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堂弟,三年換了八份工作

我的堂弟,三年換了八份工作

文 / 西門君

圖 / 網絡

1.

堂弟又跳槽了,算上實習的單位,這已經是他三年裡換的第八家公司了。

“說吧,”我淡然地問,“這次又是因為什麼辭職的?”

“一提這事我就來氣!”堂弟擰開啤酒蓋,痛飲了一大口。“某個傻逼領導,居然在員工大會上指名吐槽我工作沒做到位!”

“就......因為這個?”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可不是嘛!當時部門的女同事都抿著嘴看向我,我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下去!”

噎然無語幾秒鐘後,我又順勢問了他前幾家辭職的原因。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他笑嘻嘻地回答,有些是因為“離家太遠”,有些是因為“試用期不代繳五險一金”......最奇葩的還是這句:

“因為直系領導是處女座,老挑我刺,所以呆了一個月就走人了。”

此處你們可以腦補我“what the fuck”的表情。

微醺之餘,我拍拍堂弟的肩膀問:“你說你這麼顛沛流離,啥時候是個頭?”

“我也不知道啊,”他苦笑道,“那句話怎麼說來的,‘車到山前必有路’嘛!老哥,你自己四年也換了三家公司,現在還索性單幹了,憑啥說我呀。”

也許是酒勁上了頭,這句直接激怒到了我。我輕拍桌子呵道:

“你一直換公司,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而我一直換,恰恰是因為我知道自己要什麼。”

他別過頭去,俊俏的側臉上掛滿了不屑。

2.

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我們父母的那個年代,國家實行的是“工作分配製”。簡單來說,就是你想遊手好閒都沒機會。

這在我們“畢業即失業”的一代看來,當然是殷羨不已。

然而,在“幸福”的表象下,卻是他們深深的無奈——

工作的自由選擇度趨向於零,想要辭職下海,程序不走個兩三年根本批下不來。

誰也不曾料到,短短二十年,現在中國的就業市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只要你願意,一個月換十家公司也沒人攔得住你。

這是好事嗎?某種程度是的。畢竟有更多的選擇,總比沒有選擇的好。

但無可否認的是,當人的選擇越多的時候,ta迷失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同陳丹青所言:“年輕人自認為掌握的訊息越多是好事,可訊息並不等同於眼界。”

我有一個學姐,她父母當年費盡千辛萬苦把她弄進某事業單位。在基層混了三年後,她覺得沒意思,毅然出來自己做微商,把她媽氣得直接暈了過去。

頭兩年她的生意還是不錯的,之後由於種種原因,江河日下,她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她不是沒有動過懊悔的念頭,可是她心知肚明,自己回不去了。

我舉這個例子,無意臧否她的職業選擇,只是想客觀探討一個問題——

當我們對現狀不滿意的時候,離開就是最佳的選擇嗎?

一位教育學家就曾對此談過自己的看法:“現在的年輕人有多浮躁?職場上遇到了麻煩,第一反應不是改正,而是想著逃避。”

確實如此,出於一時衝動就拍拍屁股走人,下場往往就是剛離開了狼窩,又入了虎穴。

我的堂弟,三年換了八份工作

3.

我也曾經帶過一位實習生,手遊重度痴迷者。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是:“我還年輕,不怕失敗,大不了重來嘛!”

一開始我還覺得挺正能量的,後來和他接觸久了,才發現......他把人生當成是一場遊戲,只要遇到不順就考慮replay.

可是,這個社會從沒有寬容到給任何人無限replay的機會啊!

你在職場上犯了錯,輕則在檔案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筆,重則被全行業封殺。沒人會因為你的“年輕”而網開一面。

年輕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嗎?不,當然知道。只是,他們成功學的書讀多了,難以自拔。

諸如《你的穩定就是浪費生命》一類的勵志書,通篇都在告訴你一個道理——

如果你在職場上遇到了不順心的事,別委屈自己,你值得更好的歸宿。

有道理嗎?當然有。

只是在這樣的書籍裡浸淫久了,會發覺“自己原來過的那麼憋屈!”,由此產生了一系列莫名的焦慮感。

在我看來,這個時代的年輕人99%的焦慮感來自於兩個原因:

第一,不認命,自己卻又不努力。

第二,沒有半毛錢才華,卻又覺得自己是懷才不遇。

我的堂弟,三年換了八份工作

4.

我厭惡成功學最大的原因是,他們只教你怎麼獲得成功,卻從不教你怎麼面對失敗。

可殘酷的現實是,我們面臨失敗的場合比獲得成功的機會要多的多的多。

現在的年輕人最大問題是,獲得成功時恨不得昭告天下,遭遇挫折時卻又巴不得撇的一乾二淨,彷彿一切從未發生過。

可是,逃避是沒有用的啊。

米蘭·昆德拉就曾直言:“永遠不要認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後的結局,我們的腳步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

想清楚了,如果你不願意在三十歲還在混基層,就請你別在二十五歲輕易考慮跳槽。

人生的巔峰,是一步步走出來的。靠“跳”前行的人,離懸崖往往只有一步之遙。

我的堂弟,三年換了八份工作

ABOUT ME

西門君,前《跑男》一二季現場導演,

目前正在就讀浙大傳播學在職研究生。

著電子書《我的才華不是拿來取悅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