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狀態療法”改變“癌狀態”的法寶

癌症治療“狀態療法”改變“癌狀態”的法寶

李忠教授提出全新的中醫抗癌新療法“狀態療法”最具中醫特色的全新抗癌療法,狀態療法是改變“癌狀態”的法寶,主要是改變癌細胞賴以生存的內環境今天就講講癌狀態的中醫療法:

改變“癌狀態”的中醫六大法則

①固攝法:固攝正氣,防止正氣的耗散,糾正正虛失固的狀態。固攝癌毒,防止或減少癌毒的擴散與轉移。正氣本身具有對癌毒的固攝收束作用,在“正虛”狀態下,癌毒的擴散與轉移趨勢超過了正氣的防護約束力,疾病便會進展。在固攝法對正氣及癌毒的雙重作用下,正氣的耗散趨勢得到抑制,正氣水平得以提升,抗癌、固攝癌毒的能力增強,癌毒的擴散轉移趨勢同時受到抑制。

癌症治療“狀態療法”改變“癌狀態”的法寶

②調心法:《內經》:“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研究也顯示:腫瘤與情志關係密切。臨床常用藥物:珍珠粉、琥珀粉、棗仁、夜交藤、牡蠣、遠志等。

③柔肝法:腫瘤病在厥陰。從臟腑經絡系統看,厥陰包括足厥陰肝、手厥陰心包。從《傷寒論》厥陰篇並結合腫瘤臨床分析,厥陰主要以足厥陰肝經為主。癌症的關鍵病機在於陰陽氣不相順接, 氣滯血瘀痰凝所致。

傳統中醫認為肝為血海,為孕育生命之海,其性喜條達。正如《血證論》曰:“肝主藏血,血生於心,下行胞中,是為血海。凡周身之血,總視血海為治亂。血海不擾,則周身之血,無不隨之而安。肝經主其部分,故肝主藏血焉。至其所以能藏之故,則以肝屬木,木氣沖和調達,不致遏鬱,則血脈得暢。”肝為將軍之官,主要作用在於治理體內出現的“動亂”,正如《內經》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癌症的發生與肝氣遏鬱有密切關係。所以,臨床中,通過柔肝,恢復肝的平衡,是對癌化有為無的首選。正如:現代醫家秦伯未先生在《清代名醫醫案精華》中講:“肝為剛髒,非柔潤不能調和也。”

癌症治療“狀態療法”改變“癌狀態”的法寶

④溫陽法:中醫認為,腫瘤屬陰瘤,臨床證實:體質偏寒的人患腫瘤居多。腫瘤發展到晚期往往兼有陽虛症候,如畏寒肢冷,氣短而喘,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恍白,浮腫,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脈沉遲等,或為水氣病,或為惡性積液。

常用藥物:附子、肉桂、桂枝、乾薑、硫黃、川椒目、吳茱萸、高良薑、鹿角膠、鹿茸等。

⑤通利二便法:通利二便是驅除毒邪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通利二便,可驅除有形邪氣以除癌毒,攻腸胃之邪以調暢氣機,防止有毒中藥蓄積中毒。如蟾蜍、蜈蚣、斑蝥、巴豆、白砒、輕粉、紅粉等有毒。常用藥物有大黃、元明粉、二醜、檳榔、番茄葉、巴豆、土茯苓、金錢草等。

癌症治療“狀態療法”改變“癌狀態”的法寶

⑥以毒攻毒:癌毒是目前中醫腫瘤界普遍認為腫瘤發病因素中的“毒邪為患”之毒。癌毒的產生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調養不慎的原因,各種原因使五臟蓄毒不流癌毒就產生了。只有體內有癌毒,復加上六淫、七情、飲食勞倦等因素的誘發,才有可能患癌。

一般而言,“以毒攻毒”方藥晨起空腹服用或兩飯之間服用效力好,而對消化道刺激較重者及體質較弱者宜飯後服。馬錢子製劑宜睡前服,宜用蜂蜜及濃糖水送服。斑蝥製劑宜用雞蛋清送服。

改變“癌狀態”,需要堅持的信念,這樣患者才能早日康復。

忠解癌狀是國內首家科普中醫腫瘤知識,預防癌症,傳播正能量的

文章是今天視頻的解析以及延伸,希望幫助到更多的人,如有不解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