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醫師節(9)|什麼是這位產科專家的「法寶」?

致敬医师节(9)|什么是这位产科专家的“法宝”?

今年的8月19日,是首個“中國醫師節”。從當天的推送開始,我們連續推出了9篇“致敬醫師節”系列文章,用豐富多彩的內容向醫生這一神聖的職業表達了我們的支持和敬意。

在 這些文章當中,有《醫學界》對盤仲瑩院長以及幾位醫生代表的採訪,通過他們的視角向外界展示了“在北京和睦家醫院執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有醫生家人的來 稿:一位父母均在和睦家執業的小家屬用生動的細節向我們娓娓道來了醫生們的不易,以及醫生家人們的辛苦;有醫生們自己書寫的對於這一職業的深刻感悟、職業 生涯的成長之路,以及如何不斷精進自己技藝的自我修養;還有在採訪中向我們敞開心扉,展露生活中另一個同樣真實而鮮活的自己的可愛醫生們……

今天,在北京和睦家醫院21歲的生日之際,我們為大家帶來了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這既是對一位產科專家的採訪,也是對北京和睦家醫院“初心”的一種回望——

見到李奎大夫是在他的診室裡,他忙著在電腦上記錄剛看診的產婦情況,看到小編進屋語帶歉意。“不好意思啊,一般看診都是20分鐘左右,剛剛的孕媽媽是首次看我,所以時間更長一些。”

這位從業20年的產科專家接手過數不清的產婦,處理過的危重症也難以計數,在今年加入了北京和睦家醫院,讓我們本就實力非凡的婦產科又添一位資深“大咖”。當問到作為專業佼佼者,李大夫最看重的心得是什麼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立即回答:“當然是溝通。”

“都說為母則剛,但孕媽媽是最需要鼓勵和安撫的。她時刻擔心著寶寶的情況,也會想著自己的健康,孕期激素的變化也會影響她的心情。尤其對於初產婦而言,到底分娩是怎麼回事,每次產檢做完那些指標代表了什麼意思,怎麼能確定胎兒和母體都一切正常……想要知道的問題太多了。”從李大夫的描述中我們彷彿看到了一位位著急詢問的孕媽媽。

“如果問診時間不充分,三言兩語就把人給打發了,我是不贊同的。”一直微笑著和藹可親的李大夫添了幾分嚴肅。“我認為我有義務告訴孕媽媽們她想知道的一切知識,最歡迎她們給我提問題。醫學知識是很專業,如果沒有專業背景不好懂,但我們醫生是專業的,當然可以解釋清楚。”

致敬医师节(9)|什么是这位产科专家的“法宝”?

李大夫生活照

“我會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跟孕媽媽交流,讓她們非常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回答她們的疑問,哪怕是初級問題也沒關係,答疑解惑是我份內之責。我不會覺得厭煩,因為我是以朋友的心態來看待她們的,孕期的擔憂和緊張能通過耐心的、詳細的解釋得到解決,何樂而不為呢?”

“在符合醫學指徵、醫療指南的前提下,我會把控原則,儘量滿足孕媽媽的要求。我的講解讓她們瞭解了自己的身體,明白了各種不同的診療手段各有什麼利弊,這樣可以幫助她們自己做出選擇。我作為醫生提出多種對策,就像朋友給出各式各樣的建議,最終決定權還是掌握在其本人的手裡。當然,這絕非一味遷就,醫生能滿足的是合理範圍內的需求,一切都以臨床指徵為準。”

“為了充分熟悉孕媽媽們的情況,我的問診時間很充分,尤其是首診,基本保持在30—40分鐘,孕媽媽們想問什麼就問,暢所欲言最好。這也是我選擇來和睦家的重要原因,保持最佳溝通才能很好的建立信任關係,一起努力達到最好的結果。我們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母親和孩子都平安健康。醫生是協力者,不是神,不是主宰,最重要的決定應該是患者在充分知情後自己做出選擇,這是我在美國醫院學習時最深的感悟,是我想要的效果。除非異常緊急的情況,他們醫生會把在場的家屬都叫到一起交流,先解釋清楚,再商議手術與否,不會出現因溝通不到位產生的偏差或是不理解,家屬方的配合度也會達到最高,這讓醫生可以更好的開展救治工作。”

感受到李大夫對於問診溝通的極度重視之後,我們聊起了他選擇從醫的契機。比起說工作心得時的侃侃而談,李大夫沉靜了許多,淡然微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只是高中的時候看到家人生病,飽受病痛,就萌生了當醫生的念頭,想自己做個好大夫。那時候醫學生都得考,我仔細思考後放棄了保送的機會,考上了醫學院。我是哈爾濱人,在北京研究生畢業後就參加了工作,一直到現在,很喜歡做醫生。”

醫生工作的繁忙讓我們很想知道李大夫業餘時間會如何度過,他笑得格外溫柔。“我有兩個孩子,最喜歡的休閒就是陪伴他們。我的大兒子10歲了,帶著他爬山什麼的,男孩兒喜歡戶外運動。小女兒才1歲,領著她上公園溜達就挺開心,親子時間是我特別享受的時光。”

致敬医师节(9)|什么是这位产科专家的“法宝”?
致敬医师节(9)|什么是这位产科专家的“法宝”?

李奎大夫的

親子時光

今年是中國首個醫師節,李大夫給出了他的寄語。“作為醫生,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重視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達到滿意的效果,就是我最大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