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肾脏病

肥胖与肾脏病

经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提议,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2017年3月9日我们迎来了第12届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远离肥胖,远离肾脏病”。随着肥胖患者日益增多,人们对肥胖带来的利与弊更加关注。中国肥胖研究协作组参照国内流行病学资料,将肥胖定义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8. 0kg /m2, 腰 围: 男 性 ≥ 84cm, 女 性 ≥ 80cm; BMI ≥25. 0kg /m2可 诊 为 超 重。

肥胖不仅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高脂血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还可能导致肾脏损害。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提示,肥胖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可引起肾脏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增加尿蛋白水平,加快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使患者更快进入终末期肾病。1974 年, Weisinger 教授首先报道了由肥胖引起的肾脏病,称为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 (obesity-related glomemlopathy,ORG)。

儿童 、成人及老年人,各级肥胖患者均可以发生ORG。通常起病隐匿,早期因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GFR)增高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清除率升高。随病情进展渐出现以中分子蛋白尿为主的显性蛋白尿。典型临床表现为肾病性蛋白尿或非肾病性蛋白尿, 约14%患者可合并镜下血尿 ,可缓慢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出现肾功能不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