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傳統手藝正消失斷代,他卻甘願不為賺錢只為做給人們看

| “我就是為了造給人們看,不是為了賺錢。” |

這門傳統手藝正消失斷代,他卻甘願不為賺錢只為做給人們看

攝影/韓克非

- 風物君語 -

古人見落葉浮於水面,

便仿照葉子的輪廓發明了船。

進入工業時代之後,

曾經數千年海上交通、

貿易歷史悄然改變,

鋼鐵巨輪,

成為了海上交通貿易新的主導者,

而傳統木船的活動空間

則縮減至一些小規模的河上漁業、旅遊業,

和一些關於節慶、競技的儀式、活動場景之中。

在今天漳州的九龍江入海口

這些造船人

成了最後的手藝人。

遠溯宋朝,漳州與泉州、福州、興化並稱福建四大造船地;

明朝時,漳州已成為著名的福船製造地之一。

除官造戰船外,民間商人也私造航海巨舶。

造船業的發達,航海技術的完善,

為月港的海外貿易和東西洋航線的開闢創造了條件。

九龍江邊是他造船的地方

這門傳統手藝正消失斷代,他卻甘願不為賺錢只為做給人們看

▲鄭家造船始於清末民初。20 世紀 20 年代,鄭水土的祖父鄭文慶從其父親,也就是鄭水土的曾祖父手上繼承衣缽,創辦了宗興船廠,至今已近百年。

在鄭水土師傅的家中,

保存著一份其祖父鄭文慶手繪的《海澄鄭氏造船圖譜》。

圖譜記錄了多達16 種船型,

主要是帆船,

根據用途分為運輸船、運肥船、 漁船、客船等 4 種,

規模從 1 丈到 3 丈不等。

如今鄭師傅造船的場所,

是他向當地政府租借的臨時造船地。

“因為要建設月港旅遊區,

我的(宗興)船廠在那裡破破爛爛不好看,

已經沒了。”

鄭師傅樸實的話語中夾帶著一絲無奈。

時近端午,廠內到處擱著龍舟船板亟待趕製,

以迎接一年一度的龍舟競渡。

隨著鋼板船的大規模普及,

木製帆船已被限制遠航出海,

帆船的訂單量已經銳減,

目前主要訂單需求皆在龍舟。

採木成舟,說不清的手藝

造龍舟首先要選材,

一般非杉木、樟木不可,多伐自閩北武夷山的深林中。

這門傳統手藝正消失斷代,他卻甘願不為賺錢只為做給人們看

攝影/鄭亞裕

▲ 所造龍舟越大,對樹幹直徑和長度的要求越高。舟身主板乃杉木所制,歸因於其質地軟、紋理直、易加工的特點,且其木質輕便,益於划槳競渡。

與杉木不同,樟木具備不規則的縱裂紋,

往往將其刨磨成具有較大弧度的船肋而不會彎折變形,

用於龍舟內部的橫向支撐固定。

而呈筆直紋理的杉木,

只適合沿紋理方向進行平面刨磨加工,

難以進行與樟木類似的弧度加工。

龍舟釘造的第一步,是船底的拼接。

這門傳統手藝正消失斷代,他卻甘願不為賺錢只為做給人們看

▲ 首先將杉樹整木用電鋸鋸成一塊塊厚度相同的長板,取三塊長板縱向並排,用鐵釘釘連起來,構成龍舟最初的主板基底。另取兩塊月眉(弧度自然過渡的扇形短板,用以增加龍舟中部寬度),對稱地釘連在主板中間部分的兩側,這就是鄭師傅說的“兩頭三中間五”口訣。之後再用三到五塊寬板沿龍舟首尾延伸橫向拼接,整體上形成縱橫之勢,從而進一步加固船底。

船底拼接完工後,

需在木板縫隙間刷桐油灰以防水,

同時兼具膠合木板、鞏固船身的作用。

事實上,每一道拼接工序都需要刷桐油灰進行預處理。

處理完船底,鄭師傅開始打磨船肋橫板,而後經過一番丈量,將橫板等距離地釘連在船面上,從而也為龍舟選手劃定了各自所站艙位。

這門傳統手藝正消失斷代,他卻甘願不為賺錢只為做給人們看

▲ 船肋分兩種:一種用杉木進行平面處理,兩端鋸成對稱的倒角;一種用樟木進行較大弧度處理,兩端傾斜角度與杉木船肋倒角角度相吻合。杉木輕而脆,樟木重而韌,兩種船肋共用,一組組地並排釘連,鞏固船身、保持船重適中的同時,也精準地確定了兩邊側板的拼接位置。

此外,與船面貼合的船肋一側,需左右對稱地鑿出三角槽或方形槽。溝槽沿拼接後的長板外部邊緣排列,將被船肋隔開的艙位稍稍打通,從而可預防行進中艙位積水過多,具有縱向順勢導水之效。

這門傳統手藝正消失斷代,他卻甘願不為賺錢只為做給人們看

給船槳拋光。攝影/鄭亞裕

這門傳統手藝正消失斷代,他卻甘願不為賺錢只為做給人們看

用刨子整修船體

做完這些,

接下來是龍舟成型至關重要的一步:

彎曲成型。

如何彎?

彎到何等程度?

這對龍舟入水的平穩與速度,

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鄭師傅首先將船身兩端置於等高的長凳上,

由於重力作用,中間部分會自然彎曲下墜(下墜部分用磚石墊著,勿令直接著地)。隨後,各搬巨石一到兩方前後置於船面中間位置,令其保持形變。

這門傳統手藝正消失斷代,他卻甘願不為賺錢只為做給人們看

▲ 最後,選長短不一的細木按比例立於船面縱向中軸線上(用釘子暫時加牢),拉墨軸線飛越首尾兩端固定,同時靈活調整首尾兩端的高度,當所有細木上端呈水平一線,且與墨軸線齊平時,即可認為是龍舟理想的曲度。

行走板兩邊加固細長的圓木,

讓船上的人下肢有所倚重,

站穩腳跟而不至 兩邊搖晃。

經過這一系列的拼接捶打,

一艘龍舟就基本成型了。

我很好奇這彎曲成型方法的科學性,便問了一嘴。

鄭師傅笑著說:“我也不知道,

我沒讀過什麼書,

這些是祖傳的經驗,

通通印在我腦子裡。”

想必很多民間老手藝都是這樣,

很難用精準的科學話語解釋清楚,

手藝的學習,

只能通過對老規矩的繼承和數十年實踐的摸索,

這既是老手藝的美感所在,

也是其遭遇困境之處。

神形兼備,一條龍舟的立身之道

龍舟成型後,

鄭師傅在船身所有拼接處刷上桐油灰,

並用小刀細細刮平,

以免灰漬妨礙原木色的美觀。

隨後用彩漆給龍舟上色,

再將船體裡裡外外刷上一遍桐油。

這門傳統手藝正消失斷代,他卻甘願不為賺錢只為做給人們看

龍舟的色彩由紅、綠、藍、白等顏色搭配,延續了傳統的裝飾基調;木板縫隙間的桐油灰和船體在亮金色桐油的塗抹下渾然一體,又兼具二次防水的功效。

給龍舟“點睛”,也是大有講究的事。

先要貼上事先準備好的“船眼”,

在眼珠上釘三根“目周釘”,

釘根分別繫有紅布條,

從左至右分別代表

千里眼、順風耳、媽祖婆,千里眼、順風耳在前觀測,

媽祖婆殿後護佑,

順序不能改變。

不僅僅是龍舟,

傳統的帆船也需遵循傳統的“點睛”之道,

這代表 的是對神靈的敬意與崇拜。

“點睛”儀式也是祭拜儀式,

祭拜人須手持香爐,

繞龍舟一圈,跪拜神靈,

這是祈求神靈祛除龍舟身上的所有穢物,

保佑龍舟出水平安之意。

龍舟的釘造大功告成後,

訂購的村民便會請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

身著正裝帶領村中眾多壯丁,

一塊將船請回村裡,

每年端午節前後,

龍海一帶每個村莊都會出一艘龍舟參與競渡。

這門傳統手藝正消失斷代,他卻甘願不為賺錢只為做給人們看

這一傳統在福建境內已延續 1000 多年。與廣為人知的坐式划龍舟不同的是,龍海龍舟一律都是站式劃法,這固然與龍舟艙位結構設計有關。攝影/馮木波

追溯歷史原因可知,

當地先民划船挖河泥或外出打漁,

都是站立划船進行勞作生產,

加之當地崇尚武術運動的風氣,

故將這種站立划船的習慣沿襲到龍舟上。

4 月底,

鄭師傅受邀前往臺灣修復“南臺二號”。

這是一艘著名的古帆船,

從側面反映了其造船技藝的高超。

稍顯可惜的是,

這高超的技藝,目前還沒有合適的傳人。

一杯自釀楊梅酒下肚,

鄭師傅面色酡紅而凝重。

他有四個兒子,

大兒子稍通造船技藝,

其他兒子都在開弔車。

他無法奢望兒子們也喜歡造船,

畢竟造船的寂寞與磨鍊不是誰都能承受的。

“我從小耳濡目染,

骨子裡喜歡造船,

我的侄子技術還可以,

這讓我欣慰,

但我已沒有屬於自己的船廠,

政府借的地方什麼時候會收回去我也不知道,

我是無根之萍,難以安心傳人。

我呢,

能夠多造一天是一天,

我就是為了造給人們看,不是為了賺錢。

文 | 文耳

攝影 | 張律堂

本文選擇《風物中國志·龍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