突然老婆有喜了,生下了兩個兒子,秀才老年得子,感慨萬千,於是給老大起名成事,老二起名敗事

有一天,秀才去超市買菜,叫兩個兒子在家練字,規定老大寫300次,老二寫200次,讓老婆在一旁監督。過了段時間,秀才逛完街回家,詢問夫人兩個孩子的情況。

老婆拿出兩張紙說到:左邊是老大成事寫的,不足300字,右邊是老二敗事寫的,比200字要多,算了一下,兩人都是250個字。秀才搖了搖頭: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最後生了兩個二百五。

於是,世人就將辦事不給力,糊里糊塗

的人稱為二百五,並不單單指罵人的意思,在後來生活中也用來指虎頭蛇尾,舉止不沉著的人。只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個數字都能牽扯出這麼多的故事,各位小夥伴,你們有遇見過二百五的人嗎?


找靚機二手機

“二百五”這個詞變成了罵人的話也是有一段歷史了,大家現在都很避諱這個數字,如果你去買東西,正好250元,大家都會很尷尬,會主動的增加或者減少一元錢,儘量不去湊這個數字。

這個詞語含義的轉化極為複雜,絕對不是幾個杜撰的小故事流傳下來的。

我的解釋可能會比較長,只是希望有緣人能看到。作為使用活躍、通行範圍廣泛的一個官話方言詞,二百五這個詞語它的來源及流變卻眾說紛紜。

這個詞有一個源頭可以追溯到天津附近的方言“二五眼”身上,《星期文庫——天津方言詞語趣談·二五眼》一文認為:“這個詞語的由來,原指胡琴演奏技巧欠佳。”‘二五眼’指演奏的樂曲板眼不合音律。因為古曲音律,分為‘一板一眼’和‘一板三眼’兩種,從來就沒有過什麼‘一板二眼’或‘一板五眼’之說。”

王雲路女士(古漢語研究專家)在《中古漢語詞彙史》中也談到了這一詞的來源,她認為“二五眼”一詞是東北方言“礙吾眼”的諧音,

但我認為用曲律板眼來解釋說不通,不合樂曲音律與二百五代表的差勁完全是兩碼事,是人們想弄清其詞語來源而作的杜撰,其說本身缺乏實據,不足為信。還有那些秀才、蘇泰之類的小故事,一看就是毫無依據的杜撰文學,更加不足為信。

以“礙吾眼”來釋“二五眼”,從語音上是說得通的,但“礙吾眼”一詞的意義本身與“二五眼”並不契合,此說亦勉強。


探討此詞的來源,閩方言的“二五圈”給了我們啟發。

《漢語方言大詞典》收錄此詞,釋為:(名)性情顢頇的人。閩語。

“顢頇”一詞是粵方言,為辦事糊塗、馬虎之義。“二五圈”即指辦事糊塗之人。詞義與北方言“二百五”相近。

我們還注意到,“二五圈”當為北方言“二百五”的變讀,即只讀數字不讀數位,與今讀為“二五零”一樣。這是一種音變造詞的特殊手段。

嚴格說來,“二百五”與“二五零”不過是一個數字詞的兩種讀法,其意義並未變。“二五圈”只是把數字“零”形象化為“圈”。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五眼”同“二五圈”一樣起初也是“二百五”的變讀,只不過是用“眼”來代替“零”,把“零”形象化為“眼”了。“零”的直觀視覺形象即像是一個圈或者一個孔。稱“孔穴”為“眼”,是“眼”的比喻義的引申。比如“槍眼”“泉眼”“牆眼”等。

關於“二百五”一詞的語源,楊琳先生(中國民俗語言學會副會長)在《“二百五”與“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文中作過深入考證,得出精彩結論:“二百五是在半吊子的基礎上產生的”,“半吊子是500文,不足一貫,用來比喻多種不好的人或事物”,“二百五是半吊錢的一半,所以把一個人稱為二百五時,意思是說比半吊子還少,比半吊子更差”。

其說確為不拔之論。“二百五”在清末小說中已見用例: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後來他父親過了,起服之後,他仍然捐了一個二百五的雙月知縣,在山東當過幾年差。”“雨堂得了這個信息,恐怕連這個二百五的功名都幹掉了,便忙著跑到上海來,避一避這個鋒頭。”


市井新自媒

罵人的話真多,其實二百五都算的上是國罵了,比起38,還稍稍有點歷史呢

據說在古代,銅錢中間是有孔的,然後就可以用繩子串起來用,500錢為一吊,100錢為一貫。(當然每個地方每個時代的吊和貫的具體數目不統一的!)還有500兩因子是一封。

所以250錢就是半吊子或者半封,諧音又成了半瘋,由此說來,都是諧音或者借義導致250成了罵人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