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洪崖洞你可以介紹一下嗎?

時尚阿媽

提起洪崖洞,山城市民都耳熟能詳,作為目前重慶主城區惟一一處老山城人文景觀,其特有的吊腳樓令中外遊客痴迷,特別是晚上亮燈後,那美輪美奐的景色讓人迷亂,是遊客朋友們來重慶必到打卡處。你們在驚歎的同時,你們瞭解洪崖洞的歷史嗎?瞭解它的前世今生嗎?現在就由我慢慢的述來。

前世

明初,戴鼎築重慶城,建有十七門,九開八閉,洪崖門是閉門。從臨江門到千廝門之間,是懸崖,城牆和洪崖門都建在懸崖上。在洪崖門下面靠右的懸崖下有個洞,就是洪崖洞。洪崖洞上原來有一條小溪,那小溪發源於城內的大梁子(現新華路),經大陽溝、會仙橋到洪崖洞,從懸崖上跌下,形成瀑布。巴渝十二景之一“洪崖滴翠”說的就是它。

洪崖滴翠

後來,城裡的樹木被砍完,人口也增多,那小溪成了汙水溝,洪崖就不滴“翠”了,而是懸著一條汙水“瀑布”。所以所人毀景啊!

抗戰開始後,重慶人口猛增,重慶城中心從下半城移到上半城。上半城的汙水往洪崖洞流,垃圾也從洪崖洞上往崖下倒,在這兒撿垃圾的人也就成堆,加上洪崖洞裡可以避風雨,於是洪崖洞就成了叫花兒“丐幫”的窩子。

大約是上個世紀40年代,才在那懸崖上開出一條小路來,溝通了城內外。洪崖洞下臨鎮江寺和紙鹽河街,都是碼頭,且相當熱鬧。於是,那洪崖洞兩側的懸崖下就建起一排排吊腳樓。層層疊疊,錯落有致,似搖似晃,構成重慶城特有的風景。

吊腳樓

解放後,沿江碼頭,特別是臨江門、千廝門碼頭逐漸衰落,洪崖洞也逐漸失去往日的熱鬧,那吊腳樓經歷了幾十年風雨,成了危房。

90年代洪崖洞

今生

1993年,市政府開始修嘉陵江濱江路,洪崖洞片區的居民被整體拆遷。

拆除中的洪崖洞

經過多次研究,有關部門決定在洪崖洞現有工程完工的基礎上,在嘉陵江上建設一座休閒水岸平臺,使之與洪崖洞成為一個整體,達到山水相連的效果。2002年,小天鵝集團獲得洪崖洞片區的開發權。2006年9月29日,洪崖洞民俗風貌區落成開業。遊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洪崖洞以13層樓的“魔幻高差”,中西碰撞的餐飲文化,雕塑、彩雕、浮雕等展示的民俗文化,以及濃縮在青石板、木雕窗裡的建築文化。

建好的洪崖洞

消失已久的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洪崖滴翠”重現洪崖洞!

洪崖滴翠

洪崖洞是重慶曆史文化的見證和重慶城市精神的象徵。濃縮了重慶3000年曆史文脈。重慶建設的步伐還在前進,十八梯,下浩老街逐漸在消失,留給重慶人的已經不多了,希望在建設的同時保護好重慶的歷史。因為曾經重慶城的見證已消失不見了。

山城寬銀幕電影院 會仙樓 重慶纜車 嘉陵江索道等等!

也歡迎大家來重慶玩,重慶你非去不可!最後獻上一張洪崖洞夜景圖。


差瞌睡的雜貨鋪

我剛從重慶洪崖洞旅遊回來,簡單的給你介紹一下它的歷史來歷。



首次,洪崖洞,不是一個洞,而是一座門。

重慶的洪崖洞位於長江與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歷史上就是以巴渝建築特色的“吊腳樓”為主體碼頭貧民居住群,曾是重慶的一座城門。



據史料記載,重慶曾建有九開八閉十七座城門,而建於宋代的洪崖門曾是重慶建在嘉陵江畔幾座對南開的城門之一。後來,因軍事防衛需要,把這座門用石頭封閉了,成了一座死門、假門。



這座假門,依山靠勢,擇水而立,建有城樓、炮臺,就是沒有實門。但,歷史上畢竟曾是一座城門。



其次,洪崖洞,不是一座門,歷史上真的是一個洞,得名一個神仙的傳奇。



歷史上的洪崖門外岩石下方的懸崖邊,是有一個巨大的石窟、崖洞的。此洞位於江水之上位,洞不深,卻可容幾十人之身。

傳說中,古代有個名叫洪崖的仙人,常年隱居此洞修行,因此,此洞便以洪崖神仙名而得名。



這個傳說,一直流廣很深。史料上曾有晉代大學者郭璞曾寫下“右拍洪崖肩”的記載;也有清代詩人王爾鑑作:“洪崖肩許拍,古洞象難求。”詩句;清道光年間,更有重慶知府王夢庚曾入此洞後,喝著酒,半醉半醒間吟唱出經典名句:“拍肩懷古仙,徘徊不忍去”絕句。



後來,洪崖洞神仙飛天后,洞就荒蕪了,到了清末民初,就成了混在朝天門碼頭乞丐們夜宿地,一些為碼頭扛包,抬竹椅、賣雜貨的袍哥,甚至小偷、妓女等三教九流便依山傍水在洪崖洞周邊搭起了吊腳樓居住,於是,這裡便漸漸成為重慶擺龍門陣最原始民生狀態的“貧民窟”區。



所以,從古至今,人們以洪崖洞命名這一代地方,其實,這個名字,就是重慶曆史文化的一部分,就是老重慶的縮影。當年的吊腳樓貧民區,現改造成為重慶燈火闌珊最繁華區,洪崖洞,也是新重慶的亮麗城市名片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