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殲20即將換裝國產發動機?

雅勳

殲20換裝“太行”,有清晰的照片為證,且為矢推,首先可實現完全國產化,不再擔心俄禮炮產能不濟;其次既為矢推,至少機動性能可大大提高一步。意義在於我們的發展是有成的,“太行”終於搞定,三代發動機的成功可以說明,與西方航發差距正在變小,有說二十年,有說三十年,那麼現在,也就是20年以內吧,差距不小,但進步巨大,可以滿足三代和四代使用了呢,雖說還差點事但再經過努力,有信心搞得更好,不是嗎?

終極目標是WS-15。發動機亦分代,美製F-22和F-35使用的是4代發動機,正比俄製“產品30”,加力推力18噸,推比在10一級,有人估計“太行”與俄製三姨夫即AL-31差不多,也就是8一級。我們有計劃,正在研製的“峨眉”,渦扇-15,可能也正是這一水平,將推比做到10,一旦裝備殲-20,即可完全實現殲-20技術性能,不過現在看來需要時間,不能與殲-20聯袂而出,是晚了點的,晚點就晚一點,本來我們的航空發動機就比他國落後,這並不奇怪。都知道航發是航空工業之花,使用了最尖端的科技。我在網上漫步,不斷看到多種發動機技術已然成熟,應該說離實現裝機已然不遠,專家有判斷,三年之內必定能成,三年時間不算長,可是軍迷等得苦啊,一說正是落後多少,可是想過沒有,“峨眉”成,中國航空工業就達到了一個技術峰巔,與人所說的20年差距變成多少了呢?20年與3年,話說哪個更短呀?

禮炮肥矣。打造AL-31,俄羅斯禮炮公司賺得盆滿缽滿,這樣講未免沒有良心,人家賺了小錢錢,可也滿足了中國一時急需,若非這位三姨夫,我們還不得等著嗎?禮炮有了錢,將AL-31做成系列,不斷實現技術更新與完成突破,推力不斷加大,性能穩步有提升,壽命更長。改進發動機啟動機,能完成3500米機場部署。打造矢量推力噴口,已完成實驗。至AL-31F-M2,推力實現了14.5噸,從11噸到14.5噸,禮炮走過二十多年,從300萬美元一臺,現在少說也得800萬美刀吧,有錢好辦,與留裡卡合作,成功展開新的型號研發,“產品30”得與力焉。現在的AL-31F-M2,與117S,技術上沒有差別。

六代機發動機可問否?網上軍迷總在吵吵中國六代機,以為應該把關注點移在發動機身上,這就對了。美國2017正式推出六代機計劃,要在2025實現首飛,2030年裝備部隊,那麼它的下一代發動機也要與之匹配,現在發展怎樣了?2012確立普惠做為研發公司,名字叫做自適應發動機,它的目標是一種先進的變循環發動機,據說它的核心機已經完成研製。我們呢?如果不能在變循環發動機技術實現突破,還會再次落後於人,對於此,2012年的珠海航展上,中航發動機副總張健有說道,“我國的變循環發動機的預演工作正在推進,並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好啊,凡事預則立嘛。


魂舞大漠

作為一名航空專業人員,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對殲20換裝國產發動機的態度是:有喜有憂!



殲20,這款我國最先進的第四代隱形戰鬥機,終於擺脫了對俄羅斯al-31發動機的依賴。從此殲20有了澎湃的中國心!成為了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戰鬥機。由於我國發動機技術薄弱的原因,導致殲20採用俄羅斯al-31發動機作為動力裝置。這確實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俄羅斯也曾經不客氣地說過:離開了他們提供的發動機,殲20就飛不起來!現在經過我國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終於擺脫了這一局面,一旦有事,再也不會被卡脖子了。



令人擔憂的是,我國最先進的第四代戰鬥機,卻只能安裝上一個第三代的發動機。這就好像一輛跑車只能裝一輛轎車的發動機一樣,是一件讓人非常遺憾的事情。就目前來說,世界上僅有的4款四代機:俄羅斯t50、美國f22和f35,這三種型號都用上了第四代發動機,只有中國的殲二零才剛剛湊合上了一個國產第三代的發動機。中國戰鬥機“心臟病”的問題仍然沒有治好。為殲20配套的渦扇15發動機遲遲不能下線,沒有強勁的動力裝置,殲20的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殲20此時不得已換裝渦扇10,說明渦扇15在短期內還無法研製成功。如果渦扇15馬上就要研製成功,那就沒必要把渦扇10往殲20上裝了。

要想發揮出殲20的最強戰鬥力,我們需要一款推重比為11的強勁發動機,只有渦扇15能夠滿足這個要求,推重比為8的渦扇10遠遠滿足不了我們的需要!



當然全面對標美軍f119和俄羅斯al-41的渦扇15正在加緊研製中,目前已傳出樣機試車成功的消息,希望我國的科研工作者們繼續努力,早日批量生產成功,殲20已經等了很久了!


胡侃軍事

殲20即將換裝國產發動機?更正一點:不是即將,是殲20已經換髮。根據就是,央視的一則報道。先說明:對央視持嚴重懷疑態度的人不用繼續看下去,免得浪費時間。2017年7月29日,央視國際頻道《深度國際》節目,報道:中國首款隱身戰機殲20,已與2017年3月9日,正式列裝部隊。並裝備了國產發動機,還首度公開了殲20作戰模式(時間很短)。


殲20戰機

而後,在央視—4的《今日關注》、《中國新聞》中均報道過該事件,專家稱其換裝的是國產渦扇10B型(太行改)發動機。殲20樣機及小批量生產的最早幾架量產機用的是俄羅斯製造的AL—31FM1型(就是99M1)發動機,具體有幾架殲20用的是俄製99M1發動機,數據不詳。其餘用的是國產渦扇10B型發動機,而眾所周知的殲20配套發動機——渦扇15,尚未定型。

渦扇10B型發動機單臺推力達到了14噸,略高於俄羅斯的99M1發動機的單臺推力13.2噸。在使用壽命、維護保養、低故障率等方面,都比俄製99M1發動機有所提高。許多人認為國產航發:性能差、故障率高、可靠性低等,下面來看一個截圖。


再來看看,中航工業報告:太行發動機已批量裝備部隊超400臺 ,“太行”發動機已批量裝備部隊。截至2015年底,410廠已向海軍、空軍交付渦扇10發動機不少於400餘臺,被用於J11B、J11D、J16等機型。雖然經歷了磕磕碰碰,但截至目前,沒有一架搭載渦扇10發動機的戰機因發動機故障墜毀。當然了,其它原因導致的墜毀事故還是有,但不能將責任推到航發身上。

太行渦輪風扇發動機(渦扇10)

《中國航空報》公佈了:渦扇10發動機改進型號(渦扇10B),由中航工業動力所研製成功的消息。改進版本的渦扇10發動機,將加力推力由原來的12—12.5噸提升到14-14.5噸,實現在綜合性能(最大加力推力、壽命、推重比等)方面較俄製99M1發動機略有提高。



裝備渦扇10發動機的殲—11BS

殲20換裝渦扇10B型發動機,就我個人來看:一是解決了發動機不用再依靠外購,且性能上略有提高,殲20的產量將不再受發動機數量不足的限制;二是殲20的配套發動機——渦扇15,應該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若渦扇15即將定型、批量生產,殲20也沒有必要再換裝渦扇10B型發動機了。



注意上面的數據

網上瘋傳的:殲20已換裝渦扇15(並配有視頻)。基本上都是個人發的消息,央視等權威媒體,並未有相關報道。如此重大的消息,哪個媒體能不大肆報道?我見到央視的一則報道:殲20試換裝渦扇15。就這麼幾個字,注意:央視用的是“試換裝”,而不是“換裝”。後期卻再沒了動靜,說明渦扇15還存在著不足,還未達到列裝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