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兩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開

終於等到你了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更多精彩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介子兩千六百五十四年祭

石開

2654年前,他被吞沒在熊熊烈焰中。時至今日,他的獨特形象仍然矗立在人們記憶裡。

臧克家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是中國歷史上以山銘記、以縣銘記乃至以村銘記的千古一人,他是中國歷史上以節俗銘記、以道路銘記乃至以食物銘記的千古一人。

1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他的死,直接催生了寒食節。

公元前655年,晉國公子重耳遭其父晉獻公寵妃驪姬讒毀,流亡顛沛19年方歷經磨難回國繼位成為晉文公。他,是重耳落魄潦倒時最忠實的追隨者,先是「割股啖君」,而後「功不言祿」,攜母隱居綿上(即綿山)。晉文公以其至孝故三面焚山求之,不料釀成他母子「抱木而燔死」之悲劇。

對於他的死,晉文公追悔莫及,遂下令在他的祭日即冬至後第105天,全國禁菸火、吃冷食,寒食節由此得名。宗懍《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故寒食節也稱「冷節」、「禁菸節」、「百五節」。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記述:「百姓哀之,忌日為之斷火,名曰寒食,蓋清明前一日是也,國中流行,遂為常俗。」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唐詩人韓翃《寒食》中描寫的就是寒食節習俗的情境。綿山附近至今還有一個叫旌介的村子,村民仍然保留著過寒食節和吃冷食的習慣。

「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這個人,正是他。

2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他的死,賦予清明節以人文情懷。

「清明細雨催人哀,漠漠土番野花開,手端祭品肩扛鍬,都為先墳上土來。」古老的山西民謠,生動描述了人們清明掃墓的場景。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更是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曰「清明」。其實,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原本只是農事節氣,與農業生產緊密關聯,是春耕時節到來的重要標誌。「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等古諺,均道出了清明時節對於指導農耕的重要意義。那麼,單純反映物候變化和時令順序的清明節,是如何演變成為今天掃墓祭祀、悼亡追思的傳統民俗節日呢?

原來,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一說清明前兩天),兩節緊密相連,後來逐漸交匯融合合二為一,寒食節也成為清明節之別稱。今天,他的安息之地綿山被譽為「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發祥地」,介休市被譽為「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2008年起,當地每年都要舉辦隆重而盛大的「中國介休綿山清明(寒食)文化節」活動。

如今的清明節既有慎終追遠之感傷,又融合了歡樂賞春之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呈現出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正是他,賦予了清明節全新內涵,使之成為惟一一個既作為節氣又作為節日的節令。清明節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於2008年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日趨深遠。

3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他的死,成就了晉文公的春秋霸業。

生前,他陪伴重耳度過了最艱難困苦的時光。死後,他功不言祿、志在清明的風骨激勵著晉文公。

當年安葬他遺體時,晉文公發現被燒焦的柳樹洞裡有一片衣襟,上面題著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這或許是他為後人留下的唯一一首詩。這首詩被晉文公袖在身邊,作為自我鞭策的座右銘。後來,晉文公勵精圖治,國力日益強盛。

他死後四年(公元前632年),晉文公在城濮大戰中退避三舍大敗楚國,奠定了中原霸主地位。晉文公在位雖然只有8年時間,卻由此開創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中原霸業,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4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介休之名因他而來,介休地靈人傑自他而始。

介休古名定陽縣,位於山西中南部,太丘山北側,汾河南畔,乃三晉腹地重要交通樞紐,素有「陝晉通衢」之稱。

他的安息之地在介休,介休之名也因他而來。

他死後,定陽縣改名為介休縣,意即他休於此地。呂解元《綿山吊介子》:「百年節歲同寒食,萬里封疆立介休。」1992年2月,介休撤縣設市,逐漸發展成為晉中盆地新型區域旅遊中心城市。

介休市有「三賢故里」之稱。在今天的介休市南,有一條長約7公里雙向八車道的寬闊馬路,路的起點有一塊巨石,正面陰刻「三賢大道」四字,背刻《介休三賢大道賦》。賦曰:「此大道者,名曰三賢。三賢者,……宿望俊哲,曰郭林宗,泰斗國器,曰文彥博……」。郭林宗乃東漢著名學者、思想家和教育家,文彥博系北宋出將入相五十年的四朝元老,被稱為宋朝第一名相。

而他,則是三賢之一,更是三賢之首。他與郭林宗、文彥博以及眾多文人騷客之間是一脈相承的關係,有一種無形的東西將他們緊緊聯繫在一起。這種東西,就是一生尊崇大道、注重個人道德修養、體恤民間疾苦的人格力量。因此,他是40萬介休人民之榮耀,也是3500萬三晉兒女之驕傲。

5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他在綿山萬古流芳,綿山因他流芳萬古。

地處汾河之陰、距離介休市東南20公里,有一座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的山,這裡山勢延綿,群峰競秀。這,就是綿山。

綿山屬霍山山脈,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集山光水色、文物勝蹟,佛寺神廟、革命遺址於一體,是山西重點風景名勝區,是我國六大低山旅遊風景區之一。綿山風景以自然景觀奇、險、秀,人文景觀古、巧、絕著稱,寺廟、道觀大多建於懸崖峭壁之間,主景抱腹巖巖頂伸出,洞內可容萬人,實屬罕見。

《辭海》記載:「古時山下有綿上之田,故稱綿山。」《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已志吾過,且旌善人」。故綿山亦稱介山。宋天禧元年,他被真宗詔封為潔惠侯並舉行了敕封大典,綿山至今還有封侯亭遺存。

他隱於綿山而後浴火於綿山,他葬於綿山而後彪炳於綿山。

從此,綿山已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山,而成為中華民族忠孝文化的發源地,成為繼承和弘揚這種精神的載體。他「志於道」、「學而思」、「忠社稷」、「功不祿」的高潔情操喚起了許多懷才不遇人士的深切共鳴,受到了歷代有識之士的仰慕和尊崇,他成為立志報國、至誠至孝知識分子的楷模。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綿山就是這樣一座山。正是因為他,這座山才被後人推崇為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的發源地,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山。

如今的綿山松柏參天,層戀疊嶂,流水潺潺,這個全國5A級風景名勝區,每年吸引著百萬名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遊客到此觀光。千百年來,更有不勝枚舉的文人雅士和王侯將相到此登臨題詠、寓興抒懷。人們陶醉於綿山美妙自然景觀和獨特人文景觀的同時,都會情不自禁地肅立於他的雕像和那棵古老的清明柳下,燃一柱心香,於嫋嫋煙波中寄託對他的懷念和景仰。

6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他的身後留下了許多優美故事典故傳說。

善良的人們不願接受他被焚亡之結局,於是就演繹出各種版本的民間傳說,最具代表性的是「東海賣扇」說。西漢劉向《列仙傳》記載,他並未被燒死,而是羽化成仙,跟仙人一起出遊,東海買扇,普渡眾生。清代山西名士傅山在《介林》一詩中,也有「晉霸園林迷草木,綿田香火動春秋。仙名賣扇傳東海,身隱承顏宵故丘」的詩句。

《列仙傳》作為我國第一部道家神仙傳記,撰神仙七十位,他位列其中第十九位,並被尊奉為道教之神,儒家將其祀於文廟,佛家奉他為羅漢,他成為儒、道、釋共同推崇的文化名人。這些都給歷史悠久的晉文化增添了瑰麗和傳奇色彩。

「足下」的稱謂與木屐的服飾也因他而來。南朝劉敬叔在《異苑》中寫道:「介子逃逯隱跡,抱樹而死,文公望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懷割股之功,俯視其屐曰‘悲夫,足下’!」「足下」一詞因此而來,並逐漸演變為對他人的敬稱。晉文公穿木屐之事後被市井模仿,並相沿成習。《後漢書.五行志》載:「延熹中,京都長者皆著木屐。」日本流行的木屐也是從我國流傳過去的,成為日本和服必配之服飾。

他的妹妹與娘子關名來歷密切相關。娘子關當晉冀兩省要衝,地居山腰,地勢險要,有「三晉門戶」和「天下第九關」之稱。史料記載,他的妹妹介山氏「恥兄要君,積薪自焚,號曰妒(妬)女」。清光緒《山西通志》載:「葦澤關一名娘子關,蓋以妒女祠而得名。」《永樂大典》載:「承天鎮。在平定州東北九十里,古妒女祠在焉,故俗為娘子關。」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載:「葦澤關即唐承天軍,俗名娘子關,以妒女祠得名。」這與娘子關因唐初平陽公主率娘子軍駐紮於此而得名之說形成了對峙,不少專家學者尋章摘句引經據典各抒己見。孰是孰非,我們姑且存而不論,就讓時間和歷史給出答案罷。

7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他是中國義與士的傑出典範。

中國歷史上僅有兩位人物享受以節銘記之殊榮。一位是屈原,一位就是他。

寒食節禁火,是擔心有火燒了他的安息之地綿山。端午節屈原死難日乘龍舟往汨羅江丟粽子,是怕魚類咬食屈原之軀體。這是人民群眾懷念他們所熱愛歷史人物的最好方法。兩位賢哲,一個投江而死,一個抱柳而亡,可謂一南一北雙星閃耀,一水一火赴義成仁,一江一山永垂青史。兩位相距300多年的中國忠孝文化代言人遙相輝映,形成了「南屈北介」之佳話。

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對他發出了這樣的詠歎:「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遊。」這是「南屈」對「北介」的由衷讚賞,是後人對前人的追慕之情。

宋黃庭堅感嘆他「士甘焚死不公侯,滿眼蓬蒿共一丘」。班固在其著述的《古今人表》中,將他稱作春秋時期新興的「士」階層,也就是中國最早的知識分子第一人。他的高蹈情懷,也成為後來文人士子們嚮往之歸宿。《史記》作者司馬遷曾感嘆,三晉之地民風淳樸而多慷慨悲歌之士。

嗚呼,前不見古人,後難覓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逝者已矣,生者仍存。他在烈火中焚亡,又在烈火中永生,化為濃墨重彩的民族記憶符號,世世代代活在人們心中。

他叫介子推,晉國賢臣,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

今年是2018年,距離他逝世整整2654年。

是為祭。

簡介

飄零在外三十載,形容憔悴鬢毛衰。尚喜鄉音仍未改,此子姓名喚石開。歲至狗年四十五,半截身子黃土埋。老家義安中街村,情怯未敢忘根脈。

長按二維碼,發現不一樣的新天地

介子两千六百五十四年祭|石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