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代如果中了進士,但是名次不理想,可不可以在下次再考?

簡華義



答: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簡單看了一下其他答友的回答,大多數人的看法是認為可以的,只是沒什麼人肯這麼幹而已。

他們的理由大致有四:

一、這種事兒,北宋著名的“奸臣”章惇曾經幹過。即章惇於嘉佑二年進士及第,惟因其族侄章衡中了該科狀元,他“恥出侄衡下,委敕而出”;至嘉祐四年捲土重來,終於名列第一甲第五名,開封府試第一名。

二、《明史•曹鼐傳》記,曹鼐曾於宣德元年、宣德七年兩中舉人,即考了兩次鄉試。

三、中進士太難了,除了章惇這種另類,但凡能中,都是燒高香得祖宗保佑,不但可以光宗耀祖,從自己算起,吹牛都可以吹上好幾代人了。所以,雖然可以重考,但誰也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四、朝廷在安排時,只按一二三甲三個等級進行分配,即一甲進士及第,直接分到翰林院;二甲進士出身,安排到各部學習;三甲同進士出身,下調到地方做縣官。也就是說,在同一個等級內的排名對仕途並沒什麼影響,如果不能確保自己能從三甲躍居二甲甚至一甲,也沒什麼必要去幹這種冒險的事。

以上的說法似乎有一點道理,但是我還是要簡單科普和強調一下科舉的基本制度:

明清科舉考試分三級進行,即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鄉試中試者稱為舉人;會試中榜者稱貢士。

貢士集中在宮殿舉行“殿試”,此試不淘汰應試者,而根據成績高低分為一甲、二甲、三甲共三等。一甲只錄三名: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同進士出身。

在科舉制度下,有這樣一個傳統,即科考被錄取的士子會稱監考官員為座主、座師或恩門,而自稱門生。殿試的監考官是皇帝本人,則被錄取的進士全部是天子門生。

——皇帝收您做門生,您也要拒絕,意欲何為?

所以說,進士是功名的盡頭,就算是對名次不滿意也不可以作任何改變。

下面逐條剖析其他答友的上述現象及看法。

這裡問的是“明清時代如果中了進士”,即宋朝章惇兩次應考中榜不在明清範疇內,曹鼐兩考中的是舉人也不是進士,自不必贅言,但還是要提醒一下,章惇放棄進士,是抗旨不遵,應該受到法律制裁的,只不過當時執政的是千古難遇的仁君宋仁宗,被網開一面了。

至於說科考難考,也的確是難。

但歷史上從來都是不乏大牛的。

上面說的章惇就是一個。

明朝也有很多,比如商輅,此人解元、會元、狀元,三元及第,玩也似的。

還有楊慎,他的父親楊廷和做首輔時,不許他過早參加科考,說他要參加了,必定中狀元,到時免不了會遭別人閒話。後來楊慎上科場了,果然,狀元手到擒來,猶如探囊取物。

還有謝遷,不但自己是會元、弘治十一年狀元,弟弟謝迪也是弘治十二年進士,他的兒子謝丕也是會元,弘治十八年探花。可稱兄弟進士,父子鼎甲。

前面提到的曹鼐,一開始科考不順,考了兩次舉人,但在會試、殿試成功逆襲,奪得天下大魁,成為宣德八年狀元。

所以,如果中了進士卻因名次不滿意又可以重考,相信是有一些人選擇下次再考的。

有人認為科舉名次不是很重要,這絕對是錯的。

科舉時代,有拿“如夫人”對“同進士”開涮的段子,即“同進士不同進士,如夫人不如夫人”。

如夫人即小老婆,“如夫人”中的“如”就是像、相似的意思,但只是像、相似而已,並不是真的夫人。

同進士的“同”字,表面上是指“相同”,其實就是“不同”。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於道光十八年會試中第三十八名貢士,殿試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

心高氣傲的曾國藩對這個“同”字視為畢生奇恥大辱,卻又無可奈何,耿耿於懷了一輩子。


覃仕勇說史

題主可能不知道明清時期中個進士有多難。古代讀書人在縣裡考上秀才以後,就相當於現在的本科學歷,就可以安排就業了,做私塾先生或者師爺之類的,這時候一般水平的人就已經二十來歲了,十來歲能考上秀才的必然被當做神童來傳頌。明清時代有很多人七老八十了還是個童生,秀才都考不上,比如洪秀全,也有更多的人到死也就是個秀才,比如蒲松齡。三年一次鄉試,在省城考舉人,每省錄取名額在幾十到一兩百之間,這就相當於現在的碩士生參加國考了。考中的舉人就可以做官了,可以做個同知一類的副手,左宗棠大人到老也就是個舉人,這已經可以光宗耀祖勒石刻碑抬進祠堂供後人瞻仰了。

至於進士,古人認為都是天上星宿下凡,文曲星的弟子,除了你自己學習刻苦用功之外還要幾輩子修行好事才有一兩代人可能有這個造化能出個進士。全國三年才出三百個進士,俱餘秋雨統計,從隋煬帝到清末,只有不到十萬名進士,可見進士有多稀有。一旦中了進士,整個縣甚至整個府都會一起慶祝,因為有很多縣府幾百年都沒出過一個進士!

再來談談題主所說的名次問題。真正的進士只有三名,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他們的稱號為進士及第,為第一甲,二批次的大約百幾十名,稱號為賜進士出身,稱為二甲,三批有百幾十名,稱號為賜同進士出身,稱為三甲。

三甲榜上有名的,都可以實授官職。一般來說,一甲三人基本上都會去翰林院做編修,將來有可能成為宰輔之臣。二甲三甲的人都會分配實際性官職,明朝時候大多是給一個七品觀政,將來可以進六部或都察院,將來混個侍郎尚書什麼的就是最高榮譽了。剩下的人會下放到地方上從知縣做起,很多人熬到退休也就是個五品知府,能混到三品攝臺,二品巡撫的,也是可以誇耀幾輩子的事情了。

所以科舉考試不是現代的高考,考不上好學校明年再考,歷朝歷代的讀書人只想榜上有名即可,至於第幾名,除了立志奪狀元的,很少有人在意,只是平時吹牛時候說起,你是二甲我是三甲,免不了要對你客氣客氣,奉承一下。至於將來做多大的官,跟名次無關,只看自己的造化。

那麼有沒有人放棄已取得的名次,下次再考呢?絕對沒有!因為三甲進士一旦被錄取,都是天子門生,皇帝親自授予名次的,不管你名次高低都是皇帝的恩賜,必須無條件接受!只允許皇帝反悔取消你的名次,不允許你不要。

歷史上有一位明明已經被取中進士,又因為自己作死被皇帝取消了名次的著名人物,就是奉旨填詞的柳三變。他第二次考進士不中的時候寫了首詞發牢騷,說我還是填詞去再也不來了。結果第三次又來,還中了,卻被皇帝發現,說這傢伙不是愛填詞不要浮名麼?又來考試,實在可惡,讓他填詞去吧!就給革了名了,讓柳永遺憾終身!


麻爪工學院首席瞌睡家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已經非常完善。

對比來說,唐代科舉(以下非特別說明的科舉都是指進士科,也就是每三年的制科與特殊情況下的恩科)最難,每科多不過二三十,少則只有兩三人甚至一個不中。所以,唐代科舉有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的說法。

中國曆代選拔官員辦法很多,如恩蔭法、推薦法、捐帑法、考舉法。考舉法除進士科外,明經科用於選拔秘書類輔助官員。明法科用於選拔法律體系官員。明算科用於選拔統計經濟體系官員。這些都是非進士科文官選拔辦法。作為專業官員,晉升很慢,也屬於不被尊重的技術官員。顯然,唐代進士太少,所以進士個個都是高大上的存在,而運氣好的進士十多年就有機會入相。

宋代推崇文治,每科進士一般一百來人,宋仁宗曾創造一科點八百進士的例子,但整體來說進士總數依舊不多。

明清形成制度,每科固定300進士。所以明清進士看起來就感覺不怎麼值錢,因為算上恩科每50年最少進士六七千人。普通二甲三甲進士需從七品外放地方,即便年年考核優等,每三年一升,到正五品也要20年,就算30歲中進士也是50歲。之後則是極其嚴格的選拔,五年一升都很難得,熬到正三品時退休已70歲了。

然而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科舉歷來都不是尋常百姓可以玩的。十年苦讀後15歲能中童生,20歲中秀才,25歲中舉,30歲中進士,絕對都是學霸一般的人物。比如范進中舉都50多歲了。有記錄的最大中舉者是86歲,最老進士則是98歲。

科舉真的很難。

明清時全國讀過私塾的不下四百萬。中秀才者不過五十來萬,中舉者約十萬,進士者最多六七千人。那麼進士就相當於每省前二百位,每縣前兩三位的大人物,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曾有統計數據,清代中舉平均年齡是31歲,進士平均年齡是35歲。算算看,通常是5歲時啟蒙,到31歲中舉時,家中就得白養活一個沒有收益的男丁25年。日常生活費用,最基本的衣物裝飾,筆墨紙硯,與老師同學的正常交往,幾十場考試的盤纏,絕不是一個小數目。一般性的富農小地主家庭都難以承擔。到中了舉人進士後,都得儘快當官做老爺,回饋家庭,報答家族支持,哪有再去考下一場的?

而越考越差的,古今中外比比皆是。誰敢說自己下期考得更好?

明清中了進士,還給你派了職務,若拒絕上任或者辭職,短期內再考就會被檢舉,禮部會直接驅逐甚至革去舉人身份。那損失,不是一般人敢承擔的。


張勇達州

正面回答一下:是不行的。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恢復科舉時明確規定,官員中只有“未入流者”也就是低於從九品、沒有品級的最下級官員,才能參加科舉。並且特別註明,未入流官中的教官——訓導也不能參加。而進士授官至少是正八品的給事中、行人之類,這樣就不可能再參加科舉了。


不過後來,為了鼓勵舉人到地方上去當教官,就有了一些破例的事情。


明代初期,不僅中了進士要授官,進士錄取後還要錄取一些屬於“副榜”的名額。中副榜者授給府教授、州學正、縣教諭、訓導等官學教官之職。本來這些教官也是不能再次參加科舉的。例如宣德二年參加會試的舉人曹鼐,落榜後被任命代理(“署事”)山西代州儒學訓導。兩年後,曹鼐請求辭官入國子監讀書,或者授予非訓導的職位,以便再次參加會試,於是明宣宗將其改授為同樣未入流的縣典史。四年後,曹鼐借進京出差之便參加科舉,高中狀元。反過來說,如果曹鼐一直在訓導職位上幹下去,就沒有機會參加會試了。


山西代州儒學署訓導事舉人曹鼐上章言:“臣年少學問未充,不堪為人師,願就太學讀書,以待下科再試。或授別職,亦得自進。”上謂吏部臣曰:“凡人不自滿者,其志可嘉,可授縣幕,俾習知民事。如有餘力,亦可進學。”遂改江西泰和縣典史。(《明宣宗實錄》卷53)


此後呢,就有更多的舉人在落榜後要求去國子監讀書,而不是去當教官。但明朝國家需要這些人到各地去教書,提高當地官學的教育水平。因此朝廷強制二十五歲以上的副榜舉人不得拒絕官職而選擇入監讀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朝廷逐漸開放給這些舉人再次科舉的機會。


天順八年明憲宗即位之初,下詔由舉人代理教官者在任職九年之後,倘若年紀仍在40歲以下,可以再次參加會試。(《明憲宗實錄》卷1,又萬曆《大明會典》卷77)。成化四年,又將再次考試的年齡提高到50歲。(《明憲宗實錄》卷54)到武宗即位時,就算實授教官的舉人,九年後仍可再次入試。(《明武宗實錄》卷1)不過,至少到明中葉,曾經有舉人身份的教官們,仍然不能隨心所欲地參加會試。


說了半天舉人,和主題有何關係呢?當然有。連已授官的舉人再考都有種種限制,何況進士呢?明代的進士按慣例都會授官,沒有吏部試一說。要拒絕朝廷的恩命,再去爭奪一次國家寶貴的會試名額,怕是要遭殃哦~


說句題外話,其實殿試的名次對於日後的前程也沒有明確的線性關係。比如三甲進士中的銓選,經常採取每逢尾數為一的名次授予中書舍人、行人、大理評事、國子博士等京官職位,其它人外放府推官、知縣的情況。所謂中、行、評、博事務較少而容易升遷,而二甲進士擇優授予的主事往往要辦理繁瑣的部務,官員在評價這些職位反而有自己的標準。又如考試後又有選拔庶吉士的“館試”,地方知縣、推官又可參與三年後的“行取”,擇優選授御史、給事中、主事等職務,絕非“一考定終身”。因此進士們也大可不必選擇重考。


溫長卿

題主的問題很有意思,對明清時期科舉進士名次不理想這一問題,是否可以再考似乎並沒有直接案例,前面的答主也提供了各種回答,多直接正面回答了是否可以,且都有一定道理,但在這裡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針對名次不理想來考慮。明清兩代,科舉制度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制度,很明顯可以看到,科舉考試是分等級的,是需要通過一層層的考試。所以,不妨先梳理一下明清時期的科舉流程。

明清時期,凡事讀書習舉業的讀書人,在未成為成員之前都可以成為童生,即《明史·選舉志一》所載:“士子未入學者,通謂之童生。”(狹義上,只有通過縣、府考試的才能稱之為童生,才可以參加院試)童生通過府州縣試以及提學道(清稱提督學院)考試(稱道試或者院試)就能成為秀才,也即生員。這是科舉考試的第一層,考中生員亦有等級之分,生員有廩生(成績位列一等,每月給廩米六鬥)、增生、附生

,生員每年均要參加考試,按照考試成績進行升黜,附生可以通過考試成為廩生,廩生也可能因為成績不好被降為增生、附生甚至。生員可以參加於各省首府舉行的鄉試,考中者即為舉人;不中者可以繼續參加下次鄉試,其中成為廩生時間很長,又鄉試不第,可以充作歲貢。舉人入京參加禮部會試,考中者成為貢士;不中者可以繼續參加下次會試,也可直接做官貢士參加殿試就是進士,原則上只要貢士參加殿試都會被錄取,也即都會成為進士,進士亦分一、二、三甲,一甲僅三人,狀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均若干人,二甲第一名(殿試第四名)也稱傳臚。一般來說進士已經是科舉的最高功名,實際上並不是。進士一甲三人均不必說,二、三甲若不滿自己的名次,還是可以再次參加考選,即庶吉士。庶吉士僅次於一甲,在明清兩代都有特殊地位,明代“而庶吉士始進之時,已群目為儲相”,清代與明代大體相同。

所以,從制度本身來說,如若進士對自己的名次不滿意,還可以進一步考取庶吉士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據郭培貴老師統計,明代庶吉士成為以殿試為基礎的從二、三甲進士中選拔高層次人才的經常性考試。各類庶吉士(共有六類)共1421名,佔明代二、三甲進士總數的5.84%,比明代一甲進士佔進士總數之比高4.76個百分點。(郭培貴:《明代庶吉士群體構成及其特點》)因此,單純從制度上來看,二、三甲進士對自己的名次不理想,在制度上提供了考取進一步的功名的可能,那麼他們重複考進士的可能性就很低。再者,到了進士這一級,已經不單單考慮名次的問題,還需要考慮諸如人脈等各種問題。

表格均來自郭培貴:《明代庶吉士群體構成及其特點》


楚邾

有沒有這種人我不知道,但是這非常不現實。

古代進士是一種功名,可以理解為自己考出來,但放在臺面上來講,這更是朝廷的一種恩賜。

我們講一甲叫做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所謂功名賞賜的是朝廷,說的更白一點是皇帝,皇帝賜你功名,你說皇上對不起我不要!皇帝是不是有種被羞辱的感覺。

所謂“五十少進士”到了明清也是一樣的,其考試難度比當今考北大還難。三年開一科,一榜300多人,說白了年錄取100人左右。能考上的人哪個不是佼佼者,考上就是祖墳冒青煙了,還嫌棄名次,再差考到了三甲靠後你也能當個知縣。現在公務員考試考個小科員都難得要死,考上進士還說自己考的不好,別說在當時,就是在現在也有很多人想打死你,這不就是裝逼嗎?就好像有的人哎呀又沒有考好,才考了99分。

很多人的眼睛就關注著塔尖的人,但又說中國的歷史都是帝王將相的家史,史書裡面有那麼多普普通通的循吏(當然個人認為他們已經非常牛逼了)有人關注嗎?

所謂的狀元那就相當於考上了北大還領各種獎作為學生代表的特殊學霸,三年出一個這樣的人,明清500多年攏共也沒有多少人能有這個殊榮。覺得考試考的不理想,那就是自榜眼以下都覺得自己沒有考好,有人願意放棄嗎?這些人說完沒考好,轉過頭就要跟別人吹噓自己是有多麼牛逼。

這時候想對應的更多的人是范進那樣的,能考得上真的可以讓人瘋狂。所謂的明代大才子徐渭就連舉人都沒有考上,且不論大家怎麼說:文長啊你真是懷才不遇啊。你問問徐渭他對自己滿意嗎?據說這哥們因為屢次考不上,鬱悶之下自殺了9 次。

在明清能考得上,且考得好的也就是所謂的神童了,像楊廷和、張居正這種年年輕輕就考上進士且考的還挺好的人,擱到現在就好比13歲進清華進哈佛那種的吧,早不知道被吹成什麼樣了。

考不好不要怪沒有發揮好,因為始終有人比你發揮好。發揮好也不一定考的上,比如唐伯虎,能考上就去廟裡還願吧!


孝陵衛小校

這個可能性基本沒有,進士出身已經是最高級別了,會試通過後參加殿試,然後有皇帝欽點,這個是很高的榮譽了,等於現在大學本重點本科畢業。進士一般為三等,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這個可是由朝廷欽點的最高榮譽,誰還這麼不識趣回去重考,再說古代科舉三年才考一次,而且殿試都是從當年會試中選出參加殿試,如果殿試結果不滿意,你就只能等三年參加會試,然後再參加殿試。現在考試製度中沒有殿試了,會試上榜等於大學本科畢業了。殿試基本等於通過了博士學位認真。誰還會回去在參加高考,然後再從新攻讀博士?

古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說的就是考進士有多麼的難。五十歲能考取進士算是年輕的了,有的人一輩子只能做童生。考進士有多難?我簡單介紹一下需要過幾關。

第一關縣學或府學,這個是最容易的,就是縣裡或府裡的統一考試,考完了你就是學生了,具備了參加院試的資格,在院試沒有通過前,你的身份就是童生,有很多人考了一輩子,連院試都過不了,鬍子一大把還做童生。院試通過就是秀才,就有了最近本的功名。可以參加地方選拔考試,鄉試,鄉試是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的選拔考試,通過鄉試就算具備了參加國家考試的資格,古代稱謂舉人。縣試、府試、鄉試都屬於地方考試,只是成為進士的第一步,但能走到這一步的人就不多了,通過鄉試的,基本就具備了選官的資格。《范進中舉》大家都很熟悉吧,中了舉人就高興的瘋掉了,地位也蹭蹭飆升。被認為是文曲星下凡,其時他考過的也只不過是鄉試而已,離進士還遠著呢!可見考取進士的難度有多大。

舉人必須參加全國考試會試,會試通過了才具有了參加最高規格考試殿試的資格,即便通過了全國統一考試,你也只能算貢士,不過此時距離進士就很近了。殿試通過後,就可以賜進士出身了。到了這步還回去等三年再考,簡直是腦袋進水了。再說名額有限,你已經有了進士出身,人家讓不讓你考還是問題。


山野論史

考中進士以後,嫌名次不夠理想,再重考,這種想法是用今天考試現實來理解古代的科舉考試的一種誤會。科舉考試雖然和今天的高考看起來差不多,都是考試,但性質完全不一樣。

科舉考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育選拔型考試,而是官員身份的遴選機制。高考的名次確實會影響到人後半生的發展,考上重點大學和普通大學的區別是很明顯的。名校出生在將來的求職就業的道路上,顯然更為有優勢。

但科舉考試的名次對於一個官員後來的發展來說,則沒有那麼明顯的差距。即便是考中的狀元,也不等於在將來的官場中有明顯的優勢。狀元成為宰相的,在歷史上基本上屈指可數,何況其他的名次呢!

當然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科舉考試不是教育選撥機制,而是官員遴選機制,很大程度上是決定一個人身份和地位的重要的機會,最大的作用實際上是區分平民和官員用的。而古代的官員身份和今天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今天的官員在法律地位上和平民是一樣的,而古代的官員則不然。古代的官員在法律地位上就高出平民很多很多,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就是如此。

考中進士以後,就意味著擁有了官員的身份。可以合法的享受國家給予的各種特權。比如免去全家納稅和服徭役的優惠政策。這兩個東西在古代是所有人,特別是老百姓最大的負擔。僅此兩個優惠政策就可以讓一個進士家庭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出了一個進士,那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事,絕不可能出現因為名次低而不要這個身份的情況。因為任何一個家庭都可以利用這兩個特權發家致富,只要他願意。


只愛潘多拉

有一本穿越小說叫做《官居一品》建議你看看。裡邊有嘉靖朝一個童生在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中一路領先考成六首狀元的科舉之路的詳細過程。還有八股文的普及知識。

在明朝,考上秀才就非常不容易了,競爭之激烈可比今天厲害多了,那才叫獨木橋呢。

明朝除了被圈養的皇親,開國的武將功臣基本上被明太祖清掃一空,所以明朝是沒有一般意義上的所謂“貴族”的。要出人頭地,唯一的路子就是科舉,士農工商的階層劃分是非常嚴格的。

如果能在院試時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考中秀才,差不多就算進入上流社會了,每月就有固定的國家糧食補貼,原來再窮的書生也餓不死了。

如果在鄉試中取中舉人,正式成為“士”階層,就能當官了,無論年紀大小都會被尊稱為“老爺”。

如果在三年一次的會試中取中進士,哪怕是三甲同進士出身,人數也是極少的。

最終進士們還要在殿試中由皇帝親自遴選,成為天子門生。

你說誰會這麼做?誰敢這麼做?


聽松

對進士的名次不滿意?這種事情應該是不會發生的。

所謂進士:是指經殿試後及第者,共分為三甲:一甲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了。二甲三甲,分賜進士出身或者同進士出身。 這些,都是可以直接任職為官員了。

想想考生為了進士及第,十年寒窗,三級大考,把無數人擠下獨木橋,是何等的艱難,如果放棄,三年後萬一馬前失蹄就得荒廢六年,古人壽命短,能有幾個六年,耗不起的,也不願意耗在這麼無聊的事情上,回家也得被人罵得狗血噴頭。

所以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進入官場之後,還是要靠自己的政績一步步往上爬升,畢竟考試只是一塊敲門磚。

想想《范進中舉》,含辛茹苦地最後好不容易中了,結果樂極生悲,瘋了,可見進士及第是如何的不容易,何等的光宗耀祖。

所以,絕對不會因為名次不滿意而重考,除非想作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