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如故|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這兩句話出自國學大師翟鴻燊的《大智慧》。

本意是萬丈紅塵,喝幾杯酒扯扯淡也就一談而過了;千秋大業,喝壺茶的功夫就能品評一番。

不過爾爾,不過爾爾!所以紛紛擾擾,雄心抱負,不如看淡放下。

好茶如故|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歷來中國文人墨客都有風雅間逸之好,或月下聽琴,或竹下對弈,或品評書畫,或吟詩作賦,或獨酌對飲,或圍坐品茗,故曰 “琴棋書畫詩酒茶” 為文人七寶。

在這七樣寶貝中,不消說,“琴棋書畫詩”是作為“合格”文人的必備資質,而酒和茶就更是歷朝歷代文人的文化符號了,一個濃烈,一個清淡,一個讓人“舉杯銷愁愁更愁”,一個則令人“兩腋習習清風生”。

二者雖品性不同,但文化意味卻是脈脈相通的,皆為文人所鍾愛,皆為激發文人文思的妙飲。

縱然,酒令人昏沉,茶使人清醒,可中國的文化中要是少了其中的任何一樣,華夏文明就不會熠熠生輝了。

好茶如故|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酒這玩意兒,可讓古代的文人們High地不行,一個人獨酌會感到High,成群結隊地喝更是High到家了。

他們三五成群,時不時地雅集於溪山林藪,遊獵宴飲,賦詩吟賞,曲水流觴,好不愜意!

也正因為有著相同的志趣與雅緻,成就了歷代文人的詩酒風流。

“建安七子”、“竹林七賢”、“二十四友”、“竟陵八友”等,無一不是透發著酒香與詩意的文人社團。

好茶如故|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小學課本》裡的建安七子與竹林七賢

“茶能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

美酒能醉人催詩興,佳茗亦能醉人助詩性。

茶雖然沒有像酒那樣令人亢奮不已,但它的確也能令人文思泉湧,詩興大發,而且它還有著酒所沒有的品性,那就是茶能喚起禪心,這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

詩人杜耒說“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好茶如故|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氣氛靠酒,感悟在茶。

酒有酒令,茶有茶道。

茶的意象是冷靜、清醒、淡泊、隱幽,其精神內涵是奉獻、善良、禮讓、中庸、謙和;酒的意象是熱烈、迷狂、豪放、辛辣,其精神內涵是俠義、勇武、進攻、佔有、麻醉。

明代文學家、著名茶人陳繼儒總結說:“熱腸如沸,茶不勝酒;幽韻如雲,酒不勝茶。酒類俠,茶類隱;酒固道廣,茶亦德素。”

好茶如故|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唐詩人皮日休寫有《茶中雜詠》十首,不偏不倚,又寫了《酒中十詠》。所以他能做到靜如泰山、動如猛虎。曾入深山做隱士大隱於茶,也曾參加黃巢起義橫戈躍馬。

宋代詩人蘇東坡,茶壺酒壺不離身,作品的風格大氣磅礴、豪放奔騰與空靈雋永、樸質清淡並存。他做人既有“大江東去”的豪放超逸,也有“小橋流水”的淡泊曠達。他從政坎坎坷坷,不減政治豪情,酒也;晚年謫居豁然恬淡,保持平常心,茶也。

大凡成功人士都善於做事、處世、待人,他們身上既有“茶味”也有“酒味”(或曰有猴氣也有虎氣)。

能入世也能出世,能淡泊也能張揚,能低調也能高調,能引而不發也能該出手時就出手。

好茶如故|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秦始皇迷信武力圖霸業,大肆張揚酒神的進攻精神,不思安民,不思守成,想傳萬世而不逮,二世而亡;

宋朝茶風瀰漫,歌舞昇平,舉國上下無不尚茶安於享樂,對酒文化並不推崇,宋代的法律規定“夜聚飲酒而曉散者,坐死罪”,後金國的鐵騎終是踏碎了宋徽宗的黃粱美夢。

漢唐兩朝國力強盛,因為統治者的施政是“兩手抓,雙豐收”,一手捧茶壺,一手拿酒壺,時刻不忘文攻武衛、儒法兼用。

好茶如故|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漢唐盛世繪圖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陰陽的矛盾對立統一運動規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運動變化固有的規律,世界本身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

茶為陰而酒為陽,放眼世界,治國方法大體一樣,若將其符號化不外乎是“茶、酒”二字。

一個民族要強大起來,“茶”與“酒”兩個文化符號缺一不可。

這,大概就是“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的本意吧!

好茶如故|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好茶如故|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此文僅為大家介紹關於武夷山的茶、盞與山水、文化和歷史,文總結自前人,多為編整,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