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群体”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老大难问题?

丞墉

累死累活打零工每个月赚600欧。啥都不做,靠政府补贴就有400欧。就这个微弱差别,我还工作干啥?!


欧洲的懒人群体,都是被欧洲的高富福利给惯的。高福利,没有高自觉,国家只能自己认栽。


南欧国家的高福利,并不是国家自己有钱,而是欧盟给了大量的注资。比如西班牙,生了孩子,以前有600多欧的奶粉钱,现在降到100欧。家里孩子超过3个的,政府每个月有500欧的补贴。失业了,有原工资70%的失业金。各种各样的政府补贴,只要条件符合规定,就可以领到。很多吉普赛人家庭,啥都不用做,生7、8个孩子,政府给这个家庭的补贴,比小两口都工作的小家庭收入还要高。


懒人最多的南欧国家,就是西班牙或者希腊。西班牙的失业率常年在20%左右,这么高的失业率,并不真是这个比例的人没有工作,而是在登记失业的同时,偷偷打着没有合同不报税的零工。这种操作,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按照西班牙2015年GDP10812亿欧元计算,西班牙的地下经济为19.5亿到23.7亿之间。

西班牙人对灰色收入,换句话说是偷税漏税,习以为常。95%的西班牙人认为灰色收入是可以接受的。承认自己瞒报少报收入的西班牙人占63%,而欧洲人民的平均水平是25%。

前面讲的那些靠生大量孩子拿政府补贴的吉普赛家庭,他们一边领着政府的补贴,一面也打折零工,做个清洁工,搬运工,赚点零花钱。当然,也有啥都不做,就整天在院子里过着廉价的生活。


许多华人小伙伴,要离职了或者和公司关系不好了,会要求老板炒了他。因为只有被公司辞退,才有失业金。自己辞职是没有失业金的。许多华人小伙伴都是申请被公司辞退,公司也乐意合作,然后就吃半年到两年不等的失业金。吃失业金的同时,去其他公司找一些不用报税的工作。


高福利的恶果,还体现在人们会得了便宜还卖乖。月工资超过3000欧的地铁工人嫌弃待遇不好!每天只工作5个小时的清洁工人要提高薪水,经常弄丢包裹的邮政系统抗议裁员,这些,是政府的错,还是工人的错?


所以,欧洲的高福利,福利了许多有需要的人,但也无法避免那些“脑筋灵活”会钻空子的人。


环游西班牙

2015年10月28日,美国前共和党初选候选人杰布·布什(小布什总统的弟弟,老布什总统的儿子,前佛罗里达州州长)在初选辩论中批评参议员马尔科·鲁比奥出勤率低。

2014年英法德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差距不大

杰布·布什质问鲁比奥:“在(美国)参议院,你以为这是在法国?你怎能一周只来三天?” 这个在美国发出的弦外之音却引起法国民众极大不满,最终以布什道歉收场。不过从此我们却可以看出法国人工作时间短已经成了标签。


在公众的印象中,世界上有两个欧洲:一个是勤勤恳恳的中欧和北欧,包括德国,瑞典,瑞士,芬兰等国,那里失业率相对较低,经济生机勃勃;另一个是节奏缓慢的南欧,包括意大利,西班牙,人们喜欢悠闲地享受生活,工作时间很短。

很多人会把法国归为慵懒的南欧,那里一周工作35小时,午餐时间长,带薪假日更长。

我今天就来谈谈法国的35小时工作制。

任何在法国工作过的人却认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35个小时工作制可能是法国最大的错误标签 。

35小时工作制是1998年法国左翼政府确定的法律,立法确定35小时工作制。但是和一般人印象不同,35小时不识实际工作时间,而是工作时间计量标准,超过了算加班,可以申请加工资,或者申请补休。

什么人可以真正的工作35小时呢?蓝领工人,低级办事员可以精确的计时工作35小时。这些人一般留学生可以打交道比较多,但这些人不是社会支柱。

社会各行各业的支柱——白领(法语称为cadres)每周工作并没有精确的计时,绝大多数法国白领需要把手上的任务完成才能下班,因此经常加班。

教育,媒体,企业家,农民还有神职人员工作时间远远不止35小时,甚至超过50个小时。

我的法国导师,法国社科院的国家一级研究员每周工作时间肯定超过50小时。除了周日雷打不动的休息,周一到周六晚上十一点多/零点多还给我回工作邮件,这是正常工作状态,忙的时候半夜一两点收到他的信也是有的。

事实上,欧洲各个国家全职雇员的周工作时长惊人的相近。根据欧洲统计局的数字,欧元区平均周工作时长为41小时,法国略高于40小时。北欧的丹麦最低,不到39小时。和大家印象不同,挪威是个经典的北欧国家,而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工作时间比挪威长。那是因为这些国家经济不好,好多人实际上在做兼职,实际工作时间很长。我们平常讨论的都是全职工作时间。
目前法国的整体趋势是即使对于蓝领工人和低级办事员而言,35小时工作制也难以保住了
因为法国工人看到工作岗位要丢失的时候,也会同意延长工作时间保住工作。

比如法国洛林的戴姆勒奔驰smart汽车工长2016年就同意将工作时间提高到39小时。

最近两届政府也在从事相关改革。

奥朗德政府提出最多工作时间可达60小时的改革方案,不过最终引发了激烈抗议,失败。
马克龙上台后,迂回前进,继续改革。原则上不废除35小时工作制。引入灵活加班制度。他同时承诺将保持退休年龄和养老金不变,但会支持公司就工作时间和工资进行谈判。

总体而言,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人工作福利方面确实比中国优厚很多,但还远远谈不上懒人的地步。欧洲相对中国和美国,经济上的真正问题可能在于出生率低,同时创业创新的气氛不够强。


昭杨

有些人提到欧洲的高福利,不用工作就能得到600欧,那干嘛还工作?这话说的真的好搞笑,我给你600块,你就不工作了?你怕是温饱都解决不了…



资本主义发展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下,工业空心化是发达国家社会矛盾的根源之一,资本家可以把工厂迁往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工人怎么办?当然要么失业,要么转业,因为制造业迁走以后,还剩下所谓的金融,设计,研发等高级服务业,这些当然很赚钱,但是没有多少就业,更多的就业是向端盘子,洗盘子之类的低级服务业转移的,而这些工作又往往被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所占据。这就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M型社会,也就是中产阶级塌陷,造成严重的贫富分化。



根据统计,过去8年间欧元区年轻人的失业率一直徘徊在19%到25%之间。西班牙和希腊年轻人的失业率更是在40%以上。然而,却要怪人家懒…这真是很常见的事,毕竟你们都是地主老财,恨不得半夜鸡叫,就是怪别人懒…


木荣雨北

好像全世界哪儿都有懒人群体吧。不只是欧洲的问题。

就说在法国那些吃救济的群体吧,这些人是拿了救济,但是靠这些救济,他们过的不是正常人的生活。他们能吃饱饭,有房子住,病了有免费医疗,孩子有学上。但是人活着不会只满足这些基本的生存,人活着是有被认同的需要的,如果每天只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他们会觉得很幸福吗?

这些人一般都没有一技之长,也不太想学习,希望能做钱多不累的工作。但是哪里能有这样的工作呢?

法国人还真是比较有同情心的民族,不忍心断了这些人的补助,觉得他们也是人,应该象人一样体面地活着,特别是这些人的孩子,应该有一个正常的生长环境。

这些人里有少数是利用制度的漏洞来偷懒。比如有些人工作一年,申请领失业金一年,然后再工作一年,再失业。这样的人有一技之长但是非要占公众的便宜,还恬不知耻地四处招摇。如果领取失业金和补助是一件体面的事,他们也不会过一段时间继续工作。

法国政府现在已经开始考虑怎么消灭这些投机取巧的漏洞。


登录法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