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罕见 东北春播开局不利 玉米出苗率下降

对于今年的粮食主产区天气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除了前期华北部分小麦主产区因遭受清明前后的低温冻害,导致正处于抽穗孕穗期的小麦成穗下降、穗粒数减少,从而比去年将减产之外,东北地区的吉林西部、辽宁西北部、黑龙江中部等地区出现了长时间无有效降水天气,导致土壤墒情持续偏差,不仅延迟了春播进度,也导致已经播种的玉米出苗率下降。

旱情罕见 东北春播开局不利 玉米出苗率下降

今年春播的情况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开局不利,当前具体情况及后续发展将会如何?综合行业机构“中华粮网”“中国玉米市场网”近日在东北地区深入一线考察的情况,做一下内容分享:

一、四平-长春-德惠-扶余-榆树-哈尔滨-绥化一线旱情较明显,今年农民播种较去年略有提前,播种期到目前为止,上述区域基本无有效降雨且灌溉条件有限,不利于玉米  出苗,春播开局总体不利。

其中,四平周边区域,洼地陆续出苗,岗地出苗不佳,进入村屯调研种植情况得知,近期持续干旱导致出苗偏差,部分地区不具备灌溉条件,只能被动等待降雨,机井附近均在浇地,但占比较少。榆树地区4月25日开始播种玉米,目前已基本播完,多数未出苗,已出苗地块出苗率偏低,缺苗、三类苗现象明显,据了解,当地从播种期开始至今持续无有效降雨,由于普遍没有灌溉条件,农民等雨心情急切。公主岭地区平地多未出苗,整体出苗率不足50%,农户迫切等待降雨。

铁岭地区目前因干旱仍有三成左右未进行播种,未出苗的地块需要重新播种,均急切等待降雨。在开原至昌图公路沿线,地势较为平整,早种基本出全苗,长势较良好。其中昌图地区早播种的出苗较好,可达70-80%,而后种出苗率仅30-40%,近日陆续补苗中,均坐水种植。

旱情罕见 东北春播开局不利 玉米出苗率下降

但黑龙江的绥化-海伦-北安一线前期降雨及时,土壤墒情良好,春播进展总体顺利。

二、种植成本上涨趋势明显,其中地租成本上涨幅度最大,化肥、柴油等均有不同程度涨幅,种子、机械费用变化不大,农药基本稳定。

如吉林省榆树地区受比较收益影响,当地农户玉米种植积极性较高,租地成本从去年主流的3000元/公顷,上升至目前的8000元/公顷,涨幅明显;其次,化肥费用上涨10%,预计公顷投入在3000元左右。呼兰地区今年地租费用主流在9000元/公顷,较去年上涨4000元/公顷。四平地区一垧地种子费用850-1000元左右,化肥3000元左右,农药200元,种植时机械费用1200元(包括翻地600+播种500+压地100),收割到家费用1200元,包地6000元(去年3000元,涨一倍),地补2000元左右,种植补贴2900元左右。

开原至昌图附近今年一垧地玉米播种成本包括种子1000元左右,化肥2500元,农药300元,播种机械费800元,收割1200元,包地费8000元(去年3500元)。彰武地区一垧地种子费用平均在750元,化肥2250-2400元,农药300元,播种机械费用750元,收割1100-1200元,计算其他费用在内种植成本在5250元左右;另外,包地费用在3000-4500元,去年3000元,同比上涨幅度较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当地种植结构变化不大。

海伦地区租地成本农场给自有职工在4875元/公顷,较去年提高900元/公顷,而地方租地成本主流在7500-8000元/公顷,较去年提高2500-3000元/公顷。

旱情罕见 东北春播开局不利 玉米出苗率下降

三、玉米主产区今年播种面积变化不明显,整体保持稳定。部分地区虽然已下达《关于迅速落实2018年大豆种植面积任务的紧急通知》,且对大豆种植补贴额度较大,但由于下发时间较晚,多数农民已完成播种,因此影响有限,预计大豆面积会出现小幅增加。

黑龙江地区在5月2日国家下发《关于迅速落实2018年大豆种植面积任务的紧急通知》后,以此时间为界,已完成且正在进行播种区域基本受比较收益趋动影响,玉米种植面积有扩大趋势,尚未进入适播期的区域受政策趋动,大豆面积普遍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受挤压。如北安地区5月初大豆种植政策下达后,农业部门组织动员推动大豆种植,将大豆补贴提高到5350元/公顷,且承诺回收玉米种子,对农民种植意向改变较大。

但据5月16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种业发展有关情况。其中,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指出,今年种植意向呈现结构调优的态势,表现在:一是水稻、玉米面积调减,库存压力减小。预计今年水稻面积4.4亿亩,比上年减少1000多万亩。继续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籽粒玉米面积。二是大豆、杂粮杂豆等面积扩大,有效供给增加。预计大豆面积1.27亿亩、增加1000万亩,杂粮杂豆1.4亿亩、增加100多万亩。

四、沿线仍时常可见未出售的栈子粮,总体余粮水平较去年偏高;个别贸易商仍有新粮库存,但处于亏损状态。如吉林榆树地区目前基层仍有待售余粮,预计总数在10万吨左右,当地收储企业收购价格在1660元/吨,质量要求严格。梨树地区仍有个别村屯篓子粮没有出售,但数量较少,某粮点目前收购自然干新粮价格0.85元/斤,容重750-760,水分11%以内。

旱情罕见 东北春播开局不利 玉米出苗率下降

鉴于旱情严重,5月14日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发布了“2018年吉林省玉米抗旱保全苗生产建议”:目前,吉林省大田播种已基本结束,但由于今年入春以来干旱少雨,给正常播种、出苗带来很大影响。根据吉林省气象局预报,预计未来一周预计未来一周(5月14日至20日),全省平均气温17.0℃左右,比常年偏高;全省平均降水量8毫米左右,比常年稍少。16日前后,东部有中雨,部分地方有大雷阵雨,其他地区有雷阵雨;20日前后,全省大部有雷阵雨,中部部分地方有中雨。为保证一次播种出全苗,各地要克服靠天等雨的侥幸心理,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是因地制宜,保证播种质量。个别没有完成播种的地区,要加快进度,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适时播种。土壤墒情较差的地方,有条件一定要采取坐水种措施;对于墒情稍差的地方,一定要做到深开沟、浅覆土、重镇压。在比较干旱的坡地、岗地可采用免耕或垄侧保墒栽培技术,也可合理使用抗旱剂或保水剂。二是查田、查芽,二次镇压。对已播种完的地块,要组织人员及时深入田间调查,如种子能正常发芽,应及时采取重镇压的措施,保水、引墒、提墒;对坏种或芽干的地块,可采取育苗移栽或催芽补种。三是开辟水源,浇出苗水。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水源情况,多方开辟水源,对干旱较重种子正常发芽,但由于墒情较差难于出苗的地块,要浇(灌)出苗水。四是适时采取人工增雨措施。根据近期天气预报显示,我省各地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少,16日和20日前后我省大部分地区有一次降雨过程,建议各地积极向当地政府建议,协调有关部门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